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年是湖北极不平凡、极具考验、疫后重振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目标定位,主动作为、砥砺奋进,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新旧动能加速转换,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发展能级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重回“主赛道”,交出“全年精彩”答卷,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根据国家统一初步核算,2021年,全省生产总值为50012.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61.67亿元,增长11.1%;第二产业增加值18952.90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26398.37亿元,增长12.6%。三次产业结构由2020年的9.6:37.1:53.3调整为9.3:37.9:52.8。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9%、18.3%、19.9%、4.5%、9.3%、12.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641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

图12017-2021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其增速

价格运行保持平稳。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3%,涨幅比上年回落2.4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0.4%,农村与上年持平。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四涨二降二平”。其中,交通通信价格上涨4.0%,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4%,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4%,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1%;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2.3%,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5%;居住和衣着价格与上年持平。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4.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8.5%。

市场主体发展加快。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13.97万户,比上年增长51.6%。全省市场主体突破650.30万户,增长15.0%。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3.77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9%。

图22017-2021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二、农业

全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923.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3%。

粮食产能保持稳定。全省粮食总产量2764.33万吨,比上年增长1.4%,连续9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播种面积4685.98千公顷,增长0.9%。

图32017-2021年全省粮食产量

特色优势经济作物稳定增长。油料产量354.14万吨,比上年增长2.8%;茶叶产量40.44万吨,增长12.1%;园林水果产量757.97万吨,增长5.8%。

畜禽养殖保持增长,生猪生产强劲复苏。生猪出栏4115.08万头,比上年增长56.4%;牛出栏104.98万头,增长3.0%;羊出栏580.75万只,增长9.0%;家禽出笼61233.01万只,增长3.2%;禽蛋产量196.72万吨,增长1.9%。

水产品生产形势趋稳。水产品总产量483.21万吨,比上年增长3.3%。

表12021年全省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棉花

油料

#油菜籽

茶叶

园林水果(不含果用瓜)

蔬菜及食用菌

2764.33

10.89

354.14

251.78

40.44

757.97

4299.80

1.4

0.9

2.8

4.4

12.1

5.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269家。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1.6%;股份制企业增长15.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1.1%;私营企业增长14.8%。轻工业增长11.8%;重工业增长16.5%。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9.0%,制造业增长14.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8%。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0.2%,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5.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0.9%。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0.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19.1%,产品销售率为96.5%,出口交货值增长28.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189.5亿元,增长27.0%。

表2??2021年全省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速

单位

白酒(折65度,商品量)

万千升

34.2

-2.0

啤酒

105.2

8.0

卷烟

亿支

1349.4

亿米

50.4

14.3

硫酸(折100%)

万吨

1120.7

8.5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

573.6

9.4

化学药品原药

27.3

53.4

中成药

21.6

9.1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3149.2

7.1

#水电

1531.5

-2.8

水泥

11870.7

21.1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10377.0

8.3

生铁

2624.4

-3.8

钢材

3852.1

5.1

十种有色金属

94.8

16.6

#精炼铜

55.6

8.6

工业机器人

12032.0

22.1

汽车

万辆

209.9

-0.2

#新能源汽车

15.0

383.9

发电机组

万千瓦

121.4

5.3

房间空气调节器

万台

2003.8

17.5

微型计算机设备

2057.1

19.5

显示器

1635.6

12.2

移动通信手持机

5622.3

76.2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全省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903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9%。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3711.04万平方米,增长3.8%。全年新签合同额25521.32亿元,增长15.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0.4%。按产业划分,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46.8%、19.8%、19.9%。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增长9.9%、19.7%和25.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7.7%,其中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31.7%。补短板强功能建设加快推进,卫生投资增长81.0%,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34.4%。

商品房销售面积7940.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5%;实现商品房销售额7250.26亿元,增长19.1%。

图4??2021年全省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

全省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4729个,比上年增长29.6%,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额增长14.1%。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61.37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521.98亿元,增长21.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39.39亿元,增长12.6%。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7541.99亿元,增长23.4%。

