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秸秆综合项目变废为宝可行性研究报告饲料秸杆生物质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下,农业连年丰收,农作物秸秆(以下简称“秸秆”)产生量逐年增多,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严重,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对于稳定农业生态平衡、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把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1、综合秸秆资源变废为宝

根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秸秆9亿多吨,可收集部分8亿多吨,目前作为工业资源的利用率不足10%,其绝大部分弃之于地粉碎还田或就地焚烧,浪费极大,并且造成环境污染、土地板结、农作物虫害加剧。如何利用好资源,变废为宝,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课题。

本项目所用原材料为各种类型的农作物秸秆,包括:玉米秸秆、麦秸秆、稻草、甘蔗渣、高粱杆、芦苇、硬皮牧草等。这些原材料中大部分是农业废弃物,而从这些废弃物中提取用途广泛的天然植物纤维素,加工成工业产品,是变废为宝、创造效益的好途径。

本项目生产出来的产品用途十分广泛。秸杆纺丝浆粕是重要的纺织原料,可代替棉花和化纤;它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生产降解薄膜,代替原油;它还可用于生产不同用途的功能纤维、纳米纤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粘结剂等,产品市场十分广阔。秸秆纤维素长丝可广泛应用于生产各类服装、工业纺织品及功能纤维等领域。特别是用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生产各种类型的可降解薄膜代替引起白色污染的塑料薄膜,如:可降解地膜、日用薄膜、各种储光膜、玻璃纸等。多功能生物菌发酵秸秆高蛋白饲料是发展养殖业的好饲料,秸秆生物质燃料是国家提倡发展的可再生能源。

2、产品市场广阔

目前,我国纺丝用浆粕资源日趋紧张,所用棉浆和木浆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近几年进口量一直在激增。当前,我国棉花种植面积越来越少,棉花产量逐年下降,靠棉浆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我国森林资源也极度匮乏,国家实施了严格的禁伐森林措施,因而国内能提供的木浆也很有限。与此同时,国家又加大了对制浆企业环保的执法力度,由于现有制浆企业生产方法落后,环境污染严重,要使产品达标就要增加投入和加大生产成本,进而提高了产品销售价格,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制浆企业纷纷停产,造成纺丝浆粕短缺。纺丝企业不得不大量采用进口棉浆和木浆,使纺丝成本也大幅度增加,企业利润大幅度降低,甚至出现无利可图的局面。本项目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成本低,价值高,是解决纺丝原料短缺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黏胶纤维及玻璃纸行业需要浆粕500万吨以上,本项目的实施可替代进口浆,缓解纺丝行业的生产原料短缺。

我国对长丝的需求很大。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的纺织和工业用各类长丝的需求量在2000万吨以上,主要是各种化学纤维。目前,植物纤维短丝(黏胶纤维短丝)产量300多万吨,植物纤维长丝(黏胶纤维长丝)年产仅20多万吨,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使用绿色植物纤维的渴求将越来越高,因此,秸秆纤维长丝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本项目产品的市场也将越来越广阔。

现在,我国在农业种植上大量使用塑料地膜,目前年使用规模已达到300多万吨,而且,使用塑料地膜量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农业种植使用地膜可保持水土的温度、湿度,利于庄稼的幼苗生长,同时还可以提高10%以上的产量,尤其是在较寒冷的地区,使用效果很好。可是,随着年复一年地使用塑料地膜,致使大量的地膜埋于地下,由于它不降解,已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甚至有的地区现在在地里挖个沟都很困难。这样,在农业种植上势必要使用植物可降解地膜。现在市场上出现的可降解地膜有两种,一种是在塑料中掺入部分淀粉制成的地膜,在使用过程中其淀粉降解了而塑料部分仍不降解,只是减少了塑料的含量,严格意义上讲,它仍然是不降解地膜,是一种假降解地膜;另一种是用棉浆生产的可降解地膜,生产过程中使用黏胶纤维的生产工艺,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成本高,市场上售价昂贵(在35000元/吨以上),农民难以接受。而本项目生产的秸秆可降解薄膜,使用清洁生产新工艺,不污染环境,生产成本低,售价就低,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我国对饲料的需求也日益剧增。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畜禽产品及水产品的需求量迅速增加。我国城市居民肉奶类消费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相比还相差很远,所以我国畜牧养殖业需要更快发展,从而就可带动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养殖业和饲料工业均有很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饲料年产量已达近亿吨,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根据国家发展目标要求,到2020年的饲料产量为1.7-1.8亿吨,市场缺口显然很大。

秸秆生物质燃料的发展前景也很好。目前,由于地球的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对大气的不良影响越来越大,造成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致使世界各国纷纷控制碳、硫排放,我国也不例外。另外,化石能源也越来越枯竭,已出现了严重的能源危机现象,因而,发展生物质能源已迫在眉睫。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很好的可再生生物质能源,经压制的秸秆生物质燃料块,其热值可达3500—4000大卡,是一种“零”排放能源。国家鼓励秸秆生物质燃料的生产和发展,已多次下文对生产秸秆生物质燃料进行补贴,各省市也有同样的精神和做法鼓励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因而,本项目生产的秸秆生物质燃料块市场前景好。

