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解读:玉米2022上半年市场回顾及下半年展望玉米新浪财经

2022年1-6月份国内玉米市场呈现先稳后震荡上涨的变化趋势。

1-2月份国内玉米市场稳定运行。1月国内供需两旺,供应需求大致持衡,农户售粮意愿较高,尤其是地趴粮农户认价售粮,市场供应增加;下游用粮企业启动春节备库,贸易商也选择在1月中下旬建库,需求旺盛,玉米市场相对稳定。2月进入农历春节,上旬备货结束,市场购销活动减少,节后下游企业以消耗库存为主,购销清淡,玉米价格稳定。

3-4月份全国玉米市场震荡偏强。3月初东北深加工企业及当地贸易商建库积极性高涨,频繁提价刺激收购,玉米价格快速上涨。3月中旬开始,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产区被封控管理,粮源流出受限,玉米价格震荡偏强,直到4月底,新冠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物流逐渐恢复,玉米价格开始趋稳运行。

5-6月全国玉米市场震荡运行,小幅调整。“五·一”小长假之后,基层上量不佳,产区收购价格上涨,受到货成本居高影响,销区玉米价格出现普遍上涨,5月下旬产区烘干粮和自然干粮叠加供应市场,同时饲用稻谷拍卖重启,增加市场供应,价格震荡下行。6月产区深加工企业建库积极性较高,频繁提价刺激上量;6月中下旬基层售粮基本结束,产区基层购销活动清淡,但南方下游饲料企业以消耗库存为主,采购积极性下降,玉米市场偏稳运行。

2、国内期货价格走势分析

2022年上半年,大连盘玉米主力呈现出先涨后跌的发展趋势。

基本面看,上半年国内现货市场先稳后震荡偏强,贸易商看涨心态强,多数挺价收购,积极建库,深加工企业与饲料企业上半年也有较高的建库意愿,饲料企业积极签单,头寸通常在2-3个月左右。5月开始,在外盘下跌以及下游需求走低、国内出现看空情绪的影响之下,大连盘主力合约开始下跌。

截止到6月30日,大连盘玉米主力合约结算价格为2792元/吨,较2022年1月4日上涨97元/吨,涨幅3.6%。

3、国际价格走势分析

6月30日,CBOT玉米期货价格为619.75美分/蒲式耳,较1月3日589.25美分/蒲式耳,上涨30.50美分/蒲式耳,涨幅5.17%。上半年最高价为813.50美分/蒲式耳,最低价为587.50美分/蒲式耳,两者价差为226.00美分/蒲式耳。第一季度CBOT玉米期货价格呈现上涨态势,玉米市场供需偏紧,宏观环境出现通货膨胀,推动价格上涨。第二季度受地缘政治影响,CBOT玉米期货价格大幅上涨之后延续高位运行。6月底受宏观政策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下跌,CBOT玉米期货价格同样出现下跌,幅度较为明显,目前价格水平基本与年初持平。

4、南北港口成本利润分析

根据Mysteel农产品网数据监测,2月中旬前南北港口顺价,即期利润10-50元/吨,2月中旬后即期利润转负,5月后倒挂幅度拉大,6月底即期利润-130元/吨。

(二)2021上半年基本面情况回顾

1、供应格局及变化趋势分析

(1)玉米种植面积变化趋势分析

2015年种植面积达到最高,玉米种植面积实现12连增,之后我国开始对临储政策实行改革,2016年临储政策退出市场,国家政策引导开始调减非优势主产区的种植面积,从2016年开始种植面积连续5年下降,2020年玉米种植面积达到阶段性低位,2021年种植面积恢复性增长。

据Mysteel农产品统计,2021年种植面积恢复性正常,达到4350万公顷(65250万亩),较2020年上涨7.59%,玉米收获面积达到4089万公顷(61335万亩),较2020年上涨5.35%。

