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小精练:消息要短小精练,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短消息,便于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同时也锻炼采写能力;
2、语言生动简洁:消息的语言只有生动、简洁,才能吸引读者或听众。
4、语言表述要注意口语化。
5、背景材料在新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是新闻稿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交代背景应根据需要因稿而异,更要紧扣主题,还有交代背景时不宜太多,材料要写的生动活泼。
二通讯
通讯写作要点:
通讯要求非常明确主题,提炼好通讯的主题,通常是通讯成功的关键。这需要深入分析事实的特点,了解发生的背景和时代精神。这方面可窥见作者的分析能力和思想水平的高低。
写通讯注意的格式和要点:
标题不要过于笼统,大得无边。一旦这样确定下来,你必须一切从头讲起,不得不面面具到,难于把握材料。
不要这样写:“提起***,人们总是不约而同地翘起大拇指说,他真是个好**”。生活中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多,这大多是作者从别人那里学来的套话。类似的套话还有不少,例如“他一心扑在**上”、“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我不图……,只图……”等等。还有一些格式上的套路,一段感谢的场面,然后是:“事情是这样的……”。其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要真正接近生活来写。
不要这样写:“他兜里揣着病假单,坚持上班……”。这是不真实的作者编的套话。既然带病坚持工作,何必要把病假单带在身上呢?如今讲究产品质量,如果人家知道是带病工作的产品,还会买吗?根据《劳动法》,除了危急情况,带病坚持工作而领导没有制止,要承担责任的。
不要将纯自然地采访的内容全部写进通讯。要适当编排,提炼出积极的主题,十分材料用三分已相当满了。
初学消息和通讯要注意的事项
1、初学写作可以“描红模子”,边学习边实践,模仿着别的去学。
3、多写短新闻,浓缩是最难得事,能在最小的篇幅把稿件写出来才见功夫。
旧新闻翻新
新闻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但不是所有新闻都有大的变化,怎样把一件变化不大的事写出来而且让人觉得有新意,可以好好捉摸一下。个人体会。
1、着眼点不同,同样的一件事,着眼点不同,写出来的新闻给人的感觉就不同,比如众城加油站服务让用户满意的消息,一个月以前已经写过,详细介绍了加油站的工作流程和为客户服务的主要内容,并且简单介绍了客户对于服务的评价。那么一个月以后的另外一条新闻,同样的内容,就可以通过一件或几件为顾客服务的事引出企业服务措施改革的主体,通过客户的切身感受对各项服务进行评价作为主要的写作方向。
3、找主题。同样一件事,靠在不同主题上,就可以从不同方向来表述。比如众城加油站的网点设置,如果是在黄金周的旅游旺季,公司可以从方便省内驾车出行的游客加油方面介绍公司的加油站网点肺部,并介绍公司的一系列优惠措施。如果是有新的加油站开业,同样可以介绍公司的营业网点分布,不过要从公司多年来的发展壮大,网点分布越来越密集的角度报道。
寻找新闻线索
其实新闻线索从哪里来?就是靠记者和通讯员的细心,新闻如何写的好看、好听?关键是要真情实感,自己到一线感受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
通讯员如何提高文稿质量
吴黎宏
通讯员是为新闻媒体反映情况、采写报道、提供稿件的业余新闻人员。通讯员来之社会各界和政府各个部门,直接参加社会实践和各项具体工作,掌握新闻报道第一手材料,所写的稿件在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推广当地和所在部门经验做法,反映基层新情况、新成就、新问题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下面,我就如何提高文稿质量、当好特约通讯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怎样写新闻稿——
怎样写新闻稿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以及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二、新闻的种类
新闻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1、按传播工具,可分为报纸新闻、杂志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和互联网新闻5种。
2、按新闻事实发生的地域和范围,又分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和地方新闻3类。
4、如按照事件的性质,新闻又可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两大类。硬新闻也称:“纯消息报道”,即新闻体裁中的消息,指题材比较严肃、具有一定时效性的客观事实报道。这类新闻占新闻比重较大,几乎90%。软新闻是指人情味较浓、写法轻松活泼的社会新闻,即新闻体裁通讯。在新闻里,消息是画龙点睛的龙,通讯是画龙点睛的“睛”。
三、新闻的五要素
新闻的五要素也叫“五个何”,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
2、何地:新闻事实发生在什么地方?
