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农业案例8个国家地区乡村振兴的成功模式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全国范围内践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放眼全球,全球范围内发达的国家、领先的区域,发展乡村拥有怎样的成功之道?“链队”上的政、企、农有哪些机遇?乡村振兴路在何方?

且看这“八”大典型:

01

广东连平乡村振兴示范带

灯舞连平农文旅商全面融合

一、案例简介

连平县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地处粤北山区地带,位于广深三小时圈内,地理位置优越,因九连群山环抱、溪河遍布、树木茂盛,被誉为“广东的香格里拉”。

2020年9月,巅峰智业受邀为连平南部片区提供FEPCO全链一站式乡村振兴总包服务,包括连平县“乡村振兴+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片区乡村振兴专项债申报、项目落地设计、运营招商等全方位服务,助力建设连平南部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带。

二、主要成效

(1)创造了“连平速度”。创新利用恒大闲置资产,将其改造成为连平招商品牌中心,主要承担招商洽谈、文化展示、文创商品及农特土产品展销等功能。积极对外招商,引进网红民宿、萌宠乐园、研学营地、智慧农业等新业态,助力连平乡村振兴,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同时,坚持科技兴旅,提供数字文旅运营服务,建设数字乡村。

▲广东连平招商中心

(2)打造了“连平效应”。目前,连平县南部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已基本建成,以忠信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石源美丽乡村、何新屋古村落、粤赣古驿道、忠信花灯以及“中共连平县工作委员会”等革命旧址为重要节点,串珠成链,打造成一条集乡村体验、研学旅游、红色教育于一体的乡村精品路线,形成集约效应,已经成为承载乡村美好生活的幸福空间,深受当地百姓称赞。

(3)形成了“连平样板”。在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引领下,连平县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目前,连平县累计新增省、市农业龙头企业13家,6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个,省、市级“菜篮子”基地18个,高莞镇二联村和上坪镇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完成多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

▲广东连平第十届忠信花灯节现场

三、经验总结

(1)模式创新:打造连平乡村振兴5.0模式以持续运营为导向,把区域内的农业资源、交通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风景资源、美丽乡村等整合起来,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通过绿道、碧道串联,通过网红爆点引流,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唤醒连平沉睡资源,全力打造“有颜值、有文化、有气质、有效益、有共荣”的乡村振兴新示范,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让老百姓持续受益。

(2)规划引领: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连平县“乡村振兴+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全域旅游为抓手,以示范带为载体,统筹推进农文旅商融合发展,打造广东省“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双模式发展样板。

一期规划建设的连平县南部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目前已基本建成并初显成效。

(3)落地建设:点上出新,线上出彩,面上成景

以创建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带为抓手,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一批示范带、示范村初显成效,美丽宜居环境指数不断提升,构建起“点上出新,线上出彩,面上成景”的乡村振兴发展格局。

▲广东连平乡村景观

(4)产品打造:文活化、夜点亮、研撬动

文活化——围绕灯舞连平IP,构建文创产品、文创空间等支撑体系;

夜点亮——以连平家灯主题贯穿十里花灯长廊,打造乡村夜游;

研撬动——面向周边50万研学客群,提供非遗文化、自然教育、红色研学三大类主题研学内容体验,打造乡村研学体系。

(5)运营激活:盘活闲置资产与对外招引并进

创新利用恒大闲置资产,将其改造成为连平招商品牌中心,主要承担招商洽谈、文化展示、文创商品及农特土产品展销等功能。积极对外招商,引进网红民宿、萌宠乐园、研学营地、智慧农业等新业态,助力连平乡村振兴,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同时,坚持科技兴旅,提供数字文旅运营服务,建设数字乡村。

02

岳阳平江

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样本

平江县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地处长江中游、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扶贫开发重点县、生态建设示范区,拥有丰富的“红、绿、蓝”三色各类旅游资源2300多处,资源总量之大、种类之全、品级之高、独特性之强,在全国县级行政区中较为少见。

