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耕备耕有序推进,当前各地已进入农资需求的高峰期。
上市公司开足马力全力保供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在云天化晋宁选矿公司,夜班工人在每天早晨7时开始了交班前的最后一次巡检,从破碎到筛分,从磨矿到选矿,他们走遍浮选厂的每一个角落,确保浮选装置平稳运行,输送化肥生产原料到下游企业……依托自身完备的“矿化一体”全产业链,云天化的化肥生产实现了磷矿、磷酸、合成氨等重要生产原料的高度自给,同时充分发挥集中采购平台优势,精准把控硫磺、煤炭等大宗原材料的采购节奏,确保化肥生产原料稳定供应。
据农业农村部农资保供专班调度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省、县两级化肥下摆到位率分别为88.9%、81.6%,周环比分别提高6.2个百分点、4.5个百分点。从省级层面看,全国半数以上省份化肥到位进度达九成以上。
智能制造助力生产按下“加速键”
在云天化的磷肥制造中心,只见一只只机械臂不知疲倦地将一袋袋磷酸二铵整齐码放,这些“智能员工”可做到24小时连续运行。在机器臂的助力下,14条流水包装线24小时连续运行,每条包装线每分钟就有10袋化肥下线,每天包装量在6500吨左右。
为保障良种供应,春节过后,大型种企充分利用自动化产能优势开足马力,加紧备产。为了保证西南地区水稻种子供应,先正达集团中国川种种业种子加工中心同时启用两条全自动生产线和一条半自动生产线,成品种子产能从原来的每天1.2万公斤至1.5万公斤提高到2.5万公斤。
生物技术让农化产品更“绿色”高效
如果说智能制造是对生产效率的提升,那么生物技术就是对产品内核的升级。
记者从云天化了解到,近年来,公司持续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研发并生产安全、高效、节能、低耗、环保的产品,通过清洁绿色生产和高质量绿色产品两方面手段,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截至2023年末,公司新增绿色产品14个,累计达194个,其中国家级绿色产品72个。公司绿色制造及绿色设计产品示范集群形成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