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读!新《食安法》中对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规定!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新《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的主要规定有以下两条:第三十六条规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其加强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进行综合治理,加强服务和统一规划,改善其生产经营环境,鼓励和支持其改进生产经营条件,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固定场所经营,或者在指定的临时经营区域、时段经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的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的违法行为的处罚,依照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具体管理办法执行。”

笔者结合曾经参加《食品安全法》修订工作,谈一谈对以上两条规定的粗浅认识,尝试回答一些地方立法需要面对的问题。

二、地方立法的范围

原法第二十九条第3款和第三十条只规定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而新法增加了一个“等”字。这是一处重要的修改,主要是考虑除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外,实践中还有小餐饮、小食杂店等小微食品生产经营者。2012年6月2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12]20号)提到了“五小”,即“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小餐饮单位、小集贸市场及农村食品加工场所”。因此,地方立法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以外的小微食品生产经营者纳入地方立法的调整范围。2015年7月30日,陕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及摊贩管理条例》将小餐饮纳入调整范围,该条例第三条第2款规定:“本条例所称小餐饮,是指有固定经营门店,从业人员少、条件简单,从事餐饮服务的小餐馆、小吃店、小饮品店等个体经营者。但是,经营面积在五十平方米以上的,不适用本条例。”

三、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

(一)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定义、范围

老法和新法都没有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定义和范围作出规定,但这是地方立法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目前比较权威的定义有两个:

一是2007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的意见》中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定义为:固定从业人员较少,有固定生产场所,生产条件简单,从事传统、低风险食品生产加工活动(不含现做现卖)的没有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单位或个人。

以上两个定义都强调“不含现做现卖”,但有的地方立法如湖南将小作坊分为制售分离的小作坊和现场制售的小作坊。客观上讲,现场制售食品的小作坊难以与小摊贩、小餐饮划清界线。

从已有的地方立法来看,河南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民事主体资格界定为“个体工商户”,非常值得称道!但陕西将小作坊的民事主体资格界定为“个体生产经营者”。广东、山西界定为“生产经营者”。确切地说,无论是“个体生产经营者”,还是“生产经营者”,都不是民事主体的概念,而且让人联想到“个体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者”是否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人合伙企业?如果把取得个人独资企业营业执照、个人合伙企业营业执照、甚至一人公司营业执照的食品生产经营者都列入小作坊的范围,无疑会使小作坊的范围无限膨胀;如果只把部分个人独资企业、个人合伙企业、一人公司列入小作坊,那么对于其他被列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个人独资企业、个人合伙企业、一人公司在市场准入、行政处罚方面又有失公平。因此,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民事主体资格应限定为个体工商户。

(二)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经营范围问题

《纪要》指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由于其自身生产条件和能力所限,有必要对其可以生产加工的食品范围进行限定。为确保安全,应当原则上禁止或者限制其生产加工高风险食品。省级政府可以制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可以生产加工的食品目录。

从已有的地方立法来看,黑龙江、北京规定监管部门应当制定准予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的食品目录,贵州、吉林规定监管部门应当编制食品小作坊禁止生产的品种目录。湖南规定食品小作坊禁止生产经营乳制品、罐头制品、果冻等食品,专供婴幼儿、老年人、病人、孕产妇等特定人群的食品,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以上即所谓的高风险食品)。北京规定对食品摊贩经营的食品品种实行目录管理。

(三)小作坊的市场准入问题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但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是否应当取得许可呢?《纪要》指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可以不实施行政许可,但应当实行备案管理。取得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小作坊应当将下列内容向当地县级质监部门备案:经营者名称;拟生产加工的食品名称;生产经营场所及基本的生产设备、设施和工艺;使用的原辅材料、添加剂的名称、类别、用途、实际最大用量、进货渠道等;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检验;生产加工人员健康状况;法律、法规、规章、标准等规定的其他要求。县级质监部门认为符合有关要求并具备相应的食品生产加工能力的,予以备案,并发给备案号。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只有在取得备案号后方能从事生产经营。从以上规定不难看出,这属于典型的非行政许可事项的行政审批,即备案的实质就是行政审批。