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平江曾发生“秋收起义”、“三月扑城”、“平江起义”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为中国革命牺牲25万优秀儿女,现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2.1万人,占湖南省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走出了52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和100多位省部级领导干部,是全国四大将军县之一。

二、发展状况

近年来,平江县将旅游产业作为支拄产业进行培育。根据全县旅游发展,又不断对行动计划进行完善,更加推动产业发展。

(一)理念引领,构建“旅游+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一是出台了《平江县旅游产业发展五年(2016—2020)行动计划》,建立了《平江县全域旅游公共基础服务建设项目库》《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储备库》《高等级旅游资源储备项目库》《湘赣边区域合作项目库》《乡村旅游项目库》《“十四五”期间文旅广体重点项目库》《文旅招商项目库》等12类项目库。

二是大力推行体验旅游发展。建成石牛寨梦幻谷飞越北纬30°全沉浸式裸眼7D环球飞行影院,天岳幕阜山景区天岳之光、补天台、女娲手等“天边”打卡系列,石牛寨景区悬崖秋千、悬崖佛手、玻璃桥、全透明玻璃观景平台,芦头境谷森林小火车和3000米长的玻璃云漂,猎玩体育小镇的UTV全地形越野车、航空飞行体验、卡丁车,红莲兵寨网红机车等体验旅游产品。

三是构筑全域旅游新格局。塑造“激情山水自在平江”的旅游形象,构筑“三山一寨一江一洲一城”旅游产业发展格局,着力建设天岳幕阜山、大石牛寨、盘石洲、连云山国家公园、安定片、福寿山区、城关镇等全域旅游基地。努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知名体验旅游目的地。

(二)规划定位,把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一是高标准规划编制。通过公开招标,由北京大衍致用公司编制了《平江县全域旅游规划》,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今年我县又启动了修编工作。

二是打造特色旅游发展产品。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习俗资源,优美的生态自然山水禀赋,推广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连云山、沱龙峡、红莲兵寨、猎玩体育小镇等为主的激情运动游,以幕阜山、福寿山、盘石洲等为主的生态休闲游,以杜甫墓祠、汨罗江风光带、平江起义旧址等为主的文化怀古游,以丽江田园、芦头境谷、长寿秘境、横冲等为主的乡村体验游四大旅游品牌。

三是深度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以幕阜山、福寿山、连云山为龙头的自然山水旅游线路;以沱龙峡、亚马逊景区为主的漂流玩水旅游线路;以“杜甫墓祠”为载体的历史人文休闲旅游线路;以平江起义纪念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为标志的红色激情旅游线路;以S308沿线为主体的生态农庄度假旅游线路;以石牛寨、猴王谷为代表的体验观光结合的旅游线路;对外紧密对接长株潭、江西、湖北,点线面相结合,串珠成链,以精品线路引领旅游向纵深发展,全面拓展旅游空间。

四是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旅游农业,建成横冲村、蒋山村、尚山村等10余个美丽乡村。开发农业体验、亲子互动、参与劳动等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

形成“农庄游”、“花季游”、“采摘游”新业态。三是构筑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构建旅游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形成大联合、大整合旅游发展格局。发挥平江特色地道美食优势,开发平江酱干、等地标性特色食品以及凸显本地特色的“平江十大碗”,用特色旅游产品拉到旅游消费。

03

三瓜公社

电商特色产业模式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半汤街道,距离合肥90公里,自驾车程1.5小时左右。村庄总面积10平方公里左右,包括半汤街道部分区域以及周边十余个村,其中一期重点开发冬瓜民俗村、南瓜电商村以及西瓜美食村。

2015年3月,合巢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引入安徽淮商集团,联合成立了安徽三瓜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三瓜公社的联合开发主体,计划开发总投资5亿元,建设周期36个月。

按照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理念,融入“互联网+三农”发展理念,构建集一、二、三产业与农旅相结合的“美丽乡村”发展系统,推动三瓜村的全面振兴发展。在建设过程中保护乡村原有的田林农湖系统,对荒地、山地、林地进行修整保护,修复水系,把乡村田野打造成诗意栖居、宜游宜业的家园。

