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区关山街道田野上,农机正在作业。
秋种一季定全年。连日来,我市各涉农区县全力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冬小麦播种中。各涉农区县或保障良种、化肥到田间地头,或指导良种良法配套抢墒播种,或调度农机指导农机农艺融合,助力冬小麦应播尽播。截至10月27日18时,全市已播夏粮207.38万亩、占预计播种任务的98.8%,全市秋播工作基本结束。
新技术保障高效播种
10月25日,在阎良区关山街道光明村百亩良田上,三台拖拉机一字排开,在希望的田野上来回穿梭,把新一年的希望播种到田间。秋日的田野上,呈现出一派农忙景象。
高达2米的拖拉机上,阎良区远航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文武手握方向盘,操纵液压操纵杆控制升降旋耕深度。在耕种操作中,他需要把握好旋耕的深度、平整度,根据土壤的绝对含水量调整旋耕机。“如果含水量高,我需要让旋耕机转速降下来,这样才能让土壤更加细密,播种时才不容易走墒。”张文武说。
据了解,在今年的秋播工作中,我市倡导采用3335小麦宽幅沟播新技术。即每亩播种量30斤,深松深度30厘米、化肥3层分施,机械进地一次性完成深松、施肥、播种、覆土、镇压5项作业工序。
在张文武耕作的田间,记者看到,播种机械由轮式拖拉机悬挂宽幅沟播机,箱体里分别装有化肥、麦种。机械入地后,随着旋耕机转动,肥料入地,种子有序落入土壤,经过覆土镇压,依次完成5道播种工序。
“小麦宽幅沟播机可一次性完成5项作业。与传统的播种方式相比,每亩能为群众节省70-80元,且能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和整地播种质量。”阎良区农技中心负责人李若飞告诉记者,小麦宽幅沟播技术还具有显著的抗旱、抗寒、抗倒伏、抗病虫害等抗逆作用,能够增强小麦的抗逆性能和抗病能力,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助力群众增收。
复式作业助力增产增收
10月26日,在鄠邑区玉蝉街道上涧子村的田野上,宽幅沟播机正忙着开沟、播种、撒种、覆土、镇压。拥有2000多亩土地的种植大户李永利说:“今年区农机管理站帮我联系了种植机械,区农技中心技术人员指导我们选种播种。通过机械化种植每天可播种200亩地,省工省时、效率高!”
“农机日趋高效化主要体现在复式作业把过去的旋地、施肥、播种、整地等繁琐程序集中在一台机械上,复式作业单机具完成多种作业项目,可让作业工序减少,成本同步降低,劳动强度减小。”鄠邑区农机管理站技术员李崇礼说:“我们算了一笔账,比起传统多机协作机械化作业,复式作业让每亩地平均增产约50公斤、增收15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