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鲜果网络营销模式分析及建议互联网农产品

我国传统的鲜果营销方式主要包括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两种。采摘下来的鲜果既可以由果农直接售卖给消费者,也可以经过批发商、分销商等途径,最终通过商超、果蔬店等零售场所售卖。鲜果传统营销存在地域限制性、信息不流畅、农户获利少等弊端,对农产品营销要素存在一定的制约。在直接销售模式中,农户的售卖范围有限,无法扩大鲜果销售市场;而在间接销售模式中,由于消费者只能与零售商进行沟通交流,零售商的经营行为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旦零售商无法讲好品牌故事,选错鲜果产品的宣传、促销形式,将使得鲜果产品滞销,消费者也无法买到满意的商品。传统的营销方式已无法适应巨大的鲜果市场,急需创新营销方式。

02

鲜果网络营销方式

鲜果网络营销的概念

1997年网络营销诞生,发展至今已相对成熟,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购买各类产品。鲜果网络营销是指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的鲜果营销方式。互联网创新了鲜果产品营销形式。在鲜果营销过程中,借助网络、通信和数字媒体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展示各类鲜果需求、价格等信息,导入电子商务系统,以网络为媒介,开拓网络销售渠道,最终提高鲜果品牌形象,扩大农产品销量。

鲜果网络营销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营销模式,鲜果网络营销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互联互通优势,延伸了销售范围,创新了宣传方式,畅通了信息传播,降低了仓储成本(表1),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营销成本

扩大市场规模

维护市场秩序

互联网平台具有开放性,任何经销商及消费者都可以平等地发布和获取信息,为农户、小微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此外,网络为鲜果产品质量可追溯提供了渠道,为鲜果生产、质检、包装、运输全流程的公开创造了条件。消费者通过公布的信息,可将同类鲜果产品进行对比,并查询其他消费者的购买评价,辅助决策其购买行为。一方面,督促经销商更加注重鲜果质量和食品安全;另一方面,预防假冒伪劣鲜果产品流于市场。

03

鲜果网络营销现状及模式

现状

此外,网络营销供体数量持续增多。鲜果网络营销的方式,打破了地域限制,扩大了鲜果市场销路,越来越多的果农和小型零售商尝试通过网络营销增加收益。2020年水果网络零售额超过10万元的网商仅占3.74%,而网络零售额在1万元以下的电商占89.32%。与2019年相比,1万元以下的电商增加了6.75个百分点,从侧面印证了有更多的果农选择直接上网销售。而鲜果网络销售平台也呈现井喷式发展。传统的综合型网络销售平台不断扩展鲜果销售业务,行业门户网站、龙头企业品牌网站也加入在线购买功能,而鲜果购买小程序等新型网络营销方式也在发展壮大。

模式

随着消费者线上购买鲜果习惯的养成,越来越多的鲜果商户涌入互联网,鲜果网络营销模式不断创新,按照宣传渠道及方式不同,鲜果网络营销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电商销售平台+鲜果

通过电商销售平台进行营销,是比较传统的鲜果网络营销模式。消费者通过检索电商销售平台上的信息,直接下单购买鲜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按照企业运营方式的不同,分为淘宝网、京东商城等涵盖各类货物的综合型平台,优果网、易果生鲜等专做生鲜业务的垂直销售型平台,美团优选、饿了吗等物流主导型平台,以及各鲜果龙头企业、农户为自家鲜果产品创建的鲜果网络销售平台、手机应用等四类。电商销售平台+鲜果的网络营销模式比较成熟,尤其是大型的电商销售平台,诚信体制完善,支付系统健全,经销商、果农以及消费者通过平台进行交易有保障。依靠电商销售平台,鲜果产品的生长环境、安全质量得以展现,此外,消费者可与电商进行实时交流,交易过程透明便捷。但这种模式也存在弊端,平台上的信息往往非常杂乱,售卖同种鲜果产品的电商间存在较大的竞争力。对于小规模的电商,由于产品知名度低、销量少,在平台检索鲜果产品时,出现的位置顺次靠后,存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情况。

网络直播+鲜果

论坛及社群+鲜果

众筹及认养+鲜果

鲜果众筹指果农或企业通过在众筹平台上发布筹款项目,设置需要的目标金额,提前向对该项目感兴趣的消费者募集资金,在预先了解产品市场潜力及需求的情况下,根据募集金额及需求量决定生产行为,待鲜果成熟后,发货给众筹参与人。果树认养指的是果农或企业在网络平台上发起认养项目,消费者可以指定认养果树,待鲜果成熟后,认养果树的所有果实归认养人。众筹和认养模式都可以理解为“私人定制”。众筹参与人或认养人可与项目发起方进行直接沟通,了解鲜果种植、采摘、运输全流程情况并参与其中。一定程度上能督促果农提升种植技术,鲜果品质可得到保障。对于果农来说,这种模式能够提前掌握需求,防范鲜果滞销风险,并能提前回收部分资金,缓解资金压力。此外,鲜果产品一般由种植地直接发货给消费者,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将消费者与果农或企业的买卖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极大地丰富了消费者的体验感,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但由于鲜果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天气、病虫害等不稳定因素较多,极易出现减产情况,众筹及认养+鲜果的网络营销模式对消费者来说有一定的投资风险。

