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GB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规定了564种农药在376种(类)食品中10092项最大残留限量,完成了国务院批准的《加快完善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体系的工作方案》中农药残留标准达到1万项的目标任务。新版标准将于9月3日正式实施,相对于现行的GB2763-2019标准,新限量标准增加了81种农药,并对部分农药的中英文通用名、残留定义,每日允许摄入量等信息进行了修订;增加了2985项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修订了194项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值;增加了7项检测方法标准,删除了2项检测方法标准,修订了2项检测方法标准和规范性附录A,增加了小麦全粉等20种食品名称,修订了15种食品名称。
阿尔塔科技配合GB2763-2021新版标准的实施,特别推出与之配套的标准品混标套装,涵盖了标准中所列的农药及其残留标记物共计644种,并按照各个组分的检测方法进行分组,完全满足定性定量的检测要求。此外还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研制符合标准要求的定制混标产品,节约成本并方便使用,为客户在新版标准检测中面临的的各种挑战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
产品价格以及其他产品咨询商城客服:
产品号
产品名称
产品类型
1ST020509
GB2763-2021农药混标套装
混标套装
1ST020497-10
78种农药混标套装(GB2763-2021新增原药组分)
热线:400-6699-117转2288
如何正确的解读标准物质证书
标准物质证书虽然只有短短一两页的内容,但其实传递的信息量非常巨大,阅读的不仔细或方法不对不仅会遗漏化合物的重要信息,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实验结果哦!下面小编给大家从9个方面深度解读一下标准物质证书:
1、定值机构的名称、地址及其资质
2、文件(证书)的标题及其证书编号
应有清晰明显的标题,如:分析证书或测量证书。除此之外证书编号及其版本号也需要体现在证书上,方便使用者确定不同时期不用版本的证书。
3、标准物质的名称
标准物质的名称应当尽可能详细地描述样品的类型、规格,方便使用者明确该物质并与其相似的标准物质相区分。
4、标准物质的编号与批号
每个标准物质/标准样品都应当与其对应的编号和批次号,且该批次号具有唯一性,这便于标准物质的溯源并让使用者在同时使用不同批次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时避免引起混乱。
5、定值日期、保质期和储存条件
定值日期是指此批次标准物质第一次确定准确量值的日期。
储存条件是指为了保证标准值的准确性,需要将标准物质长期存放到特定的存储条件下,储存条件发生变化其标准值和保质期都会发生变化。标准物质使用者必须要遵守相应的储存条件。
6、标准值及其不确定度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指南和(化学)测量中不确定度的定量分析,标准物质应当清楚准确的描述其特性和其标准值以及标准值的不确定度。标准值及其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也要描述。当处理测量结果采用纯粹的统计方法时,应当注明该处理的方法。
7、溯源性
ISO指南30中,标准物质的定义要求标准物质特性值用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确定,可溯源到用于表示该标准值的计量单位。溯源性指的是测量结果的一种特性,借助它可让使用者通过有给定的不确定度的连续的比较链与规定的标准(通常为国家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因此,标准物质特性值的测定,理论上应当可溯源到国际单位制(SI)或一个国际一致认可的测量标尺。
8、生产者单位负责人的姓名和签字
不可忽视的是证书中应当包括代表生产者单位的负责人的姓名,表明这个人对证书的内容负责。
9、更详尽的信息
危险情况有关
标准物质安全性的信息应当包含在标签和证书里。任何有关危险性质和所采取的适当预防措施的细节应当在标准物质/标准样品附带的数据单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