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义县2022第二批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公示
联系人:吴昌溪
附件:崇义县2022第二批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
崇义县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15日
崇义县2022年中央财政秸秆综合利用
第二批重点县项目建设
实
施
方
案
2022年6月
目???录
第一章崇义县基本情况······························1-4
1.1项目概况
1.2自然环境状况
1.3社会经济状况?
1.4秸秆资源产生量及利用现状分析
1.5秸秆资源化利用机械保有量情况
第二章项目预期目标······························5-6
2.1建设目标
2.2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基本原则??·····································7
3.1多元利用、离田优先
3.2政策引导、市场运作
3.3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3.4自主申报、择优遴选
第四章项目试点建设内容及奖补方式·············8-14
4.1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
4.2秸秆收储及原料利用一体化建设
4.3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支撑及管理体系建设?
5.2资金使用计划?
第六章项目进度安排及保障措施····················19-20
5.1项目建设期限?
5.2项目进度安排?
第七章保障措施···································21-23
7.1加强组织领导?
7.2加强绩效评价?
7.3加强资金监管?
7.4加大技术保障?
7.5规范内业档案?
7.6强化宣传培训?
第八章项目绩效指标······························24-29
第一章崇义县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崇义县2022年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第二批重点县项目
项目类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补助项目
项目性质:“以奖代补”项目
项目总投资:500万元
组织实施单位:崇义县农业农村局
组织实施单位负责人:陆水明
项目建设年限:12个月
崇义县位于江西省西南边陲,东与南康区接壤,南与大余县和广东省仁化县相交,西与湖南省汝城县、桂东县毗邻,北与上犹县交界。东西长约73公里,南北宽约59公里,总面积2206.27平方公里。距赣州市90公里。境内山脉纵横交错,群峰起伏连绵,中部阳岭海拔1259.5米,北部石牙头海拔1333米,东部牛轭潭海拔140米,西部诸广山脉齐云山海拔2061.3米,西南花皮山海拔1581米,东北部陡水水库,水域海拔170米,全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按地貌特征,全县大致可分为中山、低山、高丘陵、河谷阶地四种类型。山地(海拔500米以上)占土地总面积47.67%;高丘(海拔300~500米)占45.06%;低丘及河谷阶地(海拔300米以下)占7.27%。
1.3社会经济状况
根据崇义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84.5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1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33.88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40.59亿元,增长11.0%。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为11.9:40.1:48.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526元,增长7.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7.66亿元,增长8.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8.2%。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38亿元,增长3.1%。其中,农业产值6.22亿元,林业产值6.28亿元,牧业产值1.78亿元,渔业产值1.4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63亿元。
全年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29.01亿元,增长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0.4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3.38亿元,利润总额0.55亿元。非公工业贡献突出,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增长9.0%。全年工业用电量21771万千瓦时,增长2.4%。全年新增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4.1秸秆资源量
根据2021年对崇义县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统计结果,崇义县产生秸秆的农作物(水稻、玉米、花生、油菜、大豆、甘蔗、薯类等)面积有94084亩,其中早稻种植面积10625亩,中稻和一季晚稻种植面积62441亩,双季晚稻种植面积10104亩,玉米种植面积2312亩,豆类(包括大豆、绿豆以及其他杂豆)种植面积4155亩,薯类种植面积4447亩,共年产59367吨秸秆,其中水稻秸秆55733吨,占秸秆资源总量的93.88%;玉米秸秆1139吨,占秸秆资源总量的1.92%,豆类秸秆1540吨,占秸秆资源总量的2.59%;薯类秸秆955吨,占秸秆资源总量的1.61%。
表1-1:2021年崇义县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统计表
秸秆类型
种植面积(亩)