2017年7月,“三瓜公社”被评为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镇第一名,2017年接待游客量超过500万人次,其中各地考察人员超过30万人次。

南瓜电商村:定位为电商村、农特产品大村、互联网示范村,目前已经入驻的电商企业包括自有的“三瓜公社”官方旗舰店、天猫官方旗舰店、京东、甲骨文等,还吸引了微创全国联盟、创客空间,以及大量文创基地、乡村酒吧和特产销售门店入驻。已经开发出茶叶、温泉、特色农副、乡土文创四大系列千余种特色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并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方式获得市场的极大认同,使农村产品销售渠道多元化。

冬瓜民俗村:主要产业为半汤六千年民俗馆、古巢国遗址、手工作坊群。力图挖掘还原巢湖地区6000年的农耕民俗文化,先后建设半汤六千年民俗馆、有巢印象、冬瓜传统手工艺坊,引入客栈、民宿、温泉养生、旅游度假等乡村旅游服务业,打造以体验半汤地方传统农耕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村庄发展模式。

西瓜美食村:主要产业为80户风情民居民宿、60家特色农家乐、10处心动客栈酒店。与经典温泉品牌汤山共同组建汤山旅游公司,通过村集体入股和持股,共同开发温泉康养民宿,拓展村集体经济路径。

04

浙江曹村镇

中国浙江乡村振兴样板

浙江省曹村镇,所在的天井垟成功实现了“涝区”向“粮区”的华丽蜕变,一跃跻身浙江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十大示范区之一,总面积近3万亩,粮食年产量达3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吨粮仓。

此外,曹村镇还依托良好的生态基底,成功引入全国知名智慧稻田共享平台“艾米会”,打造1万亩智能农业大数据科技园,推出生态胚芽大米,带动14个村、5000个农户增收,目前该项目已列入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春节期间自带网红流量的“诗画田园”瑞安曹村镇接待游客突破47万人次。曹村镇通过为学生量身定制的“校外课堂”,又接待一大波研学客流。

在推进“五水共治”的同时,曹村镇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引水为池、栽种莲花、绿植护岸,将一方“煤泥地”变身一片“荷塘景”,不仅妆点了乡村,而且还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净化器”。

河水变清了、田地变肥了、环境变美了,由“青山绿水”带来的“美丽”红利也开始源源不断。曹村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曾出过82名进士,有“中华进士第一村”的美称。为此,曹村镇深挖文化基因,以美丽河道为轴、串连起曹村的进士文化、许岙村的武术文化,以及整个流域的农耕文化。

同时,曹村镇依托省级“美丽河湖”建设水上活动基地,围绕美丽绿道开发骑行旅游线、以美丽田园生态景色打造滑翔伞基地等项目。一条以“青山绿水”为纽带的“美丽经济带”全速形成,每年可提供4万人次研学实践,形成了1.5亿元的产业链。2019年全年旅游人次超过百万,今年仅“五一”当天游客流量就达5万人。

曹村研学基地项目一二期总投资3亿元,建成后将解决当地200人就业,带动村集体增收1000万元,推动曹村从“美丽田园”向“美丽经济”转化。

(一)村企抱团成立文旅公司

“乡村振兴需要依靠产业发展,曹村全域景观化建设,正为研学基地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研学旅行是新颖的旅游产业,是旅游+教育+文化的完美结合,“研学旅游产生的经济效益反哺当地景观建设,不仅有利于壮大村集体经济,还能解决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二)打造国家级研学旅行营地

将曹村研学基地打造成为瑞安旅游一张金名片,一直以来都是“乡悦文旅”的目标。据悉,未来三年,该公司将继续做好基础设施提升和规范化运营工作,计划将当地研学旅行基地打造成为国家级的研学旅行基地,并以此带动高楼、陶山、湖岭等周边乡镇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促进瑞安整个研学旅游市场发展。

(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把“美丽田园+文化+体验”作为研学游的特色项目,大力开发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为千年儒乡、诗画曹村注入新的活力。而利用温州文博会这一契机,将曹村研学基地以及全域旅游建设平台和资源优势更好地进行展示,吸引人才返乡就业创业,促进产业振兴。

