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的营销(精选5篇)

虽然在浙西地区,家庭农场与电商的结合正处于欣欣向荣的局面,但在此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难题。

3.缺乏一定资金支持进行电商的营销,本身具有一定的成本代价,对于家庭农场来说,也是笔不菲的支出。以店铺推广为例,如淘宝的直通车服务,2008年每点击一次的价格只有几毛钱,如今的价格已经涨到1~2元,甚至有些项目每次高达10~20元,农户的交易成本大大提高了;网店店铺的模板费用,每月需要至少30元,如果想让店铺更加新颖吸引顾客注意力,要额外有偿装修。为了推广网店,每月需要支付的店铺成本就至少100元左右。由于从事农业经营效益低、收益慢,而又没有实体资产抵押,无法从银行得到贷款,走担保贷款的路子更难,现在也只能从信用社进行协调贷款.可是额度低、期限短,遇到集中需要资金时,常常束手无策。有时遇上天灾损失,血本无归,农业保险缴费规定低,赔付也无济于事。

二、家庭农场发展电商的对策和意见

1.不断加强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不同地区物流体系的建设,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政府应该加大对物流分点、山区道路的建设完善,争取建立一个由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货运交易中心、货运站和货运受理点等五类站场组成的新型物流化货运站场体系。积极改进农产品物流落后的硬件设施和包装技术现状,通过建设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推广农产品保鲜包装技术,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或者通过浙西地区的政府带动研发,统一农产品包装标准,规范运输装卸过程,以保障农产品更好的流通。对于家庭农场的仓储问题,可以通过合作的形式共同租用仓储设施,同时利用季节的交错,不同时期存放不同的农产品,提高仓库的使用效率。

2.加大对电商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人才的培养分为本地农户的技能提升以及不断引入外来专业人才。对于本地的农户,建立相应的培训基地,依托农科院、专家工作站、家庭农场主协会等对农户居民进行定期定量的培训。让他们了解电子商务的便利之处,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接受新的营销渠道。同时,鼓励吸纳电子商务人才,发挥当地高校的作用,积极与高校进行对接,为优秀的人才提供创业支持。

1、当前苏州农产品的主要特点。苏州农产品的规模虽然算不上全国最大的,但就农产品销售产业对苏州社会经济与市场起到促进、稳步发展的作用来看,农产品的销售仍然是不可忽视的。虽然农产品规模大,但就农产品的营销来讲,还是存在缺陷的。

1.1苏州农产品品牌化成本太高。苏州的农产品相对全国来说也是比较受欢迎的,因此,苏州的农产品大多都有自己的品牌,但就这些品牌的知名度来说,还是有待提高的。一方面,当前的苏州农产品缺少现代物流与经营,没有很好的利用现代技术拓宽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一些农产品的外包装比较简陋、粗糙,甚至有的包装完全不符合绿色标准和美观要求,这也是品牌效应无法生效的一大关键。

1.2缺少发达的产品加工企业。其实,农产品的发展与营销规模与农产品的加工有着直接的联系,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不仅是要满足市场的需求,更要能实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功能。就当前的农产品市场情况来看,发展农产品加工已经成为了世界农产品发展的趋势与潮流,但苏州的农产品企业缺乏一定的技术,缺乏对农产品加工的意识,这也是导致农产品附加值较少,无法打开市场的重要因素。

2、当前苏州农产品营销模式现状。

2.1订单农业发展迅速。伴随当前的农产品市场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订单农业。订单农业又被称为合同农业、契约农业,是农户根据本身或者乡村组织与农产品购买者之间签订的订单属于组织安排农产品产销模式,是最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避免盲目生产的重要措施。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户的产销问题,也是保障产销安排合理,避免盲目生产,保障农产品的质量的重要措施。

2.2农产品与超市对接流通方式发展迅速。在当前的农产品市场环境下,以农产品直接配送至超市、大卖场的现代流通方式在苏州的农产品营销中逐渐发展起来,突破了传统的农产品交流环节多、程序复杂的缺点,避免增加额外的成本导致农产品的零售价被抬高。当前,政府大力的发展农产品从产地直接到销售地,通过这种流通营销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销组织化,使得一些大型超市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面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省去了中间复杂的程序与环节,不仅有效的降低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更是促进农产品价格稳定的重要措施。