3、何人:新闻事实是由谁造成的?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
4、何事:发生了什么样的新闻事实?
5、何故: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
6、也有人认为,除“五个何”外,还应加上一个“怎么样”,即结果怎么样?故也有新闻“六要素”一说。
所谓要素,字典和词典有明确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要素——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中华大字典》:要素——为事物必要之元素也。《简明汉英词典》:要素——事物必须具有的本质或实质组成部分。
明确新闻五(六)要素有助于记者采访时迅速弄清新闻事实必不可少的要点,防止遗漏,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实例分析:
巴彦县启动“爱心妈妈”行动
70多孤残儿童找到了妈妈
近日,巴彦县“爱心妈妈”行动正式启动。70多名女干部与70多名孤残儿童“一对一”地结下了母子关系。
四、消息的写法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只用记叙表达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一)消息的特点
(2)内容新鲜,富于价值。消息贵在新,而且有启迪和指导意义。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产生先睹为快心理。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件。那种一味追求猎奇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观点,是我们所不取的。
(3)迅速及时,有时效性。迅速是消息的价值,消息报道速度迟缓便会降低消息的价值,“新闻”变成了“旧闻”。时效,就是速度要快。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尽快地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
(4)简明扼要,篇幅短小。简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主要标志。所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炼。
(二)消息的种类
一般把消息概括为四类:
1.动态消息
动态消息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各项建设中最新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杂志上使用最多的一类。重大新闻的简讯都属于动态消息。重大新闻,指事件重大,意义深远,报道时在报纸上占显著位置的消息。如:《哈尔滨市首座以玉米秸秆为燃料生物发电项目在巴彦开工》、《巴彦引资3亿元生物发电项目正式破土动工》。
巴彦县巴彦镇内主次干道楼体亮化工作启动
12月18日,巴彦镇内主次干道楼体亮化工程已全面启动。
为丰富巴彦镇城市文化特色,提高夜间城镇的景观风貌,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城镇环境,进一步提升城镇品味,我县中省直部门、县直各部门,按照县政府楼体亮化专题推进会要求,全面启动亮化工程。县电业局、地税局、广电局的办公楼亮化工程已经全部完成,正在组织对小区内亮化工程进行施工。
据了解,我县楼体亮化工程涉及巴彦镇145栋楼房,亮化总面积154636平方米,全部工程将于12月24日全面完工。
2.典型消息
典型消息也叫经验消息,它是对一些具体部门、单位、行业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集中报道的一种文体。这种消息是在介绍经验、做法之后,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以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目的。如《用典型“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引路——巴彦劳务输出由“小舰队”变成“航母群”》、《巴彦县发展特色产业抵御“大干旱”》、《村村通公路巴彦县巴彦港镇拨快致富时钟》、《实行群众参与式预算巴彦6万人吃上自来水》、《一亩地多挣150元深松整地让农民尝到了甜头》等等。
巴彦县参与式预算结出丰硕成果
“真没想到,我们屯子人今天也吃上了自来水!”巴彦县兴隆镇兴乐村的张妈妈乐得合不拢嘴,当着记者的面打开了自家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喷涌而出。“以前,全屯1000多口人吃一眼大口井水,干旱年头经常缺水,大家伙为了抢水闹得很不和气。现在好了,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啥时候想用就啥时候用,可方便了。”
兴隆镇原有水厂是1985年兴建的,由于设备老化,每天分早晚2次供水,只能满足2.3万人吃水,有三分之二的人口要靠异地运水生活,群众吃水难问题十分突出。同时由于水处理设备报废,水厂从深水井提水后直接供给居民,铁、锰含量严重超标,影响了群众身体健康,群众一致呼吁改造自来水。
巴彦县是哈尔滨市第二批参与式预算试点县,年初以来,这个县针对农业大县和财政穷县的实际,突出群众意愿,突出民生优先,突出群众急需,坚持集中财力解决大问题这一原则进行参与式预算试验。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在听取群众呼声的基础上,确定了新建兴隆镇第二水厂这个参与式预算试验项目。
