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票科技乡村振兴“肉铺子”智慧畜牧发展任重而道远!

农业农村部在《2018年畜牧业工作要点》中指出“推动畜牧业在农业中率先实现现代化,是畜牧业助力‘农业强’的重大责任”。2016年国务院发布《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要超过30%,而2018年我国畜牧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25.27%。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0461.17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随着未来我国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畜牧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畜牧行业总产值将恢复增长,在2024年超过3.2万亿元。

我国是畜牧业大国,畜牧总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其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从家庭副业逐步成长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已经具备了比较充足的生产能力和比较完善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畜牧业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集中化、规模化,并以营利为生产目的,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依赖以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智慧畜牧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突破畜禽养殖核心关键技术,实现环境保护、畜禽健康养殖、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换言之,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畜牧系统是畜牧业的发展趋势,而基于国产自主研发的核心芯片将为智慧畜牧系统提供底层技术和安全保障。

一、核心技术

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粗放式传统畜牧养殖向知识型、技术型、现代化的智慧畜牧养殖转变,利用技术优势已成为驱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1.物联网技术为智慧畜牧业提供了数据基础

畜牧业物联网是由大量传感器节点构成的监控网络,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畜禽个体生长状况、养殖环境等信息,利用无线传感网络/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数据异构、实时在线数据传送,为智慧畜牧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为开展智能化分析奠定了基础。

2.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是畜牧数据智能化分析的重要手段

畜牧数据具有多源、异构、跨平台、跨系统的典型大数据特征,采用传统技术手段处理这类数据非常困难,独立分散的养殖户更无法提供相应算力。云计算为畜牧大数据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核心技术包括基于多模态特征的知识表示和建模、面向领域的深度知识发现与预测、特定领域特征普适机理凝练的知识融合等。

3.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畜牧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人工智能包含机器视觉、语音识别、虚拟现实和可穿戴设备等多项核心技术,可以多方位融入和应用到畜牧生产与管理过程中,改造传统饲养管理方式,提高生产管理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二、现状及趋势

1.养殖环境监测技术进展迅速

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畜禽养殖环境进行有效监管,是智慧养殖的首要要求。随着传感器、移动通信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传感器获得环境参数,将之传输到云端,并在手机、PDA(掌上电脑)、计算机等信息终端进行显示,已成为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普遍采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对获取的大量监测数据如何科学有效地加以利用,进一步指导畜牧生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2.现代身份标识技术助力全生命周期管理

个体身份标识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是实现行为监测、精准饲喂及疫病防控、食品溯源的前提,是实现畜禽智能化生产的必然要求。在传统畜牧业养殖模式中,常见的畜禽标识技术手段包括喷号、剪耳、耳标和项圈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面部识别、虹膜识别、姿态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开始向畜牧业延伸,为智慧畜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使得生物个体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生命状态的跟踪预警变得更加智能。

值得一提的是,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已在我国畜禽身份标识中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可以集成在耳标、项圈中,更有研究者探索研究微型的植入式RFID芯片,以期通过更加快捷的手段实时获取畜禽的身份信息。虽然以上技术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但在畜牧养殖业中仍然存在维护成本高、操作复杂等现实推广问题,导致目前并未得到大规模应用。因此,研发更为廉价、操作更方便的新一代智能化个体身份标识技术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3.面向个体的精准饲喂技术前景广阔

精准饲喂主要是面向猪、牛、羊等中大型牲畜的精准化养殖,主要包括饲喂站、自动称重、自动分群和饲料余量监测等设施仪器。智能化精确饲喂技术将营养知识与养殖技术相结合,通过科学运算方法根据牲畜个体生理信息准确计算精准饲料需求量,通过指令调动饲喂器来进行饲料的投喂,从而实现了根据个体体况进行个性化定时定量精准饲喂,动态满足牲畜不同阶段营养需求。该类技术是基于牲畜的个体识别、多维数据分析、智能化控制的集成应用,虽然饲养设备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但经济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动物福利及行为监测刚刚起步

