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汇总十篇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中发展各种活动的大型场所之一,具有较为丰富的活动种类,聚集的人流量比较高。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背景下,商业综合体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合理的应用商业空间特征,引入高效的空间功能有利于发挥出最大的空间价值,以下就对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以及建筑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

1.1商业综合体的发生背景分析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的主要建设构成之一,所谓商业综合体,实际上就是一个多样化、开放、公共的商业建筑,促进着城市的进步与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的商业活动增多,要求综合性、功能性、高效性的商业设施与商业建筑。因此,在此背景下,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所谓商业综合体就是集娱乐、休闲、公寓、会所、办公、酒店、饮食、购物于一体的综合建筑。大规模的商业综合体包含着各项商业功能,每一个单独组成都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与作用,从而丰富了城市的环境色彩,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与需求。

1.2商业综合体的基本形式与特点分析

(1)单独建筑的商业综合体形式:这种单独建筑的商业综合体但从外观上来看,是一种封闭类型的建筑形式,建筑的出入口与城市街道相连,因此具有较高的识别效果。单独建筑的商业综合体实际上就是一个开放性质的内部购物空间,内部的空间结构大多都是节点型的建筑中庭空间,或者是线性的建筑空间。在单独建筑的商业综合体内,主要的交通方式大多都是扶梯,较少存在有电梯或者行走坡道。

(2)多种建筑的商业综合体形式:这种由多个建筑组成的商业综合体大多都位于老城区内,在特定空间内聚集着各种建筑的空间形态。一般这样的老城区本身就是一个商业的活动中心,因此在改造设计时,通常根据其中一个街道为主要轴线,根据原有的空间分布状况与空间大小进行改造与整合,将餐饮、休闲、娱乐、商业等功能合理分配。

(3)复合建筑的商业综合体形式:这种商业综合体就是将餐饮、休闲、娱乐、酒店、住宅、商业、文化等功能综合在一起,通过不同体量组合的建筑体来表现建筑的形态,每一个单独的功能区域要与其他功能区域建立互动的关系,从而建立一个统一而复杂、高效率、多功能的建筑复合群体。通常情况下,复合型建筑的商业综合体,下半部分承担着娱乐以及商业活动等,上半部分为酒店、企业办公以及住宅等。这种建筑类型的商业综合体大多位于城市商业比较密集的街区。

2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分析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中各种商业活动聚集的场所,商业活动的综合性比较强,会吸引较多的人群,所以一般情况下,商业综合体的人流量会相当的大。各种不同种类的商业活动决定了商业综合体的主要性质。商业综合体对空间利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具备的空间商业价值。商业综合体存在基本的公共行走空间,也就是专门供人们行走的公共空间,主要的特征表现为参与性、开放性、公共性、步行性。从商业综合体建筑内部的空间环境来看,是一个开放性质的空间,里面存在各种消费的公共行为,总体来说,商业综合体的建筑内部空间包括了休息区域、走到空间、交通空间、出入口、边庭、内庭与中庭。消费者在商业活动中心购买时,内部的公共步行空间与其他不同功能的业务活动相连接,这样就可以为人们提供基本的活动交往空间。建筑内部空间的质量会极大的影响着整个商业综合体的空间质量。但是现在仍然有较多城市商业综合体对空间的利用与整合能力较低,没有发挥出空间的最大使用价值。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不仅为人们提供基本的步行空间,还要更具休闲性、可达性,从而提高商业综合体的综合空间利用效率。

3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综合分析

3.1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1)重视商业综合体建筑内外部的交通设计。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还要做好交通设计。为了缓解商业综合体建筑外部交通的状况,要在建筑设计时,与周围的街道设置一定的缓冲空间,从而供车辆、人流等正常交通,避免发生交通拥堵现象。商业建筑出入口的设置要靠近城市街道,这样可以有效的协调出入口较大客流量与交通的矛盾,避免影响到商业综合体的正常稳定运营,以及城市正常的交通出行。商业建筑对出入口进行设计时,还要注意流线与交通的协调性,出入口有人流行走道以及车辆行走道,流线设计时要合理布置。

(2)建筑设计要符合商业综合体的风格与功能。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包含有饮食、住房、娱乐与办公等多项功能,人流量比较密集,因此所需要的建筑面积比较大。另外不同城市区域的商业综合体还要满足当地的文化需求与气候特点,在满足现时期的商业功能的基础上合理的设置商业建筑空间,从而使其能够适应未来商业活动变化的需求。因此,从以上介绍来看,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复杂程度以及困难度要比其他单一功能商业建筑大。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商业活动不断更新细化,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将商业综合体的业务活动功能准确定位在建设空间中,保证建筑与外部环境、街道、社区协调一致,与内部各种业务活动互补共生。对建筑外部与内部流线的设计与整合,可以表达出建筑的风格与个性,既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功能的需求,又可以使其成为城市建筑的标志代表物。

(3)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要重视功能空间的设计。建筑内部的功能空间设计要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保证销售者工作空间能够密切渗透消费者的流动行走空间,比如商业综合体的中庭建筑结构,每一个楼层的作业区域都会围绕着中庭结构展开,提高了建筑空间内部的层次感,通过中庭结构,可以将工作区域、楼梯、电梯、扶梯、绿化、色彩、影子、光亮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艺术风格的空间环境。在建筑的平面结构设计中,要灵活的应用底层与顶层的色彩差、材料差以及形式差等,这样可以起到引导消费者的作用。在建筑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商业综合体的空间分布,一些专门为消费者提供休闲与办公的区域要提高设计的艺术感,合理的应用建筑材料,从而反映出建筑的空间主体风格。

3.2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城市比较大型的商业综合体都位于比较繁华的中心地带,承担着提高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问题、改善城市交通等重要任务。另外,商业综合体的功能类型比较复杂,且规模比较大,因此想要表现出所有类型的综合功能价值,就要在进行商业综合体建设设计时,协调好设计的各项原则,从而使建筑能够发挥出较大的潜力,提高城市的综合经济能力。

3.3商业综合体的空间布局设计注意事项

城市建筑设计的原则要与商业综合体的规划原则一致,一般在建筑的底部,首先要安排一些超市、百货、药店等商店,这样就可以吸引基础的人流量,其中要将饮食商店集中在建筑的单独楼层中,并且在设计楼层环境时,要提高环境的设计质量,比如布置一些景观要素等,提高消费者对商业综合体的建筑满意度。此外,在规划设计时,还要根据不同功能活动的特点合理的设置建筑空间,比如商业活动区域一般要与娱乐、休闲区域隔开,在建筑设计的时候,还要综合不同功能区域的特点,应用合理的方法与技术,解决商业综合体中的一些消防与噪音问题。一般企业办公楼层、公寓、酒店等建筑设计比较简单,这些都是比较安静的区域场所,在设计时首先布置好功能区域,并采取隔离地方法布置办公、公寓与酒店,酒店占用建筑的面积较大,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浪费的情况,可以只在底层设置一个比较小的接待室,通过酒店专用电梯进入到顶部的酒店功能区域,这样设计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4结束语

总之,我国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发展迅速,我们要重视商业空间的组合,在掌握商业综合体的基本空间特征后,要控制好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要点,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

作者:李艳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城市综合体素有“城中之城”之城,它基本上已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大型商业综合体适宜在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发展,对于发展中城市的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可根据其城市规划发展的需要进行规模的缩减,根据城市经济特点有侧重点地选择建筑功能。这种新型的商业建筑经营模式集购物、办公、娱乐、餐饮为一体,具有高效,多功能的特点。但是,由于其自身占据建筑面积大、人流密集等特点,使其建筑设计更为复杂。因此,在项目开始之前的建筑设计分析师十分重要的。

一、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总平面整合设计

1、总平面设计要素

为实现商业综合体内各个物业综合价值最大化,在规划设计时可依据商业综合体的土地价值梯度来合理布局其内部空间。其中,总平面设计是整个商业综合体内外衔接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商业综合体内外一体,紧密结合的关键因素,不仅影响到建筑内部布局,功能流线,甚至对城市周边交通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总平面的宏观布局上来看,它的设计主要关系到建筑、环境、交通、技术等四个要素的综合运用和组织(见图1)。