04

当前鲜果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

网络营销技术不成熟,网络交易存在安全隐患

鲜果经营主体网络营销意识浅薄

当前网络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但受传统种植及销售模式习惯的影响,部分果农不太会想到利用网络进行鲜果营销,再加上农村地区环境限制,年龄较大的果农由于自身文化程度较低,同时也难以得到专业的营销指导,网络营销意识较为浅薄。鲜果经营主体对市场和鲜果消费者的需求了解不足,同时对网络营销缺乏信任,过分依赖分销商的传统渠道鲜果营销模式,使自身陷入鲜果供应链的被动位置。

鲜果专业网络营销人才匮乏

鲜果网络营销行业不规范,配套法律法规不到位

随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覆盖范围的扩大以及网络营销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果农、企业、消费者涌入网络营销的浪潮,而配套监管还存在盲区,各类人员在网络营销过程中的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尤其是直播带货等新兴的网络营销模式,存在电商企业诚信度低、夸大虚假宣传等问题。此外,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鲜果网络营销监督管理机制,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往往难以得到保障。

05

完善鲜果网络营销体系的应对措施

优化网络安全技术及交易流程,建立健全营销平台

提升经营主体素质,构建多元化营销渠道

加强人才引育,打造专业队伍

人才是高新技术运用和鲜果销售的主体,只有打造专业的人才队伍,才能给农村地区鲜果网络营销换挡增速,促进鲜果网络营销迈向高质量、规模化。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的优待政策,同时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具备网络营销能力的专业人才下沉农村,带动本地果业网络营销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地方龙头企业的力量,聘请具备果业种植、网络营销方面知识的专员,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班,促进果农果业种植、网络营销的能力提升。此外,可以依托地方高校建立网络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接机制,开设相应课程,定向培养所需人才。

THE END
1.农产品电商怎么做?农产品营销模式有哪些?先来说一说,近几年常见的农产品营销模式有哪些: 1、农产品+可视农业 “可视农业”主要是指依靠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雷达技术及现代视频技术将农作物或牲畜生长过程的模式、手段和方法呈现在公众面前,让消费者放心购买优质产品的一种模式。 2、农产品+微商 https://m.sdongpo.com/xueyuan/c-33269.html
2.我国农产品营销现状分析及未来农产品营销新模式有哪些?目前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复杂、营销手段单一,阻碍了农产品营销体系的完善,因此需要对其进一步优化升级,构建多元化营销系统。一是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品产地营销模式等方式,加强农产品营销体系的优化升级。二是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集散中心,提高农产品流通量;引入网上商城等平台,通过网络媒介构http://www.zgxczx.cn/content_29311.html
3.“互联网农业”模式下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互联网 农业”模式下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pdf 23页内容提供方:论文服务 大小:769.04 KB 字数:约1.48万字 发布时间:2023-05-26发布于浙江 浏览人气:4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互联网 农业”模式下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524/8132143071005071.shtm
4.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新媒体营销模式该文以农产品营销为研究对象,立足乡村振兴目标要求,站在时代发展的视角,围绕新时代农产品营销模式的新选择——“新媒体营销”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新媒体营销现实意义;其次,结合实例,对当前中国各地农产品新媒体营销的实践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发挥问题导向作用,立足乡村振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64f5339b617c1f6b7c0c797c.html?q=C/N&uorg=999999
5.短视频+直播,引爆农产品营销新模式2017年,把短视频和直播打通,PGC打造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制作精品内容,占据头部流量,让优质农产品的价值彰显出来。 不仅推介产品,更是倡导一种生活方式 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数量日益庞大,中国面临全面的消费升级,更多中高端消费者愿意为健康、安全的农产品买单。 https://www.jianshu.com/p/69098c81dc12
6.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创新研究——以新疆红枣为例[1]孙承.大数据视域下山东省农产品电商发展问题研究[J].烟台大学.2018. [2]景杰.QM公司营销渠道研究[D].2019. [3]徐子轩.安阳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优化对策研究[D].2020. [4]刘子凡.SD企业化肥产品推广的渠道优化策略研究[D].2022. [5]韩姗姗.吉林单氏米业大米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2023.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jgyk201707012
7.生态农产品短视频营销之“李子柒”模式研究摘要:短视频的兴起给生态农产品带来了新的销售方式,其中“李子柒”模式以其内容独特性、多平台投放、优良的销售团队等特点创作出来的短视频最为瞩目,以“李子柒”模式研究发现当下短视频存在着同质化严重、销售人才短缺、农副产品少的问题,對此提出与当地文化结合,多平台合作以及产品多元化等建议。 https://www.fx361.com/page/2021/1009/8921166.shtml
8.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研究——以培华一村一品为例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研究——以培华一村一品为例,网络营销,农产品企业,策略,本文通过项目小组将研究视角定位在中小农产品企业,以"渭南培华一村一品特色产品有限公司"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一年多的实践营销,分析https://wap.cnki.net/qikan-ZZJJ201220097.html
9.铜川市创新营销模式助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铜川市以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为抓手,积极搭建营销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有效提升特色农产品营销能力,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成立了由农业农村、乡村振兴、供销等部门组成的特色现代农业市场营销产业链工作领导机构,印发了《关于“互联网+”“3+X”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的实施方案》等文件,http://www.shaanxi.gov.cn/xw/ldx/ds/202212/t20221203_2267398_wap.html
10.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特色农产品上行实施的困境因素分析(论文全文)当前我国农村“空心化”、劳动力老龄化、农业兼业和副业现象仍在蔓延,小农经营格局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存在,传统农业模式、营销模式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和营销需求。因此农村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特色农产品上行是打造全新消费生态,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促进农业经营主体转变,以带动农民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https://www.91xueshu.com/l-dsjjlw/62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