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大豆还豆油、订黑豆还黑豆粉、订高粱还白酒……5月3日,在明水县举行的健康农产品扶贫产销对接暨“五谷杂粮”下江南春耕订制季启动仪式上,这种农业“私人订制”模式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在订制农产品为贫困户献上一片爱心的同时,还打通了农产品订制的“最后一公里”,让订制人能直接拿到可以入口的产品,这样的方式令人眼前一亮。
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为加快推进“寒地黑土之都、绿色产业之城、田园养生之地”建设,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水县农业局、明水现代农业订制服务办公室、明水一亩田有限公司主办了本次活动。通过升级“园田地”订制模式,创新实行“农户+龙头企业+客户”为核心的“订农还工”“订粗还精”的全新订制模式,持续推进“五谷杂粮”下江南,服务助力脱贫攻坚。活动共包括重点产业项目参观、寒地黑土淘缘明电商产业园启动、健康农产品展示、黑豆推介、集中签约和明水县“五谷杂粮”下江南春耕订制季启动等六个环节。现场签约扶贫产业项目15个,订制“园田地”20.25万亩,并拉开了明水县今年“五谷杂粮”下江南活动的序幕。
近年来,明水县按照绥化市打造“都城地”的要求部署,坚持把发展农产品电商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手和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通过搭建县级电子商务平台、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点三级服务体系,不但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上下联动、全面开花”的农村电商发展新格局,而且有力促进了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助推了绿色健康农产品走出县门、跨出省门、走向全国。
2017年,在全市“五谷杂粮”下江南活动中,明水在北京、上海、杭州等6个目标城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产品系列推介活动,极大提升了寒地黑土农产品知名度,仅北京站活动当天农产品交易额就达5670万元。今年,经过长期的筹备和预热,明水县将派出10支南下小分队,有针对性地分别前往绥化、哈尔滨、大庆、北京、青岛、金华、南宁、广州、中山、大连等10个目标城市,继续开展“五谷杂粮”下江南活动。并按照“社群推动、线上营销、社区参与、电商放大”的工作思路,开展全年常态化的农产品营销工作,持续扩大绥化优质健康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及占有率,为实现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提供坚实的工作保障。
绥化市委常委、明水县委书记路百胜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明水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大力开展思想扶贫、产业扶贫、民生扶贫、保障扶贫。希望能有更多爱心订制企业把优质资源、优质项目向明水倾斜,实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各乡镇、各专业村以及各企业,要用好用活“线上”、“线下”两个渠道,进一步加强合作,持续放大“下江南”效果,奏响“明”牌农产品爱心订制的最强音,把更多优质的明水健康农产品,推向更加广泛的市场,为脱贫攻坚再添助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据统计,本次活动共现场签约医药、健康食品、精工制造、新能源、互联网等产业扶贫项目共15个,签约金额10.95亿元。45家企业签订大宗订制、直采直供签约、帮扶订制签约农产品订制书,订制总金额3054万元。“园田地”有机化订制面积20.25万亩,其中基地直采直供16.2万亩,订制金额达34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