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险精准投保理赔,更好保障农民“钱袋子”城市频道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优化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做到应赔尽赔。

日前,金融监管总局、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等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有利于应对农险实践中的哪些情况?对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三农”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记者进行了采访。

加强承保信息精准性管理,提高承保覆盖面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规模已居世界前列,服务农户众多,在灾害防范、灾中救援、灾后理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前三季度,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1371亿元,同比增长6.2%,为1.36亿户次参保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3万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例如,在农户投保方面,有的农户对同一标的进行多次投保,或者伪造保险标的。对此,《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加强承保信息精准性管理,对于集体投保类业务,重点审核分户投保清单,稳步提升抽查验标比例;对于规模经营主体投保类业务,重点审核保险标的位置、数量、权属、风险等信息,确保保险标的精准到地块。

此外,业内人士表示,各地财政条件有所差异,有的地方存在拖欠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的情况,不利于农业保险可持续经营。《通知》要求,各地财政部门进一步规范保费补贴管理。鼓励有条件的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推动各省级财政部门与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结算模式。对于由市县财政部门拨付保费补贴的地区,各省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市县财政部门的指导督促,确保资金拨付规范及时、足额到位。

庹国柱说,各级地方政府尽力安排足够财政预算,按规定支付保费补贴;保险机构改善经营和服务,合规经营;有关部门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让种田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规模经营农户都了解农险好处、积极投保。通过各方合力,努力做到农户“愿保尽保”,提高承保覆盖面,这是更好发挥农业保险作用的重要条件。

完善农业保险查勘制度,细化赔付方案

除了承保环节,农险理赔服务水平,也是事关农户获得感和农险发展成效的“试金石”。去年,农险赔付1124亿元,同比增速25.4%,5772万户农户获得了理赔,农险赔付率达到80%。今年1—4月份,农险赔付同比增长8%。

不过,在理赔环节,有的保险公司存在着不规范的定损和赔付方式。比如,平均赔付、协议赔付、粗糙定损等。业内人士表示,这是农险服务中,争议和纠纷比较集中的方面。

《通知》对完善理赔机制和标准作出具体要求。保险公司应当完善农业保险查勘制度,制定符合当地农业生产规律的损失赔偿标准,对不同作物、不同灾情、不同生长阶段制定细化的赔付方案。各地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应及时更新重要保险标的的损失鉴定技术规范。此外,各地应因地制宜建立由农业专家等组成的地方损失核定委员会,配合保险公司做好灾后查勘定损工作,协调理赔争议。

“农业保险标的受损后,承保机构应及时组织理赔人员开展现场查勘定损工作,了解事故和灾情程度,为最终定损和理赔提供数据和事实依据。对于受损面积大、波及区域广的情况,也可以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帮助测量。”庹国柱说。

及时赔付是农户的重要诉求,也关系着灾后恢复生产的进度。对此,《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应依照规定时限,结合自身经营能力,分险种制定理赔周期阈值,严禁拖赔惜赔。坚持理赔款直接支付被保险人的工作原则,鼓励各地对接社保卡“一卡通”等方式支付赔款,提高账户信息准确性。支持各地建立农业保险预赔付机制,鼓励保险公司提高预赔付比例,提升农户满意度。

加大科技应用和产品创新力度,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质效

有农户反映,自己所在的乡镇只有一家保险公司负责区域内农险业务。遇到自然灾害频发时,现场定损人员经常忙不过来。“希望不要局限于一家保险公司承保,给农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位农户说。

从当前农险实践看,由一家或少数几家机构承保一个乡镇或一个区县的农险业务,并非个例。《通知》提出,原则上县及县以上区域不允许同一保险公司独家经营,逐步形成县域内以服务能力、农户满意度为导向的适度竞争市场环境。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农村往往地域面积大,承保及查勘定损的成本比较高,农险服务资源又相对有限,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少数几家承保机构,有摊薄经营成本、防范重复投保风险等作用。推动逐步形成适度竞争市场环境,既考虑到当前实际情况,也着眼长远,有利于为农户提供更优服务。

专家认为,为了进一步提升农险经营水平,实现农险持续稳健发展与更好保障农户利于的“双赢”,加强科技赋能是重中之重。《通知》提出,鼓励保险公司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进无人机、遥感、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应用,加快标准化建设,提升承保理赔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此外,支持农业农村、林草、气象等部门与保险公司加强科技攻关,深化数据融合,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做强风险减量服务,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农户利益,对保险公司来说,也能够降低赔付成本,促进持续稳健经营。”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说。

THE END
1.农作物上保险农户栽种有保障近日,记者从芦山县农业农村局获悉,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2022年,芦山县不断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投入力度,增加保险品种、参保计划人数,让更多农户加入农业保险减少风险,放心发展生产,为乡村振兴护航。 近期,芦山县多次发布暴雨预警,灾害性天气容易造成农作物损毁,这时,农业保险的“减压阀”作用突显出来。 https://wap.beiww.com/zsya/xw/jd/202208/t20220801_1098123.html
2.农作物责任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农产品责任保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气候变化的双重背景下,农作物责任保险行业正迅速成为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恒州诚思研究统计,随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农民保险意识的提升,该市场预计将持续增长。本文全面分析了农作物责任保险的市场趋势、竞争格局、供应链结构、研发进展及法规政策环境,并探讨了投资机会、增长潜力以及面临的风险https://blog.csdn.net/2401_84319678/article/details/140132477
3.辽宁:给农作物上保险让农民更安心——中国青年网辽宁:给农作物上保险 让农民更安心 扩大中药材保险实施范围,持续推进种植业保险创新,进一步规范承保机构展业经营行为……日前,辽宁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和辽宁银保监局联合制定印发《2023年辽宁省种植业保险工作方案》,明确了今年种植业保险具体政策,各级政府按照一定比例对保费给予补贴,并对种植业保险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cunguan.youth.cn/cgxw/202305/t20230506_14499811.htm
4.农险产品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农作物保险报价理赔大家财险隶属于大家保险集团,是一家财产保险公司,旗下业务涵盖财险、产险、机动车辆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大家财险值得依靠。https://property.djbx.com/col/col883/
5.种植业保险包括什么作为一种能在灾后及时提供经济补偿的风险管理手段,种植业保险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也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那么什么是种植业保险呢?种植业保险是指以农作物及林木为保险标的,对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约定的灾害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其他种植业保险是指除以上列明的种植业保险以外的其他作物保险,如绿肥牧https://www.shenlanbao.com/he/1021175
6.紫金保险政策性农险理赔须知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农作物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被保险人对保险农作物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不得向保险人请求赔偿保险金。。 (一)保险人对受损的保险农作物进行现场勘查后进行初步定损登记;作物连续受损,保险人可连续勘查定损。对于部分受损设恢复生长观察期,待保险农作物收获后进行最终定损。 http://www.northnews.cn/p/2127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