动物福利关乎到动物的健康养殖和畜牧业安全生产,也直接影响畜产品的品质,间接影响着人类的食品安全。如智能监测技术已经用于放牧牛羊福利研究中,包括音频分析、视觉检测、行为监测、行为特征识别、卫星定位和无人机巡航等关键技术。准确高效地监测畜禽个体行为,有利于分析其生理、健康和福利状况,是实现自动化健康养殖和肉品溯源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畜牧养殖主要以产量提高为重,而对动物福利和高品质安全生产的重视有待提高,对于福利化养殖技术及评价体系尚处于研究阶段。

5.以畜牧安全为核心的智能化技术需求紧迫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畜牧业智能装备研发,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智慧畜牧的前提是自动化和信息化,在继续优化养殖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同时,面对智慧畜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新型高端智能装备研发力度,加强集成创新养殖场智能感知控制系统、畜禽健康监测系统、养殖机器人、畜产品收割加工机器人、自动化粪污处理系统等高端智能装备产品,推动智慧畜牧实现跨越式发展。

2.制定智慧畜牧行业标准,规范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基于各种架构和技术的畜牧养殖物联网、数据中心相继建立,在解决信息化的同时,也导致各类系统之间无法实现数据共享,系统重复建设、信息孤岛问题突出,难以实现数据共享和挖掘畜牧数据的潜在价值。而行业标准可以引领技术进步、规范畜牧行业健康发展。

3.研制畜牧专用芯片,解决智慧畜牧核心技术“卡脖子”隐忧

以植入式RFID芯片、畜牧专用处理器等的研发为核心,研制动物体温监测及环境温湿度、光照度、特殊气体监测用传感器、低功耗RFID芯片,攻克低功耗植入式体温监测传感芯片,实现畜牧养殖环境监测典型传感器的国产化替代,解决智慧畜牧核心技术“卡脖子”隐忧,为牲畜健康监测提供智能化手段。

4.打造“云+端”的立体智慧畜牧云平台,全面推进智慧畜牧升级发展

四、牛产业供应链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牛票

牛票是内蒙古牛票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核心项目。牛票项目是由全国人大代表吴云波牵头,以扎鲁特旗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为首批试点,充分运用产业供应链管理理论,以牛票作为项目运行载体,打破产业界限、区域界限、企业界限,对肉牛供应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全面规划,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建立肉牛产业供应链各节点、产业协会和战略联盟之间的伙伴关系,设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整个产业供应链运作效率和效益,满足客户价值并实现供应链成本最小化。

目前已形成以集团公司总部(通辽)为管理和统筹核心,内蒙古玛拉沁艾力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合作社)示范基地,内蒙古牛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科技技术支持,内蒙古牛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市场与销售主营,首牛(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为跨域产业发展资源开拓、村城联动的多维立体的组织结构体系。

作为扎根在中国“黄牛之乡”通辽的“土生土长”的牛票项目,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与供应链管理方式助力通辽地方政府对产业加强管理,规范肉牛市场经营,带动整个肉牛产业发展,在通辽市十四五发展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时期具备着代表示范性的带头作用。

(1)肉牛产业“保险+期货”实业养殖供应链+金融践行探索

肉牛产业稳产保供是“三农”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牛票探索和正在践行肉牛产业链“保险+期货”模式,联合肉牛养殖户、期货交易所、证券期货公司等多方力量,以期货市场价格(非现货市场价格)作为保险产品中的“价格指数”确定目标价格和赔付标准,更加精准反映未来市场预期,提高保险设计的精准度,有效保障肉牛养殖者收入稳定;同时,引入同在期货市场有相应产品的草料、饲料价格,帮助养殖户及时了解未来牛肉市场价格走势,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减少因市场波动造成的损失,降低养殖风险。该模式填补了合理分散价格风险的空白,是对我国传统畜牧业保险的必要补充和有益探索。