2、总平面设计程序

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整合设计应涵盖了各个子功能规模的合理布局,以及各个环节的有机融合。而商业综合体建筑总图设计是在不断的修正与内外互动的调节过程中完成的,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2.1研究规划设计条件。

2.2双方沟通协商,与开发商搭成共识。设计人员应主动了解开发商的招商规划、租售方式及分期实施等要求。

2.3结合场地现状,综合设计车行的对外衔接口和车行流线组织。

2.4根据集散空间需求量,预留集散空间。综合活动、视线等需求,对场地进行布置。

2.6结合建筑子功能布局,进一步完善基地交通、环境、建筑、技术的深化设计。反复推敲交通、场地、技术、建筑的不同组合模式,通过SWOT对比分析寻求最佳组合方式。

二、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总平面建筑布置

1、建筑平面的形态研究

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平面形态的设计与建筑所处城市、街道、街区密不可分。其平面由上部建筑和下部裙房共同构建而成的,依据上下两部分建筑在平面图上共同构成的形状,可将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平面形状分出点、线、面和混合状等四种形态。

2、建筑位置研究

2.1经济利益

经济利益是商业综合体布置的一个重要因素。商业建筑的空间价值是随着层高而降低的,往往首层建筑的店面租赁费用是最高的,所以开发商总是试图将首层商业综合体以最大规模呈现,因此大型商业综合体的首层面积是最大的。在满足城市控制线和覆盖率后,首层建筑基地中可供选择的位置不多,基本上呈现出满铺的状态。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平面布置要在满足城市规范要求下,最大程度上延长商业面。通过扩大商业展示面,来吸引更多的人群进入,以便获得利益最大化。在设计考虑增加商业展示面时,可通过外界面的凹凸、设置内街、引入内院等方式来实现,通过研究相同建筑覆盖率的裙房形式对比发现,设置内街增加周边商业展示面这种方式的效果最为明显。

2.2周边交通及空间

商业人流和车流量在商业综合体中都比较大,而且在周期表现上也不甚明显。在裙房布置时设计人员要尽可能的靠近便利的交通,甚至于结合交通设计。商业综合体通常布置在人流大较大的街道,以此来吸引顾客。多层商业综合体与室外活动场地关系紧密,对近人尺度的空间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筑布置时应注意与周边建筑一起组成适宜的外部活动空间,如围合的广场。

2.3人流

2.3.1人流聚集地

人流集中点通常表现为车站口、十字路口、剧场、商业中心等有大量人流聚集的场所。人流在这些地方是以中心向四周扩散的。在商场布置时,通常首先把超市、主力店和其它非商业功能空间远离这些聚集地中心,这样布置可使无关行人,或者前往主力店及其他功能空间的人流经过最长的展示面,从而最大程度上刺激偶发行为的发生。

2.3.2人流方向

人流方向是影响布置的重要因素。在商业综合体布置时,通常会将主力店、超市和其它非商业功能空间放置在人流量较少的方向,促使人流经过展示面最大化。同时,会巧妙的利用设计调整人流走向,如采用花池减少人行道宽度等措施缩短人群与展示面的距离,增大诱发性。针对人流趋势不明显的街道,可以将主力店和其它非商业子功能布置于中间,便于诱发不同方向来的人流。

2.3.3体闲空间

三、动静态交通组织

1、车行交通与城市交通整合

商业综合体对周边城市交通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车行交通进出与城市车流的交叉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基地车行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的衔接问题时,应首先对周边城市道路现状进行认知,从而确定基地与城市衔接可能性出入口方

式和位置。

通过研究发现应详细考虑下列因素(表2),不同的情况可能对接入口最终位置的设置产生较大的影响。

表2商业综合体车行交通影响要素

2、车行交通与建筑整合

基地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可以分为单面临街、双面临街,三面临街,四面临街

四种。因此根据不同的基地临街情况,车行交通和建筑整合方式则不同,可分为

独立式,环道式、半环道式和辅道式。

3、步行交通与城市人行道整合

商业综合体基地的人流出入口设计首先应明确进入场地的人流数量、类型、位置、铁站口方向。基地人行出入口一般会考虑在人流集散点处设置,如公交车站、地主干道交叉口等附近。一般可采用入口广场的方式,如果人流量较大,也可考虑采用天桥、下穿道等方式分散人流。

由于商业综合体内部子功能众多,一般不止一个出入口。主要是根据业态的重要程度和不同类型人流方向来设置不同出入口的位置。首先根据规模和业态档次设定出入口数量,在再根据盈利价值的高低布置出入口位置。

4、步行交通与建筑整合

在商业环境中,步行交通往往要求连续性,以方便顾客随意游逛。由于商业综合体的交通复杂性,通常将步行交通和车行交通进行通盘考虑。一般情况下,人行交通和建筑的整合主要是利用入口广场和建筑高差来组织,通过研究总结,按照空间形式划分人行车行交通与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衔接方式,主要有平面交通体系和立体交通体系两种方式。

通常来讲,平面交通体系主要用于车流和人流的分别组织,即利用广场来组织多种人流车流进入建筑,广场可以起到了分散和聚集人流车流的作用。立体交通主要用于整体组织车流与人流的关系,即利用高差将车流与人流分开,避免相互交叉干扰。

随着商业综合体的规模逐渐增大,功能不断复杂,采用立体交通分流的建筑逐步增多,内部交通体系通常会与地下车库、地下交通枢纽、地铁等地下公共交通系统连接起来,同时又与地面层上的城市公共空间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地上地下完善的树形通道体系。多种体系在多个层面上构建了商业综合体与城市之间的交通网络,成为了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结束语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功能较为复杂,其自身包含了现代城市生活的各种设施,是现代城市的缩影。近些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综合体建筑越来越多。设计优良的城市综合体可以减缓城市交通压力,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前言

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建设一般规模巨大、投资巨大,而且涉及的专业众多,影响深远。现代城市综合体的建筑构成一般包括商务功能、客居功能、购物功能、餐饮功能、休闲娱乐功能、会展设施等,它往往跨越几个街区,具有庞大的规模。此外,城市综合体往往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集结点,可以吸引大量的人流、车流以提升综合体的人气。复杂的功能构成和巨大的交通流量对城市综合体的空间整合能力提出来很高的要求。大混合、小分区的原则成为处理城市综合体中多元经济实体之间复杂矛盾关系的把钥匙。

一、商业综合体设计的背景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一些中心城市均出现了大型商业综合体。可以说:大型商业综合体是现代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把商业、办公、会所、酒店、公寓、公园等现代生活方式所必须的各种服务功能进行一个大的组合。同时在商业综合体各组成部分之间建立起一种可以相互依赖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具有多功能、高效率的商业综合体。其主要的魅力在于:它可以使各种功能相互混合,并充分的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而创造出具有丰富色彩的现代都市生活,以吸引具有不同收入、不同行业的人们。

大型商业综合体一般都位于城市中心的繁华地区,原本就复杂的人流和物流状况,使得商业综合体需要肩负起更多的责任:改善城市环境、交通状况以及城市形象等。同时由于商业综合体的建设规模较大,其包含的功能类型多,并且不同的功能均具有不同的价值诉求,这也必然会给商业综合体在建筑设计方面增加难度。使得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十分复杂。总而言之,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需要综合地协调各个方面的要求,从而使商业综合体建成后能真正的实现其自身价值。

二、我国城市综合体的典型特征

1超大空间尺度

城市综合体是与城市规模相匹配,与现代化城市干道相联系的,因此室外空间尺度巨大。由于建筑规模和尺度的扩张,建筑的室内空间也相对较大,一方面与室外的巨形空间和尺度协调,另一方面则与功能的多样相匹配,成为多功能的聚集焦点。