3、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由于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越来越大,秸秆的处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在农村多采用粉碎还田和就地焚烧的方式来处理这些废弃秸秆。秸秆粉碎还田的方式,经济效益极低,埋于地下又难以腐烂。秸秆就地焚烧的方式造成的危害更大,由于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碳氢化合物等,且刚收割的秸秆含水率又高,不能完全燃烧,焚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有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的烟尘,产生雾霾,不仅对农村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甚至危及相邻城区,严重时还会对陆路和空中航线运输造成危害。秸秆焚烧已对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构成直接威胁,引起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随着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全国大多数地区已全面禁烧秸秆,尽管地方政府三令五申,但由于秸杆处理难度大致使焚烧现象屡禁不止,成了环境污染的顽症。因此,搞好本项目也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

4、本项目是支农扶贫项目

开展本项目,可以较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城镇人员就业机会。按秸秆300元/吨的收购价格计算,本项目每年至少需要秸秆原料150万吨,仅卖秸秆就可以增加项目建设地周边农民收入45000万元。按人均收入10000元/年计算,相当于可以解决45000多个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用农作物秸杆加工纺丝浆粕、长丝、薄膜、饲料和生物质燃料等还可以进一步带动当地的纺织业、可降解薄膜产业、高端纤维素材料产业、化工原料产业、养殖业、新能源产业以及交通运输和服务业的发展,大幅度扩充就业岗位,其产业关联度极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

技术依据

可采用秸秆纺丝浆粕的酶化清洁生产方法,一种用秸秆纤维素制备长丝和短丝的方法。

多元化利用

科技推动、强化支撑

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整合资源,着力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领域共性和关键性技术难题,提高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构建服务支撑体系,强化培训指导,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普及。“十二五”期间在十三个粮食主产区、棉秆等单一品种秸秆集中度高的地区、交通干道、机场、高速公路沿线等重点地区,围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燃料化等领域,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大力推广用量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实施一批重点工程。

秸秆原料化示范工程

重点在粮棉主产区开展专项示范工程,从政策、资金和有效运营等方面对秸秆人造板、木塑产业、秸秆清洁造纸给予扶持。引进创新秸秆纤维原料加工技术,形成规范、专业、科学的秸秆纤维原料基地布局。秸秆收储运体系工程。探索建立有效的秸秆田间处理、收集、储存及运输系统模式。加快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引导,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农户参与,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秸秆收集储运管理体系。

产学研技术体系工程

国家星火计划重点工作

本项目建设由于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又具有对环境无污染的技术特点,可成为解决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建设和发展本项目十分必要。

THE END
1.用好秸秆资源助力绿色农业(美丽中国)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推行秸秆翻埋还田、碎混还田、覆盖还田等科学还田措施,有效提升了还田效果。全国年秸秆还田量为4亿吨,有效培肥土壤、提升地力。促进种养循环,推动秸秆利用 “农作物秸秆上连种植业,下连养殖业,是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关键纽带。”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6780586277929077&wfr=spider&for=pc
2.2022年河南省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推进视频会议在郑州召开8月2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召开了2022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推进视频会议,我厅副厅级领导干部周辰良出席并作重要讲话。 会议指出,要从广度和深度上充分认识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一是秸秆综合利用是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需要。按照“先农后工、先饲后肥”总体思路,推进秸秆“五料化”利用,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http://www.moa.gov.cn/xw/qg/202208/t20220804_6406321.htm
3.秸秆大变身:从废弃到绿色甲醇分会联合第三方碳达峰碳中和和新能源专业机构全面提供农业碳达峰碳中和及农业领域清洁能源投资、设计、建设、运营及碳交易综合服务,包括农牧光互补、农光互补、碳盘查、碳足迹、碳交易、碳普惠、林业碳汇、绿色电力、绿色园区、CCER及VCS等项目,为秸秆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Mjg5MDM5NA==&mid=2247678312&idx=3&sn=19faa6b678d77403886326408344a773&chksm=e8fb304961ee7e03127f9547bf8f4d546a3ea52713530851db204d245a85112a4603460a3042&scene=27
4.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30925.doc秸秆综合运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汇报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拟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项目性质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期 第二节项目编制根据和原则 项目编辑根据 项目编制原则 项目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项目背景 https://m.renrendoc.com/paper/292788503.html
5.勉县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一期以上信息格式为标准模板,因信息源的原因,登录后所显示的部分信息可能无法提供以上项目的详细内容,敬请谅解。 建设内容 *** 部分为隐藏内容,查看详细信息请立即登录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一期 项目代码:***-***-**-**-***项目名称:**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一期 单位名称:*https://shaanxi.zhaobiao.cn/approved_v_16012999_o.html
6.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可研.pdf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可研 年产 4 万吨生物质新型燃料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可研 目 录 第 1 章 总 论1 1.1 项目概况 1 1.2 建设规模 1 1.3 建设内容 1 1.4 投资估算 2 1.5 资金筹措 3 1.6 建设期限 3 1.7 项目效益分析 3 1.8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依据 4 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 1.10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619/614220103300320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