05

都江堰国家农业公园

中国四川乡村振兴样板

占地11512亩的都江堰国家农业公园,依托崇义镇成都近郊的优越区位,都江堰精华灌区的优质水源地、农业及川西林盘的乡村资源,通过水系廊道贯通、农田产业连片、林盘提升再造、农旅景田融合的开发战略,构建互联网+农业产业平台。

都江堰国家农业公园以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发展方向,邀读道文旅高标准规划设计园区的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和产业分区,旨在打造一个涵盖园林乡村景观、生态郊野田园、特色农耕民俗等集休闲体验、康养度假、户外运动和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国家公园样板。

依托锐丰优势产业资源,整合品牌农业IP,实现金融赋能。并且重点培育都市休闲农业,绿色健康订单农业,农旅文融合发展的林盘康养度假、农业科普教育、农业新零售等融合的居游共享型的国家农业公园,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国家级农业互联网小镇,国际乡村旅居度假区。成为引领四川,示范全国乡村振兴改革样板。

06

四川明月村

文创赋能休闲农业推动产村融合发展

明月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陶艺文化底蕴深厚,唐宋以来就是民用陶瓷(邛窑)的重要生产区。

近年来,该村以竹海茶山明月窑为依托,大力推进农旅融合,走出了一条以“文创赋能休闲农业、推动产村融合发展”的发展之路。2020年接待游客23万人次,乡村休闲旅游收入达到3300万元,带动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万元。

一是坚持创新机制,推进要素集聚。探索“政府搭台、文创撬动、公益助推、旅游合作社联动”的发展机制。争取187亩国有建设用地指标,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和闲置宅基地,为明月村“引凤入巢”提供“启动器”。成立农旅融合项目工作推进组,采用招才引智政策,吸引100余位知名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入驻,引进规划、策划、运营等经营人才,为明月村发展提供“孵化器”。

二是坚持农旅融合,推进产业发展。坚定“竹海茶山明月窑”发展思路。依托3000余亩有机茶叶基地、8000余亩雷竹园区和300多年的明月窑,成立了明月村乡村休闲旅游合作社,推出农事体验、自然教育、制陶和草木染体验等项目,打造了蜀山窑、呆住堂艺术酒店等文创项目50余个,开发明月笋、明月染、明月陶等系列文创产品10余种,吸引150余名村民返乡创业就业,2020年合作社实现盈收130万元。同时,邀请全国各地新村民入驻,实现了浪漫田园和文艺村落融合发展,新村民与原住民互助共享。

三是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美丽新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注重茶山、竹海、松林等生态本底的保护与发展,统筹推进“七改七化”(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院、改线、改习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文化、保洁员专职化),开展绿道建设、风貌整治、院落美化和川西林盘修复,不断改善乡村宜居宜业宜游发展环境。已建成文化广场2300余平方米、旅游环线8.8公里、绿道7.7公里。明月村已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幸福美丽新乡村。

四是坚持文化传承,擦亮产业品牌。坚持特色化的发展方向。着力打造“明月村”特色文化品牌,连续举办春笋艺术节、中秋诗歌音乐会等特色文化活动,创设“明月书馆”“陶艺博物馆”等公共文化空间,孵化“音乐种子计划”“明月文舍”等文化创意项目,培育明月之花歌舞队、明月古琴社、明月诗社、守望者乐队等特色文艺队伍6支200余人,创作《明月甘溪》《明月集》等原创歌曲和原创诗集,开展产业、文化方面的培训每年达1.5万人次。

07

浙江莫干山

民宿发展模式

一、案例介绍

莫干山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境内,距离杭州市70公里。德清县莫干山镇,外来的诸多投资商和本地居民。以民宿为基础产业,构建多层次产业体系。通过政策扶持、外资引进、人才利用,打造莫干山特色小镇。2016年入选为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