2通道树型交通体系

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层的有机规划,将建筑群体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间的贯穿起来,同时又与城市街道、地铁、停车场、市内交通等设施及建筑内部的交通系统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树型”(AccessTree)体系。这种交通系统形态打破了传统街道单一层面的概念,形成了丰富多变的街道空间。

3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应用现代城市设计、环境与行为理论进行景观与环境设计是城市综合体的重要特征。通过标志物、小品、街道家具、植栽、铺装、照明等手段形成丰富的景观与宜人的环境。

4高科技集成设施

5地标式的城市建筑

城市综合体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所在城市矗立了地标式建筑。如超高层酒店:如济南万达广场180米超高白金五星级酒店;又如高层地标式双塔:无锡万达广场白金五星级酒店及酒店式公寓组成的玻璃雕塑双塔等。

三、项目概况

本工程属于所在区域是全市行政、经济、文化的中心。其自身拥有成熟的商业投资发展环境。西侧均是城市的主干道,交通十分便捷,其商业的潜力也十分地巨大,该项目的总体平面图如图1。

图1总体平面布局图

本项目的占地面积约为5万多平方米,总投资近30亿元,包括:一栋写字楼;两栋高级公寓,还有两区商业裙楼。其三维的总体效果图如图2。

图2总体三维布局效果图

三、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分析

1总体功能分析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功能一般都较为复杂,因为其自身包括了现代都市生活的各种设施,常常又被称为“微型城市”。因此在进行具体的建筑设计时,设计师们不仅要解决好其复杂的功能问题,同时还需要设计出更为丰富且人性化的公共空间。项目的功能(如图3)包括:一栋66层高270米的地标性建筑将甲级写字楼与五星级酒店完美融合于一体;另有两栋43层100多米高的高级公寓交相辉映,A、B两区商业裙楼,其将建成为一个大型购物中心,这样便形成了一个集办公、购物、餐饮、娱乐、酒店、商务公寓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图3总体功能分析图

2流线分析

流线:在一个综合的交通枢纽内,针对各类人员、车辆以及物品等的集散活动,产生一定的流动过程和流动路线,通常称为流线。流线是进行综合的交通枢纽设计的核心,流线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交通枢纽的工作效率以及服务水平。因此进行流线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流线设计、组织交通功能和进行建筑空间布局设计的基础。

根据项目的地理位置及其具体的交通状况特点,对其进行了车行流线分析和人行流线分析。车行流线分析(如图4)包括:住宅、商业与货运的车流。从而为规划和设计独立的车行系统提供依据。人行流线分析(如图5):主要分析人流路径,并为设计适合的人流通道提供依据。从而减少该区对城市交通的压力,同时还更有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图4车行流线分析图

图5人行流线分析图

3日照分析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逐渐加大,居民的阳光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时进行日照分析是很重要的。目前在对建筑进行日照分析时,普遍采用的还是建筑间距以经验值估算为主,并且其经验值往往都是通过平行布置正面朝向的理想建筑来制定的,没有综合地考虑日照的方位角及其高度角的利用问题,因此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它可能导致因阳光权问题而出现一些法律诉讼。因此进行科学的日照分析工作,对大型商业体建筑尤为重要。它可以提供出科学的依据,从而确保相邻的建筑物间距符合规定,并且还有利于进行科学地协调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同时当出现日照问题的法律纠纷时,还可以以日照分析报告为证据,为该建筑物设计的日照合理性进行说明。

根据本项目的地理位置,对该商业综合体的日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如图6。从而得到了建立在科学理论上的日照分析数据。进而对精确评估商业综合体的日照条件,优化建筑物布局,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图6日照分析图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nationaleconomy,moreandmorebusinesscomplexineachcityappear,commercialcomplexbuildingdesignstandorfallandcommercialcomplexprojectdevelopmentsuccesshasthecloserelation.Commercialcomplexarchitecturedesignshouldbeandbusinessinvestmentpromotionplancrosssynchronously,dobusinessoperationoftheinfrastructurework.Thispaperwillcommercialcomplexbuildingdesignofsomeexperiencesummedupandsummarized,theauthorforfuturemorecomplexbusinesscomplexdesigntheblackboard.

Keywords:commercialcomplex,businessmoveline,formatlayout

一、商业综合体的概念与特征

商业综合体全称为城市商业综合体,它伴随着城市功能的多元集约化、建筑规模巨型化和城市价值复合化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复合型地产。城市商业综合体一般包含酒店(Hotel)、写字楼(OfficeBuilding)、公园(Park)、购物中心(Shoppingmall)、会议中心(Convention)、公寓(Apartment)等。每个商业综合体组合了上述功能中的三种或者更多,且在这些部分之间建立一种互依互益的关系,是以一种或两种使用功能为主、其余几种使用功能配套的多功能、综合性的建筑体。

商业综合体一般都具有以下的特征:高可达性、高密度集约性、使用功能复合性、空间连续性、强大的对外辐射性、潜在的升值价值。

二、商业综合体总平面设计

为了实现商业综合体内各个物业综合价值的最大化,在规划中结合商业综合体的土地价值梯度分析来研究各个功能空间布局,不同类型的功能依据其商业价值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空间布局。靠近城市道路拥有较好的城市展示面,其土地价值对于商业是最大的,所以商业综合体总体布局将商业布置在用地面向城市干道的区域;公寓及酒店布置在地块背向主要展示面的另一侧,是因为他们既需要与城市道路有直接的联系,有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做到土地价值利用最大化。

商业综合体往往在城市中的核心区内,项目用地周边基本都是保留的已建建筑。我们在总平面布局时还需要详细分析基地周边的建筑日照情况,对周边的已建建筑做好日照分析。在当地日照法规允许范围内合理布置建筑,尽量减少对周边建筑的日照削弱与压力。

商业综合体总平面设计时需要良好地解决项目用地内的各种流线,其中包括酒店人流、公寓人流、办公人流、商业人流、社会车辆流线、酒店后勤运输流线、商业货物运输流线等等。通常我们会根据基地周边城市主要人流方向确定商业的主要入口与酒店、办公、公寓等的出入口。商业综合体项目用地一般两面临城市道路,甚至三面、四面均临城市道路,在总平面设计时需要解读项目用地的“面”与“背”,并加以合理分析,在背向城市主要人流的道路解决公寓、货运等出入口或者在基地背向主要一侧设置一条内部道路来组织后勤供应流线。

三、商业综合体平面设计

商业综合体内部功能复杂,各个功能部分既要相互独立又要有机联系,每个部分都要满足自身的使用功能。

1卸货场及后勤机电用房设置

商业综合体中一层平面各个功能的出入口很多,商业价值很高。传统的商业建筑与大型超市将卸货场布置于一层背向商业展示面一侧,在现代的商业综合体中,酒店、办公、公寓、会议中心的出入口往往全部位于背向商业展示面一侧,同样需要良好的外部形象。所以我们再平面设计时会将卸货场设置在地下室,货车通过货运坡道直接下到地下卸货场,由地下地下卸货场运送到各个分散布置的商业货梯进行货物运输,地面上不再设置卸货场,不仅优化了综合体的外部交通流线,也提升了商业综合体背向商业展示面的建筑外部形象。后勤机电用房也位于商业综合体地下室内结合车库合理布置,在每个楼层中的几乎没有商业价值的部位设置一些商业管理后勤用房,方便整个商业综合体的运营与管理工作的开展。

2水平交通组织

相对办公、酒店、公寓等,商业综合体裙房或高层辅楼内的购物中心设计比较复杂。商业综合体内平面中的商业动线将各个经营的主力店、次主力店、商铺、中庭趣味中心相互串接,形成楼层的主要水平交通线。每层商业面积较大的购物中心往往还需设置次动线,把每个商铺面积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并且通过商业运营机构进行合理地业态组合设计,构成合理互补的大业态组合。同时,每个商业楼层会考虑后勤货运通道,能够满足各个主力店、次主力店、商铺的平时运货需要和商业垃圾与餐饮垃圾运出的需要。建筑的平面设计将在大业态组合平面的基础上进行深入,与商业运营团队交叉作业,形成合理、可行的商业平面布局。