粮食产量(吨)
产生秸秆量(吨)
早稻
10625
5844
14960
中稻和一季晚稻
62441
34592
34938
双季晚稻
10104
5557
5835
玉米
2312
808
1139
豆类
4155
963
1540
薯类
4447
6367
955
合计
94084
54131
59367
从秸秆种类来看,早稻、中稻和一季晚稻、双季晚稻产生的秸秆总量占全县秸秆资源总量的93.88%,主要分布在文英乡、上堡乡、关田镇、扬眉镇、长龙镇。
1.4.22021年秸秆资源的利用情况
从2021年秸秆资源调查的结果(见表1-2)秸秆资源利用与可利用情况表)看,在充分科学还田、收集率在82.28%的情况下,崇义县的秸秆综合利用率在92.1%。
在秸秆五化利用中,秸秆直接还田占秸秆资源总量的88.36%、饲料化占秸秆资源总量的3.54%,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为0。
因此,2022年崇义县秸秆综合利用目标艰巨,有必要进行规划、科学的返田,提高秸秆离田利用比例,有效、科学的利用秸秆资源,实现农业低碳化发展。结合崇义县已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秸秆原料化利用项目。
表1-2:2021年秸秆资源利用情况表
县市
秸秆
产生量(吨)
秸秆可收集量(收集率:82.28%)
秸秆综合
利用量(吨)
秸秆利用情况
肥料化
饲料化
(吨)
燃料化(吨)
基料化(吨)
原
料
化(吨)
区域调出量(吨)
返田(吨)
制肥(吨)
崇义县
48847.17
44986.49
43159.21
0
1827.28
1766
利用率
95.71%
92.1%
88.36%
3.54%
3.61%
2020年,全县拥有秸秆还田机械30台/套,其中绝大部分机械为耕翻用大中型拖拉机10台和手扶拖拉机10台,作物收获用带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5台。专用的秸秆资源化设备很少,仅有秸秆还田粉碎机3台,秸秆打捆机2台;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个。在项目推动下,2021年全县新增秸秆资源化专用设备52台(套)。
第二章项目预期目标
以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循环为导向,积极探索以原料化为主导方向的秸秆综合利用投入机制。在政府资金的推动下,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金投向秸秆资源化利用。总结提炼1套县域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构建形成可持续运行的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崇义县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梳理1套优惠政策清单;构建完整的秸秆收储运体系,带动秸秆离田资源化利用,新增收储大棚等设施设备、年收储秸秆48000吨以上;重点扶持秸秆原料化利用实施主体,全县秸秆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3%以上;建立秸秆资源台账;强化资金管理,落实资金使用进度达到规定要求;强化各项配套措施,加强媒体宣传与开展技术培训,使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理念深入人心,使秸秆资源化利用成为农户潜意识的自发行为,推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和产业格局发展升级。
根据江西省农业农村厅《2022年第二批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省级财政受污染耕地防治两个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农规计字〔2022〕31号)及《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赣财农〔2020〕14号)要求等文件要求。结合崇义县实际情况,在现有秸秆综合利用基础上,2022年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
1.依据崇义粮储供销体系,在乡(镇)建设秸秆收储站3个,新增年收储秸秆能力达到20000吨以上。
2.建设秸秆收储及原料化利用一体化中心1个,新增年收储秸秆能力达到28000吨以上。
3.依托崇义县工业园区关田片区现有厂区,综合考虑现有基础、秸秆资源、建设场地和资金等因素,完善已有两条秸秆原料化利用生产线,每年秸秆原料化利用能力达到50000吨以上。
3.建设区域秸秆综合利用保障支撑体系,开展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可利用量调查及台账建设,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集中培训、宣传等。
第三章基本原则
大力推进离田利用,坚持秸秆"五化"多元利用,推荐“专业化收集+企业利用”的秸秆离田利用模式。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撬动,激发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活力,打通利益链,形成产业链,探索建立可持续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项目实施主要以秸秆原料化利用为重点,因地制宜,示范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重点突出秸秆离田利用和收储运体系建设,整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带动提升县域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按照“主体自愿申报、乡(镇)遴选推荐、县级择优确定”的程序确定项目实施主体。
第四章建设内容及奖补方式