图52017-2021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省网上零售额达到3415.9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896.8亿元,增长24.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4%。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5374.4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中,进口1865.1亿元,增长16.3%;出口3509.3亿元,增长29.9%。全省对前三大贸易伙伴东盟、美国、欧盟分别进出口743.7亿元、721.6亿元和694.5亿元,分别增长34.1%、26.1%和16.6%。全省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1601.8亿元,增长19.1%,占比为29.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434.6亿元,增长32.8%,占比为26.7%。

图62017-2021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

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83个。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2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3%。欧亚部分国家在湖北投资较快增长,英国、德国、荷兰投资分别增长232.9%、50.4%、32.6%。

全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2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7.1亿美元,增长4.6%。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5531人次,增长24.4%。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年末全省公路总里程达296921.76公里,比上年增长2.5%;高速公路里程达7378.06公里,增长2.1%。全年全省完成货物周转量6743.77亿吨公里,增长27.3%;旅客周转量744.75亿人公里,增长13.4%;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89亿吨,增长28.6%。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84万标准箱,增长24.2%。

图72017-2021年全省快递业务量及增速

图82017-2021年全省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全省完成财政总收入5745.22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83.30亿元,增长30.7%。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559.65亿元,增长33.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37.28亿元,下降6.0%。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2476.67亿元,比上年增长7.9%,比年初增加5317.3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38700.15亿元,增加4555.79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7037.99亿元,增长12.0%,比年初增加7166.09亿元。其中,住户贷款21134.96亿元,增加2428.5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44943.40亿元,增加4778.54亿元。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878.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79.76亿元,增长2.6%;人身险保费收入1498.35亿元,增长1.0%。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577.34亿元,增长11.4%,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247.34亿元,增长13.4%;人身险赔付支出329.99亿元,增长10.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51.25万人,在校生169.97万人,毕业生41.64万人;研究生招生6.93万人,在校研究生20.04万人,毕业生4.41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5.28万人,在校生44.12万人,毕业生12.47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2.99万人,在校生94.5万人,毕业生27.68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77.21万人,小学在校生383.2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78.53万人。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全年共登记重大科技成果2096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70项,应用技术成果1983项,软科学成果43项。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54513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111.63亿元,合同金额比上年增长25.2%。

年末全省共建有286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60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全省共有检验检测机构1969个,国家质检中心33个,颁发有效认证证书88757张,获认证证书组织27136家,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2727项。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80.81万台件。

全省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6个,卫星云图接受站点18个。地震遥测台网3个,地震台站54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6526家,其中医院116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4820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57家;全省共有卫生计生人员56.4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99万人,注册护士21.5万人;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3.51万张,其中医院床位31.61万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床位1.58万张,卫生院床位8.45万张。全年总诊疗人次27656.69万人次,出院人数1230.29万人。

全年全省运动健儿在国际比赛中共获得冠军11项次、亚军5项次、季军5项次;在各类全国比赛中,获冠军145项次、亚军108项次、季军89项次。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13.01亿元。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830万人,其中,城镇3736.45万人,乡村2093.5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4.09%。全年出生人口40.40万人,出生率为6.98‰;死亡人口45.49万人,死亡率为7.8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8‰。

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29元,比上年增长10.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278元,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59元,增长12.0%。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846元,增长23.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506元,增长24.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647元,增长21.9%。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834.14万人,其中,在职职工1217.02万人,离退休人员617.1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612.9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196.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423.5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828.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710.0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98.69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4.96万人。

年末全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8.3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7.7万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7.11万人。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省养老机构1968家,养老机构床位数28.4万张。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4.3亿元。

十二、节能降耗、资源环境

全省继续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单位GDP能耗继续保持下降态势。

全省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0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4.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57立方米,下降9.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4立方米,下降3.9%。

全省完成造林面积13.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3.6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27.5%。森林抚育面积23.67万公顷。截至年底,全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个。

全省主要河流的275个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中,水质优良为Ⅰ~Ⅲ类的占94.2%,水质较差为Ⅳ类、Ⅴ类的占5.4%,水质污染严重为劣Ⅴ类的占0.4%。全省主要湖泊、水库的51个水域中,水质优良为Ⅰ~Ⅲ类水域占58.8%,水质较差为IV类、V类的占41.2%,无劣Ⅴ类水域。

