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十课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高中政治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

一、市场配置资源

1、市场调节:

(1)必然性:①资源具有相对有限性;②合理配置资源具有必要性

(2)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3)市场经济的含义:

(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价格、供求和竞争等。

(5)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作用或意义):①市场能够比较及时、准确、有效地传递市场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②市场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6)为什么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①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现代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②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来进行。市场能够比较及时、准确、有效地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能够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市场秩序:

(1)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必要性):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2)维护市场秩序的手段——市场规则:①市场规则的含义及表现形式;②市场规则的内容(见“专家点评”);③市场规则与市场秩序的关系: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市场规则的体现。

(3)维护市场秩序也离不开诚实守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4)树立知法、守法及诚信等观念

(5)如何合理地进行资源的配置

①在现代经济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②合理的资源配置,必须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做出具体的规定。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禁止强买强卖、巧取豪夺、谋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③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④市场调节的弱点和消极方面,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见教材)

(2)市场可以调节的领域,由于市场自身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也难以有效地发挥其调节作用:

①自发性(见教材);②盲目性(见教材);③滞后性(见教材)。

(3)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导致的后果:(见教材)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及优点:(见教材)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②③(见教材)

2、加强宏观调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①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②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③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宏观调控的含义:

(3)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4)我国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手段:①经济手段:②法律手段:③行政手段:④三种手段之间的关系: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重点、考点:

1、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2、为什么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3、如何合理地进行资源的配置4、社会信用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5、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

高中政治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位于某江上下游的A、B两市水资源的拥有量差别很大。缺水的B市出资2亿元向A市买下了5000万立方米水资源的永久使用权,用以解决本市水资源供不应求的问题,也使A市获得了相应的收益。水资源的市场调节有利于()

A提高资源配置效率B调整区域经济结构C发挥政府调控作用D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2、某地果农在龙眼价格较高时,盲目抢种,导致龙眼价格不断下降,不少果农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当地政府经过市场调查,积极引导果农调整生产,使龙眼的产销达到平衡,价格回稳。这一事例说明()

①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②市场调节具有超前性③市场机制要与宏观调控相结合④政府要减少对市场经济的干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在下列关于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相互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观点有()

A.加强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前提

B.加强宏观调控才能避免单纯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C.两者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不能割裂和对立

D.宏观调控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基础

4、“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增加投入,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支持有助于直接解决温饱的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这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B.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C.要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D.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5、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应当也完全可能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行得更好,从而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这是因为()

A.我国的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B.我国的市场经济受价值规律支配

C.我国的市场是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相结合

D.我国的市场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是()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C.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D.社会主义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实现的

A.经济手段B.舆论手段C.行政手段D.法律手段

8、国家将出口退税率由17%降为12%不等,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价格。这里运用的是()

A.法律手段B.行政手段C.市场调节的手段D.经济手段

9、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市场化因素进一步增加。目前,民间资本超过了12万亿元。受眼前利益的驱动,民营企业投资大量集中在个别行业,导致局部投资过热。这说明()

A.民营企业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B.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C.市场配置资源具有盲目性D.市场能够优化资源的配置

10、上题的结论启示我们()

A.必须反对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B.必须限制民营企业的发展

C.资源配置中宏观调控必须发挥基础性作用D.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11、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是()

①计划②价格③竞争④市场⑤供求

A、①②B、②③⑤C、①④D、④⑤

12、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上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他们之所以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其原因是市场调节具有()

A、开放性B、竞争性C自发性D、盲目性

1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最终实现共同富裕C繁荣社会经济D加快现代化建设

14、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手段是()

①经济手段②法律手段③行政手段④市场规划

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

15、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

A商品经济B计划经济C资本主义经济D市场经济

16、市场经济是()

A、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C、商品交换的场所D、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1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

A经济立法B国家宏观调控进行C计划经济D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

18、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有()

①财政政策②价格手段③制定和实施计划④货币政策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

19、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

A共同富裕B国家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C坚持公有制主体的地位D法制性

20、市场调节的弊端()

A、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B、盲目性、滞后性

C、自发性、盲目性D、自发性、盲目性、竞争性

二、非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经济的调节有两只手:一只是“看得见的手”,另一只是“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要受“看不见的手”引导,“看不见的手”要间接受控于“看得见的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两只手”各代表什么

(2)在市场经济中,“两只手”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2、在粮价明显上升的时候,国家没有用行政手段控制粮价,而是采用粮补等手段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通过控制化肥等农资价格保护农民利益。中央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度,保证了农民种粮受益;降低了农业税税率,减轻了农民负担;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则给了农民更多实惠,有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宏观调控的认识

高中政治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训练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5:ACABD6—10:ACDCD11—15:CDBAD16—20:BDDCA