2.3网络营销理念逐渐形成。利用当前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先进技术进行农产品网络营销,通过网络平台农产品的基本信息,有助于拓宽销售渠道,网络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农产品营销理念与形式,同时实现了跨空间、跨地域的全新营销模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化,运用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平台,从预订到配送,直至到达用户家中,不需要其他过多的成本,只需要简单地操作,就可以实现产销对接,更加方便快捷。

二、对于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探索

我国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拓宽应首先从自身出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工业技术为农产品销售提供生产资料与科学管理办法,使得农产品经营销售倾向科学化、市场化与生态化。因此,就必须要抛弃以往的老规定,依据市场的变化情况,采取有效、科学、合理的营销手段与渠道,促进农产品事业进一步发展。

1、开发更多、更优质的农产品。随着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大,农产品的多样化也是决定营销效果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农产品的高效要求,就必须提高农产品的优质优价和高产高效,当前的农产品市场要求农产品的品质与价格都要进行优化,可以通过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质农产品,生产更多多样化的农产品以抢占市场。还应逐渐淘汰劣质的品种与滞后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全新的技术与生产策略,能做到根据市场与用户的需求生产适应标准的农产品。

2、培育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前面提到要想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就需要发展起一支设备与技术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就当前国际上的形式来看,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至少占总生产的90%,加工后的农产品具有较大的潜力,增值至少2-3倍,而我国的农产品加工只占到总量的约25%左右,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准。因此必须采用协调联动的方式,进一步增加产品的关联性、增值与延伸性,同时要达到降低竞争成本,并形成集约优势,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各项产业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充分发挥集约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充分运用现代流通方式拓宽营销渠道。要打造农产品企业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整合农产品,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产品在高端市场上的比重,一方面拓宽其他营销渠道。应积极的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与物流配送,抓住冷链配送的发展时机,可以通过在城市开设产品连锁专卖店或者、扩大超市、餐饮业与学校等机构的农产品配送业务,积极开展订单销售的方式,使得农产品能直接与用户对接。另外,还可以加大宣传,寻找目标市场与客户,加大网络农产品交易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农产品的营销渠道。

4、培养开拓国际市场的营销团队。培养人才,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是进一步发展农产品的重要目标。当前,缺少能够将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营销、销售实施等环节一体化的专业人才,所以必须要通过高效、培养等渠道对农业进行大量的宣传和聘用,转变农业就业不好的观念,吸引更多的营销人才与农业专业人才加入到开拓国际市场的行列中来。此外,还要打造一体化的专业产销团队,一方面,培育出专业的农民经济人,信誉良好的商与批发商,在有良好的销售队伍的基础上逐渐扩大农产品营销规模,提高交易率。另一方面,聘用拥有先进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又有较强的营销理念的网络策划营销人员,推动农产品的网络化营销,帮助农产品营销更上一层楼。

三、结语

关键词微营销;农产品;销售;SWOT;分析;对策

1微营销定律

1.1形式:以社交媒体软件为主要销售平台

1.2理念:以顾客为本

1.4目标:快速准确地满足顾客需求

要想留住客源、吸引客源就需要良好的口碑,这就对产品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达到顾客满意。顾客是否满意取决于其购买后感受到的绩效与期望。顾客的期望取决于以往的购买经验、朋友、同事们的影响以及营销者和竞争者的信息与承诺。绩效是卖家的预期,也是消费者通过购买和使用产品的一种感受。微营销都是在网络进行,消费者没法直接感受货物,信任和口碑相对于传统的营销模式更加重要。

1.5模式:以社交媒体为销售平台,借助新媒体基础上的自由创新

微营销的模式比较多样,不受拘束,在生活中可见的模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5.3手机APP商城营销模式。手机APP商城就是把原本的手机商城网页做成APP的形式让人更方便使用,不需要搜索,例如唯品会、淘宝等,都是在原有手机网站商城的基础上又做成了APP,让人们更方便使用,提高浏览量。

