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品牌强农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品牌建设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三农”事业欣欣向荣,迸发活力,农业品牌建设成为贯穿其中的能量带。做好品牌建设就是牵住了现代农业的“牛鼻子”,攥住了农民增收的钱袋子,把好了农企增强竞争力的油门子。

第十五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开幕前夜,26位各界知名人士齐聚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出席“家乡的味道·我为品牌农产品代言”大型公益活动,向全国人民推介来自家乡的品牌农产品,成为农业品牌的一大宣传亮点。推介现场掌声阵阵,这掌声是回应,是礼赞,更是期盼。

“我国已经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到了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新时代。”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上台致辞。从国家级的国际农交会,到各省组织的名优农产品展会,政府推介品牌农产品的创新之举,层出不穷,更新不断。一场场重量级的推介活动,不仅推出一系列农产品品牌,掀起农产品交易热潮,更意味着农产品品牌蓬勃发展的大幕已然拉开。

五常大米、西湖龙井、阳澄湖大闸蟹……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潜心耕耘与砥砺奋斗,一个又一个响亮的中国原产地农产品品牌走向了市场,走上了领奖台,走进了消费者的心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三只松鼠、本来生活网、中粮我买网等“互联网+”农业的新时代农业企业脱颖而出。更有许多像在芝加哥成功挂牌上市的郑州强筋小麦那样的金字招牌,不仅在国内市场占得鳌头,更在国际市场掀起令人瞩目的中国旋风,留下令人振奋的中国烙印。

农业品牌建设,作为一项为优质、信任和市场效益打包代言的综合性工作,一项贯穿了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系统工程,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得到迅速发展,有效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从“吃饭农业”到品牌农业,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热潮渐已形成燎原之势。

俯首耕耘,砥砺前行。农业品牌正成为中国品牌一道靓丽的风景。

国家战略领航,农业品牌迎来全面发展新时代

每一个品牌的背后都是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家门口附近的超市,来自日本某品牌的大米售120元/公斤,而一旁的国产大米一公斤不到15元,国产大米价格差了一大截,差在哪里是品质差吗不是。品牌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谢京辉用一个简单的例子道破了品牌的价值。

正是看到品牌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完善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上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品牌化建设越发重视,甚至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曾对推进品牌建设作出明确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表示,“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让品牌来保障人民对质量安全的信心。”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简称《意见》),要求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和方法,更好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国务院还将每年的5月10日确定为中国品牌日,这展示了推进品牌发展的坚定决心,标志着品牌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代。

上有方向,下有落实。农业部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从战略要义、顶层设计、落实举措、地方行动等方面,全方位加快品牌农业建设的步伐。“品牌就是号召力、就是影响力、就是竞争力,必须把品牌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韩长赋部长对品牌建设寄予厚望。农业部还把2017年确立为农业品牌推进年,通过举办农业品牌推进大会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推进农业品牌发展。

走过摸索式求发展、单枪匹马拼市场的草莽时代,农业品牌走进顶层设计、高位发力的科学发展阶段。

农业部总结多年发展实践,通过深入研究,创设了品牌发展制度新格局,为农业品牌发展积蓄后劲。“2014年以来,我们总结梳理地方发展经验和品牌工作成效,组织业内专家研究编写《中国农产品品牌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农业品牌发展纲要》,对开展全国农业品牌工作进行了战略性部署。”据农业部市场司司长唐珂介绍,通过总结各地各部门品牌建设工作经验、研究我国农业品牌发展路径、组织开展品牌培训,农业部不断丰富创新工作体制和实现形式,构建农业品牌建设新格局,大幅提升农业部门品牌建设的能力。

实现中国农业品牌梦,需要凝聚各方力量。今年4月,全国农业品牌推进大会圆满召开。这次会议既是对全国各地农业品牌建设工作的一次系统总结,也是为促进农业品牌化迈上新台阶的一次深入动员。大会同期召开了中国农业品牌发展论坛,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了我国农业品牌的发展方向、工作重点和实现路径。

在农业部谋篇布局的基础上,全国各地品牌农业创建搞得有声有色。海南省政府从2014年开始,每年设立1亿元品牌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品牌农产品经营主体给予奖励,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的良性互动格局;广东省从2014年起,突破性启动广东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评选推介活动,打造了一批展现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受百姓信赖赞誉的品牌农产品。

高标准严认证,至臻品质助品牌深耕远行

若想长久保持农产品品牌的成色不褪减,需从品质着手,筑牢品牌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张家口调研乳品企业时强调,品牌的影响力需要积累,创品牌的过程中,既要有高的标准,更要每一步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一丝不苟抓好各个环节,最后让市场说话,让群众说话。