(2)发展乡村振兴村播电商,培养“新农人”助农兴产

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市场经济与销售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尤为凸显在直播电商的飞速兴起和发展。“农民有体面,小康才能全面”发展‘村播’产业已逐步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转变的有力抓手。让农(牧)民成为专业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数据为农资,围绕“主播培训孵化,园区运营管理,地方线上线下活动举办”为核心业务展开工作。

2020年牛票旗下内蒙古牛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通辽当地发起通辽村播“新农人”培育计划,目前已先后与通辽市妇联、奈曼旗妇联携手在奈曼旗电商消费扶贫运营中心举办开展了“聚巾帼力量助脱贫攻坚”通辽市基层妇女电商实用技能培训班。

乡村振兴电商直播“新农人”培育计划是以培训+实践双结合,通过完善的主播培训孵化体系、丰富的活动策划组织经验、丰富的直播基地运营管理经验、丰富的媒体资源优势,可为地方确保实现年度培训主播人数不低于1000人,其中月入过万主播不低于50人,每年举办活动场次不少于3场,年度销售额不低于2000万元的任务指标。

(3)吸纳返乡大学生新兴人才就业

2020年返乡留乡农民工增多,各地加大扶持力度,支持返乡留乡农民工创业创新,农村农业部预计2020年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1010万、比上年增加160多万。牛票项目力争要实现将肉牛繁育、屠宰、加工、存储、运输、销售、附加值服务等肉牛产业供应链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实现业务流程承接,打通供销通道,使各方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在此过程中,需要吸纳大量开括创新、高质量文化和技术型人才,在产业产能创新示范基地的打造,新技术应用,新市场手段的培训与探索等众多方面发挥作用,进而实现良性的助力地方返乡创业创新就业局面。

(4)跨域联动,双流导向,让优质食材产品走出去,产业助兴资源引进来

牛票项目力求达到以下目的:

(一)满足牛肉产品消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即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和定制服务。

(二)将肉牛繁育、屠宰、加工、存储、运输、销售、附加值服务等肉牛产业供应链环节有机地衔接起来,实现业务流程承接,打通供销通道,使各方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实现供应链所有链主共创价值,追求供应链整体的利润最大化。肉牛产业供应链链主除了通辽市的养殖户、合作社、企业以外,还分布于其他各线城市,政府管制程度、市场竞争程度各有不同,能够长远走到一起,必须以利益相连接,以便共享资源、共降成本,共抵风险,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益。

(三)通过组合手段及科技金融创新方式,打造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和授信机制,倒装金融机构,解决肉牛产业发展资金和结算问题,使活牛成为可确权资产、资产资本化。