县里克服资金不足的问题,建设兴隆镇自来水厂。该工程总投资1700万元,厂区占地面积1140平方米,建筑面积2257.7平方米。工程已于2007年11月29日全部竣工。目前,兴隆镇5.7万人口生活用水、150家企事业单位用水及兴隆镇周边兴乐村等4个村2757户居民生活用水全部解决。
怎样写新闻稿——新闻通讯员培训讲稿纲要B
3.综合消息
综合消息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各具特色、性质相同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体现一个主题的报道。它的特点是在综合、概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见解,揭示规律。如《加快建设新农村全面振兴哈尔滨——十县(市)负责人话新农村建设新构想》、《产业化引领哈市农村经济腾飞——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去年利税增长21.2%》(综述类)。
4.述评消息
(三)消息的写法
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5部分组成。
1、标题
消息的标题,分眉题(又称引题、肩题)、正题(又称主题、母题)和副题(又称辅题、子题)。出现在报刊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1)多行标题:多行标题,一般有三行,即中间一行是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如:
国家经贸部负责人发表谈话(眉题)
希望海峡两岸实现直接贸易(正题)
愿与台经贸主管部门接触协商解决双方贸易中问题(副题)
(2)双行标题:其一,出现正题和眉题。如:
真正幸福要靠自己劳动去创造(眉题)
杜芸芸将十万元遗产献国家(正题)。
其二,出现正题和副题。如:
成都电讯局花钱“买”批评(正题)
在报上登“公告”欢迎群众对通讯服务工作进行监督(副题)
(3)单行标题:单行标题只有正题。如:
***接受《朝日新闻》社长采访
巴彦干部结“穷亲”
村村通公路巴彦县巴彦港镇拨快致富时钟
巴彦县电业局:当好百姓的“光明使者”
巴彦农民围绕粮食畜牧蔬菜建“立体销售网”
消息的标题,力求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采用哪种标题,要酌情而定。
2、导语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
(1)叙述式。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如:“日前,巴彦县引进的国能巴彦生物发电项目正式破土动工。该项目是巴彦县重点招商项目,一期投资33434万元人民币,工程建设期一年半。达产后,年燃烧秸秆20万吨,年发电量1.44亿千瓦时,并根据机组供热能力向巴彦镇城区供热。”这是《黑龙江日报》去年发的消息《巴彦引资3亿元生物发电项目正式破土动工》的导语。
(2)提问式。把消息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如“亲爱的读者,你知道灯心绒可以做夏天穿的裙子吗?上海绒布厂新生产的许多灯芯绒中,就有这样新奇的品种”。
(3)描写式。对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用简练的笔墨进行形象描绘,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我买3公斤‘四单19’”,“给我来5公斤‘通农12’”……26日上午9点多,巴彦县德祥乡太平村付家店屯光华农资商店的柜台前挤满了人,小店经理兼营业员付广华忙着为购种的农民称种子,读资料,讲解播种要求,忙得不亦乐乎。”这是今春《黑龙江日报》刊登的消息《巴彦城镇乡村种子化肥成农民“新年货”》的导语。再如,“春节刚过,巴彦县农民们就忙活起来了,买农机、选农资、修农具……呈现一派繁忙的备耕景象。”这是也是今春《黑龙江日报》刊登的消息《巴彦“四早”备春耕落实农业订单152万亩》的导语。
(5)引用式。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语言作为导语。如“女青年杜芸芸到上海司法机关,要求将继承的十余万元遗产捐献给国家,她说:‘我还年轻,应该靠自己的劳动来生活,我愿意将这笔钱来支援国家建设’”。(《文汇报》一篇消息的导语。)
导语如“凤头”,小巧精致,要精心打扮以吸引住读者。
3、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写主体要注意如下几点:
(1)主干突出,详略得当。消息的主体是主干,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干上。要去头绪,减枝蔓,与主题无关的要舍弃,次要材料要简略。
内容充实,紧扣中心。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必须具体、充实,这样才有说服力。导语提出什么问题,主体就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样才能紧扣中心,突出重点。
主体如“猪肚”,庞大能装。
4、背景
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背景材料一般有3类:一是对比材料,即对事物进行前后、正反的比较对照,以突出事件的重要性;二是说明性材料,即介绍政治背景、地理位置、历史演变、生产面貌、物质条件等;三是诠释性材料,即人物生平的说明,专业术语的介绍,历史典故的解释等,以帮助读者理解消息的内容。如下:
