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数字化生态供应链体系,成为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方向。
企业是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的主体。建设数字化生态供应链体系,需农产品“链主”企业示范引领。天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将“加大‘链主’企业培育力度”列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农产品“链主”企业指在农业产业链中占据优势地位、发挥中枢作用,对产业链中大部分企业资源配置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力的核心企业。培育农产品“链主”企业,可有效打通上下游,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带动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升级,畅通工农城乡循环,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
近年来,各省市都在探索培育农产品“链主”企业,建设数字化农产品生态供应链体系。重庆市大力实施“链主”企业培育行动计划,支持“链主”企业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面向中小微企业、开放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广东省将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产品“链主”重点培育,打造一批行业领先的农产品数字化供应链“强龙”。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不断完善,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链上龙头企业数量偏少。《互联网周刊》发布中国链主企业100强名单,我市未有企业入榜。二是供应链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相对滞后。缺少有一定竞争力的主导产品和一定影响力的产业品牌。三是“链主”企业政策土壤亟待培土厚植。亟需借助“链主”企业,建设数字化农产品生态供应链体系,抓准“数商兴农”薄弱环节,强链、延链、补链,畅通工农城乡循环和国内大循环。
三、意见建议
(一)强化“链主”企业顶层设计
建议将数字化农产品生态供应链体系列为我市集中攻坚的重点供应链课题,将培育数字化农产品供应链“链主”企业列入《天津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
(二)建立“链主”企业梯次培育体系
制定“链主”企业遴选管理办法,设立梯次培育库,分类出台培育政策,重点支持数字化农产品供应链龙头企业优先列为“链主”企业,实施“一链一策”、“一企一策”。
(三)发挥“链主”企业供应链协同作用
农产品“链主”企业统筹全市农产品“产、工、供、销、金、服”一体化发展,建设立足天津、覆盖京津冀、辐射全国的数字化农产品生态供应链体系。
一是开发SaaS+PaaS数字化供应链共生服务系统,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数字化、信息化赋能,拓展供销渠道,系统沉淀数据,助力以销定产,打通全国市场。
二是建设数字农业IOT物联网平台,筑牢“津品”品质高地。
三是建立天津市农产品质检、追溯、认证中心,推广“两品一标”,给农产品贴上“我来自天津”原产地标签。
四是搭建天津市级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叫响“津农精品”。
五是建设天津市农产品数字化加工产业园,提升产品附加值。
六是建设天津市农产品智慧物流园,集合产品交易、冷链物流、智能分拣、仓储配送、智慧管理,推动“津品”融入京津冀、走向全国。
七是建设农特优产品数字化销售中心,推动“津品”畅销线上下、海内外。
八是建设培训、售后等公共服务保障体系。
(四)探索“链主”企业与链上企业利益联结机制
以“链主”企业为中心,组建天津市数字化农产品供应链产销联盟,通过资金、专利、技术和订单等纽带,形成上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新模式。
(五)构建“链主”企业要素保障机制
一是强化统筹机制。挂帅一位市级领导为数字化农产品生态供应链“链长”,绘制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集聚发展规划,落实扶持政策。
二是强化资金激励。将农产品“链主”企业和数字化农产品生态供应链项目作为财政重点支持对象。
三是强化人才支撑。支持农产品“链主”企业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培养一批数字化农产品生态供应链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