THE END
1.农资供销网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项目顺 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供应]调味品磨粉机 [供应]供应螯合钛促进对氮磷钾的 [供应]供应澳仕达EDDHA-Fe6%螯合铁 荆州:补链延链强链 让农产品加工产 城区招商引资产业如何扶持?市招商 2020镇江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http://www.nzcg.org.cn/
2.中国农网全国农资保供平台正式成立同时,针对化肥市场的变化,不定期组织召开会议,传达国家有关政策,协调产销关系,反映企业诉求,争取金融、交通等方面支持,积极促进农资市场供应稳定,提升产业链整体保供效能。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郭卫表示,全国农资保供平台的成立是农资行业合作共享精神的体现,对于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维护农资市场总体平稳,促进农资产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824220
3.农资进销存台账管理系统精准记录高效运营的农业供应链关键农资进销存台账管理系统:精准记录,高效运营的农业供应链关键 农资进销存台账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优化库存与需求预测 提升销售与采购决策质量 农资进销存台账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 实时更新库存信息 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和结算流程 农资进销存台账管理系统在农产品市场中的应用 整https://www.gntpr.com/ke-pu-wen-zhang/81189.html
4.全国农资保供平台成立推动农业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动态同时,平台将针对化肥市场的变化,不定期组织召开会议,传达国家有关政策,协调产销关系,争取金融、交通等方面支持,积极促进农资市场供应稳定,提升产业链整体保供效能。(记者郁琼源)http://www.agricoop.net/mobile/news/show.php?itemid=23848
5.如何搭建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服务平台?飞企链是专业的农资产业互联网数字化服务平台,是农业产业数字化的腾飞之链!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AI、数字化、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数字化重构农资产业供应链,建立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高效联结,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通过对平台沉淀的数字分析处理,帮助企业建立标准的运营管理体系,辅助科学决策,达到精准营销,降本增效的目的。并通https://erafuture.cn/home/news/content?id=28
6.2024年农村电商怎么搞?关注这14条政策措施支持发展“电商+产地仓+寄递物流”,形成集货、加工、配送、网销等统一供应链条,提高农产品上行效率。 六、推动农村商贸物流创新发展 发挥县域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等自建物流优势,面向电商平台和中小商户,提供家电、建材、农资、农产品等第三方配送。 推广标准托盘、周转箱(筐)、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和可循环包装技术,实现县域https://m.gmw.cn/2024-03/14/content_1303685129.htm
7.金融创新模式(精选十篇)同样, 农资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也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普遍意义上的产品供应链包括的管理内容, 如上述所提及的供应商关系管理、采购管理、供应链协调等等;另一个是由于农资供应链的特殊性产生的管理内容, 如农资需求的集中性、固定性、分散性等导致的对供应链效率管理的影响。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rp3pivx.html
8.湖北省供销社推进农资供应链平台建设已覆盖50个产粮大县据介绍,湖北省《全省供销社农资供应链平台建设实施方案》2023年9月出台后,平台建设初期在6个县开展试点,后逐步铺开。 湖北省农资集团通过“集采+直供+回收”模式,整合供销系统内外资源,打造农资供应链省级平台。省级平台为平台的管控中心,主要发挥“省集采”功能,实现“优选厂家、集中采购、按需定产、分级管理、结算监http://baokang.cjyun.org/p/196251.html
9.农资进销存台账管理系统在农业生产中,农资进销存台账管理系统已经成为提升农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通过精准记录每一步进货和销售过程中的详细信息,这种系统能够帮助农场经营者及时掌握库存状况、优化物流配送、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首先,农资进销存台账管理系统能够实时更新库存数据,无论是采购新品种的种子、肥料还是购买机械设备,都能一目https://www.y9zobb1w.cn/nong-ye-bai-ke/251030.html
10.“区块链”+“物联网”成天作之合?12大落地嘲解密目前,区块链技术已被应用到物联网、智慧城市、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可信云计算、网络标识管理等诸多领域并将逐步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业界预测,物联网、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将引发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 https://auto.ifeng.com/quanmeiti/20191230/1365432.shtml
11.金智软件软件定制系统概况:某农资产品交易网站,管理会员信息、商贸产品信息、产品价格走势分析、交易量走势分析、交易佣金结算等管理需求按需定制。 9、某国有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 开发时间:2011年 系统概况:某国有企业大量的产品采购、逐级领导审批、税款分离核算,货物库存管理,货物价值管理,统计分析,客户与订单管理等管理需求按需定制。 https://www.jzsoft.cn/order.shtml
12.“e农平台”上线!剑指万亿农资互联网+e农平台的数据积累模型打通了企业订单、物流、用户购买全链条,在一定的量级下,会产生对全行业都有价值的农业大数据,用于提升农资供应链的管理和服务效率,推动农资企业营销服务的转型升级,未来还会产生农资大数据的挖掘利用等新的价值机会。”黄小兵说。 黄小兵介绍,e农v3.0平台的产品包括为厂商和渠道商开发的pc端后台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6/18/c490905.html
13.中农立华:搭建全球农业作物保护市场的供应链价值平台2019年,面对海外市场对优质农资产品和专业服务日益高涨的需求,中农立华针对国际业务作出重要战略决策,公司与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红太阳股份″)合资设立新公司—中农红太阳(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农红太阳″),组建为一个以绿色农药跨境供应链为主营业务的新平台公司,至此立华国际事业部的架构更加完整https://cn.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278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