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电商研究院:《2018年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全文)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电商门户互联网+智库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一、2017年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增长

表12010-2017年我国农产品产量表(万吨)

(一)网络期货交易

(二)网络期权交易

大连、郑州两个期货市场农产品分别有期权交易品种豆粕、白糖,均采取网上撮合交易的方式。2017年交易512万手,交易额38.23亿元。

(三)大宗商品电子交易

(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网上交易

如北京岳各庄批发市场食迅网2015年6月上线,是以实体批发市场为根据地的生鲜食材垂直电商平台。岳各庄批发市场的全部商户需要入驻到食迅网,入驻后可在线上与客户进行交易。食迅网为生鲜食材的交易搭配了仓储、配送服务。与之前批发市场搭建的线上商城相比,食迅网已能实现自动化操作订单。每日晚24点,食迅网系统会将当日所有客户订单进行集中分类处理,通过平台系统将订单自动分配给相应匹配的商户。同时,商户可通过商户系统平台收到订单,并从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后的货品中智能称重后完成对货品的出仓分拣,最终将货品安全高效、保质保量配送到相对应的客户手中。2017年,岳各庄批发市场的年销售量超100亿元,食迅网实际业务量占市场总交易额的比例尚不足1%,但食迅网交易额每年以3倍的增长速度发展。

(五)各类农产品网络零售

2017年我国各类农产品网络零售模式十分活跃,见如下表:

粮食及其他农产品各种网络零售模式创新

(六)农产品网下智能体验店和智能菜市场

1、生鲜智能店

阿里、京东、永辉、苏宁析零售超市计划表

2、生鲜无人店

3、智慧农贸(菜)市场

(一)2017年全国农产品电商基本数据

1、2017年我国农产品期货、期权网上交易7.89亿手,交易额达到40.88万亿元。

2、2017年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在整顿中得到发展,2017年我国各类农产品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达到1969家,其中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来说是585家,占29.7%,包括农产品类市场417家、林产品类市场(含木材、纸浆等)59家、畜牧禽类市场(含肉类、禽蛋、草业等)45家、酒类产品市场39家、渔产品类市场25家。如沁坤现货电子交易、生猪交易所、海洋商品交易中心、重庆咖啡交易中心、美菜、一亩田等。2017年全国大宗农产品商品电子交收额预计超过10万亿元。

4、2017年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商达到1391.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50%,预计2018年将超过1500亿元。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发展迅速,自2013年以来连续5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呈现逐渐趋缓的态势。

6、2017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大关,2016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达到1657亿元,增长率为36%。随着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的逐渐成熟,2018年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2300亿元。

(二)中国农产品网络零售消费市场分析

2018年1月,艾瑞发布《2018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消费洞察》,阿里发布《2018年餐桌消费潮流趋势报告》,京东发布《环球寻味进阶中国年——2018年生鲜年货消费报告》,本报告结合三个报告,同时还考虑到一些非生鲜类农产品,来分析中国农产品网络零售(特别是生鲜)消费市场。

1、进入网上网下融合、“六位一体”业态创新

2017年我国农产品网络零售进入网上网下融合发展、“六位一体”模式多样的时期,消费者而言更加注重品质和健康,由此标志着生鲜电商进入品质消费时代,由此生鲜电商也在转型升级,由旧电商进入新电商时期,新电商即网上与网下相融合,形成了综合性生鲜电商、垂直生鲜电商、O2O电商、智能店新业态、体验店、无人店“六位一体”的新时期。

2、主要消费群体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推动消费观念升级变迁,随着消费观念升级变迁,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必需品,对于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农产品的品质消费促进了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反过来农产品电商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品质消费的升级。

3、主要消费的品种

(1)如果还考虑坚果干货这一品类,应是农产品网络零售中最大的品类,此外米面油成为农产品电商的基础品类增长显著。以大米为例,在天猫网站上销售的米面油2015年、2016年、2017年逐年增加,其中泰国茉莉香米销售最好。

