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足农资保障春耕春播

江西瑞昌范镇良田村村民在移放早稻秧盘。魏东升摄(中经视觉)

随着天气转暖,春耕春播陆续展开。记者在多地采访中了解到,各类农资产品生产企业加大生产力度,流通企业加快调运配送,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及时充足,保障春耕备耕顺利推进。

保供稳价显担当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今年以来,云南多家化肥生产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化肥,全力保障春耕化肥供应。

化肥在我国农民种粮环节中的成本投入是农民种粮投入品中最大的支出。近日,在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组织召开的化肥市场形势分析会上,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树新表示,公司生产情况正常,保供没有问题。

作为农资供应主渠道和主力军,全国各级供销合作社及社属企业积极投入春耕生产一线,重点做好上游货源拓展、储备结构优化、联动机制畅通、产品质量把控等工作。目前,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正加快把农资产品调运到20多万个基层网点,方便农民随时购买。

化肥需求量与种植面积、自然灾害、有机肥施用以及化肥利用率和养分变化都有关系。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处处长杜森预计,随着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实施,我国化肥施用总量将逐步趋于稳定,重点是优化施肥结构、转变施肥方式,推进区域、作物和农户之间的平衡。

肥料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成本和种粮收益。卓创资讯氮肥产业链主管刘强分析,去年下半年新增化肥产能投产后,市场供应量充足,加上春节后寒潮天气和南方干旱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备肥积极性。受以上因素影响,多地商家控风险意识增强,竞价、出货现象明显增多,市场价格重心出现松动。

加快“绿色农资”升级

在黑龙江倍丰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里,存有50万份当地农田的养分样本报告。倍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立祥介绍,当地农户走进店里就可以调出自家地的资料,精准配肥,实现减量增效。

精准施肥渐成行业趋势。浙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叶伟勇表示,近年来,随着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浙江测土配方施肥的土地比例目前达到40%左右,农资产品结构不断升级,用肥理念持续优化。

倍丰和浙农在绿色农资方面的拓展,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大力实施“绿色农资”升级优化行动的一个缩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近日发布的《关于全力做好2024年春耕农资供应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级供销合作社要以“绿色农资”升级行动为抓手,顺应农业绿色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扩大水溶肥、有机肥、配方肥、微生物肥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环保优质农资供应,不断加大绿色农资销售力度,促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作为中国供销集团的直属企业,中农公司多年来持续在绿色农资领域发力。中农公司副总经理王新龙表示,公司通过125家“中国农资·服务中心”以及2万多家基层经销服务网点,构建“绿色农资”产品体系,大力推广测土配肥、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肥料、水溶肥、缓释肥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等。同时,推进机械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应用,因地制宜为农民提供精准的施肥用药技术指导服务,1300多名农技人员奔赴田间地头,因地因苗提供精准化多样化的农技服务及生产性全程托管服务。目前,中农公司已服务耕地超过1100万亩次。

粮食安全离不开施肥。杜森认为,要调整农业投入结构,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近年来,我国化肥用量持续下降,2022年全国化肥用量5079.2万吨(折纯),比2015年减少943.4万吨(折纯),连续7年负增长。他表示,未来将是土壤、作物、肥料协同,大中微量元素配合,有机和无机结合的方式。有机肥将更加注重扩面提质,由试点推进向全面推进,要和化肥站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创新农资服务方式

趁着送货间隙,河北正定县农业生产资料服务中心的耿小永来到贵芳家庭农场负责人李佳宁的地头,就春耕施肥效果进行回访。及时的肥料供应、专业的技能讲解,供销社的服务让李佳宁对今年的小麦丰收信心十足。

河北省供销合作社经济与发展处处长田松介绍,河北供销系统通过3501家庄稼医院、2000多名包点服务的庄稼医生,为农民提供全过程服务,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效率。

农业社会化服务让春耕春管高效便捷。目前,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4500多家农资经营企业、6万多家庄稼医院、1.7万多名技术服务人员已下沉一线,因地制宜为农民提供更多便利和服务。

随着生产组织方式变化,越来越多的土地由农业大户经营,带动社会化服务需求大幅增加。传统农资企业开始向现代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变,社会化服务业务正成为行业的突围点。

多地积极通过开展农技指导、提供托管服务,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今年预计服务面积达到500万亩。浙农集团新建了18个农资服务中心,开展全程化农资服务。

金融服务为春耕备耕提供了更多保障。为切实解决棉农种植环节的资金需求,中国供销集团依托所属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开展金融助农,提供专项信用贷款服务。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好武表示,今年以来,各金融机构通过棉农综合服务平台累计发放惠农贷款逾50亿元,贷款户数3.25万户,平均利率仅4%左右,与常规贷款相比,每亩地可为棉农节省利息费用50元左右。

眼下,农资行业企业全力以赴,确保关键生产资料充足供应,并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进一步提升农资产品的品质与效能,为春耕春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经济日报记者刘瑾)

THE END
1.农资储备足春耕有保障农时不等人,春耕不可误。连日来,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早谋划、早部署,提前做好农资储备供应工作,为新一年的春耕备耕提供有力保障。 “充足的农资储备是完成农业生产任务的重要保障,自今年开春以来我们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储备了大量的优质化肥、农地膜、农药等农资产品,其中化肥类达990余吨、农药8.8吨。备货品类齐全,全力保http://www.yunhe.gov.cn/art/2024/3/6/art_1229376214_59114179.html
2.观光农业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农产品信息发布农产品供应求购三农114提供三农信息、农贸商机、三农特产、农资信息、种养殖信息、三农人物、观光农业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农产品信息发布、农产品供应、求购交易信息网站广告位招商展示平台,三农信息网充分发挥网上优势,发布农业新闻,宣传农业法规政策,介绍农业产品,传播农业生产技术,提供http://sannong163.cn.qiyeku.com/
3.GBT43420农资供应商agriculturalproductionmeanssupplier 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产品及相应服务的组织。 4评价原则 4.1客观性 对农资供应商的评价依据客观事实,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2整体性 对农资供应商进行整体全面系统的评价。 4.3持续性 定期对已参评农资供应商开展评价。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305/6202154134010054.shtm
4.襄阳打造农资集采农产品集销供应链一块稻田,种子、农药、化肥由供销社集采集配,农机耕收、飞防施肥由社会化服务公司统一购买服务,水稻收割后加工成产品通过供销系统电商网络售卖。 今年以来,襄阳市供销社依托省市县村四级供销体系,和社属(合作)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构建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的全链条闭环的农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http://wap.guchengnews.com/p/175791.html
5.搭建农业生产综合服务平台科技兴农行业资讯资讯围绕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构建供销合作社现代化农业服务体系。韩立平表示,2024年,将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全力做好农资供应,加快健全农资经营网络;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质扩面,打造区域性为农服务平台;做好粮油和棉花购销工作,提高http://www.agricoop.net/mobile/news/show.php?itemid=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