3竖向交通组织

竖向交通分为三个部分:垂直客运、垂直货运、消防疏散。垂直客运一般采用电梯或自动扶梯来解决,电梯、自动扶梯在平面上成组分区合理布置。一般来说,客体与扶梯均会围绕商业主动线或中庭来进行均匀布置,使得商业楼层上的各处均离垂直交通不是很远,方便消费者在楼层之间互通。随着技术的发展,大跨度跨多楼层的自动扶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商业综合体内,跨2-3层,甚至5层,将客流源源不断地提升到上部商业楼层,快速组织消费客流,形成“淋浴效应”。

商业建筑中货物的竖向交通同样重要,商业货物从卸货场通过垂直货梯运送到各个楼层,各个楼层的商业垃圾同样通过货梯运送至卸货场运出。在设计时,垂直货梯可采用集中布置或分散布置的形式。集中布置的货梯一般在卸货场旁设置,货物垂直运输迅捷,在楼层上需要较长的商业货运通道。当商业楼层建筑面积较大时,我们一般将垂直货梯分散在各个区域均匀布置,缩短商业楼层的水平货运距离,并利用垂直货梯兼做商业消防电梯。

商业建筑中的另一种竖向交通就是楼梯,它肩负着消防疏散的重任。我们在商业平面上布置消防疏散楼梯时,将疏散楼梯尽量靠外墙均匀布置,满足消防疏散距离以及疏散宽度的要求,同时使得楼梯间在底层直接对外,疏散快速,安全。

四、商业综合体立面设计

商业综合体中包含了商业、酒店、办公、公寓、住宅等组成部分,将这些不同功能建筑的立面与造型做到互相协调、呼应、共融、共生是在立面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住宅部分立面的公建化设计,这是商业综合体立面设计中的重点,应做到与办公、酒店、公寓的立面调性和谐统一。

住宅、公寓立面在设计上应简洁、安静,使人们从心灵上感到温馨、宁静、有归属感。住宅与公寓往往采用的是分体空调或VRV多联机小型中央空调,对空调机位、阳台等处的处理应整体,并在立面设计时应良好地整合住宅外窗、阳台、设备平台、空调机位的关系,统一中求变化,营造出公建化的立面效果。

我们赋予商业综合体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使得该商业综合体的造型与立面具有其独创性与不可复制性。如淮安龙游城项目,在造型设计时结合了淮安的地域特点,以江淮河湖网盛产的莲花为元素,从莲茎、莲叶、莲花的花苞等方面加以提取升华,在立面的设计中得到良好的体现与表达。

商业综合体所采用的材料一般有石材、铝单板、穿孔金属板、波纹板、彩色玻璃、面砖、真石漆等。石材给人们沉稳、大气、敦厚的感觉,使得建筑变的富有雕塑感觉,与玻璃结合运用产生强烈的虚实对比;铝单板与彩色玻璃颜色多样,给人们轻快、活泼的感觉;穿孔金属板与波纹金属板在有序统一的分布手法下通过板得纵横交错排列与穿孔率的变化产生出不同的光影效果;丰富的、热烈的色彩运用使商业综合体更加热情奔放、富有激情,从而从周边的建筑中跳跃出来,增强其对城市环境的感染力。

商业综合体往往是城市中一定区域的地标、视觉焦点和视觉走廊的对景。在夜间,灯光效果的处理不仅使其呈现出不同于白天的瑰丽胜景,更使其标志性地位得以延续光大。城市综合体的夜景照明并不同于一般的建筑亮化,它是一种街道的城市光环境设计。它不是用灯光照亮建筑本身,而是用灯光照亮建筑的空间,柔和的灯光能烘托出优雅的城市空间氛围,使商业活动、休闲娱乐在夜间得到更好的延续。

五、商业综合体剖面设计

商业建筑按建筑高度分为多层商业建筑与高层商业建筑。多层商业建筑其建筑高度在24米以下,它或与高层建筑相连成为商业裙房。高层商业建筑为24米以上的商业建筑。由于商业综合体一般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或在一个城市片区的核心区域,在商业综合体设计中,商业功能部分往往做到5层至8层乃至10层以上,成为高层商业建筑。目前随着大跨度扶梯(俗称飞天扶梯)、高速垂直电梯、空中中庭的运用使得商业部分的建筑高度与层数不断增加。商业营业厅位于9层、10层甚至更高都可以,如北京西单大悦城、香港朗豪坊等等。

商业综合体中的商业部分的公共区域主要有商业主动线与商业次动线。主动线上商业人流较为集中,动线宽度基本在4米-5米之间,有的在主要出入口处会设计到8米。根据人们的商业行为心理以及空间界面来看,商业主动线的净高应基本保证在3.6m-3.8m,最低也应控制在3.5m。

商业建筑室内营业厅空间从业态来分划归为四类,一类为零售,二类为餐饮,三类为服务,四类为娱乐。另外还存在一些特业如电影城(含IMAX电影厅)、壁球、溜冰场等与小汽车停车库、自行车库以及地下卸货场。它们需要的净空高度都各有不同。

一般我们将商业营业厅空间净高控制在大于3.5m,部分小商铺空间净高局部可以适当降低,但也应大于3.2m。另外,电影城中普通放映厅的净高一般最小控制为8.5m,能适应大部分院线公司的银幕要求;IMAX电影厅的净高则一般控制最小为14.0m,基本能满足IMAX银幕高度;小车停车库的净高一般按规范控制最小为2.2m,供小车行驶的坡道净高控制最小为2.4m;地下卸货场考虑中型货车通行,其净高控制最小为3.4m,供中型货车通行的坡道净高控制最小为3.6m。

一、商业综合体的概念与特征城市商业综合体一般包含酒店(Hotel)、写字楼(OfficeBuilding)、公园(Park)、购物中心(Shoppingmall)、会议中心(Convention)、公寓(Apartment)等。每个商业综合体组合了上述功能中的三种或者更多,且在这些部分之间建立一种互依互益的关系,是以一种或两种使用功能为主、其余几种使用功能配套的多功能、综合性的建筑体。商业综合体一般都具有以下的特征:高可达性、高密度集约性、使用功能复合性、空间连续性、强大的对外辐射性、潜在的升值价值。

三、商业综合体立面设计商业综合体中包含了商业、酒店、办公、公寓、住宅等组成部分,将这些不同功能建筑的立面与造型做到互相协调、呼应、共融、共生是在立面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住宅部分立面的公建化设计,这是商业综合体立面设计中的重点,应做到与办公、酒店、公寓的立面调性和谐统一。

住宅、公寓立面在设计上应简洁、安静,使人们从心灵上感到温馨、宁静、有归属感。住宅与公寓往往采用的是分体空调或VRV多联机小型中央空调,对空调机位、阳台等处的处理应整体,并在立面设计时应良好地整合住宅外窗、阳台、设备平台、空调机位的关系,统一中求变化,营造出公建化的立面效果。我们赋予商业综合体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使得该商业综合体的造型与立面具有其独创性与不可复制性。如淮安龙游城项目,在造型设计时结合了淮安的地域特点,以江淮河湖网盛产的莲花为元素,从莲茎、莲叶、莲花的花苞等方面加以提取升华,在立面的设计中得到良好的体现与表达。商业综合体往往是城市中一定区域的地标、视觉焦点和视觉走廊的对景。在夜间,灯光效果的处理不仅使其呈现出不同于白天的瑰丽胜景,更使其标志性地位得以延续光大。城市综合体的夜景照明并不同于一般的建筑亮化,它是一种街道的城市光环境设计。它不是用灯光照亮建筑本身,而是用灯光照亮建筑的空间,柔和的灯光能烘托出优雅的城市空间氛围,使商业活动、休闲娱乐在夜间得到更好的延续。