3、生鲜农产品网络零售主要特点

(1)更新鲜概念,如新鲜的活龙虾、大闸蟹、牛奶受欢迎。其主要得益于现代科技,如HPP超高压冷榨技术使果汁、柳子水更新鲜;船冻技术使海鲜品更新鲜。

(2)更天然概念,如2015-2017年鳕鱼、散养蛋类、鸡肉等销售额增长较快。

(3)更营养概念,如2015-2017年丹麦、智利、挪威等地的三文鱼很受市场欢迎。橄榄油中小包装受欢迎,滋补干货很受欢迎,销售额较高的有宁夏枸杞、青海黑枸杞、中宁枸杞。草莓销售额较高,主要产秘鲁、智利、中国大陆;猕猴桃增长较快,主要是红心、黄心、绿心品种。

4、跨境生鲜电商增长快特点

从总体而言,进口生鲜快速增长,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从品类来说,品类已经多元化。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品类涌现,满足消费者不同口味的需求。从产地来说,产地已经多元化。“一品多地”成为趋势,消费者足不出户可挑遍全球的生鲜。由一二线城市向三线城市,现在向四线城市发展。

江浙沪和广东是主要进口生鲜的主力消费地,而辽宁、山东等地增长强劲。2017年进口TOP10分别是芒果、车厘子/樱桃、橙、火龙果、奇异果/猕猴桃、牛油果、苹果、冻虾、牛排、榴莲。

2015-2017年进口冻虾增长较快,阿根廷红虾销量最大。

2018年春节天猫进口生鲜增长达到300%,创历史新高。

5、特色农产品(2015-2017年)增长快的特点

TOP10是:阳澄湖大闸蟹、大连海参、广西百香果、蒲江猕猴桃、长岛海参、三亚菠萝蜜、烟台大樱桃、威海海参、秭归脐橙、平和馆溪蜜柚。

6、品牌农产品网销效果好

2017年是国家品牌战略的第一年,也是农业部品牌促进年,农产品品牌促销引起高度重视,如清远鸡2015-2017年大幅度增长,2017年通过品牌促销效果更好。朕的贡米采取国家博物馆联名+12大国产大米生产区+天猫平台推出,效果很好。针对消费者的需求,采取更便捷、更贴心、更个性、更迅速、更放心,如即食火锅、小包装牛腩等,很受市场青睐。

(一)政府出台“促进发展与加强监管”“双重政策”

因为我国农产品市场和电商进入到一个“发展期”,在发展时期需要促进发展和规范监管并重,在“引入期”以培育为主,在“成长期”以促进发展为主,现在中国农产品电商进入到一个新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以转型升级为主要内容。

二是中央各政府主管部门出台相应的促进发展与加强监管的政策,如:

(2)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商务部办公厅联合颁布《促进电子商务发展部际综合协调工作组工作制度及三年行动计划出台》,30余部委2016-2018年将展开分工,这里再次提到了农村电商的问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针,以贫困县、贫困村和建档立库贫困户为重点,开展电商扶贫;

(3)2017年1月9日,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召开,决定对各类交易场所进行清理整顿“回头看”;

(5)网络监管与示范发力,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加强网络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建设,在2016年上海长宁区建设网络监管与市场服务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2017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先后在江苏宿迁、山东省临沂市、重庆市綦江区、福建省福州市、浙江金华、赣州+泰和等也启动网络监管与市场服务示范区建设。

(二)生鲜电商进一步活跃成为新亮点

1、冷链物流促进了中国农产品电商的发展

2017年我国冷链物流得到较快地发展,2017年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总额达到4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占全国物流总额252.8万亿元的1.58%,冷链物流总收入达到2400亿元,增长10%,冷链物流仓达到1.193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7%,约4775万吨,同比增长13.7%,冷藏车预计达到13.4万辆,全年增加1.9万辆,同比增长16.5%。在冷链物流的推动下,2017年我国生鲜电商交易额达到1391.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50%。

