DOI: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19.10.069
“互联网+”视角下高原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的策略分析①
——以云南大理漾濞核桃营销模式为例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陈舜丽
摘要:
“互联网+现代农业”时代背景下,云南大理漾濞核桃产业虽搭上了互联网快车,但在品牌塑造、互联网资源运用、供应链网络搭建等方面存在不足,亟待研究解决。本文通过分析漾濞核桃营销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漾濞核桃产业营销模式提供“互联网+”与高原特色农产品相结合的新型营销策略。
关键词:
“互联网+”漾濞核桃高原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中图分类号:
发商或经销商,再进行多环节的零售,这造成我国现阶段农产品仍存在着流动成本偏高的问题。另外,在这样的营销模式之下,农产品品牌意识不强,市场信息不对称情况突出,农产品特别是一些高原特色、品质较好的农产品,没有形成知名品牌,竞争力不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现代农业”成为农产品发展的未来趋势。
云南大理漾濞彝族自治县,“中国核桃之乡”,平均海拔2000多米,气候干湿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大,典型的高原气候。主产漾濞核桃,漾濞核桃品质较好、品种较多、产量较大,其中享受盛名的就是“果大、壳薄、仁白、味香、出仁率高、出油率高”。
1漾濞核桃营销模式现状分析
目前漾濞核桃主要采取企业自主品牌+地理品牌口碑营销相
结合的营销模式。但由于企业在经营中主要是收购初级核桃后再进行脱皮、加工等,形成企业自身的产品进行销售,虽有部分企业发展了精深加工,但并没有形成大的规模,总体来说漾濞核桃产业的产品附加值小;而散户则直接将核桃对外销售给消费者,遭遇收购商压价、滞销等,利润空间也较小。1.1漾濞核桃SWOT分析
金和技术、电商发展缓慢等;在“互联网+”背景下也有机会(O):“互
联网+”技术的发展、技术进步、国家支持等;面临的主要威胁(T)是:产值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国内其他知名品牌的竞争、假冒产品增加等。
1.2漾濞核桃经营企业与其他互联网特色农产品企业的营销手段对比
选取当地核桃企业与其他不同特色农产品企业营销手段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1)产品设计方面:漾濞核桃追求按标准生产农产品;其他互联网特色农产品企业则注重产品定位年轻化、包装个性化、产品故事化等迎合消费者。
(2)目标客户定位方面:漾濞核桃定位为大众消费人群;其他互联网特色农产品企业则要么定位高端消费群体;要么更加细化到80、90后年轻消费群体。
(3)电子商务模式方面:漾濞核桃主要靠散户、企业在淘宝等平台零散开展网络销售;其他互联网特色农产品企业有的与知名度和营销能力较强的互联网平台合作打开销路;有的则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独立开展销售活动。
(5)品牌建设方面:
漾濞核桃企业品牌+地理牌品等混杂;其他互联网特色农产品企业几乎都有统一商标,打造了知名品牌。
2漾濞核桃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2.1营销知识不足品牌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农户习惯了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大部分农户的营销观念和品牌意识严重缺乏。一方面,农户受文化素质不高的条件限制而不懂营销;另一方面,漾濞核桃的企业经营者在要不要创建品牌,怎样创建品牌等方面存在认识误区,有些企业认为只要产品品质好,根本不需要创建品牌;也有的企业虽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但不注重品牌的维护,核桃产品质量不过关、假冒盛行等。这些的因素都直接制约了漾濞核桃的品牌营销发展。
2.2质量标准不健全产品特色不明显
当前漾濞核桃种植、加工等仍缺少系统的标准规范体系,生产科技投入不足,无法从根本上将解决小农生产经营模式,质量和品质存在较大差异。漾濞核桃的目标客户定位为大众消费群体,而目前大众消费核桃市场饱和度较高。市场定位不准确的同时,也没有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核桃产品品牌。再加上深加工技术不足、没有自
①基金项目:本文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课题“文化创意产
业与高原特色休闲农业融合发展研究”(JD2017YB06)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陈舜丽(1980-),女,汉族,云南丽江人,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