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邮编:234300代码:341324区号:0557拼音:SìXiàn英译:SiCounty泗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北两面与江苏省泗洪、睢宁县毗邻。总面积1787平方千米。总人口96万人(2012年末)。104国道纵贯南北,303省道横贯东西。新汴河全年通航,船只可达洪泽湖。古迹佘家台新石器文化遗址,文庙大成殿、释迦寺均为省级文物单位。纪念地有泗县烈士陵园(雪峰公园)和李月华...
概述
地理
行政区划
2009年,泗县辖2个开发区、12个镇、7个乡:泗县东关开发区、刘圩经济开发区,泗城镇、黄圩镇、大庄镇、山头镇、刘圩镇、黑塔镇、屏山镇、草庙镇、长沟镇、墩集镇、丁湖镇、草沟镇、大杨乡、小梁乡、三湾乡、徐贺乡、瓦坊乡、瓦韩乡、大口乡。
2005年,原三湾乡并入泗城镇,瓦韩乡并入草沟镇,徐贺乡并入屏山镇,小梁乡并入黑塔镇。
建置沿革古泗州
泗县的前身是虹县,后为泗州新治,地处皖东北,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古泗州遗址在江苏省盱眙县境内,《凤阳府志》云:“泗州南瞰淮水,北控汴流,地虽平旷,而冈垄盘结,山水朝拱,风气凝翠,形胜之区也。”
裁虹归泗的泗州,于元年4月废泗州为泗县,直属安徽省。到1949年泗县析出一部置泗洪县,隶属江苏省。1955年盱眙县亦由安徽省划归江苏省。
历史沿革
唐武德四年(621),置虹县(治今五河县境)。六年废夏丘入虹。之后,虹县移治夏丘,属仁州。贞观八年(634),废仁州,虹县属泗州。元和四年(809)改属宿州。大(太)和四年(830),废宿州,复属泗州。后复置宿州,治于虹,虹县再属宿州。
五代时沿唐制。
宋元十七年(1092),虹县属淮南。绍兴九年(1139),改属淮东泗州。十一年属南京泗州。建炎后没于金,虹县仍属南京泗州。
元置行省、(府)、军(州)、县4级建制,虹县初属河南江北行中(尚)书省(又称河南行省)淮安府泗州,继属江北淮东道。至正二十七年(1367),改属临濠府泗州。
明洪武六年(1373)九月,泗州改属中立府。七年八月属凤阳府。
清初沿明制,后实行省、道、府(直隶州)、县4级制。
顺治二年(1645),虹县属江南省凤阳府泗州。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分置安徽省。雍正三年(1725),泗州升为直隶州。乾隆四十二年(1777)迁州治于虹,并虹县入泗州,虹县降称虹乡。
1912年4月废州制,改称泗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6月,安徽省设3道,泗县属淮泗道。1932年10月废道,泗县为安徽省第七区首席县,治泗城。后改行行政督察专员制,泗县属第六区,专员暨泗县治泗城。
气象地质
交通运输
社会经济
泗县文化书画艺术
“唐女能书十载闻,谁知精绝向红裙。
百金竟买蒲葵扇,不必更求王右军。”
苏东坡还曾为泗州雍秀才草虫八物画配诗八首。如为画作《蝎虎》配诗曰:
能得到大文豪苏轼称赞并与配诗,可见雍秀才当时画艺之高,影响之大。