除此之外微营销还有众多模式,其上只是一部分。微营销灵活多变,可以对其营销模式加之创新,形成属于自己的新的营销模式。

2农产品运用微营销模式的SWOT分析

2.1优势

2.1.2精准化。准确定位市场需求,掌握一手资料。微营销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与客户进行进行近距离交流,社交媒体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加强了互动性。在销售过程中进行市场调研。社交媒体平台的应用可以帮助卖家随时联系到顾客,顾客也可随时联系到卖家。卖家可更好地掌握客户需求,相当于在销售中了解到顾客感知价值。顾客的感知价值(CPV),是指卖家专递给顾客且能让顾客感受到的实际价值。农产品的销售一直存在信息不对称,需求市场和供求市场不平衡的问题,农产品的多样化也是如今的发展趋势之一,微营销平台与客户沟通的高效化、精细化是传统农产品的销售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在及时了解客户需求的前提下,掌握市场的发展方向,用动态的眼光看市场,时刻转变销售模式,迎合客户需要,尽量减少商品的积压。

2.1.3低成本。降低中间成本,形成价格优势。农产品的定价一直是农产品销售的一大问题,其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中间商的高利润赚取。微营销可以省略中间商的环节,将销售环节直接与供应商相连接,直接提高农民收入,降低消费者需要承担的价格负担,卖家可利用价格优势,降低价格,赢得利润。给供应商、销售者、消费者都赢取优势。

2.2环境威胁

环境威胁是指环境中不利于企业营销的因素及发展趋势,对于农产品市场来说传统的销售模式仍然占据主导,根深蒂固。微营销的受众群体有限,无法涉及到所有需求者,在市场份额上难以超越传统营销市场。

在微营销模式下市场环境中依旧存在着虚假信息、冒牌货等一系列出售不合格产品的的行为,只有彻底净化网络环境才能得到根治,赢取更多消费者的信任。而我国暂时缺乏这种法律监管,存在着极大的网络安全隐患。农产品的销售最需要的就是让顾客取得极大的信任,并有安全感,微营销的市场环境在此方面存在的欠缺。

2.3机会

2.4劣势

微营销市场人力资源匮乏,受众面积小。笔者在网上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参与调查的有效人数为131人,其中从事过微营销行业的占据34.35%。从性别上来看,其中女性占据80.49%,男性只有19.51%,在年龄分布上也存在着断层,以学生和35岁以上、60岁以下的人居多,因此这种营销模式还没有彻底普及到所有人,与传统的销售市场相比还是差距悬殊。在这些从事微营销的人群中,只有3.82%的人参与过农产品的微营销(图1),这说明微营销进入农产品市场还没有完全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基本从事微营销的人都是以兼职为主,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真正可以将微营销做大做好的人寥寥无几,在这个新媒体市场上存在人力资源匮乏的问题,尤其缺乏专业营销人才。

微营销模式的收入满意度低,微营销带来的收入并不是很理想,超过1/2的人收入不超过1500元(图2),其中从事农产品销售的人收入都在500元以下,满意度非常低。许多从事微营销行业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从事微营销只是兼职,并没有那么高的收入刺激性,因此从事该行业的稳定性、持续性较差。缺乏卖家,从而无法打开农产品市场。

3农产品的微营销对策

3.1适当进行市场细分,将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与集中性市场营销战略结合

有针对性地满足有不同特征的顾客群体,提高竞争力。微营销可以直接与消费者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因此可以将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进行农产品市场划分,但在细分的同时也要懂得控制销售费用,降低成本,突出微营销原本的比较优势。若顾客量和产品种类相对较少,可将农产品市场细分后只选择其中一个或者少数细分市场为目标,或几个小型市场归并的细分市场。如针对特色农产品或某种某地域性农产品。这种选择不求在较多的细分市场组成的目标市场上占有较小的份额,而要在少数或较小的目标市场上得到较大的市场份额。

3.2提高3个“度”

3.2.2拓展深度。要深入调查客户需求,利用微营销的平台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交流,深入剖析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理想要求,进行机会分析,找出理想业务、风险业务、成熟业务、困难业务,选择合适的方向开展业务。只有对农产品市场和客户需求进行充分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农产品市场,解决在传统销售模式中农产品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供大于求、供不应求、价格高低漂浮的状况。