淅淅沥沥的雨声中,浙江长兴县迎来采摘蓝莓的游客。这里的每盒蓝莓都有一张小小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写着家庭农场的生产地址、联系方式、检验证书,拿手机对着证上的二维码扫一扫,还能看到蓝莓何时用药、何时检测、何时采摘。“这个办法好,吃起来多放心!”带孙女来采摘的上海游客陆清媛表示很满意。目前长兴800多家规模农业主体全部用上了合格证,在全国率先实现合格证规模主体全覆盖。

在浙江,由于生产过程有了高标准,高品质的农产品不断推出。高标准还让浙江海盐的葡萄异军突起,成为长三角深受欢迎的品牌。据了解,浙江对家庭农场的生产档案制度要求很严格,通过建立“记录本”和在线监控系统,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做到“管理有人员、生产有台账、操作有规程、检测有记录、去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

正如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所说,安全、优质、绿色应成为农业品牌的“身份证”。截至2016年,我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带动农户2198万户,每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15亿元。

如何筛选、认定含金量高的农产品品牌如何从源头保证品牌农业拥有无懈可击的品质基础“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国办出台的《意见》指明方向。

农产品讲究原地原味,这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即“三品一标”)逐步成为广大农民、各种新型经营主体和各地农业部门打造农产品品牌的首选方式。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识则成了农产品包装上的宠儿。

为了增强“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农业部加快修订并颁布实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审查程序》等多项制度规定,同时修订《绿色食品年度检查工作规范》等,对证后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各地区纷纷将地理标志认证作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创建特色品牌的抓手,在规划、奖补、宣传、打造等方面积极推动。通过不懈努力,截至2016年,全国“三品一标”总数超过10万个。其中,全国创建有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5424个,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96个,总面积达1100万公顷,创建有机农业示范基地24个,总面积169万公顷,创建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基地20个。

农业企业的品牌魅力同样离不开品质的护航。“好品质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作为全球乳业八强的伊利集团,坚守品质第一的品牌文化,通过建立全球质量管理体系,在国家标准线基础上自加压力,设置三条质量控制线,将国家标准提升50%。先进的生产加工过程保证了产品品质。据介绍,去年有超过11.4亿消费者购买了伊利产品,优质的品牌号召力赢得消费者信任。

农业品牌是品种培育、生产标准、精深加工诸多要素的有机集成,有科技支撑的品牌才更有市场竞争优势。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说,品种是改善品质的强劲动力。随着以郑麦9023为代表的优质强筋小麦的推广,河南首次打破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多年垄断小麦品种的格局。郑州强筋小麦在芝加哥成功挂牌上市,推动郑麦走向世界。“今年收储资金充裕,是因为‘金粒小麦’品牌过硬,实现了未收先售。”河南省延津县金粒麦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新福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硕果累累,适销对路的新品种和精益求精的加工技术为提升品牌成色做出巨大贡献。立足全产业链设计品牌战略,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纳入标准化生产和数字化管理轨道,让品牌倒逼产业升级,已成为当下大多农企所追求的发展路径。

设计与营销,双轮驱动加速品牌发展

品牌作为一个市场概念,需要用市场的战术来开疆拓土。大力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激活品牌农业的密码。

早在1994年,烟台市委、市政府就提出率先在果业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品牌老化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等难题依旧横亘在烟台苹果品牌腾飞的跑道上。2015年,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为烟台苹果开出了一剂标本兼治的药方。通过编制品牌战略规划,重构烟台苹果品牌的核心价值链,凝练烟台苹果的核心价值及品牌口号“中国第一个苹果——烟台苹果”,一举助推烟台苹果迈上了品牌建设的新征程。品牌设计让烟台苹果实现品牌升级。

区域公用品牌,为广大的散户发展农业生产、提升农业效益保驾护航。湖北省全面实施“一县一标”品牌培育工程,争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国“百强”;贵州省设立4000万元的宣传推广基金,着力打造包括绿宝石、湄潭翠芽、都匀毛尖以及遵义红在内的“三绿一红”贵茶品牌……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大批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得到稳步发展,逐渐成长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牌,极大地带动了产地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发展。这就是政府营销和公用品牌的力量。

市场似海,品牌似船。政府的作用就是造好船、掌好舵、护好航、扬好帆。除了每年一届的农交会,农业部还开展全国百家合作社百个农产品品牌公益宣传活动,并不断牵头发起各类农产品促销活动。

今年农交会发布“2017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发布“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首届中国大米品牌大会发布“2016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中国苹果品牌大会发布“2016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各种优秀品牌的出炉,是政府、协会、社团等各种主体单位对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倾情投入的体现,是对农产品品牌创建一线主体的嘉奖和鼓励。

在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传统的展销会之外,电商成为一匹黑马,与农产品的结合为品牌农业的发展吹响了冲锋号。