清代乾隆年间泗州虹县出了一个书画家,人称怪才傅二槐。傅二槐是瓦坊乡郭集村小傅庄人,生活在乾嘉时期,自幼聪明好学,诗书画皆精,怀才不遇,性情孤傲怪僻。有关他的一些轶闻至今仍在泗县民间流传,有自传体诗集《大外人传》及山水画作品。
另一位是王天铎,曾担任过冯玉祥部下旅参谋长,其擅长国画花鸟、指头画,曾在开封、合肥等地办过个人画展。当时与宿州名家梅雪峰、梅纯一父子齐名。泗县知名书画家吴俊友、苗林都曾拜其为师,受其影响较大。其外孙唐受其影响,成为合肥地区有实力的中青年花鸟画家。中期以后泗县籍书法家巩健民,其书法作品在国内展出六十余次,影响颇大。
泗县文学
泗州琴书
泗县方言
一、特色方言
饿:卧wo4。
什么时候:多晚子,张晚的。
赶紧:赶嘛着。
干什么:该的gai1di,干gan1呢。
坐车:叮车ding1che1。
中间:当央子
喜欢:欢喜(音yi1)。
讨厌:嫌,讨嫌,犯嫌。(e1yi1人了)
吃饭:克饭、噇(chuang2)饭,捣肚子。
厉害:来sang、涝害。
倒水:虎hu3水、弄虎了(淮语有戽hu3字,意:泼洒)。
用水喷:呲(ci1)
拧开:肘zhou3开。
我:俺,
这孩子:这黄子
有能耐:怪吊能来
在哪:搁(ge2)哪
厉害:涝害,上
形容天气冷:清冷
就想:斗想
干什么:弄什么呆
怎么搞的:怎弄呆
打呼噜:扯呼
耳光:耳巴子
拔草:蒿草
石头:沙浆
胳膊肘:胳成子
:讹
薄:xiao1肖。
小心:留细。留意。
砸:楔xie1、孱can2(拿坷头xie1你)。
谁,哪一个:嘿个
喝多了:是骂人的话,表示自不量力
夹菜:刀菜。
客道话邀请:嚷rang4人
都:庆(俺都庆让你纂)
骗:纂zuan3。
都:庆(俺都庆让你纂),豆
逞能:diao3能,丧
扔:板ban3、撂liao4。
吝啬:焦壳、馊眍sou1kou1。
小:宁嘎嘎。宁几几点大,一叠叠
AA制:打平伙,各伙。
小土块:颗头着,土
一会:麻咱子,一会工
很的意思:到多
一会,别急:侯(xxx声)动,马展
过一会的意思:打邓
以后:赶明着
后来:后首
夸张:宣(可疼昂?你宣什么宣!),吹
直拳打:掏。我一拳掏死你。
光着上身:京拔子
光着脚:赤觉丫巴子
用脚踢:迫pai3(卷是踢的意思,拍pai3是踢的意思)。
形容事情还没做玩:半截老勒
现在:这弯子(这弯子不说,什么时候说)
早上:早星。
中午:晌午(这又是个很文的说法嘿嘿),晌wu2
晚上:晚黑。
去田间:下湖(田就叫湖)。
训:熊,口
玩花样:出鬼(你能出什么鬼)(对离奇的事情表示不相信、找东西时也常用到这一句:还真出鬼了来)。(还有就是高兴也说“鬼”,“你望wang2你鬼的跟什么样”)。
看:望wang2(估计这也是古语的保留),瞅
假模假样:真三样(你望wang2你可格真三样)。
搞笑:戳笑话,好玩,倒笑
心里不舒服:咕咕出出。
吓、:黑、黑唬。
干净:干拧
捉迷藏:藏梦梦,藏老梦。
形容人不好:造坏,骂人的词
:犟嘴。
刚才:枪强、将强,刚刚
马上:马赞zan3。
调皮:拿急。捣蛋
:绰和chuo2huo。
有:杠gang4。(杠gang4还有一种意思作“跑”或“走”讲(英语gone),如:你杠哪去了?走,杠家!)。
正好:碰peng4。
能耗:多耗一点(让别人喝酒的时候说的)
:指做了坏事,丢人现眼,不光彩。(《范进中举》有宝一词,也是一古语。)
如果在“特色方言”里调一个xxx“特色”的词,那肯定是“尅kei”这个字,尅kei饭、尅kei烟、尅kei球、尅kei仗、尅kei牌,几乎没有不能尅kei的!
