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灌南县李集镇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领域专项整治行动,以梳理“三资”管理领域高频问题为抓手,以开展基层监督促治试点工作为契机,坚持以监督体系的理念全链条推进查、改、治,从体制体系靶向整改、源头治理,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不断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工作成果,为守好农村集体“钱袋子”、提升基层群众幸福感提供坚强保障。
着力构建“一体化”体系。镇纪委联合县监委第三派出监察员办公室打造“派出监察员办公室+镇纪委+矛盾调解中心、‘三资’代理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产权交易中心”的“一室一委四中心”一体化工作体系,形成问题发现、会商、推进和解决闭环管理机制,实现来访有接待、矛盾有调处、办事有回声、“三资”有监管、事事有监督“五有”工作目标。着力构建镇直单位监督协作机制,镇纪委联合农经、财政等部门,组织开展对各村(社区)财务账簿、合同等材料的监督检查4次,发现问题立行立改。镇人大、政协工委等部门发挥监督合力,对农村集体“三资”领域专项整治行动积极献言献策,提出意见建议5条,有力保障专项整治行动走深走实。
充分运用“一站式”平台。全面拓宽问题线索收集渠道,发挥群众“家门口”监督作用,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镇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发挥好“三资”管理可视化平台线上监督作用,安排专人每天监控可视化平台预警信息,及时交办、催办,及时销号。充分利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贴近群众、高效便捷的优势,督促各村(社区)按时开展“三务”公开,及时处理群众投诉,切实维护群众知情权、监督权,提升满意度。充分运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累计筛查群众反映“三资”诉求60余件,逐件梳理、逐条解决。
不断健全“一揽子”机制。坚持把建章立制作为治本之策,突出“当下改”,注重“长久立”,着力在常抓长治上下功夫,编制《李集镇镇直各单位职责清单》《李集镇镇直各单位监管职责清单》,制定出台《李集镇镇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李集镇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有关规定》等多份规范性文件,有效堵塞制度漏洞。重点把好资产资源发包、资金使用审批、工程建设招标“三道关”,健全完善资金管理“八要八禁止”、平台交易“六进六不进”、招标审查“四要四不准”监管机制,进一步扎紧制度笼、织密防护网。通过强化对村会计等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开展村级财务交叉互查等措施,着力提升村干部守法意识和业务能力。贺修誉赵学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