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叫得响卖得好的土特产(经济日报4月3日第5版)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当前,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成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关键一招。

做大做强土特产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地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做大做强土特产业,效果明显。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省级农业农村部门重点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000个,2023年,中国各地新建40个、续建51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的集群139个、超500亿元的14个、超1000亿元的3个,实现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提高4000多元。如今,吉林的蓝莓、四川的鱼子酱、广西的砂糖橘、陕西的火龙果、茂名的荔枝、靖江的肉脯等越来越多地方标志性特色农产品进入市场并打响品牌。地方土特产业的发展壮大不仅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而且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但也要看到,有些地方发展土特产业正面临一些现实难题,比如产品特色不足、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行业门槛低,容易导致一哄而上,“果贱伤农”现象屡屡发生;融资难、盈利难,企业信心和动力不足;有些土特产质量难以保障;等等。破解这些制约土特产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需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发挥好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地方政府要出台配套政策,打通土特产产销各环节的堵点、痛点。农业科技创新是深挖土特产资源的动力源,地方政府要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融合,提高土特产业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融资难是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要千方百计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比如会同当地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符合条件的土特产企业给予贷款便利。注重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注重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加快实现品牌溢价和附加值提升,增强特色优势农产品行业话语权。同时要深化产销对接合作,进一步培育涉农电商主体,优化电商综合服务,推进“数商兴农”工程与“快递进村”工程等拓展线上销售,有效地将农产品从“深闺”带到更广阔的市场。

充分发挥土特产经营企业的主导作用。地方政府要做到有为但不越位,尊重企业的选择和农民的意愿,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由企业依托当地特色资源,根据地理环境、市场发展前景、成本优势等因素综合考量,选好优势土特产品种,进行价值挖掘和培育引导。企业要摒弃急功近利的心理,树立企业家思维,沉下心做好土特产业,使培育的土特产品种能够从县域走出去,叫得响、卖得好。

加强对土特产商品的质量监管。消费者健康高于天,政府鼓励支持发展土特产业,不等于对其放任不管。有些土特产企业制作流程简陋,达不到卫生标准,质量难以保障;有些土特产品容易腐烂变质,虽然经过预冷处理加全程冷链可以降低损失率,但成本较高;有的企业以次充好,把腐烂变质的产品经过美化包装后销售给消费者……这类问题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还会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执法部门要严格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对土特产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全链条监管。针对经营主体自律意识低、土特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难等问题,有关部门要创新监管方式,比如推行信用监管模式,实现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监管、事后信用评价,对信用评分较低者实施联合惩罚,通过信用监管机制倒逼经营主体提高土特产品质量。

THE END
1.做好“土特产”文章而产业振兴中,“土特产”是一篇大文章。什么是土特产?一般而言,土特产是指来源于特定区域,依据本地气候、土壤、水质、历史人文传统、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所生产的品质优异的农产品或加工产品。狭义的土特产一般指当地的农林等特产,广义的土特产还包括手工艺产品等众多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http://www.bingtuannet.com/btllw/jjsh/202407/t20240708_190892.html
2.广东:农产品拥抱大市场“土特产”做出“大文章”南方+从徐闻菠萝到高州荔枝,从四会兰花到白蕉海鲈,从湛江金鲳鱼到广东丝苗米……近年来,广东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富民兴村为鲜明导向,以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为牵引,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以产业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徐闻菠萝产业成为当地县域经济重要引擎。 蓝东旭摄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1/03/c8264508.html
3.河北农资庄稼医院网站金秋消费大集打造中心街区、全国“土特产”街区、农业品牌街区、农旅融合街区、智慧农业数字乡村街区5大街区场景,重点推出农业精品品牌展示墙(打卡地);主题交流推介活动包括脱贫地区“土特产”走进长三角浙江、国产大豆豆制品和大豆蛋白加工产品等专场活动,立足稳增长、促消费,让农产品“走”出大山、走进全国大市场,助力http://zjyy.hebeinongzi.com/zhcn/news/info/view/367.html
4.四川三农新闻网写好“土特产”文章,让特色产业之路越走越稳、越走越宽,关键在增强忧患意识,下好“先手棋”,推进特色农产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在“链”上多下“绣花”功夫,延长产业链、畅通循环链、做强富民链。榨出“土特产”最大价值,关键在每一条“链条”上多下深功夫,推动农旅、文旅http://www.sc3n.com/index.php/index/news/topics/id/6.html?page=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