依据江西省农业农村厅《2022年第二批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省级财政受污染耕地防治两个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农规计字〔2022〕31号)及《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赣财农〔2020〕14号)要求,结合崇义县实际情况,在现有秸秆综合利用基础上,2022年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扶持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及秸秆综合利用实施主体及建设区域秸秆综合利用保障支撑体系等,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在现有秸秆收储体系的基础上,参照《能源化利用秸秆收储站建设规范》(NY/T3614-2020)模式标准,以秸秆资源化利用主体企业为中心,遵循就近就地的原则,依托企业、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培育秸秆收储运市场化经营体系,建设全县秸秆离田资源化利用收储运体系。
扬眉镇、上堡乡、过埠镇。
通过遴选,确定建设主体。
主要建设内容:
在秸秆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建设3个乡镇级秸秆收储站,年收储秸秆能力达到20000吨以上。
奖补标准:新建秸秆收储钢架仓库,按照第三方机构审核认定价格给予不超过49%的补贴。未纳入农机购机补贴名录的新购秸秆资源化利用设备,按照实际购买价格(税务发票及购销合同为基准)的49%标准进行补助。
在县域范围内重点组织开展秸秆原料化利用。以秸秆资源为原材料生成全降解农用地膜和碳基复合微生物缓释肥(以下简称炭基肥)。
通过遴选确定项目建设主体。
1.拟新增收储秸秆达到28000吨以上,购置开包机、散包机、抓机、叉车、租赁运输车等设备
2.在崇义县关田工业园区内,完善已有得两条秸秆原料化利用生产线,年秸秆原料化利用能力在50000吨及以上:
一是全降解地膜生产线,使用超声波微气流绿色分离技术及多功能可降解地膜技术,将秸秆制成全降解农用地膜。技术路线如下:
???二是秸秆造粒、压块和深加工系统生产线,使用超声波微气流绿色分离技术,以及通过合理的菌种培育方法进行驯化,以秸秆为原料制成炭基肥。技术路线如下:
新建秸秆收储钢架仓库,按照第三方机构审核认定价格不高于49%进行补助。未纳入农机购机补贴名录的新购秸秆资源化利用设备,按照实际购买价格(税务发票及购销合同为基准)的49%标准进行补助。
???4.2.4奖补验收要求
1.秸秆产生量台账建设
在龙勾、扬眉、长龙三个乡镇由江西农业大学专家组开展草谷比和可收集系数调查,全县抽取6个行政村为采样地点,对每一个地点以农作物播种面积为基础构建抽样框,采用与播种面积规模成比例(PPS)的抽样方法,获取以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的草谷比、秸秆理论资源量、收集系数、秸秆可收集资源量等秸秆产生量基础数据。
2.秸秆利用量台账建设。
通过实地调查获取主要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五化”利用量。包括:1)秸秆直接还田量。采用统计、计算或估算方法获取。2)农户分散利用量。在全县抽取6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选取不同规模的20户共计120户农户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其秸秆“五化”利用情况。3)市场化主体利用量。通过普查获取全县从事初次加工或直接利用的市场化主体秸秆“五化”利用量。在2022年12月10日前,完成2022年的台账数据录入、审核和上报工作。秸秆资源台账建设以及农作物草谷比和秸秆可收集散系数监测费计划安排20万元,本项资金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安排。
4.3.2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宣传和培训
4.3.3项目管理体系建设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是一个新项目类别,需要开展细致的调研和统计汇总工作,需要请专业机构开展基础评估和实施方案编制,以提高项目实施成效。项目的实施和验收牵涉众多单位,建设点基本覆盖全县所有乡镇,需要建立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和必要的经费支持来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本项工作计划安排资金16万元,本项资金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安排。
根据《江西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22年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的通知》赣财农指〔2022〕18号,省财政下达500万元资金用于我县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建设。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资金共500万元,本年度实际计划补贴资金500万元。
计划资金使用方向包括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收储及原料化利用一体化建设及项目技术及管理体系建设等。具体计划如下:
崇义拟建项目总共6个,预计2022年完善已建成的秸秆原料化利用生产线2条,县域秸秆收储中心1个,乡(镇)秸秆收储站点3个,项目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按照“谁利用秸秆、谁实施作业、谁享受奖补”、“资金与任务相匹配”的原则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主题进行奖补。
???1.标准化收储站建设,使用项目资金共计110万元。主要用于堆料棚搭建、打包机等必要设施设备的配置。包括秸秆收获、打捆、打包、铡草揉搓、抓草、运输、加工等收储运用机械。
2.秸秆收储原料化利用一体化建设,使用项目资金340万元,主要用于秸秆收储补助(具体依据市场价来定)、收储中心的建设以及铲车等必要设备的购置。
3.项目技术及管理体系建设,使用资金为50万元。主要用于秸秆资源台账建设、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宣传和培训、农作物草谷比和秸秆可收集散系数专家费、项目实施等技术指导服务、验收评估等的协调组织等。具体详见表4-1。
表4-1:崇义县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计划资金明细表(万元)
序号
建设内容
项目拟建设地点
建设指标
补助资金(万元)
1
秸秆收储中心建设
110
1.1
收储站建设
秸秆资源丰富乡镇
拟新建大棚,存储量4000吨以上
10
购置秸秆粉碎机、打捆机、打包机、等田间设施设备(未纳入农机购机补贴名录)