高的土堆:高鼓堆。
估计,大约:大鼓mei3。
正房:堂屋。
月亮:月囊囊lang3
太阳:太影。
蝉:解了,解龙
没出壳的蝉:解了猴,胡凉
河蚌:歪歪
蟾蜍:癞鼓子癞猴子。
蜻蜓:关星星,刮星星,光蜻蜻
厕所:茅厕(缸)。
唾沫:吐沫子
衣服:褂子。
短袖:褂。
背心:两根巾。
手帕:手捏子。
头发:头毛、头伏fu[轻声]。
指甲:手指盖。
趾甲:脚jue1指盖。
膝盖:胳腿拜,胳拜
上坡:上反子。
坑:坷廊凹wa4瘪窝、凹wa4坷廊
三、人物称谓
父亲:建国前口头语均称“答答”da1“俺答”,建国后乡村逐渐改称“爷”“俺爷”,泗城镇均叫“爸爸”ba1“俺爸”,叫“爷”的较少。
爷爷:称“阿爹”a3居多
祖父:均叫“爹爹”,对外祖父过去叫“姥爷”,现在叫“外爹”的居多,平山北普遍叫“老”,外祖父叫“外老”。
生葫头、楞头青、白子子、硬侉子:是对语言,行为粗野,不懂事理,不讲文明人的贬称。
六叶子:六亲不认,没心没肺的人的贬称。
不出奇:对行为不正,手脚不干净,爱占小便宜人的贬称。
搜抠,啬吝鬼:对过分小气,该用的钱舍不得用的人的贬称。
料、烂草无粮、软面剂、受气包:均是对性情懦弱,,无斗争人的代称。
死眼头:有两种含义,一是对原则,真理,不,不随风倒的人的褒称,一是对保守,因循守旧,认不情形势,做事无灵活性的人的贬称。
二百五、半吊子、六叶子:对不通事理人的贬称。
不上道,不上线,搅毛手:对不懂道理,胡搅蛮缠人的贬称。
犟劲头,老倔:对主观,任性,不听别人劝告的人的贬称.
kǒu(口)人:如kǒu丫头,kǒu女人,均指妇女对家人,邻里不讲道理,好骂人,太刻薄的贬称。
老实头:老实人。
(以上人物称谓摘自《泗县志》)
青年人:小年幼。小年轻
小伙子:小大哥ge3。
小姑娘:小大姐。
老爷爷:老。
年纪大的:有年人。
四、其他:
这里选择的一些词语很多都是不太好解释的,或者是与普通话不能直接对等的,写一点供大家参考,我相信大家看了之后还能想出来更多的富有泗县特色的方言话语。
形容人动作或行动快:日烟样。一日烟豆没有影子了。
形容非常甜:意耐人。意歪人
上身裸陋:赤净拔子
舔:嗦
踩在水里:蹅(cha3),小时候一下雨豆出去cha水玩。
吃到食物中有砂子:碜(chen3)牙,或牙碜(chen3)。
刚开始下雨:滴点子。
形容半途而废:胡了半嚓cha3。
骂别人呆:甩(甩熊、甩种)。
骂别人憨:蒲(蒲种,常与“六叶子连用”)。
骂小孩:炮冲的、炮子顶的。
形容事情出现大问题:坑死。
形容人调皮:拿集。
形容让人恶心:糁[sheng4]人
把汤里的杂质舀掉:潎[pie1]。
沙桨砸赖猴——对sei了
泗州戏
一、简介
二、历史溯源
泗州戏的形成说法不一,许多人认为它发源于苏北海州一带,原是当地农民以猎户腔和太平歌等民间曲调即兴演唱的小戏,后传入泗州并吸收当地民间演唱艺术,形成安徽的拉魂腔泗州戏。1920年前后,泗州戏才有固定的班社演出,并开始进入城市。
泗州戏与流传于江苏省徐州一带的柳琴戏以及海州、鲁南的淮海戏是同属于一个剧种--拉魂腔的不同流派。柳琴戏和淮海戏属拉魂腔的北派,泗州戏是拉魂腔的南派。该剧起源于江苏海州,发展、成熟于泗州,故名。
三、艺术特色
四、传承价值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2006年5月20日,泗州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xxx批xxx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泗州佛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中国人自古以来讲求个“缘”字,男欢女爱,缔结百年之好,这是缘份;爱生恨、反目成仇,这也是缘份。在闽台民间,司掌爱情婚姻的神明最有特色的,就是月下老人和泗州佛。
在,以月下老人作为主神的还不多见,但台南的大天后宫、万福庵,台北的情人庙,都供有月下老人的神像。
参考:[大泗县]
地方名人杨剑华
周德平
1952年生。泗县文艺创研室副主任,国家二级编剧。1980年前后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已发表小说、曲艺作品20篇,发表、上演大小剧作12部。主要作品《迎妈妈》、《情义千秋》、《红杏出墙》、《嫂子故事》等,先后荣获安徽文艺调演创作、第四和第十一两届公费华东田汉戏剧、全国天下xxx团优秀剧目调演剧目、第四届安徽文学、安徽省98规划题材剧本。
冯