五、结语在越来越发达的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提升,商业综合体将在各个城市蓬勃发展。大自然与社会给予我们生命,每个商业综合体都有它自己独特的生命力与气质。我们将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怀着对自然界与社会历史、文化崇敬的心情来设计商业综合体的平面功能与立面造型,还自然与社会一个好的建筑作品,并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三方的共同努力下给这个建筑作品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一、商业综合体概念

通常以大型购物中心为主体,同时融入了餐饮、娱乐、甚至办公、公寓、酒店等多功

能,一站式消费,是一种规模庞大、功能完备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既高效利用了土地,又为城市形象加分,为客户提供了愉悦的购物体验。商业综合体中各个功能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

二、商业综合体种类及特点

1.单栋建筑体形式

单栋综合体建筑从外形上来看,属于内封闭建筑形态,出入口处仅与城市交通量较大的城市道路相连,具有较强的识别性

2.多栋建筑体形式

设计时常以一个片区街道为主轴,依托原有的街道空间尺度,对商业、娱乐、休闲、餐饮等功能进行整合和再造。

3.复合型建筑体形式

将商业和住宅、酒店、文化、娱乐、休憩等功能复合在一起,并且在建筑形态上呈现出多种体量组合的建筑体。

三、商业综合体项目设计注意事项

3.1建筑师引导开发商引入策划团队

3.2熟悉招商品牌及其对建筑要求

3.3熟悉商业综合体商业业态及楼层分布:

3.3.1主力百货店

有的主力百货有自己的超市,如百盛,华联等,一般布置在负一层到地上四五层。因为租用面积大,且比较独立,需要在主力店内部设置扶梯货梯。

3.3.2超市

超市多布置于负一层,既可以吸引人流至地下,又方便卸货,交通流线合理,且租金较首层便宜得多。

3.3.3电影院或KTV等休闲娱乐场所

一般设于地下或者较高层,因其能吸引客流,不会占用很好楼层。其可提升所在楼层整体商业价值,伴其左右会有餐饮,电玩,或者音响制品店等。

3.3.4冰场

冰场因其运营费用昂贵,实践证明,大多冰场利润不高,其作用主要是提升人气。伴其左右商业多为餐饮,或与冰场上层空间贴临的小型餐饮,体育用品商店等。

3.3.5主题餐饮

主题餐饮同样占据商业业态主要一部分,类似于金钱豹、便宜房等,可同时具备办婚宴的条件,大型主题餐饮,可有独立垂直梯,方便管理。

3.3.6美食广场

一般与地下超市一并设置,类似于大食代,或者设于楼层较高位置,同样是为了吸引人气。

3.3.7儿童早教或主题体验、生活馆等。

多设于较高楼层,要求环境安静,较为独立,远离电影,KTV等较喧嚣场所。如北京朝阳大悦城的蓝天城,早教中心等,设于建筑第十层。

3.3.8精品店或主题店

面积较大,且比较有主题特色,如奢侈品、大牌连锁店等,因其品牌效应,对位置、面积、甚至店面尺寸要求等较高,一般位于比较显著,客户流较大位置,如首层,或扶梯附近。

3.3.9零售店,以零售为主

布置灵活,面积要求不高,可见缝插针布置

3.3.10银行、邮政等作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要求设于首层,且交通便利,位置醒目之处。

3.4总图及建筑交通流线梳理

3.4.1计分为外部流线和内部流线设计。

1)外部流线

即地块与城市道路相接的交通流线,包括消防车道流线,人员流线。出入口需要对位合理,按照不同性质将出入口分为商业购物、商务办公、旅馆酒店、商务公窝、会议展览、员工人口、货物入口、车库入口等,而不同的出入口人流特点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如商业购物的出入口,其体现是人流量大,而且频率高。商业需做到人车分流,客车与货车分流,不同时段用车高峰不同,都要统考虑,做到快捷,方便,避免拥堵并考虑临街泊车,落客。

2)内部流线

1)内部车行流线,机动车进入车库后流线设计,地库内部的客车,货车分流设计;顾客停车后消费流线,电梯或扶梯应满足顾客边捷通达商业区;竖向交通可以说是整个综合体的“大动脉”,其交通流向需要重点考虑裙房和塔楼两个部分,裙房部分通常是商业购物的功能集结点,具有连续性的人流量,其交通流线以自动扶梯、消防疏散楼梯、坡道、观景电梯等为主,为购物者提供最为快捷的交通方式,而塔楼部分的交通流线相对独立,份如某大厦的塔楼首层平面,在电梯厅就分别设置了酒店、办公、公离的电梯出入口。

2)步行人流进入商场,消费流线设计,扶梯,电梯位置设计,好的扶梯设计,能更大提升店面商业价值,避免消费死角,如深圳华润万象城,其商业业绩一直获业内好评。

3.5商业街动线设计

动线不走回头路。好的商业动线一定是回路,而不能有射线存在,让消费者被迫走回头路或者容易迷路。

商业动线要注意曲与直的结合。有曲度的商业动线更有利于向消费者展示前面的店铺。

3.6共享空间的设计

城市综合体的内外部均有共同的空间,该空间将综合体空间和外部空间连接起来,也可以视为综合体的过渡空间,铸如中庭、屋顶平台、空中走廊、人工平台、地下步行街等。

3.7立面设计的多界面处理

1)出入口与商业界面的关系

出入口是整个商业体的标示,它的位置选取要根据城市交通关系和商业形象展示等因素来确定,尽量将其放在人流量大且城市视觉集中的地方;要突出它的标示性。

综上所述,进行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的过程中,要从宏观考虑,策划先行,坚持一定的设计原则和要点,这样才能保证综合体设计的整体协调,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2交通流线场地的总体流线布置非常重要

商业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其招徕性,交通设计应照顾不同方向的顾客的便捷到来,同时还要尽量做到人车流不交叉、办公商业出入不冲突,且办公主入口要有车行道通达。由于商业建筑室外行人比较多,地下车位多又导致地库坡道出口多,要做到各股流线通达且又少干扰是很不容易的。地下车库室内交通也是颇有讲究,主车道应明显,停车位区域要易于辨识(可采用不同色彩醒目涂装)。来福士广场因为追求商业平面变化,柱网非常不规整,导致地下车道比较曲折,笔者已经听到多人抱怨在地下室里晕头转向,应该在一个整齐的柱网基础上调整局部柱位满足上部建筑需要(甚至可以考虑柱转换),这样地下室才能通畅。另外,应重视地下车库到地上营业厅的垂直交通,电梯应位于地下室醒目位置,有条件的设自动扶梯下地下室。来福士广场有2组各2台商业客梯下到地下3层,同时有一台自动扶梯下到地下2层。

3建筑造型与结构设计商业综合体

项目的结构设计比较复杂,商业的中庭空间、影院中间不能有柱,这样就会出现大跨度、大出挑、大空间的设计,同时为了在造型上出新意,建筑师会做出挑战结构极限的设计。这时作为施工图设计单位一定要能从施工难度、工期、造价等多方面分析利弊,供甲方作出合理的选择。来福士广场也同样遇到上述问题,经充分沟通,有的通过结构专业设法克服,方案公司也放弃了一些结构上很难实现的想法,最后形成了成熟可行的方案。商业综合体的荷载设计,一般需要比规范取值大一些以满足不同业态的通用性,而超市、厨房等荷载特别大的范围一定要与甲方事前沟通妥当,避免后期加固。

4影院及超市商业中心必须要有吸引人气的主力店

5商业层高大型商业建筑的室内净高

以3600~3700mm为宜,加上结构需要的高度和设备、装修所需高度,一般而言层高不应小于5m。另外因为商业建筑的消防疏散宽度计算值很大,所以商业建筑经常采用剪刀楼梯的形式,由于商店建筑的楼梯踏步高度不能超过160mm,而一跑楼梯的步数按规范不能大于18级,因此可计算出采用两跑剪刀楼梯的形式,最大层高不宜超过5760mm;另外因为梯段净高不宜低于2200mm,所以层高低于5000mm时楼梯会因半层高太矮而碰头。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层高取5500mm左右是比较理想的。来福士广场的商业层高为:首层5700mm,其他层5250mm。