20
1.2
1.3
拟新建大棚,存储量12000吨以上
30
2
秸秆收储原料化利用一体化建设
340
2.1
关田工业园
原材料补助
200
购置秸秆粉碎机、打捆机、打包机、铲车等田间设施设备(未纳入农机购机补贴名录)
95
拟新建钢构收储大棚1000平方米
45
3
项目技术及管理体系建设
50
3.1
秸秆资源台账建设
秸秆资源量、利用量
3.2
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宣传和培训
开展1次省级以上媒体宣传,2次地市级以上媒体宣传,3次县级以上媒体宣传
14
3.3
农作物草谷比和秸秆可收集散系数监测费
指导科学测定农作物草谷比、秸秆可收集系数,精准测算秸秆资源量
3.4
项目管理体系建设
项目实施、验收评估等的协调组织
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调研和实施方案编制
6
500
???2022年5月-2022年12月。
(2)编制年度秸秆综合利用建设实施方案。
???(1)确定项目实施方案和建设内容,成立领导小组和协调机构,分工负责,明确任务,量化分解到有关部门、科站、企业,责任到人。
???(3)开展媒体宣传、组织技术培训。
???(2)验收评估。县农业农村局会同县财政局或委托第三方验收评估进展项目实施验收评估及满意度调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责令有关单位认真整改、完善提高,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考核标准。对项目进行全面验收。
为确保如期完成秸秆利用目标,成立崇义县农业农村局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副县长任副组长,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赣州市崇义生态环境局、县自然资源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崇义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切实做好全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纳入各镇、各部门年终目标绩效责任制考核,建立干部包村联户制度,县、乡镇、村逐级签订秸秆综合利用目标责任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形成县、镇、村三级责任分工,明确责任主体。
制定出台《崇义县农业农村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绩效评价办法》,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实施、资金监管、资金使用成效等方面的情况,绩效评价指标依据评价内容而设定。绩效评价工作由崇义县农业农村局和崇义县财政组织实施,县绩效评价考评组对各乡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报崇义县农业农村局和崇义县财政局备案。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突出成效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考核评价等方面给予相应加分。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定期通报和评估制度,重点抓好年度评估和中期评估。通过年度评估和中期评估,及时了解规划项目实施进程。
资金管理做到“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项使用”,资金的拨付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执行实施方案中列支的支出项目,严禁擅自扩大资金支出范围,坚决杜绝虚列或套取、挪用、截留、挤占资金等行为,对项目资金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督查,确保项目资金的规范、高效运行。在资金执行方面,要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保证资金规范有序运行,根据实施主体的实施进度,资金及时拨付到位。
崇义县农业农村局组建农技、农机、土肥、畜牧和财务专家组成的崇义县农业农村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小组,指导秸秆综合利用实施,落实秸秆综合利用的各项关键技术,帮助试点单位解决遇到的技术问题,提升利用水平。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开展现场观摩、技术培训、巡回指导等活动。因地制宜制定技术方案,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选择成熟可靠、先进适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总结提炼一套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线和典型利用模式。
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项目文件、表册、技术资料、账务资料要及时归档。设立档案资料收集及管理人员,负责及时搜集项目实施建设的有关资料与材料,按项目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及时归档,为项目顺利实施与检查验收提供可靠详实的档案资料。
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贴近生活的秸秆综合利用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对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农民增收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宣传有关政策、典型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提高公众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水平和参与意识。
项目绩效主要体现在秸秆收储运体系、秸秆资源化利用能力建设,秸秆台账建设、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主要绩效指标见表8-1.