巴彦检验“月读一书”成果
7月8日上午,巴彦县人民会堂千人会场内座无虚席,人们被台上选手抑扬顿挫铿锵激昂声情并茂的演讲所感染,时而屏息凝神专注地倾听,时而挤眉弄眼变化着神情,会堂里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描写式)
举办这次演讲比赛是巴彦县正在全县开展的“月读一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检验并巩固“月读一书”活动的成果,进一步推动“月读一书”活动的深入开展。本次演讲活动从初赛、复赛,到决赛,全县公务员跃跃欲试,参与者达500余人,比赛自下而上,层层筛选,公开透明,在县直机关单位及广大公务员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去年以来,在县直机关各单位及广大公务员的积极参与下,这个县“月读一书”活动广泛深入、扎实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对内提升了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对外进一步树立了巴彦的良好形象,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有效转变了干部作风和机关风气,提升了广大公务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巴彦这座历史文化古城书香更浓、形象更美。
链接
2007年初,哈尔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全面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的要求,市委决定在全市党政机关公务员中开展“爱读书、读好书、打造书香哈尔滨”为主题的“月读一书”活动。活动的目标就是:培养机关干部的学习热情,形成宽松和谐的读书风气,使机关干部充分认识到,读书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意义,通过读书引导干部少一点烟酒味,多一些书卷气,平和一点浮躁心,丰富一些情操感,满怀信心地开创事业;同时,通过党政机关干部“月读一书”活动,带动社会和广大市民参与读书,提高市民素质,提高哈尔滨文化品位,打造书香哈尔滨。
5、结语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注意:消息写作文字比较简短,报道的思想又要清清楚楚,写作时不宜拐弯抹角,更不能枝蔓丛生,一定要主题集中,中心突出,所以新闻写作两大忌:一忌贪大求全,即在一条消息里什么都想写进去,面面俱到,结果是什么也写不清楚,更谈不到深刻了。二忌一盘散沙,即写的内容缺乏有机的联系,零珠碎玉,只要是手中掌握的材料,不管与报道主题关系或大小有无关系,一概塞进稿子里,结果是材料堆砌,一条消息成了大杂烩,抓不住重点,抓不住关键,弄不清要点,使真的新闻淹没在次要的或无关的材料里。因此写消息时,只有集中到一个思想或一个问题上进行选材和写作,才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所要报道的事实最主要之点写清楚,说透彻,这样,主题思想就突出了,中心也就鲜明了。写稿时行文要简洁,选材要精粹,这一基本要素,对消息写作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消息负有尽快尽广地传播新发生或现在具有新闻价值的种种事实的使命,这就要求它写的尽可能简短,明快,没有多余的话,更不应冗长、罗嗦。
五、通讯的写法
1、通讯的概念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和各种表现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上常用的新闻体裁。
2、通讯的特点
一般来说,通讯有4大特点:
(1)严格的现实性。通讯要求报道新时代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经验,紧密配合当前形势,为现实中心工作服务。
(3)描写的形象性。通讯常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要求对人对事进行较为具体形象的描写,人物要具有音容笑貌,事情要有始末情节,以此来感染读者。
3、通讯的种类
(1)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2)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萃、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
4、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比消息更详细地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经验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文体。通讯与消息都是新闻的主要文体,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要求具有严格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不同之处是:
(1)选择题材不同。消息选择题材广泛,可大可小;通讯要选择含量较大的真实典型材料。