目前从已有的地方立法来看,多数地方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实行许可制度(宁夏、吉林、山西、甘肃、浙江、上海、北京、黑龙江、贵州);有的实行备案制度,如河南;有的实行登记制度,如内蒙古、广东。

2.备案制度。例如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于2012年制定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办法》第十四条第1款规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并于取得营业执照后三十日内向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备案办法由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制定。”

3.登记制度。例如2015年5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通过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食品小作坊应当经旗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并取得食品小作坊登记证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但从该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的规定来看,名为登记制度,实为许可制度。

一是既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民事主体资格都是个体工商户,因此小作坊从事食品生产都要取得许可,只是许可的具体管理办法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或者省级政府规章;

二是从《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规定的逻辑来看,其在附则中规定“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督管理,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具体管理办法执行”,显然是将小作坊是实行许可管理还是实行备案管理的立法权限交于地方。因为现实中河南、甘肃等已经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实行备案管理,不可强求所有地方对小作坊都实行许可管理。笔者倾向这种观点。

(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产品的销售范围问题

是否应当限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产品的销售范围?笔者认为,从市场经济以及统一市场的要求出发,不应限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产品的销售范围!只要能从源头上管控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生产行为,又能从流通过程中做到可追溯,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产品可以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很多大企业都是从小作坊起家,如果限定其产品的销售范围,如何能使其做大做强呢?

四、食品摊贩

(一)对食品摊贩的界定

各地一般将食品摊贩定性为经营者,山西将其定性为生产经营者,宁夏则定性为个人。

山西、河南、湖南根据是否提供餐饮服务对食品摊贩进行分类。山西将其分为餐饮服务类和非餐饮服务类,餐饮服务类食品摊贩是指即时制作加工、销售食品并向消费者提供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摊贩。河南、湖南将其分为流通类和餐饮类,流通类食品摊贩是指零售预包装食品或者散装食品的摊贩,餐饮类食品摊贩是指以烹饪等方式现场制售直接入口食品、提供餐饮服务的摊贩。

(二)食品摊贩的市场准入问题

2015年8月3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了《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于2015年10月1日与《食品安全法》同步实施。该《办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对食品摊贩等的监督管理,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具体管理办法执行。”从已有的地方立法来看,大部分地方对食品摊贩实行登记制度(吉林、甘肃、山西、上海、北京、湖南)。如山西规定,食品摊贩应当取得食品摊贩登记证。餐饮服务类食品摊贩,向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非餐饮服务类食品摊贩,向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有的地方如河南、贵州对食品摊贩实行备案制度,如河南规定,流通类食品摊贩从拟经营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取得经营地点后十五日内,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餐饮类食品摊贩从拟经营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取得经营地点后十五日内,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备案办法由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五、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的食品安全要求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对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的要求作了规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因其自身条件限制,不能与生产经营企业同等要求,但应当以本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为原则,符合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换句话说,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在未来的地方立法中,立法者必须要考虑《食品安全法》的哪些规定适用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即地方立法要处理好与《食品安全法》的关系。《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生产经营的主体用了两个概念,一个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另一个是“食品生产经营者”。据统计,前者在《食品安全法》中出现了11处,而后者出现了42处。应当说《食品安全法》中所有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要求,都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如: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再如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六、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的监督管理

原法第三十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鼓励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改进生产条件,鼓励食品摊贩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固定场所经营。与之相比,新法第三十六条增加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进行综合治理,加强服务和统一规划,改善其生产经营环境,鼓励和支持其改进生产经营条件,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固定场所经营,或者在指定的临时经营区域、时段经营。以上增加的内容是借鉴有些地方立法的规定,主要解决食品摊贩随意占道摆摊经营,阻塞城市交通,影响城市美观等环境卫生问题。例如北京、湖南、贵州、河南、浙江、吉林的地方立法都规定了食品摊贩定时定点经营制度。

