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利好政策:关于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通知

02加快补齐冷链设施短板,提高本地区农产品冷链流通率。

03完善农产品零售网络,提升农产品零售网点覆盖率。

04加强产地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增强农产品产地预冷能力。

05强化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增加面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农产品销售专档、专区、专柜数量。

06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中央财政支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量要提高在本地区农产品流通规模中的占比。

工作内容

(一)升级改造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

支持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交易区和内部道路等公共设施,满足分区、分类经营和批零分离、人车分流要求。完善通风、排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改善环境卫生。加快完善检验检测、产品溯源等设施设备,严把农产品入市质量安全关。开展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推动实施电子结算,加强买卖双方经营和交易信息登记管理,促进人、车、货可视化、数字化管理。

(二)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

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规模适度的预冷、贮藏保鲜等设施,加快节能型冷藏设施应用。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冷链加工配送中心和中央厨房等,增强流通主渠道冷链服务能力。推动农产品冷链技术装备标准化,推广可循环标准化周转箱,促进农产品冷链各环节间有序衔接。

(三)加强产地流通设施建设

支持在产地就近建设改造集配中心、产地仓等设施,配备清洗、分拣、烘干、分级、包装等设备,提高产地商品化处理和错峰销售能力,提高产地移动型、共享型商品化处理设施利用率。

(四)完善农产品零售网点

(五)强化产销对接长效机制

重点面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生鲜电商等各类农产品流通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实农产品销售专柜、专区、专档,拓宽营销渠道。

中央财政支持政策

(一)支持原则

中央财政资金主要立足于弥补市场失灵,做好基础性、公共性工作,发挥其对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提高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协同性和运行效率,加快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确定支持省可根据工作内容清单,结合本地实际选择支持方向,应至少支持1家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政府支持并拥有较强控制力,具有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促进食品安全、推动绿色环保等公益功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并避免支持项目与发展改革委安排的中央基建投资项目重复。

(二)支持对象

确定支持的省,可统筹安排使用资金,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支持对象近3年内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纳入支持范围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应符合以下标准:位于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的重要节点,东部地区年交易额不低于150亿元、年交易量不低于100万吨、至少辐射周边5个省份;中西部省份年交易额不低于80亿元、年交易量不低于50万吨、至少辐射周边3个省份。

(三)支持标准

对确定支持的省,按照东、中、西部确定不同的支持标准,资金分两年安排,2021年先行拨付部分资金,2022年根据工作开展情况,通过绩效评价后再拨付剩余资金。

(四)支持方式

各地可采用《中央财政服务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19〕50号)规定的方式对符合要求的主体予以支持,鼓励按照“菜单式、全公开、可追溯、问绩效”方式管理,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采用以事后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的“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创新财政政策,支持跨区域联动项目,对在外地注册法人但在本地有实体的非法人机构,及在本地注册法人但在周边地区建设实体的机构,可在本地申报项目。省级财政、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项目管理,杜绝同一项目重复申报、重复支持。

工作程序

(一)提前下达资金

为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加快转移支付资金预算支出进度,中央财政于2020年四季度通过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资金提前下达了部分预算。商务部、财政部采取因素法,综合考虑工作基础、既有工作开展情况等因素初步选择支持省份,安排金额。

(二)组织地方申报

有意愿省份(包括收到提前下达资金的省份)根据本通知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于5月10日前报商务部、财政部,申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实施方案应按照2年工作周期编制,要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有效、责任明晰、数字详实,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本地区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现状,重点结合拟支持方向,提出需要着力补齐的短板和弱项。二是提出任务内容、资金支持方式和重点、资金管理、工作机构及保障措施等内容。三是按支持年度明确提出本地区中央财政资金绩效指标,根据支持内容,分类确定不同支持领域可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四是其他需要上报符合实际需要的事项。

(三)开展竞争性评审

在地方报送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商务部、财政部组织开展评审,以竞争性择优方式确定最终支持省份。此前收到提前下达预算但本次未申报的省份,以及未通过评审进入最终支持范围的省份,将予以清算,收回此前已下达预算。