(2)玉米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中国玉米产量的变化跟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2020年玉米市场供需环境发生明显转变,临储去库存化完成,市场由前期供应宽松向供需紧张转变,在玉米收割季之前,东北产区遭受三场台风的影响,单产水平下降。2021年华北地区在收获期经历了连续降雨,部分地区单产下降,但由于全国整体面积增加,东北单产增加,全国产量保持增长。据Mysteel农产品统计,2021年产量达到2.56亿吨,较2020年增长7.24%。

2、消费及变化趋势分析

(1)饲料消费趋势分析

(2)深加工消费趋势分析

表:玉米深加工消费明细(单位:吨)

类型

2022年1-6月

2021年1-6月

增减

增减幅

淀粉

1462

1448

14

0.98%

酒精

853

558

296

53.00%

添加剂

455

496

-40

-8.16%

合计

2771

2502

269

10.76%

(3)替代品分析

玉米市场的主要替代品分为国产替代品和进口替代品。国产替代品涵盖小麦和稻谷,包含市场贸易粮和政策投放粮。进口替代品涵盖进口高粱、大麦、木薯干和DDGS。

本年度定向稻谷拍卖自3月10日开始,周度投放总量在50万-100万吨,底价1500元/吨。自4月14日停拍,5月15日重启拍卖,周度投放量200万吨,拍卖底价东北地区1600元/吨,南方1700元/吨。截至6月30日,定向稻谷拍卖12次,总投放量1850万吨,成交1803万吨,成交率97.46%。地区分布方面,东北地区投放比重79%,其他省份占比21%。投放粮源年份方面,涵盖2014-2017年份稻谷。

糙米较玉米有价格和毒素稳定优势。拍卖初期黑龙江糙米装车价格在2400-2500元/吨(根据运输位置不同)。后期随着拍卖底价上涨等因素,黑龙江糙米装车价格上涨至2550-2600元/吨,较玉米价格低20-60元/吨。另外,饲料企业已经有较丰富的糙米配方使用经验,市场反馈糙米毒素指标较玉米稳定,饲料企业签单采购糙米意向较高。

截至6月30日,国内玉米均价2854元/吨,小麦均价3107元/吨,玉米较小麦价格低253元/吨。自1月份以来,小麦与玉米价差先拉大后收窄,低点出现在1月3号,价差152元/吨,后期主要因小麦价格冲高拉动,两者价差高点出现在4月20号,价差529元/吨。随着新季小麦上市临近和玉米价格上涨,两者价差逐渐回落,但仍保持在250元/吨以上。

从小麦与玉米比价情况看,因本年度蛋白成本较高,小麦比玉米价格高出100元/吨以内的范围内,饲料企业就会优先考虑使用小麦。但是小麦市场并未给予这样的机会,即使是在小麦上市初期,5月中旬湖北烘干塔小麦出货价格在1.46-1.48元/斤,到达湖北当地饲料企业的价格在1.50元/斤左右,当下采购东北玉米的到厂价格也围绕这个价位,因此新季小麦和玉米价格基本处于持平状态。饲料厂多控制价格收购小麦,整体收购量一般,根据市场监测情况,饲料厂收购小麦的窗口期多在20-30天,小麦订单多在6月底执行完毕。

因新小麦价格高位和质量较好,预计本年度饲用小麦使用量在800万-1000万吨,较上一年度替代总量下降3000万-3500万吨,也较正常年份饲用小麦替代使用量小幅下降。

进口方面,根据中国海关网数据,2022年1-5月份,国内进口玉米和高粱、大麦、木薯干、DDGS总量2369万吨,同期数据2280万吨。

根据中国海关网数据,2022年1-5月份,国内进口木薯干总量380.32万吨,同期数据262.21万吨。

根据中国海关网数据,2022年1-5月份,国内进口DDGS总量8.61万吨,同期数据10.50万吨。

根据中国海关网数据,2022年1-5月份,国内进口大麦总量332.92万吨,同期数据464.77万吨。

根据中国海关网数据,2022年1-5月份,国内进口高粱总量508.19万吨,同期数据369.17万吨。

3、进出口趋势分析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示的数据显示,2022年1-5月我国累计进口玉米1139万吨,同比下降2.90%。近几个月我国玉米进口量持续下降,4月进口量为221万吨,月环比下降8.30%;5月进口量为208万吨,月环比下降5.88%。