3.2.3提升高度。微营销是一个自由灵活的营销方式,在这个销售模式中,谁将营销方案做得有高度、吸引人,获取更多的客户,谁就是成功者。然而要想成功吸引消费者在这个平台上购买农产品,这就需要树立多元化的营销思想,通过设计多元化的营销方案来突出产品优势。

3.3树立新型的营销观念,发展关系营销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交媒体的应用性越来越强。营销者不能再禁锢在以前的营销思想中,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产品进行不同的宣传方式很重要,保证信息的双向性、战略过程的协同性、营销活动的互利性。要结合生活实际,利用人们喜怒哀乐的情感来推销自己的产品,将农产品不仅看成人们的生活基本必需品,还要将农产品看成一种情怀、一种感情,例如可以通过设计文艺类、情感类、实用类、可爱类等不同类型的微电影或者文案,来使自己的宣传方式更加出彩和与众不同,符合现代全方位营销观念顾客至上的核心思想。

3.4加强互动,将沟通效果最大化

顾客满意度的提高不仅仅需要产品优质,刺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由个体因素、需要与动机、生理因素、经济因素、生活方式等因素所造成的。因此,要想真正打动消费者还要加强与顾客的沟通,提高与顾客之间的亲切感、熟悉感,微营销的社交平台有利于顾客之间建立良好的交流,因此建立一个好的客服和售后是很重要的。农产品作为一个对质量要求比较高的产品,必须给顾客建立一个具有安全感的消费环境。

3.5在合理定价的基础上实现利润最大化

根据自己销售的规模大小,合理进行定价。需求向导定价法比较适合为营销的发展模式。该定价法是主要以顾客感受为依据来进行定价,结合顾客对农产品的价值感知和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最终价格,在考虑自己的成本后来给自己的产品进行定价。农产品这个大市场本身就有自己的基础价格,要在这个基准线上进行合理定价,既要符合大的趋势也要顾及消费者需求和自己的利润,结合三方面综合考虑后,进行商品定价。

3.6正确运用销售促进策略

3.7选择合适精致的包装,禁忌粗制滥造

包装的设计主要有形状、大小、构造、材料,在销售不同的农产品时要选择适合产品的包装,在包装外一定要有说明,包括名称、数量、产量、存放方法等。农产品作为需要入口的产品,一定要做得美观大方,且要表里一致,不要用过大的包装来装过少的产品,弄虚作假欺骗消费者。还应树立绿色观念、成本观念,切忌将农产品包装弄得过于复杂。

微营销作为新媒体时代产生的新型营销方式,其潜力还值得深入挖掘,其发展趋势也将是蓬勃旺盛。农产品销售若是可以找到适当的微营销策略和模式,树立“4C”(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观念,坚持4R(关联Relevance、反应Reaction、关系Relatio-nship、报酬Reward)理念,保持“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思想,结合农产品的特性,将现代思想方式与微营销模式合理运用到农产品销售当中,为农产品销售开辟新的销售方式。

4参考文献

[1]朱明洋.论微营销的概念化与其发展新阶段[J].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1):63-70.

[2]张国斌,肖玉秀.中小农户农产品微营销策略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24):342-343.

[3]朱宁.微营销:自媒体时代服装营销的新途径[J].市场营销,2013(4):42-43.

论文关键词: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

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是指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全面导入电子商务系统,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进行需求、价格等电子信息的与收集,利用网络为媒介,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物流配送系统,为地方农产品提高品牌形象、增进顾客关系、改善顾客服务、开拓网络销售渠道并最终扩大销售。由于网络营销离不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商务技术的支持,因此建设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中心的农产品“网上展厅”信息体系,并且在农业部的统一规划与支持下,全国30多个省、市、区也建立起了地市级的农业信息网站,县一级的农产品网上信息体系也正在加紧建设。农业信息网络的建立,极大的促进了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如中国农贸网在2008国际农展会上成果丰硕,网上与网下参展企业共达到1300家,国内外采购商达到15000多家,贸易成交金额达380亿元,网络销售区累计实现销售额6800万元(中国农贸网2008年10月20日报告)。但是,实施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国现行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产品营销网站的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划