6下沉广场

下沉广场对大型商业中心的意义十分重大。下沉广场在解决通风、采光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更大的优点是在消防疏散上,由于地下商业的疏散宽度规范要求比地面高,而规范对于下沉广场通往室外地坪的楼梯要求是“应不小于进入该下沉广场计算总宽度30%且不小于任一防火分区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利用好这条规范,把下沉广场设计成多个防火分区进入疏散,可以节省相当数量的楼梯。另外面向下沉广场的店铺有对外的独立门面,可获得价值的提升,广场本身还可作为活动场所。故采用下沉广场是一举多得的设计。来福士广场有两处下沉广场,充分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7货运流线以及卸货区

货运流线的设计应做到前后场流线少交叉,但又不应过分浪费通道面积。地上部分的水平向货运流线有混合走道和背走道两种常见形式,来福士广场采用了两者兼有的设计。商业中心的卸货区一般设计在地下室,卸货区如集中在一处,水平向运输距离就会长;而如果将卸货区分散,因为货车需要净高较高,这样地下室车库净高就要高,或者多设货运坡道。来福士广场采用了卸货区集中在一处、货运电梯分散的做法,这样做的优点是地上货运距离较短、地下室只对局部净高有要求,但是地下室卸货区到货梯的流线比较长。

8建筑造型与泛光照明的结合

9消防消防设计是商业建筑设计的难点

解决疏散问题一定要选用合理的平面布局。商业中心的平面布局宜为走廊在里圈靠中庭,楼梯在外圈靠外墙,这样楼梯不会占据沿中庭走廊的商铺面,在底层又便于直通室外。由于规范有疏散距离的限制,所以商业建筑不宜设计成长宽都很大的平面,否则会导致疏散距离难以满足规范要求。来福士广场窄而长的布局就非常有利于消防疏散的组织。另外应合理利用好规范允许的手段,如采用剪刀楼梯以减少楼梯数量,借用相邻防火分区进行疏散以平衡不均匀布置的楼梯,设置部分库房以减少疏散总宽度,采用室外天桥或下沉庭院等,尽量压缩辅助面积,增加利用率。

10影响观感的设备

安排大型公建有相当一部分设备必须设计在室外,如冷却塔、热泵机组、风机、油烟处理设备等,这些设备一般安置在屋面,但商业中心往往还利用屋面作为上人露台,这样如何合理安排设备位置并进行遮挡、美化就成为设计中的重要一环。来福士广场在设计过程中对5层上人屋面上的设备位置进行了有意的归并,并通过屋顶绿化的遮掩,挤出了几处较为完整的露台,可供5层餐饮部分扩展利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影响美观的设备大多是通风设备,进风与排风设备一般是有距离要求的,所以需要将进风和排风分类集中。如造型能够处理好,宜优先考虑在外墙上直接开百叶通风。一般商业建筑会采用幕墙饰面,结合部分百页是不难做到的。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发展的一项典型代表,集中了餐饮、娱乐等多项功能,提升了商业综合体的经济效益。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应该符合城市的基础需求,最大化的展示商业综合体的用途,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最主要的是为人们提供服务,所以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的复杂性比较高,进而增加了建筑设计的压力。

一、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特征

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特征较为明显,强调了商业综合体的作用,同时为建筑方案提供设计方向。

1、空间尺度大

空间尺度大是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中最显著的特征,融合了多功能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扩张了内部尺寸,体现了综合体空间的匹配性。空间尺度大决定了商业综合体建筑方案的设计形式,需要积极联合各个空间,完善大尺度空间的设计。

2、功能多样化

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非常注重商业化的设计,实现多功能的相互结合,例如:餐饮和娱乐、购物和休闲等,促使多种功能体现在同一个商业综合体内,确保各项功能都能开放,以免商业综合体过于闭塞。

3、交通体系丰富

商业综合体的交通线路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构成庞大的交通体系。商业综合体的交通体系,按照规划设计的方案融合到一起,维护交通体系的运行秩序,保障交通体系的规划性设计。

二、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方案分析

商业综合体内包含的功能模块比较多,而且建筑设计特征明显,必须完善建筑方案设计,才能保障商业综合体建设的科学性。

1、平面布局

商业综合体的平面布局,要符合城市建设的流向,布局上不能出现矛盾问题,顺应城市建设的方向[1]。商业综合体平面布局设计,要具备拉动性的特点,带动周围的经济水平。例如:城市中的商业综合体平面布局,可选择商业街、广场附近,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及用餐的场所,由此不仅提升商业综合体的经济效益,而且满足人们出行的心理需求,商业综合体的平面布局,具有地标的特性,逐渐成为城市的象征。

2、空间设计

商业综合体建筑方案中的空间设计部分,需要考虑空间模块之间的功能关系,确保空间设计的协调性。商业综合体的性质有明显的不同,设计师应严格按照建设目的,采取多样化的设计方式制定建设方案。商业综合体空间设计中的关键是公共空间,因为公共空间的人口流量要高于单独的功能空间,所以强化公共空间设计,深化公共空间的创新设计,注重公共空间尺寸、结构等因素的设计,利用公共空间连接周围的功能模块,提高空间设计的整体性水平。

3、功能划分

商业功能是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功能划分中的重点,商业功能需符合市场化发展的状态[2]。一般情况下,商业功能占有很大的比重,不论是占地面积,还是需求设计,都处于整置。例如:某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中,各个楼层均涉及不同的功能划分,商业综合体的功能划分为六个部分,整个商业综合体地上5层,地下1层,分别规划了功能设计,零售比例49.20%,分布在-1、1、2、3、4层,餐饮比例41.33%,分布在-1、1、2、3、4、5层,娱乐占比5.20%,集中分布在4层,中庭促销空间占比4.27%,分布在-1、1层,超市分布在整个-1层,不计入占比,同时-1到5层还包括其与功能的划分,充分合理的利用商业综合体各部分的功能。

4、交通设计

交通是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中的重点,根据商业综合体的位置,设计车行、人行交通线以及交通方式,规划出交通示意图并进行评估,主要分析行车系统,确保其在商业综合体中的独立性,除此以外,还要设计出安全的人行通道,以免商业综合体交通设计影响周围的交通运行,营造舒适的交通环境。商业综合体中,设计交通流线时,应该合理规范会合、交叉等位置设计,优化交通运行的设计,可采取环岛运行的方式,防止车辆集中,由此加快交通流速,维护商业综合体附近的交通通畅。

5、服务区设计

三、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中的技术应用

商业综合体的数量越来越多,建筑设计方案中引入了光照设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用于满足综合体现代化的发展。

1、光照设计技术

2、物联网技术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项目,为了保障商业综合体的建设效益,需规范建筑设计方案中的内容,积极落实建筑设计方案,围护商业综合体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优化技术应用,加强商业综合体的稳定性,体现建筑设计方案的优质性,以便拓宽商业综合体的功能。

[1]卢治涛.浅谈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4:258.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面建筑由一栋19层的商业办公综合楼(6~19层主楼为甲级写字楼,1~5层裙楼为商业)和一栋独立的22层公寓式办公楼组成。地下共3层,地下1层大部为商业用房,局部为设备用房、自行车库、货物装卸区,地下2层和3层为汽车库、自行车库和设备用房。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57947m2,其中办公约30000m2,公寓式办公约20000m2,商业约50000m2,其他为车库、设备等附属用房。