生鲜消费需求做倒逼冷链物流发展,生鲜电商潜在的巨大的市场需求对冷链物流发展具有拉动作用。冷链物流质量将得到提高,政府对冷链基础建设重点扶持,越来越多的冷链服务商将出现。冷链物流服务成本有望降低,生鲜电商行业发展带来的订单规模效应将会使冷链物流服务商的边际成本下降,从而形成正向循环。部分自建冷链物流将逐步开放,对于较为成熟的自建冷链物流将自建物流开放,成为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种方式。

2、线上非标农产品进一步实现品牌化

(1)消费升级推动商品品牌化。消费者购买生鲜对质量和品质更为重视,对体验有更高的要求,而价格已经不是最主要的消费决策因素。消费者生鲜购买观念的升级推动生鲜产品品牌化趋势,通过品牌的管理实现更严格的选品,供应链把控以及更创新的服务模式。

(2)生鲜产品标准化亟需品牌化。消费者追求更高的品质保障,生鲜产品需要经过严格标准化的分选、包装、和处理,确保商品的外观、口味都达到一定的标准。标准化的生鲜产品需要通过品牌传递给消费者,提升消费者依赖度,

(3)品牌化帮助实现差异化竞争。品牌把自身产品与其他产品区分开来,增大品牌的溢价的空间,增加消费者的忠诚度及粘性。比如产品可追溯、绿色、品质优良等等,另外,品牌故事的推广、各种营销方式的宣传,精细化运营等,都是打造优质生鲜品牌的关键。

3、场景化营销更为普遍,营销趋向内容化

消费不断升级、生鲜食品的“朝发夕食”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诉求,他们需要在质量和体验上追求新的享受。

4、创新的消费体验将持续涌现

随着生鲜平台的不断创新,消费者线上购买生鲜更加便利,体验更加多元,生鲜电商平台供应链布局越来越深,线上线下融合更加紧密,场景化的消费需求日渐明显,成为生鲜电商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创造生鲜场景、一小时到达、即刻赔付等创新服务不断涌现,消费体验将不断地升级。

(三)农产品市场与电商生态圈、生态链发展

农村电商的发展逐渐形成相应的生态圈、生态链的发展态势,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移动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机互动等现代新技术,将网站、平台与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联系起来,形成以平台和网站为中心的基地+农户+合作组织+厂商+农户的网上网下相互联动的生态圈、生态链关系,包括电商服务中心、电商园区、农户、合作社、加工企业、物流配送企业、金融保险机构等形成一个有机的联系。

(四)农产品电商卖实物,更卖服务与体验

农村电商以谁为核心,不是“下行”,而是“上行”,农产品上行是农村电商的“牛鼻子”,只有把它做好了,以农产品电商为中心,我国农村电商才有可持续的发展。总结各地的经验,我们发现,哪些地方农村电商做得好,都是以农产品电商为核心的,如农产品电商+旅游、农产品电商+农资、农产品电商+日用品、农产品电商+再生资源、农产品电商+食品安全、农产品电商+餐饮、农产品电商+休闲观光+娱乐等,只有这样才做好农村电商,这已成为一个大趋势。各地农村电商上行归纳起来,是“卖实物产品、卖服务、卖体验”,甚至将本地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开发。

(五)农商互联模式多样

2017年在“联产品、联设施、联标准、联数据、联市场”基础上,2017年各地将深化这一模式,2017年商务部与农业部签署了《关于深化农商协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通知》。从10个方面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

1、开展农产品电商出村试点。优先选择具备条件的深度贫困地区。试点县选择至少1个品种,加强农产品分等分级、加工包装、物流仓储、冷链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集中实现农产品商品化、品牌化、电商化,创新农产品电商销售机制和模式。

2、打造农产品电商供应链。各地要充分发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引导作用,立足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以电商等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益农信息社,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分散农户参与,积极引导当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引进、培育一批适应电商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运营公司。