虽然我国建立了以农业部的农产品信息网为中心的营销网络,但是各地方政府建立的农产品的营销网基本上是以自我为中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各级农业网站与农产品的生产部门、物流企业等机构的联系紧密度不够,造成了商品交易信息往往有滞后性,或者网上交易后的网下物流配送不及时;各级农业网站的建设进度不一,如全国现在绝大多数的省份建立了省级农业信息网,但少数边远地区尚未开通农业信息网;各级农业网站的名称不统一,如“农贸网”、“农业网”等,影响了农业信息网体系的严肃性和整体形象。

(二)农业营销网站功能不齐全

现在的农业信息网中,其主要功能还停留还仅提供农产品的信息服务上,不能在网上提供完全交易的功能。那么加强农业网站与银行、物流公司的合作,建设保障网上支付安全、提供快捷物流服务的农产品交易网站也是农产品网络营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农业网站信息时效性有待提高

由于农产品的季节性、易腐性等特点,如果农产品交易网站的信息更新不及时,将会使农产品信息失出其经济价值。

(四)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的配套措施、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制约着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开展

实施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离不开产品、技术、资金、人才、农产品销售机构、农产品物流机构的支持与保障。但现在大多数的市、县一级的农业信息网站也仅是政府农业信息的一个窗口,与商业银行、销售单位、物流机构等其他市场主体的联系相当少。

二、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的构建模式

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的是实现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技术保证。完善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由支撑体系(网络层、数据层、应用层)、保障体系和配套措施组成,其中支撑体系的3个层次是框架体系的主体部分,结构如图1所示:

三、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的建设

(一)支撑体系的建设

1、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体系。网络层是指网络基础设施,即所谓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实现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最底层的硬件基础设施,包括远程通信网(Telecom)、有线电视网(CableTV)、无线通信网(Wireless)和互联网(Internet)。以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局域网和农业信息的综合网站为基础,让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上网,通过互联网、无线移动网等把市场、生产者、客户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信息充分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为农产品市场信息数据库和农产品网络营销应用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二)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保障体系的建设

1、加强网络营销法制建设,完善制度保障。法律的不完善是制约我国网络营销的一大瓶颈,在信息系统安全、隐私权、知识产权保护、物流、进出口关税、税收等方面的立法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通过建立完整的保障网络营销安全的法律体系,对于互联网域名保护、网上消费者与经营者的信息数据的保护、网络交易纠纷的解决等都有重大的意义。同时,积极建立一种农民合作组织制度,设立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协会,提高农民从事网络营销的组织化程度,让其成为当前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真正主体。

3、培养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网络营销是在传统营销基础发展而来的,具有高技术性,全过程服务性,离不开网络营销人才的支持。建立有效的农业信息化培训制度,把农产品营销主体作为信息化培训的主要对象,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简单网络维修知识、网络常用工具的使用、网络交易流程、网络安全知识等。并可以农产品销售的集中区域,由主管部门设立专职的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信息员,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网络贸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的配套措施建设

1、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标准化程度。为了便于农产品的网络营销,农产品的生产应制定生产经营技术规范,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生产和管理,按照统一、简化、选优的原则制定和实施农产品的加工标准、检测技术标准、包装规格标准以及品质等级标准等,从而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使农产品的商品化过程在标准监控下,以优良外观形象适应市场竞争,并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

2、实施农产品的品牌战略。通过创建和宣传农产品品牌,可以向需求者传递农产品的质量和特色信息,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需求者对这一品牌的忠诚度,巩固和扩大其市场份额,增强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施农产品的品牌战略,首先要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其次要重视品牌的宣传工作,扩大影响面;最后要重视商标注册的保护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3、提高农产品的物流配送能力。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一般通过互联网完成农产品的订购与支付过程,再利用现代物流网络把农产品配送到购买者手中,因此,加强物流建设是保障农产品网络营销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高各种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标准化程度和技术水平,平衡发展各地区和各部门的物流管理,加强物流理论研究和人才培训等手段,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规划和建设,建立大规模基础物流体系系统。针对农产品易腐性、季节性、区域性的特点,在物流系统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建设,而且还需考虑农产品销售的物流合理化问题,确保农产品新鲜上市。

参考文献:

1、胡开炽.农产品网络营销的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12).

