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4.0时代”迫在眉睫,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专家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育种“4.0时代”迫在眉睫,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专家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也就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在加强现代农业基础支撑部分,文件提出要大力推广种源等关键农业核心技术;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计划;启动重大农业生物育种工程。

“生物技术的应用正在深刻改变全球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格局。近年来,全球生物育种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世界种业已经进入育种“4.0时代”,正在迎来以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小军23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18连丰收,口粮绝对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但随着粮食系统转型升级,饲料粮需求旺盛,结构性矛盾突出。

“2021年,中国进口大豆9653万吨,对外依存度85.5%,其中巴西、美国和阿根廷进口比例分别为60%、34%和4%。玉米进口量2835万吨,对外依存度9.39%,其中从美国进口70%,从乌克兰进口29%。国内玉米和大豆的产量不到美国的60%。”王小军说。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秀东看来,提高大豆自我保障水平离不开扩大面积、生产提货单、寻找替代品三个方面。

“在面积扩大方面,为确保粮食(主要是玉米)播种面积不受影响,通过在西南、西北、黄淮海等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新模式,探索玉米、大豆兼容发展路径;通过推动地方落实党政责任、实施生产者补贴、开发适宜种植的盐碱地等方式,增加大豆种植面积。”王秀东指出。

提货单生产方面,王秀东认为,要加快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加强大豆生物育种研究,充分挖掘和利用优良技术,提高分子育种和基因组设计育种水平;要加大政府对大豆科技的公共财政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和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农业科技创新环境。

在寻找替代方面,继续有效利用长江中下游冬闲田扩大油菜种植,鼓励新疆次优棉区种植花生,改造低产油茶提高产量。

在王小军看来,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是中国追赶世界科技前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THE END
1.育种4.0时代离我们有多远(关注2023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从刚出壳的小鸡身上采一滴血或拔一根羽毛,利用该系列芯片检测它的基因组信息,就可以快速鉴定、识别它的品种,并评估它的遗传多样性,进而为地方品种制定个性化的保种方案,同时结合基因组育种技术,能够实现新品种快速、高效、低成本培育。”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李转见介绍了其所在团队的研究成果——适用于我国地方鸡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2228889440196937&wfr=spider&for=pc
2.国科报告厅育种3.0向4.0过渡面临的问题与机遇我们概述了植物育种已经实现或可能很快实现的4个时期,一流的育种项目当前处于育种3.0时期。在那里,廉价的全基因组数据加上强大的算法,使我们能够开始根据预测的表现型而不是实测的表现型开展育种。从目前的育种3.0实践转向育种4.0,我们重点关注三个必须回答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NzI1NjkzNw==&mid=2247620503&idx=3&sn=ab471cc1a3341354aaecf9577b85c042&chksm=fd266ea868f02ca41700776fa313ace857c9f2bba369f3848eb3d6e3858b1bd839eec85a5c9b&scene=27
3.农业观察数字化育种管理系统对推进育种4.0的效应研究近年来,全球种业发展进入空前密集创新和产业变革时期,生物育种正迎来以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新型生物技术与图像识别、机器学习等信息技术融合的育种4.0时代。 世界种业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1.0时代是农家育种;2.0时代是杂交育种;3.0时代是分子育种,包括分子标记、转基因育种等;4.0时代是“生物技术+大数据技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131304
4.亿欧智库发布《2022年中国农业分子育种行业发展白皮书》基因分型是分子育种技术产业应用的基础和关键,随着基因测序成本下降与数据分析自动化,中国分子育种产业应用的基础得以逐渐夯实,并推动分子育种产业应用逐渐开展和推广。 逐步迈向“农业4.0阶段”,行业未来发展关键词 面向未来,白皮书从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体系分工等多方面对产业发展提出了行业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分https://www.iyiou.com/analysis/202210271037208
5.农业4.0:智能科技引领下的现代农业转型与发展农业4.0作为现代农业的最新发展阶段,标志着农业?产?式的次深刻变?。它依托于物联?、?数据、云计算、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实现了农业?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动化和可追溯化,还极?地提升了农业?产效率与资源利?效率,推动了农业向?效、绿?、可持续?向发展https://www.meipian.cn/56bqmxfi
6.2024年现代农作物商业化育种新技术培训班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交流《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实施三年来的成果,加快培育种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农作物商业化育种体系,提升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的指导下,南京农业大学将于2024年10月26-30日在南京举办现代农作物商业化育种新技术培训班。 https://nx.njau.edu.cn/info/1112/10171.htm
7.玉米育种的历史与未来(修改版)那么以后育种真的就是大数据育种,未来育种就是田间管理(栽培、植保、机械)+数据获取(表型和基因型等大数据、人工智能、5G)+数据处理(数学家,算法、人工智能)。4.0时代数据信息将成为一个种业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和竞争力。 面对育种4.0的到来,应该做哪些准备? http://tsnks.com/Home/Detail?row=51905
8.盖钧镒院士:种业4.0时代要推进三个结合南方+9月23日,第二十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2023中国智能育种技术创新”院士论坛在安徽合肥举行。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盖钧镒作《种业4.0与种业科技》报告,为中国种业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方向。 从盖钧镒院士的报告看,中国种业未来的发展,要实现三个结合。一是经典育种与生物育种相结合,二是种业与机械、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9/24/c8134802.html
9.育种5.0:人工智能驱动的植物育种革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植物育种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从传统的性状性能选择向基因型选择的精准革命(育种3.0)演进,并进一步向遗传信息整合和编辑的育种革命(育种4.0)发展。育种4.0标志着遗传信息整合和编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育种工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另一方面,育种 5.0 涉及基因组选择、高通量表型分析和数据分析等先进技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066021/article/details/140970608
10.2023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成功举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作为主要承办单位,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作为主要协办单位,组织举办了主论坛“神农种业国际论坛”,分论坛“育种4.0青年科学家论坛”,以及现场参观活动。“神农种业国际论坛” 由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研究员徐云碧、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成伟主持,邀请了荷兰皇家科学与人文学会院士Richardhttps://www.hnagri.org.cn/article-10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