(1)民宿产业

莫干山导入多元主题化的民宿产业,形成了全国民宿产业的高地,历经外来人群投资、本地居民投资、政府引导发展三大阶段。

为规范引导民宿产业发展,德清县2015年出台的县级民宿等级划分标准《乡村民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将民宿划分为精品民宿、优品民宿和标准民宿三类;在民宿管理上,实施政府与民间机构共同管理,2015年出台《德清县民宿管理办法》,通过对消防、污染、安全防护、接待设施等方面进行规定,加强对民宿的规范和引导,并成立民宿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对民宿经营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在土地政策上,对民宿项目通过“点状供地”,出让投资者房屋落地的土地,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土地浪费。

(2)旅游产业

挖掘莫干山及周边旅游资源,按照康体健身和民国体验发展主题构建全域旅游产业。依托莫干山风景名胜区,打造户外生态运动基地,修建莫干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打造“环莫干山”游,串联莫干山周边旅游资源,山上山下联动发展;出资对镇区街道进行民国风格改造,植入老式照相馆、布鞋、老酒、咖啡馆等怀旧风格的业态,建造了小型博物馆、VR体验馆、复古钟楼等建筑。举办音乐节、国际自行车赛事、山地越野竞赛等节庆活动,提升莫干山品牌知名度,打造国际休闲旅游品牌。

(3)农业产业

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构建有机循环农业生产系统,挑选高品质有机农产品:一部分向外输出进行有机蔬菜宅配服务,另一部分进行售卖和二次加工,实现在地营销;开辟部分景观农田,开发农业体验,通过承包农场种养殖,构建自给自足的生态平衡,多余的产品向外输出,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4)文创产业

挖掘莫干山人文历史底蕴,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建设莫干山庾村1932创意产业园,改造1936蚕种场文化集镇,引入艺文展览馆、设计工作室、主题餐饮酒店等文创业态,打造兼具文化内涵和复古气质的设计创业项目,展售当地特色竹、蚕丝等手工作品,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影视文创小镇,挖掘民国风情文化资源,打造青年电影人的创客基地,举办电影节,打造国际性电影大赛颁奖基地;莫干山引入全球首个DiscoveryAdventuresMoganshanPark落地运营,大力发展体育运动、极限拓展等业态,成为全国知名的户外运动目的地。

充分发挥依托长三角大城市群优势,以民宿产业为先导带动乡村旅游和乡村产业新发展。莫干山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高级形态和中国民宿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依托大城市的巨大人流和消费力,作为爆点树立莫干山乡村旅游的品牌从而取得成功。通过莫干山的示范带动,浙江桐庐等其他地市,包括全国各地都掀起一股民宿热,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民宿已经并成为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特色先导产业。

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院以”乡村振兴示范样板规划设计“为方向,业务内容涵盖“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的整体策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生态治理、营销策划、品牌孵化”等。

08

浙江乌村

一价全包精品民宿度假模式

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乌镇国家5A级景区,距乌镇西栅500米,紧靠京杭大运河,总面积450亩。村庄占地总面积450亩,原有60多户人家,300多名村民。乌村由以陈向宏为首的古镇联盟景区咨询公司规划、设计和管理,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投资管理。

借鉴了ClubMed的“一价全包”国际度假理念,按照“体验式的精品农庄”定位进行开发,强调在对乡村原有肌理进行系统保护的基础上,营造具有典型江南水乡农耕文化传统生活氛围、适应现代人休闲度假的“乌托邦”。

围绕江南农耕村特点,导入酒店、餐饮、娱乐、休闲、亲子、农耕活动等配套服务设施,乌村定位为高端乡村旅游度假区,与西栅历史街区联袂互补。

(1)美食一小时蔬菜:乡土味中晚餐,采用健康的“一小时蔬菜”,严格按照“当餐到达,当餐使用”的原则,形成“从采摘到上菜一小时”的特色。纯正西餐:红酒和各色鸡尾酒配以牛排、意大利面。江南甜品:红豆糊、桃胶鸡头米、桂花年糕、鹅头颈、青团、猫耳朵……

(3)游玩每日提供蔬菜采摘、农耕深度体验、各类农事活动、童玩天地、手工DIY等丰富的休闲体验活动;在新建的活动中心、青墩、乌墩、码头等重点区域定期提供演艺、酒吧休闲、帐篷露营等活动。