[关键词]绿色农产品绿色营销农超对接

一、当前苏州绿色农产品营销的模式

苏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称,作为鱼米之乡,有很多特色农产品,至2010年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总数近1500种,如树山梨、镇湖黄桃和葡萄、碧螺春茶、枇杷、杨梅、苏太肉等都是苏州的特色农产品。

(1)“订单农业”发展加快

“订单农业”是指农产品订购合同、协议。签约的一方为企业或中介组织,另一方为农民。苏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通过订单农业,解决了农户的农产品销售流通问题,保障了产销的合理安排,不仅增加了单位产量,还能保证上市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2)农超对接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迅猛

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势头迅猛,与传统的集贸市场在零售终端展开了激烈竞争。传统的农产品流通环节较多,导致成本增加,最终抬高零售价格。这种物流模式,在物价高涨期间暴露无疑。为此,苏州市大力发展各种“产地”到“销地”的直接配送方式,努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销组织化程度,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的“农超对接”项目让生产者和销售者直接见面,省略中间环节,有效地降低流通成本,进而降低农产品价格,是稳定“菜篮子”的有效途径。目前苏州市已形成街道、社区、超市、应急、流动、农贸、高校、网络等8种农产品平价销售模式,到2013年,农产品平价商店的规模将达到350—400家。

(3)网上营销势头迅猛

二、苏州绿色农产品营销困境分析

尽管苏州农业的数量规模,与几十年前相比已经缩小了很多,2010年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也仅为1.7,但对苏州社会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苏州市民喜欢本地的优质农产品,但在绿色农产品营销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1)苏州绿色农产品牌化成本偏高

虽然苏州的大多数绿色农产品有了自己的品牌和注册商标,但品牌知名度还不高,没有现代的物流和经营,另外,一些绿色农产品的包装比较简单、粗糙,仅仅是装个盒子、套个袋子,包装标准还未完全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因此品牌建设和推广工作还有待加强。

(2)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不发达

发展农产品加工,既是满足市场的需要,也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需要,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潮流。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占其生产总量的90%,加工后增值2—3倍;我国加工品只占其总量的25%。但是现有的绿色农产品以初级产品居多,深加工产品少,产品的附加值低,绿色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较少(目前苏州仅有14家),一些鲜活绿色农产品的加工率较低。

(3)绿色农产品价格策略。绿色农产品由于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同时在加工、运输等方面都要求符合绿色标准,因成本较高导致定价较高,如芬兰绿色农产品价格比一般食品高30%~50%,英国的绿色食品也比一般食品高20%~50%,我国的农产品应实施绿色食品优质优价,价格既不过高也不过于低廉。但目前苏州在绿色农产品销售中由于经营者对绿色农产品生态有价的观念宣传的不到位,在替代品较多的情况下,难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三、苏州绿色农产品营销的思路

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是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如果还停留在以前的老观念上,只进行生产,不顾市场的变化,就会造成产品过剩。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最大限度拓展农产品利润空间,都离不开农产品的营销。

(1)开发更多优质高品质的绿色农产品

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品种的多样化,要实现农业高效,必须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高产高效策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优质优价正成为新的消费动向,把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质农产品作为抢占市场的一项重要策略,逐步淘汰劣质品种和落后生产技术,以质取胜,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2)培育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以增强竞争力

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品占其生产总量的90%,加工后增值2-3倍;我国加工品只占其总量的25%,增值25%,因此我国农产品加工潜力巨大。当前的苏州绿色农产品发展必须采用协调联动的方法,增加产品的关联性、延伸性、增值性,以降低竞争成本,形成集约优势,形成以农产品的龙头企业带动—协会协调—半成品坯料加工—农户基地协同发展的产业链,避免恶性竞争。苏州绿色农产品企业可通过成立协会来协调规范发展,发挥集约优势,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运用现代流通方式销售绿色农产品

当前苏州绿色农产品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时,要注重原产地绿色农产品的品牌整合,提高农产品在新型业态和高端市场中的比重,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适时发展冷链配送系统,在城市开设农产品连锁专卖店,扩大对超市、大专院校、餐饮业的农产品配送业务,开展订单销售,发展以B2B为主的订单农业,订单生产,订单采购,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通过展销会、展示会等扩大对绿色农产品的宣传,积极寻找目标客户和目标市场,广泛进行网上交易,开展电子商务,降低交易成本。

