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
1.结实周期(结实大小年现象):各年结实数量的丰年和歉年交替出现的现象。
2.结实间隔期:相邻的两个大年之相间隔的年限称为“结实间隔期”。
3.种子生理成熟:当种子的营养物质贮藏到一定程度,种胚形成,种实具有发芽能力时,称种子的“生理成熟”。
4.种子形态成熟:当种胚的发育过程完成,种子内部的营养物质转为难溶状态,含水量降低,种子本身的重量不再增加,呼吸作用变的微弱,且种皮变得致密坚实,具备保护胚的特性时,特别是从外观上看,种粒饱满坚硬而且呈现特有的色泽和气味时,可称之为种子的形态成熟。
6.种子标准含水量(种子安全含水量):是指保持种子活力而能安全贮藏的含水量。一般把贮藏时维持种子生活力所必须的含水量称为种子标准含水量。
7.种子净度:纯净种子的重量占供检种子重量的百分比,净度是种子品质的指标之一。
8.种子千粒重:气干状态下,1000粒种子的重量,以克为单位,能反映种子粒的大小和饱满程度。
9.种子发芽率:在最适宜发芽的环境条件下,在规定的期限内,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供检种子总数的百分比。
10.种子发芽势:是种子发芽初期(规定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11.种子休眠:由于种子的内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不能立即发芽的自然现象。
13.种子被迫休眠:因环境条件不适,种子得不到发芽所需的基本条件而不能萌
发的现象。
14.层积催芽:把种子与湿润物混合或分层放置,促进其达到发芽程度的方法。
15.实生苗(播种苗):用种子播种繁殖所得的苗木称为播种苗或实生苗。
16.绿化覆盖率:指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木、灌木、草坪地被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17.营养繁殖(无性繁殖):是利用母树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一部分来繁殖苗木的方法。
18.接穗:供嫁接用的枝或芽(俗称码子)。
19.砧木:承受接穗的植株(俗称母子或台木)。
20.嫁接:是指人们将一种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植株的繁殖方法。
21.嫁接亲合力:砧木和接穗在内部组织结构上,生理或遗传上,彼此相同或相近,从而能相互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22.黄化作用:在生长季前用黑色的塑料袋把将要作为接穗的枝条罩住,使在黑暗下形成幼嫩组织,剪下扦插。
23.硬枝扦插:是利用已经休眠木质化的枝条做插穗进行扦插。
24.矮化砧:使嫁接苗生长势变弱,植株矮小的砧木。
二.判断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扦插繁殖对基质的要求有:通气透水性好,保水性强,不必提供养分。(√)
2、生产用地区划时,大苗区应设置在土壤等条件最好处。(×)
3、选择苗圃地时要考虑周围是否有病虫害的中间寄主。(√)
4、生产上常以种子的生理成熟为采种标志。(×)(形态成熟)
5、种子贮藏的适宜温度是10—20℃。(×)
6、假槟榔、桂花、银杏等大粒种子宜用立木采摘法采集,柳杉、紫薇、柳树等小粒种子宜用地面收集法采集。(×)
7、净种方法有筛选、风选和粒选,当种子与空粒、杂物大小不同是,宜选用风选或水选法净种。(×)
8、有生活力的种子用四唑染色呈红色,用靛蓝染色呈蓝色。(√)
9、成年期健壮树木上采集的种子质量好。(√)
10、一般不宜从孤立木上采种用于育苗。(√)
11、镇压可以破碎土块,压实松土层,促进毛细管作用等。(√)
12、播种要等到所有种子全部“咧嘴露白”时才行。(×)
14、机械损伤催芽方法主要用于种皮厚而坚硬的种子,如山楂、紫穗槐、银杏、美人蕉、荷花等。(√)
15、低温催芽的最适温度是2-7℃。(√)
16、播种苗生长速生期需要大量的K肥,生长后期以N肥为主,P肥为辅,减少K肥。(×)
17、点播是用于小粒种子。(×)
18、播种后,覆土厚度对种子发芽没有影响。(×)
19、因为营养繁殖不是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而是由分生组织直接分裂的体细胞所产生,所以其亲本的遗传信息可得以再现。(√)
20、冻害在低洼地或黏重土壤上较为严重。(√)
21、扦插时基质的温度应稍低于空气温度,才易成活。(×)
23、嫩枝扦插多在春季进行。(×)(应在夏季进行)
24、T字形芽接应在树不离皮时进行。(×)
25、芽接应先断砧再嫁接。(×)
26、嫁接育苗时砧木最好选用嫁接苗。(×)
27、配制生长激素溶液通常用水直接溶解。(×)
28、幼苗移植时,主根和部分侧根被切断,能刺激根部产生大量的侧根、须根,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29.导致园林树木结实产生周期性的主要原因是树木生活的环境条件。(×)
30.导致园林树木结实产生周期性的主要原因是树木树体的营养不足。(√)
31.雪松结实率低的原因有:一是花期不遇,二是雌雄球花着生的部位不利授粉。为保证结实,最好实行人工授粉。(√)
32.苗木硬化期管理上的主要任务是促进苗木木质化,这时期要大量追肥,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