二、商业部分业态划分、布置以及面积比例

综合体中的商业部分是整个项目的重心。商业综合体中的业态庞杂,找准市场定位并定出各种业态的比例和分布方式需要高度的前瞻性。本工程设计方案阶段商业业态定位见表1。

三、营业厅平面布局

商业平面总体布局常见分“大中庭”或“步行街”模式,又有室内与室外之分。大型商业建筑的营业厅布局应注意如下设计要点:应尽可能让每一家店铺都有朝向中庭或主要步行街的门面,防止出现“死铺”。中庭宜长,但不宜过宽,中庭长可以多布置面向中庭的店面,而过宽反而导致看不清对面店铺,也浪费空间,一般短边开口十余米即可,再小些也可以。中庭宜避免直行走道太长,否则顾客可能产生懒得走到另外一端的念头。

考虑到人流通畅度以及距离橱窗的视角感受,一边为中庭的通道宽度宜取4m左右,两侧都是店铺的通道宽度则宜取7~8m。中庭内要有连接两翼的天桥,既方便人行走,又可丰富内景。

中庭内的自动扶梯上下不一定都对齐,可有意进行一些错位,这样能产生比较丰富的动感效果,同时使得扶梯上的人流视线可扩散,看到更多的店面。面向中庭的观光电梯也能创造活力效果。扶梯、电梯宜错开布置。因底层店铺价值比较高,沿中庭的1层店铺可扩大至2层走道下方,但应注意解决好防火卷帘和水电设备安装问题。普通店铺开间一般取一跨(8~10m),进深一到两跨(8~17m)。

四、交通流线

场地的总体流线布置非常重要。商业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其招徕性,交通设计应照顾不同方向的顾客的便捷到来,同时还要尽量做到人车流不交叉、办公商业出入不冲突,且办公主入口要有车行道通达。由于商业建筑室外行人比较多,地下车位多又导致地库坡道出口多,要做到各股流线通达且又少干扰是很不容易的。地下车库室内交通也是颇有讲究,主车道应明显,停车位区域要易于辨识(可采用不同色彩醒目涂装)。本工程因为追求商业平面变化,柱网非常不规整,导致地下车道比较曲折,很多人抱怨在地下室里晕头转向,应该在一个整齐的柱网基础上调整局部柱位满足上部建筑需要(甚至可以考虑柱转换),这样地下室才能通畅。另外,应重视地下车库到地上营业厅的垂直交通,电梯应位于地下室醒目位置,有条件的设自动扶梯下地下室。本工程有2组各2台商业客梯下到地下3层,同时有一台自动扶梯下到地下2层。

五、影院及超市

六、商业层高

大型商业建筑的室内净高以3600~3700mm为宜,加上结构需要的高度和设备、装修所需高度,一般而言,层高不应小于5m。另外因为商业建筑的消防疏散宽度计算值很大,所以商业建筑经常采用剪刀楼梯的形式,由于商店建筑的楼梯踏步高度不能超过160mm,而一跑楼梯的步数按规范不能大于18级,因此可计算出采用两跑剪刀楼梯的形式,最大层高不宜超过5760mm;另外因为梯段净高不宜低于2200mm,所以层高低于5000mm时楼梯会因半层高太矮而碰头。

七、下沉广场

下沉广场对大型商业中心的意义十分重大。下沉广场在解决通风、采光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更大的优点是在消防疏散上,由于地下商业的疏散宽度规范要求比地面高,而规范对于下沉广场通往室外地坪的楼梯要求是“应不小于进入该下沉广场计算总宽度30%且不小于任一防火分区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利用好这条规范,把下沉广场设计成多个防火分区进入疏散,可以节省相当数量的楼梯。另外面向下沉广场的店铺有对外的独立门面,可获得价值的提升,广场本身还可作为活动场所。故采用下沉广场是一举多得的设计。

八、消防设计

消防设计是商业建筑设计的难点。解决疏散问题一定要选用合理的平面布局。商业中心的平面布局宜为走廊在里圈靠中庭,楼梯在外圈靠外墙,这样楼梯不会占据沿中庭走廊的商铺面,在底层又便于直通室外。由于规范有疏散距离的限制,所以商业建筑不宜设计成长宽都很大的平面,否则会导致疏散距离难以满足规范要求。本工程窄而长的布局就非常有利于消防疏散的组织。另外应合理利用好规范允许的手段,如采用剪刀楼梯以减少楼梯数量,借用相邻防火分区进行疏散以平衡不均匀布置的楼梯,设置部分库房以减少疏散总宽度,采用室外天桥或下沉庭院等,尽量压缩辅助面积,增加利用率。

九、结束语

在人口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面对日益严峻的土地、环境等问题的大背景下,各种综合体的出现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必然。商业综合体具有高度集约化的建筑形制已然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宠,这种集办公、购物、餐饮娱乐等一体化的建筑模式,具有多功能、高效率的特点,这种特点也很好的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成为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中心元素,大部分的商业圈带,和综合体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在这种看似繁荣的大背景下,回到本质问题,由于建筑形式的自身特点,建筑面积过于庞大、人口密度集中,功能繁多等特点,使得所需土地面积庞大,即使在原址改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环保,节约背道而驰,那么有没有一种既节约土地同时又可以减少消耗,是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

在土地比我国还要严峻的日本,各种最大化利用土地的案例比比皆是,其中作为商业综合体,最著名的莫过于难波公园和波多依运河城,我们就以难波公园为例,看看一个废弃的棒球场,如何改变成为一个集环保和美观为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为我国的建筑发展提供参考。

1大型商业综合体设计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中心、枢纽中心或者商业中心均出现了象征城市中心圈的商业综合体,可以说商业综合体的出现是必然,这种把商业、办公、会所、酒店甚至公园这些形态集中在一起形成耦合关系,各功能分区间成为一种相互依托,成为一种高效多元化的建筑组合。它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彼此间的功能作用,来吸引不同人群,创造出多样化的现代都市消费及生活模式。

大型商业综合体外部特征方面主要包含了高可达性、高密度性、整体统一性、功能复合性,即需要较为发达的城市交通系统,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可以紧密的与外界相联系,同时这些建筑大部分为城市的标志,人口密度较大,工作日人口与周末人口有着互补关系,建筑风格统一,有着完整工作生活配套体系,互相补充。内部空间主要特征为较大尺度空间、树道型交通体系、现代城市景观和高科技设施。

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背景牵涉到几个问题,首先是定位,通过对于商业综合体的了解,加之它的地理位置,我们常见的综合体所在位置有以下几种,交通枢纽、城市CBD、开发区、商业街区、大型交通设施聚集地、会展中心和风景区。这是我们常见的商业综合体的区位选择,也融合了当今城市发展的几个关键要素,交通、人口、环境这些因素。

日本,我们口中常说的岛国,从这里就体现出这个国家的寸土寸金,我们见过很多典型的日式建筑,胶囊旅馆,各种小户型建筑,都是日本土地资源匮乏的标志,如果在市中心建造大型商业综合体,新的土地资源不可拥有,只能在原有得旧的土地资源上进行重新规划,因此,如何在旧有的土地上进行规划,如何在庞大的交通枢纽中建立一个新的建筑,或许难波公园会给我们答案。

2难波公园概况

2.1难波公园的建筑设计

难波公园可以称作一个集人文、娱乐为一体的自然生态综合体,难波公园的原址是一座棒球馆,临近难波火车站的一片商业区,开发商为日本NK电器铁道公司,开发商邀请美国捷得设计事务所为其设计一座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作品,捷得因此将难波定义为城市公园,这样的设计为喧闹的城市带来了城市中的绿洲。难波公园的整体构思为一个斜坡公园,采用空间向上退台的方式,形成高地公园,并且在外部采用暖色石材模拟成为自然峡谷,与大阪城市中的灰色混凝土饰面的建筑群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与建筑本身的植被交相呼应,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观。因为建筑本身具有的高差,绿色植被可以很好地消除高差所带来的心理障碍,使得与周边景观和谐过渡。颠覆了传统建筑的机械僵硬的印象。这种开放的公园氛围,为人们提供了完美的游乐场所,这种所谓“场所制造”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如图所示)。