著名作家,出版了以《旮旯村里的风流事》为代表作的多部小说作品,反响巨大。
曹大臣
1964年5月生。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日历史研究专家、硕导。重要作品有:
《图说中国xxxxxx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崔之清主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日本对华侵略与殖民》(关捷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江上青
民俗文化
泗州戏旧称“拉魂腔”。安徽四大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安徽、苏北及鲁南等地区,约有200多年历史。
据传与江苏、山东的柳琴戏同出一源。因其艺术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时期在泗州,解放后为体现剧种的地方特色,故改名泗州戏。泗州戏是由民间说唱以展起来的比较典型的板腔体唱腔剧种。其唱腔南、北方风格交融,婉约与豪放并蓄。尤其是女声唱腔,婉转揉情、优美动人。被群众称誉为“有拉魂的魅力”。泗州戏的艺术表演以“压花场”为基础,分“单压”和“双压”两种,具有明快爽朗、粗犷有力的鲜明特色。泗州戏剧目丰富,如传统剧目《大出观》、《三踡寒桥》、《樊梨花点兵》、《走娘家》、《拾棉花》、《喝面叶》等长期盛演不衰。解放后本县作者创作和整理改编的剧目50多个,其中《有心人》、《海云花》、《借纱帽》等10多个剧目在省地汇演中获。本县演员马方元主演的《打干棒》1957年在怀仁堂为党和国家xxx演出,获得好评。1999年泗县泗州戏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小戏《三结合变奏曲》赴京参加全国计划生育文艺会演,获银。本县现有泗州戏专业剧团一个,民间泗州戏班社15个,长年演出,深受群众欢迎。
生活习俗
(一)衣着
1981年农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泗县人民摆脱了吃高粱、红薯、回销粮和瓜菜代的困境。
(三)住房
(四)行
泗县旅游国家石龙湖湿地区
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宿州市湿地公园。石龙湖湿地地处泗县城南15公里处,湿地正常水面约1万多亩,是保存完好的典型湿地生态系统。
省级自然区
陈胜吴广xxx
陈胜、吴广xxx的旧址名涉故台(亦称射故台、射鼓台、射鹿台),古时是一片荒凉的沼泽地,故名“大泽乡”。
隋堤
隋堤贯穿泗县县城,自西而东,今天在城郊还能看出隋堤遗迹。
虞姬墓
虞姬墓,坐落在灵璧城东7.5公里处。灵泗(灵璧——泗县)公的南侧,唐河东首。原墓区范围南北宽20米,东西长100米。1979年复土修筑了墓冢,并将清代与时期的三块碑修复立于墓地。1982年又征用了土地,扩大墓区,周围筑起围墙,建立了门楼,题“虞姬墓”三字。整个墓区为3942平方米,靠墓区东南侧,建一小型纪念馆。
在墓后的石碑上,上方刻有“巾帼千秋”。正中刻有“西楚霸王虞姬之墓”,两旁则刻有“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卿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前往墓区的游人,络绎不绝。
泗县文庙
泗县文庙古迹遗址坐落在泗城正中偏北,原有大成坊、木灵星门、泮池、戟门、东西厢房、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建设,现仅存大成殿。此殿初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后经嘉庆九年(1804)和咸丰三年(1853)两度,现整体建筑较完好,为省重点文物单位。
垓下古战场
垓下古战场,位于县城南五十里,城后大队一带。
泗县与泗州
泗县早在夏朝即开始建制,汉始置夏邱县,后汉改夏邱县为虹县。634年,将虹县纳入泗州。1680年,泗州城陷没于洪泽湖。1777年,迁泗州州治于虹,虹县并入泗州。1912年(元年)4月,废州制,泗州改称泗县,隶属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