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饮水解困工作,中央5年共安排了国债资金98亿元,加上地方各级政府的配套资金和农民自筹,总投入约180亿元。项目涉及全国1992个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61个团场,受益农户达1400多万户,使5700多万农村人口告别了饮水难,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拥护,取得了“小工程,大德政”的效果。
1.1现状全国共建成农村饮水工程300多万处。其中,乡镇集中供水工程3.2万处,村集中供水10多万处。农村饮用水水源主要是地下水(浅井、深井和引泉水)比例约占73%,地表水(引江河、湖库、池塘和水窖水)比例约27%。目前,农村居民中享受自来水的人数约4亿多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5%。但自然村屯自来水普及率仅29%;没有享受自来水的人数约5.2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5%。其中饮用手压井水的就有2.25亿人,饮用水窖、水柜水的有200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西南部等地区)。
2.目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源污染严重71%的河流和湖泊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农村化肥、农药年使用量越来越大,浅层地下水水质普遍恶化,有的地方出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严重局面。饮用水中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人数有1.9亿多亿人。
2.2部分地区农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致骨骼变形乃至瘫痪,皮肤病、癌症、智力低下等水性地方病的问题;饮用高氟水有6300万人,饮用高砷水230万人,饮用苦咸水3800万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黄淮海地区。
2.3病原菌和致病微生物等水致疾病,如血吸虫病区饮水不安全人数达1100万人。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湖北、湖南等7省。
2.4局部地区还有季节性缺水问题等。主要是在北方。据卫生和水利部门的调查,全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已严重影响农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3.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4.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注意适度规模,以集中供水为主。根据近几年农村饮水工程的实践,解决饮水水质问题,采用适度规模、集中联片供水效果较好。首先要利用现有水厂对周边地区通过管网延伸,扩大供水范围,提高水周边地区群众的饮用水水质和水厂效益。二是对水质严重不达标的水厂进行技术改造,增加水处理和消毒设施,扩大供水规模。三是水源严重污染,水处理成本较高时,可选择好水源,远距离调水,多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四是在只有劣质水源可用的情况下,建设新的供水工程,一定要选择分质供水的方案,让农民喝干净卫生的饮用水,其它生活用水还用原来的水。
4.2要注意加强技术指导。农村供水情况比较复杂,农民居住分散,经济承受能力低,水源条件又千差万别,加之基层水利设计单位技术力量薄弱,对水处理设计的经验又较少,特别要加强技术指导。一是要聘请有农村供水经验的专家,对技术人员开展专门培训。二是要认真总结多年来在乡镇供水工作中的经验,从本地多年实际运行的水厂中评选一批使用效果较好的水厂,作为标准图集或典型设计供各地参考。三是要派技术人员经常下基层进行技术咨询和指导。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基本要求是对原水均需进行处理或消毒后再饮用,各种方案要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特别要选择哪些技术先进、适合农村特点又便于运行和维护管理的方案。
4.3各部门和不同学科之间,要加强协调配合。水利部门要积极主动与卫生、环保、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门沟通。专家也要有水利、卫生、环境和社会学等方面的人员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