自2022年2月下旬开始,国际粮价开始上涨,进口玉米到港完税价格不断走强,价格优势持续缩窄,截止到6月30日,美国玉米到港完税价格为3229元/吨,较2021年12月31日上涨4229元/吨,涨幅15.32%。截止到6月30日,进口玉米价格已超过内贸玉米均价,进口玉米无价格优势,进口量开始下降。

4、库存分析

(1)北方港口库存分析

2022年上半年北港玉米库存呈现震荡上涨趋势。根据Mysteel农产品调研数据显示,北方港口年初玉米库存为288万吨,比去年同期低136.6万吨,为近五年同期第二低位,其中2020年年初210万吨为近五年最低,2021年年初424.6万吨为近五年最高;截止到6月底,北方港口玉米库存为353.8万吨,较年初增加65.8万吨,比去年同期高30.8万吨。1-2月临近春节,南方销区饲料企业有备货需求采购积极,促进产区农民售粮积极,港口贸易商收粮积极,使得港口到货量不断上升,北方港口发船数量较多。经历前期备货后,大部分销区饲料企业玉米库存在2个月左右,因上半年养殖需求疲软,饲料企业多采取滚动补库策略,少量采购,因此从3月开始至今北方港口玉米库存维持一个较平稳的态势。

(2)南方港口库存分析

根据Mysteel农产品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广东港内外贸玉米库存整体呈稳定态势。2022年年初广东港内贸玉米库存38.5万吨,至6月底升至108.8万吨。2022年年初广东港外贸玉米库存84.8万吨,至6月底降至18.4万吨。上半年因进口谷物价格高位,国内玉米的需求量上升,广东港内贸玉米不断到货,库存上升。外贸玉米多以执行2021年前期合同到货为主,受俄乌局势影响,上半年进口玉米价格远高于国内玉米,国内企业多不考虑,因此外贸玉米库存不断下降。

(3)深加工库存分析

2022年上半年全国深加工玉米库存整体呈现下降态势,且今年上半年库存量相比去年是较低的。年初全国深加工玉米库存有525.4万吨,同比去年低12万吨,至6月底库存降为426.9万吨,同比去年低121.3万吨。1-3月深加工玉米库存不断下降,受春节及国内多地频频发生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因素,物流受阻,玉米整体上量不佳,深加工厂门到货量不足,大部分深加工企业开机率不高,且以消耗库存为主。4月主产区疫情防控形势良好,东北及华北地区复工复产进展顺利,汽运物流陆续恢复,深加工企业玉米到货量有所上升,玉米库存开始止跌回升,且深加工开机率也转好,库存小幅上调。5-6月,深加工企业库存整体充裕,普遍在60-80天,收购意愿有所降温,加上随着基层粮源耗尽,玉米主要集中在贸易商手中,贸易商出库意愿一般,挺价销售,深加工企业主要以消化库存为主,库存下降。

(4)饲料企业库存分析

根据Mysteel玉米团队对全国18个省份,47家规模饲料企业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饲料企业玉米库存天数走势整体先涨后跌,维持在30-42天区间。影响饲料企业建库的主要因素是饲用稻谷投放和国际谷物价格预期,3月份饲用稻谷投放,饲料企业放缓玉米采购,改为签订糙米合同,玉米库存水平小幅走低。4月份后因糙米物流受限,国际谷物价格上涨和国内玉米价格走高,饲料企业建库意向较高,玉米库存水平走高。6月份之后,国内玉米价格回落,糙米陆续到货,加之饲料订单不多,饲料企业控制玉米采购节奏,玉米库存水平下降。

5、供需平衡分析

表:中国玉米供需平衡表(单位:万吨,万公顷,吨/公顷)

年度

17/18

18/19

19/20

20/21

21/22(6月预)

22/23(6月预)