“有了电商,以前愁销路的农产品,如今都成了抢手的网红产品。”在陕西武功西域美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备货仓库,创始人李春望打开了话匣子,“农村电商像是在供需之间修通一条高速路,让产品更好匹配市场。”以前6元一斤可能还没人要的柿饼,现在收购价达到15元左右。此外,武功猕猴桃品质上佳,线下打品牌十分不易,电商一来,有了变化。依托电商,武功县推出“武功小子”作为猕猴桃品牌主形象在线上推广,并规划到2020年,发展优质猕猴桃15万亩,通过农产品品质化、品牌化,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THE END
1.农产品十大品牌排行榜农产品十大品牌,农产品哪个品牌好?农产品哪个牌子好?如何选择农产品品牌?农产品10大品牌排行榜是由品牌网(chinapp.com)承办的农产品行业品牌评选投票得来的农产品品牌排行榜,由网民投票得出的最有价值的农产品十大品牌。让你更好地选择农产品品牌。https://www.chinapp.com/paihang/nongchangpin/
2.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现状及其对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就我国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农业发展还相对落后,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加上农产品营销还没有引起相关政府和农民的足够重视,我国农产品营销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实施品牌战略是促进我国农业结构转变和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要途径。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现状,探讨了促使我http://www.sass.cn/109001/41494.aspx
3.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在当今时代,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品牌营销的发展对于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赣南脐橙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成为赣南地区的区域性特色产品,在赣南脐橙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赣南脐橙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得到了发展和提升,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对赣南脐橙的https://blog.csdn.net/weixin_61262969/article/details/140226890
4.区域性特色农产品的品牌营销策略以赣南脐橙为例.docx区域性特色农产品的品牌营销策略--以赣南脐橙为例.docx 12页VIP内容提供方:文章交流借鉴 大小:43.38 KB 字数:约1.57万字 发布时间:2022-11-19发布于天津 浏览人气:293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2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113/8057114076005012.shtm
5.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品牌该如何建设?)那么,结合乡村振兴背景及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现状,面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意识薄弱、小规模分散化生产经营模式、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以及对品牌的营销推广力度不够这4个问题,有哪些可供参考的对策呢?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约束了品牌建设每个知名、有竞争力的品牌,均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支撑。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27123-1.html
6.我国农产品营销现状分析及未来农产品营销新模式有哪些?建立统一的生产、包装、规格等标准,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同时为农产品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我国必须对现有的农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改造和升级,引进高科技工艺和技术,逐步提高产品的转化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实行深加工标准,注重品牌建设,进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一是创建具有特色农产品品牌。二是要立足本地区自然资源,通过产业http://www.zgxczx.cn/content_29311.html
7.山东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及对策除了建立线上营销平台,线下品牌营销推广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线下可以建立知名农产品品牌销售专区,也可按照区域进入多家不同渠道的超市,让线上线下品牌营销实现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只有建立多样化的品牌影响战略,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形象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也会不断增强。https://www.fx361.com/page/2022/1127/11807424.shtml
8.《价值升维——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化个案研究》本书共选编了24个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化发展案例。它们分别是黑龙江省庆安县的庆安大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的唐布拉黑蜂蜂蜜、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的盐池滩羊肉、吉林省的吉林长白山黑木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锡林郭勒羊、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的灞桥樱桃、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的户县葡萄、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的http://www.brand.zju.edu.cn/2021/1011/c57341a2428794/page.htm
9.独家发布2018年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垂直B2B1、2017年我国农产品期货、期权网上交易7.89亿手,交易额达到40.88万亿元。 2、2017年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在整顿中得到发展,2017年我国各类农产品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达到1969家,其中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来说是585家,占29.7%,包括农产品类市场417家、林产品类市场(含木材、纸浆等)59家、畜牧禽类市场(含肉类、禽蛋https://www.ebrun.com/20180320/268676.shtml
10.中国8000多地理标志产品,为什么却没几个响当当的品牌?目前我国地理标志产品量已经9000多件了,但是在地标数量增长的同时,我国地标农产品品牌建设总体基础仍然较差,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地标产品却很少。 目前很多地标农产品的品牌影响范围局限于局部区域,国际知名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极少;尽管各类地理标志产品经营主体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但其品牌的思想、理论和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建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11/11/c4277708.html
11.品牌榜:2024年农产品批发市场十大品牌排行榜投票结果公布新农产品批发市场十大品牌排行榜,此次榜单共收集了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超过21个品牌信息及1889870个网友的投票做为参考,发布的品牌榜单由CNPP大数据平台提供数据支持,综合分析了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品牌的知名度、员工数量、企业资产规模与经营情况等各项实力数据,发布了本榜单数据,仅供方便用户找到好的品牌参考使用,具体榜单请https://m.maigoo.com/news/677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