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数字经济由城市不断向农村延伸,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短视频制作者和传播者,以接地气的方式记录着当地农民的日常生活,展示乡村自然风光、传递农村风土人情,深受人们喜爱,为拓宽农产品销路提供了良好契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产品短视频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引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信息科技的发展为农产品短视频的创作与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农产品短视频营销的影响逐渐由经济效益层面拓展到社会与文化效益层面,为乡村振兴带来强大助力。西安作为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重点市,努力把握每一个发展机遇,在短视频经济中勇立潮头,立足农产品营销特色与需求,不断摸索、不断实践,帮助更多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促进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农产品短视频营销方式因具备显著的商业机会和社会价值,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吸引了更多自媒体博主参与农产品短视频创作与传播。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自媒体进入门槛低、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等方面,导致农产品视频营销现状难以满足受众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农产品短视频发展现状是西安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映射,是西安乡村振兴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基于西安农产品短视频营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以下4个方面提出优化对策,以期推动西安农产品短视频营销的有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以乡村振兴为指导加强顶层设计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只有明确农产品发展方向,树立正确发展理念,充分意识到农产品短视频营销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从政策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和整合各方服务保障资源,农产品短视频营销才能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加强服务保障规划。有关部门需加强政策制定、制度建设、资金投入等,制定满足农民需求且有助于农产品短视频营销的政策,并就短视频营销给予明确的规范引导,完善行业规章制度,以保障农产品短视频营销的健康发展,对部分困难农民实施必要的资金帮扶,为农产品短视频营销发展注入活力。
创新发展机制。有关部门应大力宣传推广农产品短视频营销模式,吸引更多农民、农企参与其中,打破碎片化的短视频创作、传播模式,整合农企、农民等一切力量与资源,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短视频营销体系,紧紧把握短视频经济时代机遇,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以保障农民增收、促进农企创收。
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安农产品短视频营销的核心主体在于农民,需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助推农民转变传统农产品营销理念,切实认可、积极参加农产品短视频营销。
大力培育新农人。依托短视频平台,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并鼓励乡村现有农民建立集种、管、产、销为一体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体系,掌握短视频创作技术,大胆尝试短视频营销模式,提升农产品营销收益,实现“老农民”向“新农人”的转变。
引进优秀人才。加大对返乡人才创业的支持力度,通过一定的惠农政策和项目扶持吸引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返乡创业,并通过改善县乡互联网基础建设和宽带网络服务体系、完善乡村物流体系等措施,为返乡人才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创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以发挥返乡人才在农产品短视频营销中的带动作用。此外,引进外来专业人才。设置人才引进专项制度和资金,搭建人才招聘平台,开辟外来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并对引进人才进行合理配置和妥善安置,让专业人才在农产品生产经营、文案编写、脚本创作、短视频剪辑等工作中体现专业优势。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有关部门需发挥主导作用,选择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作为定点培训基地,设置专项经费用于农村人才培训,开展不同形式的人才培训项目,在提升农民文化素养的同时,加强短视频策划、品牌宣传推广、农产品营销、短视频平台运营维护等技术技能培训,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职业农民,以促进西安农产品短视频营销的优化发展。
提升产品品质加强农产品品牌塑造
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提升西安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经济提升。
坚持内容为王探索差异化发展路线
【作者单位为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冯琳张瑞。本文系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乡村短视频‘长红’助力西安乡村振兴发展”(24JX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