表7-12022年项目绩效指标体系
项目名称
2022年中央财政秸秆综合利用第二批重点县项目
省级主管部门
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
地方主管部门
资金情况(万元)
年度资金总额
其中:省级补助
地方补助
总体目标
探索秸秆离田利用产业发展模式,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
绩效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年度指标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建设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
新增1个
秸秆综合利用率
稳定在93%以上
秸秆收储体系建设
建设区域性秸秆收储转运中心,新建大棚,年收储秸秆50000吨以上
秸秆原料化利用能力建设
新增秸秆收储量5000吨以上
总结提炼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1套
宣传培训
开展媒体宣传、组织技术培训2-3场
梳理优惠政策清单
形成可持续运行的产业发展模式
50%以上的秸秆实现离田利用
质量指标
建立秸秆资源台账
实现信息化管理
资金使用重大违规违纪问题
无
时效指标
年度中央财政资金执行
完成拨付
效益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
建立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建立
生态效益指标
项目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
有利于
可持续影响指标
项目带动农户就业
作用明显
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实施主体对项目满意度
≥85%
附件清单
附件:1.崇义县农作物秸秆收储设施建设标准;
2.崇义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资金
?奖补办法
附件1
崇义县农作物秸秆收储设施建设标准
为规范我县农作物秸秆收储中心建设,借鉴省内已取得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县实际,特制定我县农作物秸秆收储设施建设标准。
1.地址选择。秸秆收储点选址应当考虑周边秸秆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和水源充足;位置相对独立;优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空闲地或废弃地等,也可以利用企业闲置场地;场地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
3.配套设备。匹配必要的秸秆打捆、装卸、堆放等设备,以利于充分利用仓储空间,减少场地用地面积。
4.消防安全。按照有关标准建设消防、防雷等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及器材应当齐全,并配套建有消防井或消防水池,或借助周边河流或水量充足的沟渠保障消防用水;电气设备安装及秸秆堆放需注意防火和人身安全;秸秆堆场应建设防雷设施。
5.标牌公示。在收储中心大门口及钢构仓库墙面需设置醒目的《XXX秸秆收储点》标牌及崇义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建设公示牌。
附件2
崇义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
资金奖补办法
为推动我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顺利实施,保障项目资金公正、公开、高效、安全使用,经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领导小组讨论,特制定本办法。
一、实施主体遴选
3.专家评审。崇义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择期组织崇义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小组专家对推荐申报的实施主体和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对专家评审合格的实施主体纳入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库备案。
二、实施过程监督
6.过程监管。崇义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有关单位不定期的对各实施主体承担的项目进展进行督查,查阅有关台账;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小组不定期的对项目实施进行指导和技术服务。
三、项目竣工验收
7.财务审计。项目竣工后,项目单位向崇义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项目财务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8.现场考核。县农业农村局会同县财政局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现场验收,现场核算工程量、核实配套机械的类型及价格,填写《项目验收表》,验收合格后将《项目验收表》报送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9.资金奖补。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的资金奖补请求和《项目验收表》,足额支付给项目承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