1.(1)“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的调节作用;“看得见的手”是指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2)①市场配置资源是通过“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实现的,主要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来进行。②国家宏观调控是通过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这只“看得见的手”引导市场。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两只手”缺一不可。市场具有弱点和缺陷,只有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其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弊端,以更好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而宏观调控要尊重价值规律,应主要以经济的、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2.答:(1)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来调控经济的运行。在粮价明显上升的时候,国家没有用行政手段控制粮价,而是采用粮补等手段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国家通过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能保证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顺利实现。

(3)通过国家的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措施,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增长,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顺利实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3.材料一: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信用经济。江泽民同志强调:“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

材料二:当前,不讲信用已经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合同欺诈现象相当严重。还存在金融诈骗、赖帐拖欠、出口骗税、虚假介绍、剽窃抄袭、盗版侵权等种种不讲信用的行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市场经济秩序,污染了社会风气,给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运用经济常识,简要说明“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信用经济”。

3.答:(1)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如果诚信缺失就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交易萎缩、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经济衰退。

(2)良好的信用制度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保障和促进作用。形成一个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经济的治本之策。

THE END
1.绿色耕作指南农药知识大全app助力农业降发展绿色耕作指南:农药知识大全app助力农业健康发展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农业生产面临着种种挑战。其中,如何合理使用农药是现代农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过度或不恰当使用农药,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对人体健康也产生潜在风险。而“农药知识大全app”作为一款https://www.l0dm1h3tk.cn/cha-ye-zi-xun/485944.html
2.田园智库耕耘知识的五百问一、农村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农村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知识对于保障农业生产、推动乡村振兴至关重要。因此,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对提升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具有深远意义。 二、土地资源管理 农田灌溉系统:探讨水利工程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以及https://www.fikyjuyw.cn/mei-ti-bao-dao/433822.html
3.市供销社:开展农资培训助力虞山村农业提质增效为促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近日,市供销社在虞山村开展了一次农资培训活动,邀请富源农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谈和君向村内大户讲解小麦季农药使用知识,提升农户用药技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富源公司采取现场讲解、农户提问公司答疑等形式,重点就小麦季农药使用和方法,以及农药的选择、配比、施用时机以及施用技巧等https://www.yixing.gov.cn/doc/2024/12/02/1271988.shtml
4.临湘市举办科学施肥用药现场培训会乡村动态乡村振兴华声在线讯(通讯员:李一波)2024年11月29日,临湘市农业农村局举行2024年度科学施肥用药现场培训会,全市各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业务骨干及全市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共70余人观摩临湘市召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科学施肥用药增效技术。在现场,农机手通过多光谱无人机获取作物的多光谱影像,生成植被指数图http://xczx.voc.com.cn/article/202412/202412021110089243.html
5.微生物给农田加点“料”要想获得丰盛又优质的农田好收成,必须保证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充足的养分供应。我国是化肥使用大国,据《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3》测算,平均每亩农田施用化肥19.92千克。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化肥减量化行动,开展科学施肥,化肥使用量连续下降,2022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比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NTIyNTY5Mg==&mid=2247715689&idx=2&sn=59bcf67ea51af4618483dc2dff7076cf&chksm=96d166f6fa4b325e4227368334130cac546fcefbf7daea7c41583639a1c3e578b9635e868790&scene=27
6.农资新手必看——培训课程.doc农资新手必看——培训课程.doc,农资新手必看——培训资料 一、什么是农药 二、农药基本作用 三、农药如何分类 四、农药的名称 五、什么是无公害农药 六、农药的“三证”及标准 七、农药的存放 八、农药的包装符号及含义 九、如何辨别农药的质量 十、识别农药标签九项注意 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322/96383596.shtm
7.公共关系基本原则案例(通用8篇)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探究意识,能够有效把握教材的基础知识,但是对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较低,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学科内涵和学科方法尚处于摸索总结阶段,而且以往学到的知识内容还是较零散的、较肤浅的,而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信息量少,知识面窄,对可以为巩固新型的民族关系做什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wui5sd5.html
8.理念和方法范文11篇(全文)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对体育理论知识应该定期考核, 全面了解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的情况, 更好地促进教与学的配合。体育理论考试, 可以笔试, 也可以将理论知识的考核融入平常的体育技术课当中。例如, 上篮球课时, 让学生执行裁判工作。上体操、武术课时, 抽学生出来示范, 边做边讲动作要领, 看其掌握理论情况,https://www.99xueshu.com/w/ikey6hkra8uz.html
9.程绍珊简介性别: 男 机构课酬: 咨询课酬 出生年份:1968年 擅长领域:销售技巧 | | 常住城市:北京- 北京 擅长行业:食品饮料 | 化工 | 服装业 | 通信电子 | 机械制造讲师背景: 十多年来一直活跃在北大、清华、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的MBA课堂,同时还为美的集团、中化集团、南方航空、中国国旅、三一重工、福田汽车、欧普https://www.huishi365.com/introduction/chengshaos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