2.2项目功能构成

难波公园主要由空中花园、商业中心、写字楼及公寓构成。首先入口做岩石覆盖处理,仿佛至于峡谷之中,商业中心与传统商业综合体相仿,2层-8层为商业中心,涵盖了多种购物空间,办公大楼毗邻难波公园,主要作为商铺及写字楼。这种开放空间将商业餐饮娱乐等完美融合,是人们能够享受到公园漫步、参观、娱乐的效果,是消费者置身植物海洋,成为一种特殊经历。

2.3园林景观

项目的景观规划主要利用了相比与周围环境较少的自然元素,其独具特色的树林、岩石、峭壁草地、溪流、瀑布池塘以及露天花园,这些看似与城市环境几乎没有任何牵连的景观元素,都被一一用在这座商业建筑之中,充满自然气息。使顾客产生一种全新空间体验。首先植被挑选多为耐寒植被,能够适应寒冷冬天同时为了能够丰富植物层次,会有些季节性植被被引入,可以达到变换颜色目的。内部每层景观都有不同主题,包括花卉、林木、剧场、游乐等。为顾客带来不同层次间的感受。这种自然景观的结合与利用,极大地丰富了商业情绪,使人们能够在城市中也能体验和自然的接触。

3对国内商业综合体的启示

根据上文对于难波公园的建筑形式以及内部空间进行初步探索后不难发现,难波公园的成功并非偶然,设计师对于旧址的利用以及空间的重新规划,让这座建筑重新焕发生机。对于我们建筑师来说,应该如何采取有效方法做到既节约用地资源,同时又做到建筑本身的绿色,有以下几点建议。

(1)建筑本身。就建筑本身来说,首先在选址上首先应该考虑能否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划分空间,最大限度的节约旧建筑的拆除产生的巨额费用。因为相对于在边界的新城区的建造,旧城区中心的建筑选址及建造首先的难题在于如何对于原有建筑物或者原有规划的拆除,但往往旧建筑所占面积或者所占区域面积较为庞大,如果选址条件允许,借鉴外国优秀案例,大部分商业建筑对于原有建筑重新划分,这样既节约了拆除成本,同时又能节省建造成本,做到一举两得。

(4)建筑绿化。以难波公园为例,商业建筑不仅仅应该满足消费者的购物休闲方式,同时为人们的娱乐休闲提供一个全新的“自然场所”。这里的自然,虽有别于真正意义上的自然,但是这种场所意境的营造,应该更加接近自然属性。我们应该注重如何把绿色元素引入城市中来,同时也要考虑如何连贯综合体内外部绿化和动线空间,找到建筑景观和动线空间的平衡点。

(5)建筑文脉。建筑外观形式多种多样,是不能忽略商业综合体和城市关系,虽然现代社会综合体内部空间形态都变化多样,但建筑与地域文化结合,建筑文脉的丢失是当前最大的问题。大量的照搬模式,虽然其形态多样化且与地域结合点较差,丧失原本自己处于地域的文脉特色,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于文字上,建筑的体现或者说建筑文化的体现及传承使我们作为地域设计的必要使命。综合体的规划要注意与当地的风俗、气候、文化、习惯相结合,建筑无论从外观还是内在空间再到与城市的结合都要参照当地文化特色,当每个不同的城市有了其本身的地域属性,那么我们的商业建筑将迎来属于自己的一笔。

THE END
1.饭店cad平面布置图图图片饭店cad平面布置图图设计素材红动中国素材网提供35个饭店cad平面布置图图图片、饭店cad平面布置图图素材、饭店cad平面布置图图背景、饭店cad平面布置图图模板、饭店cad平面布置图图海报等PS素材下载,包含PSD、AI、PNG、JPG、CDR等格式源文件素材,更多精品饭店cad平面布置图图设计素材下载,就来红动中https://so.redocn.com/cad/b7b9b5ea636164c6bdc3e6b2bcd6c3cdbccdbc.htm
2.北京店面空间设计布局要点品牌形象细节设计在店面设计中,空间布局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营造出舒适、宜人的购物环境,让顾客流连忘返。下面将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来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一、明确空间功能分区在店面设计中,首先要明确空间的功能分区。根据店面的大小和产品的特点,可以将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展示区、体验区、休息https://m.163.com/dy/article/JIEFG6SH0556AOIS.html
3.2018.06综合楼电图纸下载电气工程图纸(1/7) 综合楼二层照明平面图 (2/7) 综合楼二层插座平面图 (3/7) 屋顶电力、照明平面图 (4/7) 综合楼三层干线、插座平面图 (5/7) 综合楼三层照明平面图 (6/7) 综合楼一层干线、插座平面图 (7/7) 综合楼一层照明平面图2018.06综合楼电描述本https://www.mfcad.com/tuzhi/cad/897/1681511.html
4.警察网(一)第六条第(二)项修改为:“群众性体育运动场地、居民健身场所、社区少年宫、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托儿所、农贸(肉菜)市场、再生资源回收站、老年人福利院、社会停车场和其他商业服务设施等,由建设单位建成后按照规划确定的使用功能进行使用和组织经营管理;社区公园、小区游园、物业服务用房(含业主http://www.law-lib.com/cpd/law_detail.asp?id=650308
5.最全最新《建筑术语标准》包括基础术语通用术语专用术语,还有2.5.10 总平面图 site plan 表示拟建房屋所在规划用地范围内的总体布置图,反映与原有环境的关系和邻界的情况等。 2.5.11 竖向布置图 vertical planning 表示拟建房屋所在规划用地范围内场地各部位标高的设计图。 2.5.12 土方图 earth work drawing;earth work planning http://www.zzdclm.com/news/178.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0号饲料科技第十五条在中国境内生产的宠物配合饲料和宠物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产品标签,应当标示与许可证明文件一致的生产许可证编号、企业名称、注册地址、生产地址、联系方式;其他宠物饲料产品,应当标示与生产企业营业执照一致的企业名称、注册地址、生产地址、联系方式。如生产企业的注册地址与生产地址一致,可不重复标示。 http://www.slkj.net/a/xiazaizhongxin/2020/0409/179.html
7.规划中的总平图常见问题知识分享8、商住楼的营业场所、住宅的底层商业服务网点的出入口或楼梯与住宅的出入口和楼梯必须分开设置。 出入口包含平面交通和垂直交通,垂直交通指楼梯、电梯。在住宅建筑中布置商店等公共用房,主要需解决使用功能完全不同的用房放在一起所产生的种种矛盾。为保证住宅安全,防止商店发生火灾威胁住户安全,规定商住楼的营业场所https://www.ltcx.net.cn/news-content.aspx?article_id=8ab91322-ed2d-4dfb-aa2a-f3d4e1466639
8.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怎么办理?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提交哪些材料02、营业执照; 03、从业人员汇总表,以及从业人员的身份证、学历、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证明材料; 04、维修设备设施汇总表,维修检测设备及计量设备检定合格证明材料,主要设备设施照片; 05、经营场地平面布置图、土地使用权及产权证明材料; 06、维修管理制度汇编;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39974295282270731
9.平面布置图一般指用平面的方式展现()D. 在营业时间内,消防通道可以锁闭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事故事件瞒报是指,( )已经发生的事故事件,自事故事件发生之日起 9 个自然日内,未在经营风险管理系统内上报或未向总部 EHS 部报告快报的,经查证属实。 A. 隐瞒 B. 如实 C. 及时 D. 完整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新门店、新配送中心投入使用前https://www.shuashuati.com/ti/c4a3e75db7dc40e0942446cab159ad59.html?fm=bd2420e8eb3ee7de5b7bad0bfd843b3645
10.经营许可证2)营业场所平面图中必须标明企业各部门,仓库平面图中必须标明分区情况及具体的面积数 6、所有申报材料必须用A4纸打印或复印,并加盖公章或法定代表人签字,新申请企业如若未有公司印章,企业法定代表人必须在申报资料上签字。 7、2005年之前核发《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企业在办理变更或补办事项时,必须按《广东省医疗https://baike.sogou.com/v5923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