(2)表述详略不同。消息的内容表述简单概括;通讯内容表述比较复杂详尽,讲究场面和细节描写。
(3)表达方式不同。消息多用叙述;而通讯在叙述的基础上,还要运用描写、议论、抒情手段。
4、通讯的写作
第一,主题要明确。有了明确的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高潮、结尾才有依据。
第二,材料要精当。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选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写进去。
第三,人事要结合。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为了写人。写人物通讯固然要写人,就是写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也不能忘记写人。当然,写人离不开写事。离开事例、细节、情节去写人,势必写得空空洞洞。
第四,角度要新颖。写作方法要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描写、议论,也可以穿插人物对话、自叙和作者的体会、感受,既可以用第三人称的报道形式,也可以写成第一人称的访问记、印象记或书信体、日记体等。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反映,诸如正面、反面、侧面、鸟瞰、平视、仰望、远眺、近看、俯首、细察……角度不同,印象各异。若能精心选取最佳角度去写,往往能使稿件陡然增添新意,写得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5、常见通讯简介与实例
(1)人物通讯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如:
他是当初只有一个人的县文管所所长兼工作人员,20多年来,他为文管所收藏文物个人举债十几万——
“考古迷”跟在犁杖后捡来文物千余件
在巴彦县文物管理所两间普通平房的不起眼的架子上,摆放着1500多件文物。为了收藏这些当地出土的文物,20多年来,县文管所所长闫志林以个人名义举债十几万元。其中的许多珍贵文物,是闫志林跟在农民的犁杖后一件件捡来的。
1986年,闫志林调任县文管所。文管所只有他一个人,搜集、收藏文物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内容。
在距离县城15公里的松花江边,有一座“王脖子遗址”群,面积十几平方公里。现在,遗址上已成了农民的耕地。为了既不影响农民种田又能从中搜集更多的文物,每年春耕时节,闫志林就跟在农民的犁杖后面,发现有陶片、兽骨等有价值的文物,便收集起来。20多年间,春夏秋三季他风雨不误,每天往返30多公里,骑坏了3辆自行车,仅在“王脖子山遗址”群中,就搜集文物400余件。
闫志林的田野考古调查不断取得重大突破。2001年春,他看到从古遗址捡回来的兽骨上刻有读不懂的文字,便立即找专家鉴定。有专家认为,这些文字是7000年前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巴比伦计数法”。
举债十几万元收藏千余件文物
一个深秋的大雨天,闫志林得知几位农民在漂河上捞出了一个猛犸象头骨化石,就冒雨赶到现场,花费2000元收购下来。去年,黑龙江省一家博物馆获知这一信息先后4次派员来到巴彦,提出出资4万元收藏这个重达250多公斤的完整化石,但闫志林坚决不肯出让。
县文管所一度没有库房,为使文物不受损坏,老闫腾出自家两间土草房,把文物存放在木架上。闫志林和老伴则住进“偏厦子”。
珍贵文物为研究地方史提供依据
闫志林对文物搜集、收藏的痴迷,获得了丰厚回报。在他已收藏的文物中,不乏对研究地方史有重要价值的珍品。
2005年夏天,老闫在“王脖子遗址”群里采集到数百块红衣陶片,经鉴定是“纥升骨城”文化遗物。为深入研究,他自费从民间征集类似遗物300余件,包括汉白玉石狮、青铜马等。闫志林经反复考证,认为古代“纥升骨城”就在巴彦县的王脖子山上,这样,史书记载的“纥升骨城”汉代建国的说法,整整上推了1400年。
拥军妈妈曲丽萍
7月26日清晨,一位五十四、五岁的女人走进了武警部队巴彦中队的营房,刚刚上完早操的战士们呼啦围了上来,他们就像孩子见了母亲,妈妈长妈妈短的,拉着客人的手直撒娇。一位战士接过客人手里拎的东西说:“曲妈妈,这已经是您送我们的第三台DVD了。”
曲妈妈经常自掏腰包为战士们买东西。严冬时节,为了御寒,她给每个战士买个“热宝”;炎热的盛夏,为防疾病和蚊虫叮咬,她给战士送来了清凉油、苍蝇药、饮水机、电风扇、洗衣机等物品;战士们整日摸爬滚打,见有的膝盖都磕破了摔青了,她就给每个战士买副护膝;见食堂的饭锅小,一顿要焖几次饭,她就送来了一个大号电饭锅;为了丰富战士们的军营生活,她特地为中队送来了DVD、功放机、麦克风和影碟……
春季的一天,中队食堂蒸饭车的电热管坏了,在县里又买不到,曲妈妈知道后立即打车到哈市买回。当司务长付钱给她时,她说啥也不要。今年端午节前夕,鸡蛋市场价格一路飙升。正当武警中队官兵为节日里吃鸡蛋发愁的时候,曲妈妈来了,她为官兵购买了过节用的鸡蛋和水果。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曲妈妈爱自己的儿女,她更放不下武警巴彦中队的这些孩子们,她要让战士们也能享受到家的温暖和母亲般的呵护……
他挡在行凶匕首前
近日,在有人报复行凶的危急时刻,巴彦县卫生局主管业务的副局长陈永发奋不顾身护救同事,以舍生忘死维护社会正义的行为感动了巴彦的干部群众。
2月12日,巴彦县发生了一起恶性伤人案件。起因是去年7月初,德祥乡乡村医生金洪忠,造成了一起“应用抗菌素没做过敏试验致人死亡”的医疗事故,金对县卫生局处理这起医疗事故的做法产生误解并怀恨在心,这天上午他同妻子一起携带两把尖刀闯进卫生局寻衅滋事,伺机报复。
