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提出秸秆资源“五料化”利用途径

图为北京市大兴区采用机械化田间粉碎秸秆进行饲料加工(10月8日摄)。李欣摄(新华社发)

每年秋收之际,总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不仅污染了环境,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实际上,秸秆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生物质资源,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近年来,我国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2013年已经达到约76%。但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那么,秸秆的综合利用有哪些好处、技术方面需要哪些突破、如何进一步提升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对此,《经济日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研。

秸秆都能干啥

“用了玉米秸秆青贮的饲料后,我们饲养的肉牛比以前更壮实了!”山东省无棣县小泊头镇梁郑王村的无棣大草原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殿旭高兴地说。据了解,从2013年9月起,无棣大草原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收购3000余吨玉米秸秆进行青贮,用于肉牛饲喂。

“青贮的饲料中有益菌、蛋白质、糖分和粗纤维的软化功能都比较好,有助于提高肉牛各种微量元素的吸收,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肉的品质。”林殿旭告诉记者,“通常一头肉牛出栏要20个月左右,每头能卖1.5万元左右。现在用上秸秆青贮饲料,18个月左右就能出栏,钱一点也不少卖,肉质还好”。

梁郑王村每亩玉米田仅秸秆就让农户能多收入200元左右,村里的养殖户70%以上都采用秸秆青贮的方式养牛。

秸秆的饲料化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一个方面。随着人们对秸秆的了解,秸秆的利用价值也越来越显现出来。2014年,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编制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目录》发布,提出了秸秆资源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和燃料化等“五料化”利用途径。

肥料化应用是秸秆综合利用中的重要一块。近年来,通过推广机械粉碎还田、保护性耕作、腐熟还田、秸秆堆沤、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技术,我国秸秆肥料化利用率逐年提高。2012年,全国秸秆肥料化利用量2.0895亿吨,占秸秆可收集量的26.4%,秸秆还田对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地综合肥效和生产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秸秆也可以通过沼气、固化成型燃料、热解气化、直燃发电等方式,直接转化为清洁能源,效果十分明显。2012年,全国秸秆能源化利用量1.079亿吨,占秸秆可收集量的13.6%。

此外,由于秸秆含有丰富的碳、氮、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且资源丰富、成本低廉,为其基料化利用提供了便利。目前,利用秸秆作为基料栽培的食用菌品种有平菇、双孢菇、香菇、金针菇、木耳、鸡腿菇、杏鲍菇等,栽培技术成熟,潜力很大。

瓶颈在哪里

秸秆循环利用的“五料化”途径显著提升了秸秆的利用率,但五种途径发展并不均衡,一些途径存在明显的问题,阻碍了秸秆利用率的进一步提升。

肥料化利用方面,目前我国秸秆直接还田量达到2.36亿吨,根茬3.83亿吨,但我国秸秆还田质量不高,制约了农民进行秸秆直接还田的积极性和秸秆直接还田的规模化实施。

“秸秆残留还田包括作物收获留茬和留高茬。留高茬是一种保护性耕作,但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收获留茬过高,一般达到25至35厘米左右,直接影响到秸秆直接还田的机械化作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毕于运说,农作物收获留茬过高的直接原因是机械收获费用高,但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秸秆收储利用需求过低,农民和农机手并不以提高秸秆收集率作为作业目标。

记者了解到,秸秆能源化利用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生物质发电利用秸秆比重偏低。目前,全国现有的秸秆发电厂年可消耗秸秆近4000万吨,实际利用秸秆量约1800万吨。二是秸秆热解气化和“炭气油”联产工程普遍存在着规模偏小、产品档次低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正常运行的比例不到二分之一。三是秸秆固化成型虽已形成560万吨的产能规模,但因专用炉具不配套等因素,年实际利用秸秆量不到200万吨。

此外,由于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不足,利用研究基础比较薄弱,系统性、规模化技术研究欠缺,科研经费和科研人员缺乏,制约了我国秸秆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的推进。

如何提升综合利用率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的关键是明确秸秆利用的主导方式。对于土地而言,土壤有机质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将利于作物的生长,而秸秆还田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秸秆还田包括直接还田和养畜过腹还田两种主渠道。“秸秆直接还田不是最高效的秸秆利用方式,大力发展种养一体化的新型农牧综合体,建立新型的、高水平的、现代的农牧结合制度,实现秸秆直接还田与秸秆过腹(厩肥)还田有机结合,将是我国秸秆循环利用的主导方向。”毕于运说,同时,要提高秸秆还田质量,尽可能做到“粉得碎、撒得匀、混得均、埋得深”。

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提出,要加快制定农作物收获留茬标准,降低违规焚烧的可能性。同时开展关键和共性技术研发,对技术进行集成配套,加大机械设备开发力度,引进消化吸收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外先进装备和技术。此外还需提高秸秆综合利用附加值,突破秸秆乙醇、秸秆多糖单糖、秸秆淀粉生产等深层次技术障碍。(经济日报记者常理实习生王乐)

THE END
1.[关注秸秆禁烧]湖北推进五种秸秆利用途径2020年综合利用率达95%途径:肥料化等五种途径进行秸秆综合利用 《决定》中提出,湖北省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和企业进入秸秆综合利用领域,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形成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推动秸秆利用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 湖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邓干生介绍,秸秆利用肥料化有机械化粉碎还田、https://www.cnhubei.com/xw/2015zt/hblh/201502/t3172507.shtml
2.浅析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和面临挑战目前对于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存在很多热议,现在根据农业科研和环保部门多年实验分析一下利弊,目的是扬长避短,力争提高土壤肥力保丰收。 秸秆的综合利用 保护土壤生态:焚烧秸秆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表面的有机质被烧掉,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经多年实验数据将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zgwNzAwMQ==&mid=2247501403&idx=1&sn=f27e17e7a148cd5391fe7d8028ad3648&chksm=eb0af6ca6017a3dde3f330e20d54601b56ceccd71ae3a3a847ee349e49cb22ac54b3121006af&scene=27
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指南6.本市装修垃圾产生量、资源化利用量、填埋量等信息; 7.本市建筑垃圾处理设施清单,包括处理种类、处理能力。 (五)农业固体废物 1.本市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可收集量、利用量、利用率等信息; 2.本市秸秆利用设施情况,包括设施所属单位名称、设施类型、利用方式、设计利用能力、实际利用情况等; https://www.xcc.edu.cn/hjkx/ggfw20/rdgz/742561/index.html
4.发展循环农业的5种模式和7大案例循环农业是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利用物种多样化微生物科技的核心技术在农林牧副渔多模块间形成整体生态链的良性循环,力求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优化产业结构,节约农业资源,提高产出效果,打造了新型的多层次循环农业生态系统,成就出一种良性的生态循环环境。 https://www.chinacace.org/news/view?id=8649
5.秸秆利用实施方案(精选9篇)为贯彻落实州、县有关禁止露天焚烧秸秆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我镇的秸秆禁烧工作,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水平,防治大气污染,杜绝露天焚烧秸秆引发火灾、交通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1v36ab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