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农药使用量较大,施药方法不够科学,带来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残留超标、作物药害、环境污染等问题。为科学有效控制重大病虫发生为害,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有效控制农药使用量,我县农技植保部门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依靠科技进步,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绿色新型农药,配套使用无人机等高效施药器械,加快转变病虫害防控方式,大力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实现农药减量控害增效,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现将今年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总结如下: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牢固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坚持减量与保产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生产与生态统筹、节本与增效兼顾的原则,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等,大力推广以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高效低风险农药施用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加快新型植保机械推广应用步伐,提高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农药利用率,推进农药减量增效。
二、农药使用量情况
我县现有耕地面积185.2万亩,今年三大主要作物种植面积:小麦约34.5万亩,马铃薯约35.6万亩,玉米约77.5万亩,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药总量(折百量)为76.40吨(2015年)、46.0吨(2016年)、40.5吨(2017年)、26.8吨(2018年)、26.1吨(2019年)、10.3吨(2020年)、9.08吨(2021年)、8.165吨(2022年),农药使用量每年递减。为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农药、高效施药器械及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配套措施,实现农药在农业生产中提质增效,虽然种植业结构得到调整及使用了新的种植技术,但病虫为害仍有发生,而施用农药防病治虫害仍然是增加产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农药的使用不可避免;而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也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因此实现农药的减量控害,十分必要。
三、技术措施
(二)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强了对各类新型防治组织的指导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资金补助、物资扶持、技术指导、评优推荐等方式扶持防治服务组织的发展。及时提供病虫测报信息和防治技术,鼓励开展承包防治,引导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提升专业化防治组织防治水平和服务能力。积极开展“统防统治百县”创建活动,开展优秀防治组织评优,示范带动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2022年全县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总面积为89.79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34.5万亩,病虫害发生面积78.7万亩、防治面积78万亩,统防统治面积34.55万亩覆盖率达到44.3%;玉米种植面积77.5万亩,病虫害发生面积78.2万亩,综合防治面积40.5万亩,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17.86万亩覆盖率44.1%;马铃薯种植面积35.6万亩,病虫害发生面积72.2万亩、防治面积69.2万亩,统防统治面积30.9万亩,覆盖率达到44.5%。危害损失率总体控制在5%以下。
(三)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釆取强有力措施调动农民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的积极性,推广应用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简便、实用、有效的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建立了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区,引导规范植保社会化服务,加强防控技术集成,按区域、按作物,集成组装配套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逐步实现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的规模化实施、规范化作业,不断扩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有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绿色防控总面积达79.96万亩115.88万亩次,其中小麦绿色防控15.59万亩31.6万亩次,马铃薯绿色防控16.09万亩42.3万亩次,小麦及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5.2%;由于使用了高效施药器械,提高了农药利用率并达到41.5%,我县属于玉米绿色防控创建的示范县,玉米的绿色防控面积48.28万亩次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了62.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植保专业服务组织、种植大户科学用药培训覆盖率逐步提高,特别是加大农户科学用药培训,巩固农药减量增效成果。
(五)推广新农药械。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引进筛选新型生物农药和高效环保型农药,有效替代高毒、高残留及已产生高水平抗性的老旧农药品种,逐步优化农药使用结构。示范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和植保专业服务组织购买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高效植保机械,提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平,提高农药利用效率。县农业农村局及时转发了《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推荐使用2021年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品种及使用技术的通知》,我县要结合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和农业生产实际广泛宣传和推广应用。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我县农业农村局要切实加强政策支持和统筹协调,成立农药减量增效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明确目标、细化措施、靠实责任,全力落实各项技术措施,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二)加强政策扶持。我县积极落实马铃薯晚疫病、小麦条锈病、苹果蠹蛾、梨火疫病等重大病虫疫情防控项目资金,及时做好防控物资贮备,加大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风险化学农药、新型植保机械及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力度。同时积极争取了地方财政支持,落实农机补贴政策,购置先进的病虫监测设备和大型植保器械,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切实提高应急防控能力。
(三)做好技术服务。充分发挥农业专家和植保技术人员指导作用,在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组织开展田间巡回指导和现场技术服务,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加大对种粮大户、植保专业服务组织技术负责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技术负责人、村级植保带头人等的技术指导,切实提高农药使用水平,提高农作物病虫防治效果。
(四)加强监督管理。农业农村局切实贯彻《农药管理条例》,全面履行农药监管职责,加强农药经营和使用环节的监督管理,督促农药经营企业(商户)全面实施进销货台帐登记、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等制度,鼓励发展直供直销、连锁配送等现代营销体系。加大了执法打击力度,严厉查处了违法生产经营国家禁限用农药、无证生产经营农药、生产经营未登记、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等假劣农药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了非法添加隐性农药成分、生物农药中添加化学农药、肥料中添加农药以及以肥充药的违法行为,净化农药市场,维护农药生产经营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