在省内监测的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46.2%,未达标的城市占53.8%。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城市年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5%。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珠江之畔,“鲜”动全场。11月28日-12月1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开幕。作为农业农村领域的顶级展会,湖北省210家企业携千余款优质农产品亮相本届农交会,江汉大米、潜江龙虾、蕲春蕲艾等八大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悉数登场,为大湾区捎去“地道湖北味”。 https://www.agri.cn/zx/xxlb/hb_24266/202412/t20241202_8694626.htm
2.千余种湖北优质农产品亮相农交会本届农交会,“鄂字号”优质农产品亮相多个展馆。在湖北省级综合馆,江汉大米、楚天好茶、潜江龙虾等省级区域公用品牌集中展示;在武汉、襄阳、宜昌、黄冈、孝感5个市州馆,“江城百臻”“襄飘天下”“万里挑宜”“黄冈好物”“孝心好礼”同台摆擂;在绿色地标馆,“搬”来迷你版的湖北农展,浓缩了洪山菜薹、武当山茶http://www.hubei.gov.cn/hbfb/bmdt/202412/t20241201_5432816.shtml
3.农产品地理标志有哪些三、主要包含的农产品 目前,“全国重点农产品地理标志大全”包含有多种农产品,包括水果、蔬菜、畜禽、水产品等。以下是大全中一些重要的农产品: 1. 湖北黄鹤楼烟叶 产于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的黄鹤楼烟叶,外形饱满、硬实、结构均匀,烟质细腻、清爽、明显的果香味和细腻的甘甜味,是国内外公认的名优烟。此地区独特的http://www.chinauci.cn/news/logonews/44500.html
4.湖北十大特产湖北有哪些特产湖北著名特产排行榜→MAIGOO生活榜MAIGOO小编整理了湖北十大特产,有美食特产武汉热干面、水产海鲜特产鄂州武昌鱼、中国十大名茶恩施玉露、农产品特产洪湖莲藕、湖北三大名果秭归脐橙、中国十大名绣汉绣、中国四大名腌菜襄阳大头菜、农产品特产房县黑木耳、中国三大工夫红茶宜都宜红茶、特产名酒白云边酒、干果特产罗田板栗、特产糕点咸宁桂花糕等,一起来看看湖北https://m.maigoo.com/shenghuo/404531.html
5.湖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国际贸易.doc影响湖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 8 三、湖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对策 9 参考文摘引言: 10 原创性声明(模板) 11 文章致谢(模板) 11 正文湖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国际贸易文1:湖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国际贸易一、湖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状况湖北省是全国农业大省之一,地理条件优越,不仅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1119/6021051142004053.shtm
6.湖北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也太高级了吧!!今天和姐妹在梦时代逛街出来的时候发现梦时代对面有一个湖北农展这不马上就快过年了嘛!想着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农产品带回家 一进来简直就是惊艳到我了足足有两层楼湖北各地的优质农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宜昌蜜桔、潜江龙虾、随州香菇、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19977521?bizType=29
7.公民科学素质尤其是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一些电磁疗法的推广,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各种辐射,既有电离辐射也有电磁辐射。但是,不必太担忧,过量的辐射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30、科学地研究事物的过程是什么? 科学地研究事物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进行观察、推理、实验——得出结论。http://www.jzkx.org.cn/index.php?c=show&id=1144
8.湖北省农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湖北省农业品牌建设的现状、优势和机遇 1.1湖北省农业品牌建设现状 1.1.1农业品牌数量增加 湖北省域的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产量多在全国都是排得上名号的,未来发展潜力无限。特色农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原材料生产后,经过简单加工及包装,就可以直接销售的产品,主要以养殖、种植为主,如房县黑木耳、郧西马头山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603/10362206.shtml
9.湖北省绿色食品及特色农产品专项省财政厅省农业法律法规第一条为了规范我省绿色食品及特色农产品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绿色食品及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根据财政部《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规则》、《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及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https://code.fabao365.com/law_66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