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力程郁:发展农村电商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建议——江西省于都县调查

作者简介:周群力、程郁,供职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通过电商平台,可以带动农民创业,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然而,农村电商目前普遍面临着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新型供应链组织者尚不成熟,物流通达率低、配送成本高,以及农户参与的主动性不够等问题,农村电商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建议在提高农产品生产和交易的标准化水平,完善服务体系、促进资源整合,以及提高农业生产者参与电商经营的能力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发展农村电商,有利于构建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现代农村流通体系,有助于带动农民增收、倒逼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近日,我们赴江西省于都县调研发现,农村电商目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发展势头迅猛,但也面临着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新型供应链组织者尚不成熟,物流通达率低、配送成本高,以及农户参与的主动性不够等问题,亟须给予政策扶持。

于都县发展农村电商的做法和成效

于都县自2014年被纳入国家首批农村电商综合示范试点县以来,制定出台了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17条措施,以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促进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的产业升级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创业致富。2015年1—5月,全县实现网销额近3亿元,同比增长48.2%;其中农产品网销额达到1.4亿元,占比近50%。

(一)拓销路、抓物流,促进农产品流通

(二)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一是按照“企业+电商+农户”模式,企业向农户免费提供种苗、技术,并以高于市场价回购农户生产的优质农产品,再通过电商上线销售。于都绿通农产品销售公司在盘古山镇、梓山镇等地选点,向农户免费提供种苗、技术,发展水稻种植、蜜蜂养殖等生态产业,以高于市场价30%的价格回购农产品,再通过互农e家电商平台将农产品与城里的饭店、餐馆对接销售。二是通过电商订单,引导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变。2015年1—6月,于都新增高产油茶林3万余亩、蔬菜基地2万余亩,新开发溯源生态脐橙果园8000余亩、标准茶园1000余亩;新增农民合作社22家、家庭农场26户。目前已形成油茶、脐橙、红心柚、茶叶等主导产业。三是开发当地“红、古、绿色”资源,农旅结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于都县积极发展集观光、体验、娱乐等于一体的乡村游,2015年上半年共吸引25万游客走向农村,同比增长21.6%;新开办农家乐38家,同比增长32%。

(三)扶持电商企业发展,带动农民创业致富

于都县计划未来五年里,县财政每年挤出1000万元作为担保资金,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电商信贷通”,按照资金池模式运行,银行按1:8的比例放大至8000万元的专项贷款,用于缓解电商企业资金困难。另外,于都县将财政部、省财政厅安排的2100万元电子商务发展资金全部用于电商大楼和电商孵化园建设,实行“免费注册、免费提供场地、免费提供信息、免费培训人员、免费提供网络、免费提供水电”政策,支持农民实现在家门口创业的梦想。孵化园里目前已入驻企业近40家。

于都县还在人才、技术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电商发展。邀请江西财经大学、淘宝大学等电商培训教师开展农村电商培训,目前已培训2万余人次,其中各级领导干部3千余人次,企业主及合伙人1.6万余人次。

截至2015年5月,于都县已发展个体网店600家,新增工商注册电子商务企业56家,新增微店1466家。已有1000余名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人员陆续返乡,在家门口创业。岭背镇青年谢普兴2015年组建了手工棉被合作社,吸纳了200余贫困户参与,他们通过掌握手工棉被生产技能,提高了收入。于都县目前已有200余名贫困户作为村淘、京东、农村e邮等电商企业的乡村合伙人,每户每月平均可收获1000至1500元的佣金,交易旺季可达2000元以上。

当前农村电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

由于无法面对面地检验产品质量,电商农产品需要有更高的辨识度和品质保证。这就需要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品牌化。但目前于都县仍以分散的小农生产为主,全县拥有QS认证的农产品企业不超过十家,难以建立起涵盖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验、清理筛选、分级包装、冷藏保鲜等环节的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以于都脐橙为例,当地规模化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发展滞后,组织货源非常困难,脐橙的电商销售规模甚至大大落后于赣州以外地区,市场上鱼目混珠,品牌难以树立。

(二)基于电商的新型供应链组织者尚不成熟

电商压缩了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但对供应链两端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下的供应组织能力是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关键。目前,虽然农产品电商的创业非常活跃,但电商供应链各环节的互动联合与分工协作机制尚未形成,线上与线下的融合还存在很多障碍。面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运销的特殊性、农村关系型社会的复杂性,大量新型的互联网创业者进入农村后无所适从,而产地又缺乏专业化的组货供应者和服务团队给予充分支撑。传统农业生产者和经销商缺乏互联网运营技能和营销经验,难以维持稳定的网上客源和对接规模化的农产品电商和网络卖家。主要农产品电商平台以渠道为王的战略加强供销一体化布局,面临及时送达与自建渠道成本高、品质保障与生产基地控制难的矛盾而不堪重负。大量离散的农业电商创业者之间的供需信息不能整合,供应链的前端与后端无法形成规模化的供应集聚和需求集合,产地与销地之间网络卖家未能有效联合,电商的效率与成本优势难以显现。