播种面积

4240

4213

4128

4043

4350

4270

收获面积

4070

4002

3922

3881

4089

3971

单产

6.23

6.21

6.13

6.15

6.26

6.20

产量

25359

24855

24039

23870

25597

24621

期初库存

18755

13931

11616

8055

7878

7574

进口量

350

448

760

2956

2100

2500

总供给

44464

39233

36416

34880

35576

34694

饲料消费

20500

17500

18500

18200

18600

19000

工业消费

5835

6055

5980

5500

5700

5400

食用酒精及乙醇

1745

1836

1720

1600

1900

1700

种食及损耗

2451

2224

2159

1800

1750

出口量

2

总需求

30533

27617

28361

27002

28002

27852

年度结余

-4824

-2314

-3562

-176

-305

-731

期末库存

6842

21/22年度中国玉米供需缺口小幅扩大。供应方面,预计21/22年度全国玉米产量25597万吨,同比增加1727万吨。单产面积双增情况下,玉米产量实现较大增长;2021/22年度我国玉米进口量2100万吨,同比减少856万吨,减幅28.96%。主要是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国内外玉米负贸易差,俄乌冲突导致乌克兰进口玉米受阻。消费方面,预估21/22年度饲料消费18600万吨,同比增加400万吨,增幅2.2%。双疫情下,下游饲料养殖需求疲软,生猪养殖利润不佳,抑制国内生猪补栏积极性。饲料产量小幅下降,但是今年小麦价格大幅上涨,饲料企业今年使用玉米比例明显增加,整体预估玉米饲料消费小幅增加。预估21/22年度结余量为-305万吨,较上一年度缺口扩大129万吨。

6、上半年市场逻辑总结

上半年市场节奏转变快,但整体保持上涨的趋势。一季度保持了正常的流通节奏,春节前集中售粮不明显,春节之后的东北潮玉米销售和三月初启动的定向稻谷拍卖在市场看涨心态高涨,贸易商收购积极的情况下也未能掀起波澜。二季度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多空不断转换。俄乌局势影响下,国外农产品价格明显上涨,对国内粮食价格起到明显带动作用。国内多地疫情集中爆发,产区玉米购销一度停滞,玉米价格阶段性上涨。定向稻谷经历了停拍和重新启动拍卖,投放量不减,逐渐对市场形成压制。小麦价格创历史新高,新麦开秤价格高位,饲料替代明显减少。随着本年度玉米购销的推进,贸易商出货积极性增强,各地区间粮源流通性增加,但市场多空分歧逐渐加大。

二、2022下半年市场展望

(一)2022下半年供需格局展望

1、供应趋势预测

(1)玉米种植面积趋势预测

据Mysteel农产品预计,2022年玉米种植面积将会达到4270万公顷(64050万亩),较2021年减少1.84%,收获面积达到3971万公顷(59565万亩),较2020年减少2.89%。

(2)玉米产量趋势预测

从中长期的周期来看,未来我国玉米产量的增加更多的依赖单产水平的提高。种植面积的增加。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做出修改,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2022年6月8日,《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发布并实施,这是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的关键一步,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2022年种植面积减少,播种期产区玉米不断遭受干旱和洪涝的影响,在玉米生产初期的天气条件较去年整体偏差,特别是吉林和辽宁部分地区,受洪涝影响较重,虽然目前尚不能给出最终的定产结果,但预计全国玉米产量有下降的预期。据Mysteel农产品预估,2022年玉米产量将达到2.46亿吨左右,较2021年减少3.81%。

2、消费趋势预测

(1)饲料消费趋势预测

(2)深加工消费趋势预测

2017-2021年玉米深加工产能呈持续扩张态势,经历了2017-2018年产能大幅增长阶段后,2019-2021年玉米深加工产能新增趋势逐渐放缓。2022年初全国玉米深加工加工能力达到10780万吨,较2021年初增加100万吨。2022年玉米、能源等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玉米淀粉企业经营压力明显,玉米深加工行业进入门槛值提高。行业产能持续增加,但2021-2022年深加工开机率呈下降趋势,产能过剩局面进一步增大,预计2022年下半年玉米淀粉加工量小幅。酒精方面,陈化稻谷流入酒精加工企业情况明显减少,玉米酒精加工量预计仍将保持增长。综合来看,预计2022年玉米深加工消费整体将延续增长太势,但原料价格高位,预计增幅不会继续扩大。