(1)一价全包的套餐式体验模式

颠覆传统经营模式,乌村引入国际领先的一价全包套餐式体验模式,打造了中国首个融“食住行游购娱”活动为一体的一站式的乡村休闲度假项目,即打包食住行和30多项免费体验项目集中销售。依托景区独特优势资源,将全村封闭起来,通过高门票限制人流,游客只需一张门票,即能享受全部服务。

(2)乌村运营另一大特色CCO,即首席礼宾官

乌村COO,即为游客提供面对面的近距离综合服务,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集景区导游和活动指导参与等服务为一身的首席礼宾官。按照现有活动内容,乌村内CCO的特色服务主要以引导游客体验民俗活动为主。毗邻传统大景区的乡村振兴,可以差异化地产品定位,做传统景区的配套支撑甚至是对等互补,从而凸显自己的价值,实现振兴发展。

THE END
1.农业产业链8种创新模式4技术驱动创新模式 4.1智慧农业模式 4.1.1物联网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收集农田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数据,实现精准灌溉、施肥和环境控制。例如,在温室蔬菜种植中,通过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当温度过高时自动开启通风设备,当土壤湿度不足时自动启动灌溉系统,提高蔬菜的产量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1/00/8522806_1140839541.shtml
2.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精选十篇)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篇1 一、案例介绍 南王山谷位于山东蓬莱市东南, 是蓬莱最为著名的葡萄酒产区,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占地12km2的中粮集团君顶酒庄, 内集葡萄种植、高级酒生产、酒文化展示、葡萄酒科研、旅游观光于一身, 被业界称为“南王山谷模式”, 受到广泛关注。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s636x77.html
3.新型农业的五大经营模式(中)新型农业的五大经营模式(中) 生态休闲农庄 生态休闲农庄是利用已有的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还http://kjb.sckjw.com.cn/579f61ca062e4d4ea581ce54b17fbe65
4.农业经营模式有哪几种?农业生产经营包括哪些内容?4、山地园艺型农业模式 山地园艺型农业是立体型、多层次、集约化的复合农业,在充分考虑市场条件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确定适宜当地发展水平产业和项目,引进先进的技术成果与传统技术组装配套,待引进技术和品种试验成熟后,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当地推广。 二、农业生产经营包括哪些 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8800.html
5.快速了解生态循环农业5种模式热点关注循环农业模式形成生产因素互为条件、互为利用和循环永续的机制和封闭或半封闭生物链循环系统,整个生产过程做到了废弃物的减量化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和资源再利用,大幅降低农药、兽药、化肥及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从而形成清洁生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产格局。为此,下面推荐几种生态循环农业http://www.cuduwang.com/wap/news/?57867.html
6.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四种模式五点启示聚焦农业所谓龙头企业带动型的模式,是指由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开发和经营主体,本着“自愿、有偿、规范、有序”的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围绕一个产业或产品,实行生产资料供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并通过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将大量分散在千家万户农民的土地纳入到企业的经营开发活动中,形成龙头http://www.tpwlw.com/news/info_92.html
7.《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课件.pptx强调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通过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方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生态农业精准农业低碳农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030201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209/8110001137006034.shtm
8.解读▌一篇文章读懂种养结合生态模式——锄禾网,锄禾,中国锄禾网一、什么是种养结合模式? 种养结合是一种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态农业模式。养殖业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极重要环节,是指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皮、毛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种植业是指植http://www.chuhe.com/news/93962.html
9.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功能及政府扶持三是种养综合型家庭农场。家庭农场主进行种植业、水产业等综合经营,以种植业为主,其他产业经营达到相应土地规模标准下限50%以上。四是循环农业型家庭农场。以家庭为单位建成规模型畜牧养殖农场,功能分区明显,畜禽饲养、排污等配套设施齐全。同时流转土地进行种植业生产,实行“畜禽——沼——种植”的循环农业模式。[4]http://sass.cn/109001/2812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