七、关于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

目前对新法第一百二十七条有两种解读:

(一)地方性法规除不得设定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外,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的罚款可以作出完全不同于新法关于罚款的规定。因为从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的顺序来看,它是规定在第一百二十二、一百二十三、一百二十四、一百二十五、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的所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之后,意味着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有前几条违法行为的罚款,地方可以作出完全不同于前几条的规定。

(二)行政处罚法第十一条第2款明确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因此,新《食品安全法》法律责任一章中如果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违法行为规定了罚款,地方性法规也只能在法律规定的罚款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该观点的核心要素是,《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包括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即《食品安全法》法律责任一章中凡是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罚款,都包括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罚款。下面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法律责任逐一进行分析:

1.无证经营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了无证经营的法律责任。前面提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是否应当取得行政许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如果规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而对无证经营行为的罚款,地方立法完全可以作出与《食品安全法》不同的规定。

2.对《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的六类违法行为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了六类违法行为,分别是:

(1)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经营上述食品;

(2)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3)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其制品;

(4)经营未按规定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5)生产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6)生产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

对以上六类违法行为的处罚是否适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该条第2款规定:”明知从事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仍为其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其他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前面提到,新《食品安全法》中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要求以及处罚是适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因此,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有这六类违法行为,如在火锅中添加罂粟壳,或者用地沟油炸油饼,地方性法规只能在本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幅度内细化。

3.对《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的九类违法行为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了九类违法行为,只有第九项(”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后,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经营“)是对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处罚,即如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召回或者停止经营而其拒绝的,应当按照本条规定处罚。而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前八项违法行为的罚款,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作出与本条完全不同的规定。

4.对《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的四类违法行为

5.对《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的十三类违法行为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全面解读!新《食安法》中对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规定!》

THE END
1.小餐饮营业执照经营范围详解小餐饮是指规模较小的餐饮企业,通常以提供简单、快捷、价格适中的美食为主要特点。在开设小餐饮店之前,需要办理相关的营业执照,并在执照上明确经营范围。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小餐饮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 一、食品销售 首先,小餐饮店通常会包括食品销售在内的经营范围。这意味着你可以在店内销售自制或者外购的各类食品,https://www.coffee.cn/xican/post/463494.html
2.个体户小吃店经营范围包括哪些律师普法个体户小吃店经营范围如下:(1)餐饮服务;(2)销售食品;(3)餐饮管理;(4)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5)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有哪些 1、贸易类公司经营范围:日用百货、化https://m.110ask.com/tuwen/17261373910467641103.html
3.深圳小餐饮营业执照如何办理常见问题在深圳,开一家小餐饮店是许多人的创业梦想,但办理营业执照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你是否对如何办理深圳小餐饮营业执照感到迷茫?别担心!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深圳小餐饮营业执照的办理流程,包括所需材料、办理地点、办理时间等关键信息。无论你是初次创业者还是有经验的餐饮从业者,本文都将为你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你https://www.wen51.com/news/show/301724/
4.餐饮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怎么写?一日三餐,自古以来人们对美食的追求,一直从未停止过,因此餐饮行业一直都是潜力非常大的市场,那么餐饮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怎么写?接下来上海注册公司壹隆小编为你做详细讲解。 根据公司法规定在中国境内从事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活动,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否则将按无证经营处理,餐饮要办理的相关行政许可证有:《食品经营许http://www.shgongshang.cn/news_content.aspx?id=2035
5.小吃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有哪些公司知识新闻中心相信通过大律师网小编的介绍,大家应该知道了小吃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有哪些,大致范围有餐饮服务、餐饮企业管理、销售食品、食用农产品、小吃制售、快餐服务、正餐服务等等,希望今后大家出去吃东西尽量选择有营业执照的餐馆。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大律师网律师。https://www.maxlaw.cn/t-xmcngwls-cn/artview/926437730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