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农作学》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之一,面向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三年级学生,为培养学生从事农业水利工程方面的勘测、规划、设计、管理和节水灌溉、灌排科学实验等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产+教+研”三位一体专创融合教学模式,达到如下教学目标:
价值目标:学生通过学习盐碱土基础知识、形成和治理措施、作物耗水规律及节水灌溉知识,深入了解国家粮食安全、盐碱地开发利用和农业节水等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需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及新时代社会责任与担当。
2、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包括与知识点相匹配的专创融合切入点,知识点融入的创新创业思维逻辑等,对应的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
章节
知识单元
专创融合知识点
教学组织形式
学生能获得的思维与能力
学时
创新创业思维
专创融合案例
教学内容
1
土壤形成与组成
+
主要地产土壤的特性与改良
以形象思维和收敛思维为指导,通过课堂讲授及开展室内不同质地土壤水分和盐分测定实验和室外土壤质地观测实验,探究土壤质地对水盐运移的影响
通过观察周围土壤,形象的了解和掌握土壤质地的差异。
例如:
1)通过在不同质地盐碱土壤开展灌溉实验,测定不同时期、不同深度中土壤水分及盐分含量,形象理解土壤中水分和盐分运移规律。
土壤质地
盐碱土
设计教学+项目教学法:
依据实验任务要求,通过课堂教学、文献查阅、实例观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和完成实验内容,教师组织讨论、汇报、评分及答疑;
课后:完善实验结果,提交创新报告
通过开展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学生能够归纳分析不同质地盐碱土水分和盐分运移的差异,强化了学生土壤含水量及盐分测定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课程汇报锻炼学生团队协作、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
4
2
土壤的基本性状
作物与水
以形象思维和收敛思维为指导,通过课堂讲授及开展室内土壤物理参数测定实验和室内作物盆栽实验,探究土壤结构、土壤质地对植株蒸腾的影响
通过设置砂土、壤土和粘性土等不同土壤质地及土壤结构的盆栽土中种植相同植物的盆栽种植实验,观测和掌握土壤结构、土壤质地对植物蒸腾量的影响和差异。
土壤结构
依据实验任务要求,通过课堂教学、文献查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和完成实验内容,教师组织讨论、汇报、评分及答疑;
通过开展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学生能够归纳分析不同土壤质地及土壤结构对植物蒸腾量的影响,进而了解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对作物耗水量的影响,使学生掌握作物耗水规律分析方法和实验方法。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课程汇报锻炼学生团队协作、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
6
3
土壤水分
土壤
结构
以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为指导,通过课堂讲授及开展室内土壤水分常数、土水势、土壤水分特性曲线的室内实验和室内作物盆栽实验,探究土壤结构、土壤质地对土壤水分常数及对土壤水分特性曲线影响
1)通过设置砂土、壤土和粘性土等不同土壤质地及土壤结构的盆栽土中种植相同植物的盆栽种植实验,观测和掌握土壤结构、土壤质地对吸湿系数、凋萎系数、田间持水率等重要参数的影响;
2)通过开展不同土壤质地土壤水分特性曲线实验,观测和掌握土壤质地对土壤保水能力的影响。
依据实验任务要求,通过课堂教学、文献查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和完成土壤水分参数实验和土壤水分特性曲线实验内容,教师组织讨论、汇报、评分及答疑;
通过开展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学生能够归纳分析不同土壤质地及土壤结构对土壤保水能力的影响,了解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对土水势和含水量的影响,使学生掌握土壤重要水分参数、土水势测定的实验能力,土壤质地和结构与土水势和含水量关系的规律分析方法。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课程汇报锻炼学生团队协作、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
8
主要低产土壤的特性与改良
以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为指导,通过课堂讲授及开展室内盐碱土改良实验,探究不同改良方法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向盐碱土中加入不同种类、不同剂量的土壤改良剂开展盆栽种植实验,观测土壤中水分含量、盐分含量的差异,测定植物生长指标和产量指标,探求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治理效果。
依据实验任务要求,通过课堂教学、文献查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和完成盐碱土改良实验内容,教师组织讨论、汇报、评分及答疑;
通过开展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学生能够归纳分析不同调理剂、不同剂量对盐碱土改良效果,使学生具备开展盐碱土改良的实验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课程汇报锻炼学生团队协作、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
5
主要农作物的合理用水
以形象思维和收敛思维为指导,通过课堂讲授及开展室内盐碱土盆栽种植实验,探究主要植物在盐碱土中生长阈值;
开展作物亏水试验,探究作物节水灌溉制度
1)通过在实验中设置不同程度盐碱土开展植物盆栽实验,观测植物生长指标和产量,推求不同植物在盐碱土中的种植阈值;
2)通过分析冬小麦试验数据,探求冬小麦水分与产量的关系,制定冬小麦节水灌溉制度
主要农作物合理用水
依据实验任务要求,通过课堂教学、文献查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和完成盐碱土种植实验内容,教师组织讨论、汇报、评分及答疑;
通过开展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学生能够推导盐碱土含盐量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具备阈值分析确定能力;
3、教学案例设计
教学内容:第二章第一节土壤孔隙性
教学方法:五部教学法
学时:2学时
CopyRight2017-2020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AllRights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