(4)加快培养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营销人才队伍

目前苏州绿色农产品营销中将生产、营销策划、销售实施连为一体的复合人才非常少,要通过高校等渠道加大对苏州现代农业的宣传力度,逐步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吸引更多的营销人才参与到苏州绿色农产品的营销队伍中,加快培养能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营销队伍,一方面要培育农民经纪人、商、批发商组织,扩大营销规模,提高交易效率,另一方面还要对既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又具有营销理念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促进农产品企业的发展,增强竞争力,使苏州的绿色农产品营销能更上一个台阶。

综上所述,当前苏州农产品企业面临产业结构的升级,一个高效的农产品盈利模式应既能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又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傅进浅谈苏州特色农产品的保护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1期

[2]杨大蓉创新型社会下的特色农产品营销研究——以苏州为例北方经贸2010年10期

THE END
1.农产品市场营销12篇(全文)闽北农产品市场发展迅速, 类别繁多, 包括粮油市场、蔬菜市场、水产品市场、肉食禽蛋市场、干鲜果品市场等。农产品市场覆盖了几乎所有的中、小城市和农产品集中产区, 基本形成了以城乡集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 构筑了贯通闽北城乡的农产品流通大动脉。目前闽北生鲜农产品80%是通过批发市场提https://www.99xueshu.com/w/ikeyu0ffth8d.html
2.农产品销售渠道有哪些?农业产品如何大卖不滞销?→MAIGOO知识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就地取材,建设周期短,建设费用小,能够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同时,可以缩短农产品的中间流通环节,减少运输和销售费用,提高农民的净收益。 农产品营销模式 农产品+直播 直播农产品生产过程,将农业从业者与客户直接连线,这不仅打破了传统农业地域发展限制,也让农业搭上了互联网这趟“快车”。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7163.html
3.我国农产品营销现状分析及未来农产品营销新模式有哪些?国内农业市场的逐步开放与国际农产品的大量涌入对我国农产品市场造成极大冲击,使农产品价格波动变大,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益。因此如何在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中提高市场竞争力是我国农产品营销面对的重要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式,如何在农业供给的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http://www.zgxczx.cn/content_29311.html
4.农产品品牌与营销通过本专题学习,使学员在农产品营销上,确立品牌意识、树立商业信誉、拓宽国内销售渠道、拉长国际出口短板,掌握有效的营销思路与营销方法,为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添加助力! 1 掌握打造农产品品牌个性使其具有市场魅力; 2 拓展农产品国内销售渠道并使其有效的维系; 3 了解开发国际市场的方式进而拉长出口短板; 4 有效整http://www.hztbc.com/lesson/info_2893.html
5.农产品营销的困境与对策农产品营销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卖难问题的出现,要求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必须重视农产品营销。但由于农产品营销在我国刚刚起步不久,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农产品生产者市场营销意识淡薄,产品市场细分不足,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缺乏有效的产品促销等等。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农产品生产者和农产https://m.zxxk.com/soft/41116715.html
6.农产品市场营销案例(精选6篇)篇1:农产品市场营销案例 农产品成功营销案例解析.pdf 北京百年智业营销策划机构董事长 黄泰元 农产品加工2009.9 1. “ 原产地” 战略 西藏的冬虫夏草、红花,北京的二锅头、烤鸭,宁夏的枸杞,山东的大花生,新疆的葡萄? ?许多产品具有产地特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特产”。反过来,“ 品牌产地”(Country of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ok0u0ld.html
7.农产品网络营销策划书4篇农产品网络营销策划书 4 篇一、创意背景和项目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尤其是对 于上班族来说,能每天吃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农产品,已成 了一种奢侈的追求。他们白天辛苦的上班,晚上回到家却苦 于无处买到新鲜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更多的时候,他们是 没有时间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825/21/79930059_1132289380.shtml
8.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市场调研与市场分析方法(1).pptx市场调研基础农产品市场现状调研目标市场细分与定位农产品营销策略制定市场分析方法及应用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目录 01市场调研基础 市场调研是一种通过系统性地收集、整理、分析市场相关信息,以辅助企业决策的过程。定义市场调研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和消费者行为,为产品开发、营销策略制定提供重要依据。重要性市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117/600523321201003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