5、提高农产品网络上行的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聚焦到农产品网络上行,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鼓励电商示范县加大资金、技术、人才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益农信息社、行业组织、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专业运营公司的作用。推动传统农业企业转变生产方式,提升产品设计能力,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率和电商销售比例。

10、加强监测统计和调查研究。各级商务、农业部门要探索建立与电商企业的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农产品电子商务监测统计制度,及时发布运行信息。电商示范县要加强对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和物流体系建设和运营情况的监测,充分发挥乡村站点的作用,做好线上数据与线下实际的比对,及时准确掌握本地网商数量、经营状况、发展规模等。组织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要研究提出进一步推进电商扶贫的政策措施,大力推广在实践中创造出的好机制、好模式。联合认定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

(五)农产品电商扶贫进入“热点”发展期

全国电商进农村756个示范县中有67%是贫困县,许多贫困县都采取电商扶贫作为扶贫的一种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阿里、京东、苏宁、供销E家、乐村淘、拚多多、沁坤等网站比较突出。2017年社交电商拼多多投入34亿元,帮助全国农户销售183.4万吨农货,催生9亿多笔扶贫订单;在730个国家级贫困县,扶持起4.8万商家,帮助农货搭上社交电商“高铁”,带动其年销售额增速超过310%。

2014-2017年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及其比例

(六)农产品电商标准得到重视和推广

3、2017年11月国家标准委员会拟立项《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质量控制规范》等36推荐性国家标准项目。2017年11月国内首个《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标准》在浙江杭州发布,该标准共制定了28类,包括蔬菜、水果、肉鱼蛋类和茶叶4大类,具体内容涉及质量基本要求、等级规格、安全检测、包装与标识、产品要求、贮藏保鲜和运输管理等方面。

(一)农产品电商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当前我国承担农产品流通主渠道70%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正转型升级外迁,我国农产品电商也在积极与实体经济融合并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探讨多种网上与网下融合发展的路径和创新模式,以平台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受到追捧。

(二)农产品电商冷链在示范中得到推广

商务部2018年1月公布了4个“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城市”:厦门市、成都市、潍坊市、烟台市。商务部公布了“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企业”(9家):山东中凯兴业贸易广场有限公司、山东喜地实业有限公司、家家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希杰荣庆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山东宏大生姜市场有限公司、神州姜窖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名称:潍坊艺德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青海省三江集团商品储备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绿草源食品有限公司、新疆海联三邦投资有限公司。

(三)农产品电商将进一步规范发展

一是农产品市场的各种标准不断推出,从商品种养、采购、供应方式、市场运营与管理来说都会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标准化。随着标准的出台,2018年将以蔬菜、水果、肉鱼蛋类和茶叶为重点,对质量基本要求、等级规格、安全检测、包装与标识、产品要求、贮藏保鲜和运输管理等方面提出规范要求。

二是国家将加强农产品电商监管,如2018年1月1日起《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实施,这是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和《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之后,国家对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专门性规章,对于网络餐饮服务的监管、平台主体责任落实、入网餐饮商户和配送要求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目前,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积极落实《办法》,适应新业态、运用新技术审慎监管。

(四)农产品电商将进一步智能化发展

许多农产品批发市场、菜市场、智能店、无人商店等将采用智能技术加快了提档升级的步伐,农产品的订单、采购、预冷、仓储、运输、配送、销售、退货、召回、包装回收等将更智能和规范。

(五)农产品电商将实现“五大融合发展”

1、内外贸融合发展。既做内贸,也做外贸,认真探索商品交易市场增加外贸功能的探索,不仅仅走出去,也包括引进来,还有在“一带一路”上发挥较大的作用。

2、网上网下融合发展。既要创新网下实体市场模式,也要创新网上市场的模式,并且做到网上与网下相融合发展,形成相互联动的关系。

3、硬件软件融合发展。过去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比较重视市场大楼的硬件建设,而较少市场的软件建设,市场软件建设不仅仅是建设博物馆、建设五A级旅游景点的建设,还包括市场制度、市场诚信体系、市场文化建设等。