有关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自2014年起,各地以各种形式接受过中央财政资金补助的农产品流通企业,原则上都应纳入本地区农产品流通骨干队伍。2021-2022年度中央财政资金的使用要更加注重队伍和机制建设,接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当地政府签订协议,明确应急保供、稳定价格、安全环保等公益性职责,增强民生保障能力。

(三)严格项目资金监管

各级商务、财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做好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等全过程绩效管理工作。省级商务、财政主管部门是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认真履行本地区有关项目申报、评审、执行、验收、验收评价等职能,建立健全资金及项目管理制度,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和效率。

(四)切实做好绩效评价

省级商务、财政主管部门要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于每个季度首月10个工作日前将上季度资金拨付及项目进展情况表,报商务部、财政部,于2022年3月31日前将工作中期进展情况进行自评,形成自评报告报商务部、财政部。省级商务、财政主管部门应在工作结束后进行综合绩效自评,并于3个月内形成绩效自评报告报商务部、财政部。商务部、财政部将适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工作开展情况和成果进行绩效评价。

(五)做好宣传总结推广

省级商务、财政主管部门要及时跟进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发现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重点总结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等经验成果,加大典型案例宣传和推广力度,扩大政策效果,推动工作成效由点到面拓展。

THE END
1.我国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近日,财政部、商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加快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保障市场供应,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消费升级。《通知》明确,通过2年时间,加快形成更为畅通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https://hhrb.dbw.cn/h5/html5/2021-05/24/content_3_6.htm
2.2022年安徽省16地市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项目补助政策和申报流程4.为配合文明菜市行动,近期将出台文明菜市行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集中组织菜市整治和改造提升项目申报,拟申报完善农产品零售网点方向中支持农贸市场、菜市场设施建设等投资项目的企业可自行选择参与本次申报或下次集中申报。 四、安徽省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项目工作程序 http://www.kejishenbao.com/display/22267.html
3.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策略10篇(全文)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策略 第1篇 首先, 农产品物流对技术的要求高、专业性强、难度较大。鲜活农产品的含水量较高, 非常容易腐烂变质, 因此对仓储、包装和运输环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农产品物流量巨大, 地域分布十分广泛, 如果缺乏完善的物流体系, 农产品就会因为销售困难而难以进入流通渠道, 长时间地存储于仓库。https://www.99xueshu.com/w/ikeyom1bh6vh.html
4.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第二部分为华润万家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现状,介绍了华润万家超市概况、华润万家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农超对接”模式分析。第三部分为华润万家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供应链缺乏相关专业人才、供应链存在断层问题、缺乏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四部分为华润万家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https://www.jianshu.com/p/0f52286c5edb
5.农产品市场环境分析受疫情影响,湖口县传统供销渠道受阻,酒渣、大蒜、茶叶等农产品滞销。面对新问题,湖口县主动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体系,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直播、网上推广、创新包装等形式,按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快进键。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dum2izb.html
6.“一带一路”农产品供应链服务模式构建完善的农业境外种植、跨境运输、境内初深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农产品产销链条,形成稳定的跨境粮食供应链体系。 3 打造优质农业品牌 “三位一体”跨国供应链体系增加了优质粮食的供给,近年来,爱菊年粮油销量增加约5%,年增加收入约2000万元。哈方评价其为“中哈产能投资与合作的典范”。 https://www.eaforum.cn/news/views/1050
7.遇事不慌·冷链解围丨“东方甄选”不止带货这么简单国内目前生鲜农产品损耗情况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仍处于较高水平。近年来,国家层面也在持续关注完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体系、降低生鲜农产品损耗等相关问题。生鲜农产品直播带货的火爆,进一步推动了农产品出山难、滞销以及农民增收等问题的解决。但是由于供应链体系的不健全,也将进一步加剧国内生鲜农产品的损耗问题。 https://www.foodtalks.cn/news/3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