3、进出口趋势预测

4、供需平衡展望

现阶段,市场多空因素依然交织,但玉米价格下跌之后,使用价值继续增加,预计2021/2022年度末尾玉米消费或呈现稳中有增局面。

从整体供需形势来看,产需缺口有所扩大。

(二)2022下半年价格行情展望

1、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从市场运行情况看,年度价格走势主要基于市场供需面运行,阶段性价格走势受到替代品补充、市场业者心态、企业库存、企业开工率、物流运输等因素影响。玉米价格与替代品价格相辅相成,玉米价格高于替代品时,替代品补充市场供应,牵制玉米价格高点,当玉米价格过低时,替代品价格亦成为玉米低端价格的补充。如果定向饲用稻谷保持目前投放节奏,加之进口玉米理论靠港成本下降,预计新粮上市前玉米市场已经没有缺口,限制后期玉米市场上方空间预期。市场业者心态方面,涵盖农户售粮意向、贸易商存销粮心态、下游企业收购和建库意向,主要影响因素有农户种植成本、贸易业者后期价格判断及下游企业对可负担加工成本、核算利润预期等。企业库存是社会渠道库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阶段性影响玉米市场需求。企业开工率主要受加工利润影响,直接决定玉米市场需求量。此外,物流成本是影响下游市场采购到货成本的另一因素,夏季水果外发、秋冬季节煤炭运输、水稻外运及柴油价格变化等都会影响阶段性物流价格,从而促使产区贸易商提前出货或者下游企业合理提高库存或库存前移。

THE END
1.重庆农产品及农资价格周报2024年第48期(总第831期)根据市农信中心对我市各区县农贸市场10个主要粮油品种价格监测,第48周(2024.11.18~2024.11.24)重庆粮食均价5.28元、食用油均价15.08元(公斤价,以下同),环比分别下滑0.45%、上浮0.96%,表现平稳。同比分别略跌1.00%、1.20%。总体来看,国际国内粮油供给总体宽松,叠加本地粮食产量全年预期稳中有增,市内粮油市场供应稳定http://nyncw.cq.gov.cn/xxgk_161/sczx/202412/t20241206_13870262.html
2.食价搜全国批发市场食品农产品价格行情搜索引擎食价搜-全国批发市场食品、农产品价格行情搜索引擎每日汇总500多家批发市场价格行情数据,统计4000多种食品批发价格行情走势、农产品批发价格走势,为广大食品批发商、食品经销商提供重要的食品价格行情数据,如:蔬菜价格、水果价格、猪肉价格、牛肉价格、羊肉价格、水产品https://price.21food.cn/
3.小麦价格行情今日小麦价格,小麦未来价格走势生活农产品价格 : 粮食价格 丨蔬菜价格 丨水果价格 商业农产品价格 : 药材价格丨花卉价格丨苗木价格 小麦价格行情2024-6-3·今日山东省小麦价格行情快报(6月3日) 2024-6-3·2024-06-03安徽地区小麦价格行情 2024-6-3·内蒙古地区小麦价格行情参考(6月3日) 2024-6-3·2024年6月3日河北省小麦价格行情报价 http://www.1988.tv/jiage/xiaomai.html
4.坚定信心看大势破难应变稳增长——2022年河南上半年经济形势消费价格总体平稳,工业品价格有望回落 能源、农产品、矿产等国际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美国、欧洲等主要经济体受前期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通货膨胀明显上升。我国经济韧性强、市场空间大,粮食连年丰收保障了供应,上半年,中央加快构建统一大市场,加强能源、粮食、矿产品等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我省持续做好价格https://www.xytv.cn/h5/pages/article/detail?id=20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