4、围绕转型升级外迁融合发展。有步骤地将一些市场转型为其他业态,如零售、物流园区、体验市场等,各类市场要积极升级,用现代科技武装自己,外迁过程中也要转型、升级紧密融合起来。

5、农产品电商品牌的融合发展。在2017年品牌推进年,2018年农产品质量推进年的基础上,农产品电商将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共用品牌融合发展,将农产品网上交易与网下交易融合发展,借鉴实体交易市场品牌建设经验,如培育品牌商户、引进品牌商品、提供品牌服务、提供品牌的管理,使中国农产品电商平台促进实体市场加快转型升级外迁的步伐。

(六)农产品电商国际化发展

(七)农产品电商功能化发展

我国农产品市场+互联网的各类市场,如超大型市场、大型市场、中型市场不仅仅具有交易功能,还具有信息功能、物配功能、供应链功能、支付结算及融资功能、网络金融的功能、外向型功能,有的还具有旅游功能等。

(八)农产品电商特色化发展

我国农产品市场+互联网只要有特色就会生存和发展,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存和发展空间。传统地追求规模、数量、同质、低价等竞争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农产品电商发展需要,网上网下一体化市场将更加理性选择竞争方式和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大连商品交易所网站[EB/OL]2018

郑州商品交易所网站[EB/OL]2018

上海商品交易所网站[EB/OL]2018

中国证监会网站[EB/OL]2018

中物联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流通分会.中国大宗商品电子类交易市场概况统计2017[R].2018

商务部.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公益性农产品示范市场总结、评估和推荐工作的通知[EB/OL]2017-12-23

2017拼多多扶贫助农年报[R].2018-2-2

洪涛.2017年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R].2018-1-19

洪涛,洪勇.2017年中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R].2018-1

阿里研究院.2017淘宝村发展报告[R].20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一号文件”[R].2017/2018

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A].2017-2-12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商务部办公厅.促进电子商务发展部际综合协调工作组工作制度及三年行动计划[A].2017

国家工商总局.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A].2017-1-11.

商务部与农业部.关于深化农商协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通知[A].2017

拼多多发布助农年报,全年催生9亿多扶贫订单[EB/OL].中华网2018-01-2920:49

鲜活农产品电商流通标准[S].2017-11

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S].2018-1-1

食品安全法[A].2015-2-1

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A].2018-1

阿里巴巴研究院.2018中国人新年俗报告[R].2018-2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天猫.2018中国餐桌消费潮流趋势报告[R].2018-2

艾瑞.2018中国生鲜电商行业消费洞察[R].2018-1

阿里研究院.2018年餐桌消费潮流趋势报告[R].2018-1

京东研究院.环球寻味进阶中国年——2018年生鲜年货消费报告[R].2018-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A].2018.1号文件

2018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简版)[R].2018-3

THE END
1.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的工作总结(精选10篇)农业局按照县人大常委会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法》规定,重点突出协调职能,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局紧紧围绕食品质量安全,切实加强农产品产地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狠抓农产品源头基地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食品安全协调和监管工作。 https://www.ruiwen.com/zongjie/1931751.html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全面推广运用,总体设计存储量47.5TB,可登记140万个生产经营主体。同时还配套建成了指挥调度中心、移动专用APP、监管追溯门户网站、国家追溯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等。2020年以来新增设了企业主体注册分类指标,开通了食用农产品电子合格证打印功能,推动实现“ 一码两证、一码通用” 。国家追https://xczx.nwsuaf.edu.cn/sndtB/750260a4569b4153b2a20a6e3c0f4ef7.htm
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论文8篇(全文)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不仅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改变了长期以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无法可依的状况,标志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入法制化的轨道。本文阐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95x02k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