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 农业增效 农村变美

农村经济总收入同比增长11.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1802元、同比增长10.2%,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稳定率99.32%,粮食总产达252.75万吨,棉花总产突破100万吨大关……2021年,阿克苏地区农业农村工作交出一份喜人答卷。

今年以来,阿克苏地区农业农村工作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擘画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变美的崭新图景。

提高品质增加效益

12月20日,在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拜什艾日克村的一麦田中,村民阿卜力克木·买合木提正给麦田施农家肥。“去年我家种了50亩冬小麦,亩产达500公斤。今年我又种了50亩冬小麦,且全部改成滴灌种植,就想增加点产量,多一些收入。”阿卜力克木·买合木提说。

农业是小康之基、发展之本、稳定之要。2021年,地区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优化小麦品种布局,大力推广高产滴灌小麦,做到粮食种植面积不减,粮食品质大幅提升,农民增收效益明显。数据显示,2021年,地区粮食种植469.15万亩,总产252.75万吨,其中高产滴灌小麦亩产达527.89公斤,进一步巩固了粮食主产区的地位。

地区是棉花、林果种植大区,今年,地区各级农业部门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落实棉花“一主一辅”用种模式、继续实施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推动棉花产业、特色林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截至目前,地区优质棉品种落实率达85%,棉花总产达102.68万吨;今年挂果的432.5万亩特色林果,果品总产达252.6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林果业收入占1/3。

扩大规模提高质量

农业农村发展的成效,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2021年,地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产业发展,加快补齐农业产业化、畜牧业、设施蔬菜发展短板。

12月19日,走进位于柯坪县的新疆驼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机器轰鸣,随着流水线的运转,包装精美的驼奶、驼奶粉等产品被生产出来。该公司的落地不仅解决了当地万峰骆驼的驼奶销售难题,还带动了更多农牧民通过发展骆驼养殖业增收致富。

来自地区农业农村局的统计,今年地区加大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力度,完成招商落地项目102个,投资总额211.27亿元。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补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短板,还使地区的农副产品远销各地。地区光热资源丰富,水草丰美,发展畜牧业和设施农业条件得天独厚。今年以来,地区持续实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十百千亿”工程,持续增加能繁母畜数量,做大做强肉牛、肉羊产业。

同时,地区深入实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提升了蔬菜生产保障能力,成为促农增收的“新引擎”。今年,各地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89亿元,建设日光温室3854座、大田拱棚2767座、庭院拱棚2.4万座,种植蔬菜39.61万亩,总产60万吨。

村美民富产业兴旺

“有了这个‘红本本’,我可以放心地享受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可以入股分红,可以对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可以办理银行抵押贷款,有效解决土地矛盾纠纷。”阿克苏市库木巴什乡帕来其村农民阿依古丽·吾斯曼拿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时开心地说。

今年,地区各地继续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加快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任务,让农民尽享改革带来的实惠。截至目前,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任务全面完成,确权面积574.47万亩,发放证书27.26万本。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的明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致富信心和干劲。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单一种植”到多产业发展、从大田种植到拱棚种植、从肩挑牛驮到机械化种植……喜看地区各地,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设施农业建设蒸蒸日上、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地区现代农业已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口袋鼓、信心足,富裕起来的农民更加注重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借助地区深入实施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各地农民踊跃参与、积极行动,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让家园美起来。与此同时,各地借力而行,大力实施“厕所革命”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让农村环境旧貌换新颜。

120.8万人次农民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1125个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新建298个村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今年,地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且成效显著,各个行政村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地区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把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展现出乡村文明新气象。(刘红文)

THE END
1.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市县2020年,儋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积极创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努力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高地。 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sxian/202012/8f2e970ef6524be987093369c742727a.shtml
2.创新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合作社始终抓住增收这条主线不放,本着要提高农民收入的决心,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才能真正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多年来,农民仍处于传统的生产模式,土地一家一户一小块再加一点钱,仍是单家独户经营、单打独斗的生产模式,收入低、致富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辛辛苦苦一年仅能解http://www.jlnongji.cn/126/144/2020-08-10/203640.html
3.农资“集采集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西安新闻网“从3月初投用至今,生产资料供应站已累计为872户农户提供农资配送服务。”6月5日,记者获悉,由雁塔区帮扶周至县马召镇崇耕村建设的生产资料供应站,通过农资“集采集配”打通服务农户的“最后一公里”,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崇耕村生产资料供应站 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3-06/05/content_6738690.htm
4.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的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在延安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宋李平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https://paper.yanews.cn/yarb/20240923/html/content_20240923001003.htm
5.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浦口:又是丰收好景象,唱响“三农”好稻花香里说丰年,春华秋实庆丰收。近年来,浦口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不仅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而一年一度的丰收节,正如一个强磁场,推动客流、资金、人才等多种要素资源向乡村流动倾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蓄力量。 农业增效,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 9月28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南京浦口分会场——“南京山贡里·九峰田园https://jnews.xhby.net/waparticles/59/d93RvJmecJTiroQ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