陈永发与杨长青分开后,各打了一辆出租车。陈永发乘坐的车先启动,走了约100多米,他突然想到杨长青可能有危险,马上让司机掉转车头。“杨长青是我的同事,我的下属,他有危险我不能不管。假如他出了事,即便自己没有危险,我也将自责后半生。”事后他这样解释当时的心理。
杨长青刚上车,金洪忠夫妇也紧追其后,一同挤上了这辆车,而且一边一个,将杨长青夹在了中间。陈永发见势头不对,便将杨叫下车来,让他上了自己乘坐的车。这时,金洪忠夫妇冲上来,将杨拽下车,扭打起来。杨长青高喊:“陈局长,他身上有东西!”陈永发见金洪忠抽出尖刀,刺向杨长青的胸部。陈永发一步跨到金的背后,奋力抱住金向后猛拉,刹那间,尖刀偏离了杨长青的前胸,将他的左手腕割开了。陈双臂紧紧控制住金的胳膊,高喊:“长青,快跑!”杨长青趁势摆脱纠缠,迅速离开了现场。金见行凶未遂,又将报复矛头指向了陈永发,在陈准备离开时,金将尖刀向老陈的左胸部刺去,陈本能地一躲闪,没有刺到要害部位,但长长的尖刀深深刺入了陈永发的左上臂......
经县中医院诊断,陈永发左上臂刀口深达10厘米,长6厘米左右,已割断血管、肌腱、刺破骨膜。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手术才得以缝合。临近春节的时候,陈永发由于伤情加重,不得不前往哈市治疗。大年三十,他才挎着还未伤愈的左臂返回。
在调查案情时,认定两个关键环节表明陈永发的思想境界。一个是在事发前,四人下楼后,陈永发已经上车走了,但想到金洪忠夫妇可能会采取过激行为,杨长青有生命危险后,立即转了回来。第二个是在事发时,听到杨长青大喊:“他身上有东西!”这已明确告知:这里危险!但陈永发还是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事后陈永发说:“我已清晰的听到了长青的喊声,也想到了所谓的东西有可能是尖刀或者是爆炸物等危险物品。可是身为副局长,我有责任救护同事。就是作为普通人,当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也绝不可以退缩逃避,冲上去制止犯罪行为是我惟一的选择。”
与他同时受伤的杨长青在治疗期间眼含热泪对陈永发说:“要不是你及时相救,我那天必死无疑。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作为同事和晚辈,我无以回报,如不嫌弃我叫你一声爹吧!用一声爹表达我对你的感激之情。”
(2)事件通讯
所谓事件通讯,就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写事当然离不开事件有关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讯那样着力刻划人,而是以事件为中心,在事件的总画面中,为了写好事来写人。它既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的、振奋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从某一新闻事件截取一个或若干个片断,进行细致详尽的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义;还可以是若干事件的综述。如:
柴火垛起火11家受灾巴彦县政府下拨救援物资
18日13时30分左右,巴彦县松花江乡五一村潘家大院屯屯南边的柴火垛起火,火借风势,迅速蔓延到屯子中间。经巴彦县消防大队及呼兰、通河、木兰增派的消防车营救,18时大火被扑灭。共有11户农户25间土草结构的民房被烧塌架。
13时30分左右,正在地里干活的巴彦县松花江乡五一村潘家大院屯村民赵国志,突然发现屯子南头的一个柴火垛起火了,随后引燃其他柴火垛,火苗还一个劲地往屯子里蹿。当天巴彦县的天气预报显示:风力为5~6级西南风。
巴彦县消防大队迅速调集消防车,巴彦、呼兰、木兰、通河等县的专业、民用消防车共计19辆参加了灭火工作,18时左右,大火被扑灭。事后经有关部门清点,此次火灾除11户农户的25间土草结构的民房及几处禽畜圈舍和仓房造成不同程度的损毁外,无人员伤亡。直接损失14万余元。
“啥也没抢出来,烧得这个惨,整个家就剩几个人了,再没他物。”村民严国臣说。43岁的贾福祥家房屋烧塌了,除了一台电视机,什么都没抢出来。张俭家的种子、化肥等一些贵重物品全部毁于火灾,损失大约有三四万元。
目前,民政部门专车送来了40个帐篷、40床棉被、3吨大米和3吨面粉,已经分发到受灾户手中。乡政府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受灾农户种子、化肥事宜。目前起火原因当地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3)工作通讯
所谓工作通讯,就是反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成绩,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道。它是报纸上经常运用指导工作的重要报道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有四条:一是把介绍工作经验和分析问题作为主旨;二是凭借事实,深入分析;三是生动活泼,讲究文采;四是不拘一格,形式多样。随笔、散记、侧记、札记、记事均可。如:
巴彦县“六招”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没有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步伐越快就越要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这是巴彦县党政领导班子的共识。今年以来,这个县以乡镇站所和村级为重点,实施了“六大工程”,着力加强以民主管理、教育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有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管好“责任田”
