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本报讯南谯区近年来按照“育主体、强联结、延链条、助产销”的工作思路,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核心,切实加强载体建设,大力培育创业精神,不断强化政策支撑,积极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高位增长。

培育主体。整合区级财政资金560余万元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区推进试点”工作,重点支持产业带头人、返乡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等群体回乡创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3类市场主体。目前,全区新增发展市场主体10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农民合作社2家,省市级示范主体17家;培育产业带头人100人。

加强联结。利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引导2000家农户以土地、房屋等4类资源参与发展,通过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增收。至2021年底,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86元,同比增长15%。

延伸链条。修订完善《南谯区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奖补办法》,对滁菊、茶叶和香菇等特色农产品加工设备更新改造给予30%奖补。2021年,共有12家企业申报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16个,发放奖补资金210余万元。

助力产销。引导180余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12家超市、22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订单种植供销蔬菜、水果等产品16余种,亩产利润均至少高于市场价6个百分点,至2021年底,实现订单农业产值达4122万元。(谈秀伟杨读俊)

THE END
1.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市县2020年,儋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积极创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努力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高地。 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sxian/202012/8f2e970ef6524be987093369c742727a.shtml
2.创新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合作社始终抓住增收这条主线不放,本着要提高农民收入的决心,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才能真正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多年来,农民仍处于传统的生产模式,土地一家一户一小块再加一点钱,仍是单家独户经营、单打独斗的生产模式,收入低、致富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辛辛苦苦一年仅能解http://www.jlnongji.cn/126/144/2020-08-10/203640.html
3.农资“集采集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西安新闻网“从3月初投用至今,生产资料供应站已累计为872户农户提供农资配送服务。”6月5日,记者获悉,由雁塔区帮扶周至县马召镇崇耕村建设的生产资料供应站,通过农资“集采集配”打通服务农户的“最后一公里”,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崇耕村生产资料供应站 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3-06/05/content_6738690.htm
4.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的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在延安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宋李平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https://paper.yanews.cn/yarb/20240923/html/content_20240923001003.htm
5.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浦口:又是丰收好景象,唱响“三农”好稻花香里说丰年,春华秋实庆丰收。近年来,浦口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民不仅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而一年一度的丰收节,正如一个强磁场,推动客流、资金、人才等多种要素资源向乡村流动倾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蓄力量。 农业增效,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 9月28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南京浦口分会场——“南京山贡里·九峰田园https://jnews.xhby.net/waparticles/59/d93RvJmecJTiroQ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