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龙(左)、李福(中)、田宝财(右)在原隆村新布置的农家小院里。
A做个实实在在的“新农人”
今年33岁的李福,2014年毕业于宁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毕业之后,在所学的专业领域从事教师职业,后来又紧跟市场发展变化投身教育培训行列中。“在决定做‘新农人’之前,也想过和俞敏洪老师一样,转型做线上文具用品销售。”李福说,后来因家中出现变故,身为长子的李福从那一刻起默默扛起了家里的重担,所赚的收入几乎用于给母亲治病,还要给弟弟操持成家立业。
李福竭尽所能、倾其所有,用心呵护着至亲至爱的亲人。“一个人拥有多少财富并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唯有自己的亲人过得幸福、安康才是最大的富有!”李福说。现在的他,已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弟弟有一个温馨的小家,母亲的病症有所缓解,家里的日子逐渐安稳。
直到2021年年底,李福整装待发,决定重新开启新征程。他给许久未联系过的两位好友发了一条信息,希望好友能够返乡,回来一起和他做“新农人”,为家乡代言,为家乡发展出把力。默契的是,两位好友也正有此意。就这样,三个人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划创业。而立之年的冯小云从天津回到闽宁镇,29岁的田宝财也从北京回到闽宁镇。
有好朋友们的抱团取暖,李福说:“无论曾经我们在城市里扮演过什么角色,返乡回来之后,我们就想做个实实在在的‘新农人’。”
B镜头饱含乡情特色美食短视频走红
虽然短视频里清一色都是男性,但每一个镜头里都展现出“新农人”接地气的言语和淳朴的人物性格。继而,在往后的短视频作品里,除了做特色美食之外,李福三人还穿插拍摄出“新农人”全新的风貌,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而是把闽宁镇现有的各类特色养殖业和农作物培育、种植等产业,引入科技手段进行农事操作。他们走进菌菇培育大棚,采摘最新鲜的各类菌菇,烹饪美味佳肴。在牛羊养殖场,展现科学、健康的饲养方式,做最具地方特色的手抓肉。同时,也推荐本地种植的各类农作物和新鲜水果,展现出的也是通过团队的智慧进行生产管理,既维护了生态和谐,也提高了种养效率。
看过“新农人纳哥”的短视频,有网友称,“纳哥”堪称是新农人短视频中的一股清流。因其每一条短视频作品都被赋予了浓浓的家乡情。尤其是李福在厦门学习期间拍摄的一条在海边做家乡闽宁镇滩羊肉的短视频,更是赢得了网友的好评和点赞。
C借助短视频流量带动家乡农产品升级
“新农人”是践行推动“三农”新发展、推动食品安全事业发展,承担历史使命的人,更是有行动力的人。李福认为,不仅如此,“新农人”还要从人文和生活理念上去影响更多人。
因此,李福在原隆村将其居住的小院布置得十分优雅惬意,走进小院,文化传统元素和现代文明氛围感满满。院内,草坪、凉亭、秋千椅,屋内宽敞整洁,装修美观大方。李福团队每期拍摄的短视频内容都是通过点点滴滴的元素来巧妙体现“新农人”从居住环境、传统礼仪以及饮食文化方面的变化与传承。
在李福看来,下一步的直播带货不是团队开始盈利,而是代表着闽宁镇大到牛羊肉,小到八宝茶、水果等农产品开始走向全国。“我们希望通过短视频的流量引领带动闽宁镇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老百姓的收益,形成品牌建设,从而在生产过程中带动就业。”李福说,“闽宁镇就是我们的家,振兴乡村的路上,直播带货是条新路子,同时也是延伸和拓展农村新发展动力的方向,要让农户在家就能获取一份收益,并且能够得到长远的收效,‘新农人纳哥’就是秉承着这份赤城,想真正能够为闽宁镇老百姓做点事儿,不忘来时路,砥砺前行。”
记者手记
在闽宁镇这个移民小镇上,李福这位“闽三代”青年,不仅召唤同乡青年返乡,扎根家乡奋斗,同时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动员和寻找更多的家乡青年,一起为振兴乡村建设添砖加瓦。在短视频里,青年“哈格”原名李志龙,就是李福团队吸纳的农村青年。凭借着肯吃苦,有梦想的向上精神,“新农人纳哥”抖音号拍摄的视频不断传递着暖胃更暖心的正能量。(记者寇莉苹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