该县建立了由县委负总责、乡镇党委具体抓、村党支部书记“一岗双责”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全县农村18个乡镇、200多个站所和116个行政村均成立了纪检监督小组,乡镇一把手与各村支部书记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方案》,明确了两委及成员的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体系,确保了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唱好“样板戏”
这个县在调研时发现,少数农村干部在土地转让、承包、处理纠纷、审批宅基地、计划生育指标等工作中偏亲向友,以权谋私;有的干部办事不公,暗箱操作,剥夺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个别干部挥霍公款、损公肥私等等。针对这些问题,该县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从组织领导、教育防范、健全制度、监督管理四个方面,采取先试点,后铺开的办法,选树了巴彦港镇等工作典型,积极探索“示政于民,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决策于民,维护群众的参与权;监督于民,保护群众的监督权”等一系列新做法,以点带面,健全了公开公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等一系列机制,促进了农村干部作风的转变。
敲响“警世钟”
这个县开展灵活多样的廉政教育活动:让廉政文化上墙,张贴廉政警句、廉政漫画;党纪条规进课堂,对全县116个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以及18个乡镇基层站所、27个涉农部门举办了为期3天的党建和廉政建设业务培训班;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典型案例剖析等措施,接受案例教育的人员达1200余人次。由纪委牵头,每季度组织一次案件统计分析,梳理各类有反映、有举报的违法违纪问题,对有苗头性、倾向性、多发性问题的单位发出警示通知单,限期整改。今年以来,共向3个单位发出了警示通知单,处理违纪违规13人,对7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实行了诫勉谈话,并记录在案。
筑起“防火墙”
围绕当前农村“钱怎样花,地怎样管,事怎样办,人怎样选”等热点问题,巴彦县建立健全了乡村领导班子议事规则。针对财务管理混乱问题,推行“村财民理乡代管”制度,全县全年减少村级非生产性开支215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0%。针对村干部随意处置集体资产、资源等问题,制定了村级集体资产、资源监管制度,将山林、土地、店面、房屋、水库等集体资产资源的处置纳入村“一事一议”范畴。针对职务消费问题,实行了限额管理制。针对村干部乱作为、不作为问题,实行村级事务报告制度。针对村级财务监督不力问题,健全了村民理财小组制度。今年以来,全县村民理财小组共拒入账未审开支20余笔17万多元、拒付不合理开支30多笔20余万元。
布开“监督网”
全县各乡镇及所有村均建立了党风监督小组。目前,全县党风监督小组已监督重大政务、村务、党务、事务150余项,提出各类意见建议280余条,督促协调解决热点难点问题120余个。
每半年由所在乡镇组织对基层站所进行一次民主评议活动,重点听取农民群众、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和县、乡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评议意见;建立了村民评议干部制度,每年由乡镇党委、政府组织村民代表对村“两委”班子成员民主评议,形成了“村官办事村民评、干部功过群众议”的新格局。
擦亮“透明窗”
县纪委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县“四务公开”情况进行了集中检查和调研,编制了巴彦县“四务公开”目录,统一了公开的内容。实行了公开方案、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审查补充、村“两委”讨论确定、张榜公布、收集建议、答复询问的“六步公开法”。确定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15日为全县农村的“民主公开日”,把村级财务情况、土地承包等予以量化细化,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以巴彦港镇制作的8块制式公开板为蓝本,在全县统一了公开形式。正如一位基层干部所说:“现在什么都公开了,干部还要述职述廉,接受群众的评议,群众意见少了,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高了,我们觉得既轻松又有压力。”
(4)概貌通讯
概貌通讯也叫风貌通讯、上题通讯、综合通讯。它是反映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现实中的建设成就为主的报道。这类通讯取材广泛,气势大,笔墨重,给人以完整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