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农业最实用的模式:种养结合!

之前,很多专家有一个观点:当前很多农业经营者主体都在想大自然索取,从来没有想到过回报大自然。

所以,会导致大自然的报复。比如、土地板结、营养不高、空气变差、水质变坏。

其实,农业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任何人违背了这一规律,生态平台就会被打破,最终顺势的是我们自己的利益。

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年诞生了很多新模式,比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种养结合模式。

种养结合是我国近些年推广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2020年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表明国家在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经济方面鼓励先行先试,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生态高效的种养结合模式。

我们再从定义上来了解下,种养结合,顾名思义,就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与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分离的养殖模式相比,不仅养殖业污水、污粪排放问题得到解决,还可以再利用于种植业,一举两得。这叫充分利用资源获得利益最大化,还也是生态养殖的一个方向,国家在一块都有补贴政策支持的。

那么,要种什么,养什么呢?其实,种啥、养啥都要因地制宜、适应当地土壤、适应当地气候的品种!资源利用合理化、最大限度的优势互补!

各地发展的实践表明,种养结合产业可以是一种“种养轮作、种植轮作、移动牧场、循环农业”的种养结合生态模式,并形成了多链条的良性循环生态圈。另外,要将畜牧养殖业与精准农业、智慧农业、高新生物技术农业与传统农业相融合,以找到实现现代畜牧业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种养模式更适合现代化农业产业模式,嫁接互联网、高科技、生物技术等,从而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种养结合特别适合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其资金投入少,有利益企业逐步做大做强。

在山东宁阳县乡的山东巴夫绿色循环生物产业示范园内,一个大棚内不仅能同时种菜、养猪,还具有蓄水、沼气发酵等多种功能。

从其信息披露来看,该模式巧妙地将种植、养殖、生态、环保、能源利用融为一体,形成种养结合型的生态循环农业。目前,当地已投入700余万元,建成10座组合式生态温室大棚。

我们来剖析下这家农业园区如何玩转种养结合:

1)种植区

与传统农业大棚不同,这里的温室大棚土地利用率很高,最高能达到80%。每个生态棚占地约5亩,中间一道软墙将大棚一分为二,南面约三分之二为暖棚区,可以种植各类蔬菜;北面三分之一为冷棚区。

冷棚区是由原来的日光温室的后坡改造而成,冬季把软墙拉下来,形成中空结构,起到保温墙的作用,这样冷棚区就可以种耐寒叶菜或食用菌。

为了提高品质,该农业园区引进“洋柿子”产品,像这样的西红柿,一年每棚能产3万斤,按照每斤8元计算,一年光种植收入就能达24万元。

2)养殖区

这是大棚的养殖区。每个大棚配备的猪舍面积约120平方米,可以容纳50头猪。目前养殖的是当地的泰山黑猪,一头猪能净挣3000元。

同时,猪圈旁配套建设了沼气池,猪的粪尿被直接收集到此进行发酵。沼液可用作大棚蔬菜的肥料;沼气则用于沼气灯,实现了畜禽粪污、农作物废弃物不出棚、零污染。

除了经营模式创新之外,组织模式也进行了创新。该园区,探索建立“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种养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丰富“订单+分红”“土地+优先雇用+社保”“入股+保底收入+分红”等多种利润分配方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所以,种养结合模式只是技术模式,如何快速与商业结合、与产业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其实,农业不能只是单一农业功能,未来一定是多功能、复合型农业。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也表示:未来农业功能从单一的粮食农业向健康、特色、生态、休闲、文化、历史、教育等方向发展,成为多功能、复合型的农业。

就种养结合而言,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着种养结合不紧密的问题,种地的不养猪,养猪的不种地,畜禽粪肥还田利用“最后一公里”还没有完全打通。

我们从深度来探究一下,其实,种养结合只是产业模式,但绝不是商业模式。其赚钱的地方还得依靠商业变现。比如,产业跨界、品牌打造、农旅结合、互联网营销等。

我举个例子,福建有一家大型养鸡场拥有10万只鸡,该公司采用种养结合模式,推动蛋鸡养殖场提供绿色、安全、高效的有机肥产品为300亩的蔬菜大棚提供肥料,农业大棚的蔬菜又为农场的鸡提供食材,从而形成闭环产业链。其更核心亮点,该公司借助种养结合模式打造了鸡蛋品牌,同时还发展了休闲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餐饮一体化服务,实现了真正意义的产业升级。

综上所述,种养模式操作简单,上手容易,种植、养殖区设计闭环即可,但想要赚钱就必须要再在商业价值上创新与延伸。

THE END
1.农业产业链8种创新模式4技术驱动创新模式 4.1智慧农业模式 4.1.1物联网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收集农田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数据,实现精准灌溉、施肥和环境控制。例如,在温室蔬菜种植中,通过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当温度过高时自动开启通风设备,当土壤湿度不足时自动启动灌溉系统,提高蔬菜的产量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1/00/8522806_1140839541.shtml
2.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精选十篇)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篇1 一、案例介绍 南王山谷位于山东蓬莱市东南, 是蓬莱最为著名的葡萄酒产区,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占地12km2的中粮集团君顶酒庄, 内集葡萄种植、高级酒生产、酒文化展示、葡萄酒科研、旅游观光于一身, 被业界称为“南王山谷模式”, 受到广泛关注。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s636x77.html
3.新型农业的五大经营模式(中)新型农业的五大经营模式(中) 生态休闲农庄 生态休闲农庄是利用已有的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还http://kjb.sckjw.com.cn/579f61ca062e4d4ea581ce54b17fbe65
4.农业经营模式有哪几种?农业生产经营包括哪些内容?4、山地园艺型农业模式 山地园艺型农业是立体型、多层次、集约化的复合农业,在充分考虑市场条件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确定适宜当地发展水平产业和项目,引进先进的技术成果与传统技术组装配套,待引进技术和品种试验成熟后,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当地推广。 二、农业生产经营包括哪些 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8800.html
5.快速了解生态循环农业5种模式热点关注循环农业模式形成生产因素互为条件、互为利用和循环永续的机制和封闭或半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整个生产过程做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和资源再利用,大幅降低农药、兽药、化肥及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形成清洁生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产格局。为此,下面推荐几种生态循环农业http://www.cuduwang.com/wap/news/?57867.html
6.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四种模式五点启示聚焦农业所谓龙头企业带动型的模式,是指由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和经营主体,本着“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围绕一个产业或产品,实行生产资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并通过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大量分散在千家万户农民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经营开发活动中,形成龙头http://www.tpwlw.com/news/info_92.html
7.《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课件.pptx强调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通过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方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生态农业精准农业低碳农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030201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209/8110001137006034.shtm
8.解读▌一篇文章读懂种养结合生态模式——锄禾网,锄禾,中国锄禾网一、什么是种养结合模式? 种养结合是一种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态农业模式。养殖业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极重要环节,是指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皮、毛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种植业是指植http://www.chuhe.com/news/93962.html
9.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功能及政府扶持三是种养综合型家庭农场。家庭农场主进行种植业、水产业等综合经营,以种植业为主,其他产业经营达到相应土地规模标准下限50%以上。四是循环农业型家庭农场。以家庭为单位建成规模型畜牧养殖农场,功能分区明显,畜禽饲养、排污等配套设施齐全。同时流转土地进行种植业生产,实行“畜禽——沼——种植”的循环农业模式。[4]http://sass.cn/109001/2812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