(三)物流通达率低和配送成本高

于都县交通不便,道路网络还不够发达,物流通达率较低,许多地方不能被第三方物流覆盖。据介绍,修路资金上级财政给1/3,地方配套2/3,但2014年于都县本级财政收入仅12亿元,支出却高达32亿—34亿元,资金配套压力大,影响了路网建设。

即便在有物流配送的村庄,物流成本也居高不下。首先,目前于都县的农村电商以生活用品的网购为主,农产品的网销较少,“满车来空车去”式的单向物流,难以有效分摊物流成本。其次,各公司的物流单据数据没有打通,不利于统筹安排运力,整体物流网络效率较低。第三,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人口稀少,“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成本过高。第四,生鲜农产品物流具有特殊性。生鲜商品易腐烂、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加之不同城市间冷链物流水平的巨大差异,物流损耗普遍在5%—8%,有的甚至超过10%,配送成本也基本超过20%,其总体物流成本高出普通商品一倍。据调查,单件快递配送至县与县城配送到村庄的物流成本甚至高达1比2;在30公里的范围内,包裹在农村的物流成本是城区的3倍,而到了60公里时,农村的物流成本是城区的5倍。物流成本过高阻碍了利用电商实现农产品的产地直销和解决边远地区农产品“卖难”问题,也削弱了生产者通过缩短流通环节获取增值收益的空间。

(四)参与的被动性致使农民增收效益不明显

支持电商进农村的政策建议

(一)提高农产品生产和交易的标准化水平

一是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在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完善加强农产品“三品一标”的认证和监督,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指导和规范。二是建立农户会用、市场认可、管理方便的农产品线上交易分类标准,引导对售前农产品进行初步的清理筛选、质量分级、保鲜包装等处理。三是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溯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对电商交易给予倾斜性支持,让线上涉农交易产品可追溯,综合利用好线上线下监管资源,确保网络销售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完善服务体系、促进资源整合

一是提高产供销组织者的能力。培育专业化的产地农产品经纪人、运销组织者,打造线上线下互动联合的农商产业联盟。二是搭建产地农产品交易信息和供需信息平台。整合线上和线下农产品交易数据,及时公布产地交易价格和主要产品供求信息,合理引导农业生产和销售,促进产地经纪人与规模化网络卖家、产地电商与销地电商和规模化买家的对接。三是在县级层面建立物流资源的统筹调度平台,整合邮政、快递、供销社以及各类物流企业和农产品经销商的物流配送资源,充分利用闲置运力,完善到村到组物流的集体配送。四是鼓励农产品电商开放运营和纵横联合,广泛嫁接各类“互联网+农业”的创新创业资源,扩大发展机会和市场空间。

THE END
1.农产品销售为何难?五大营销方式,助力打开销路五大营销方式,助力打开销路 01 农产品滞销原因 01 单一、被动的销售模式 很多农户销售农产品时,都是等人上门收购,从未主动出击;也没有受过专业的营销培训,不懂借助互联网工具来出售产品。如果没人来收购,就只能自己被动地拿去集市或批发给当地的商超,这种方式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Mzg4MTEzMQ==&mid=2247546905&idx=1&sn=04e7d0d63935b71bb3b00288041f9808&chksm=fd535c87eb2c6a4d2a05425685d44ab4b9c312b2f23796041989ffacaa6b9231e38f56b0d652&scene=27
2.农产品销路问题理想股票技术论坛这些关键词涉及到农产品销路问题的不同方面,包括农产品销售的渠道、农产品市场需求与供给不平衡以及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问题。了解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效益。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thread-5514802-1.html
3.农产品销路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产业转型,影响着农村发展后劲农产品销路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产业转型,影响着农村发展后劲。不过,打开销路,___还是要看农产品的品质。为此,在___的销售市场中,应当积极引导农户转变经营观念、革新种植技术,培育更多优质农产品,努力在扩大销路与提升品质之间形成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https://www.xiaomaigongkao.com/Article/article_details/id/1000037854.html
4.农产品销路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产业转型,影响着农村发展后劲。不过,打开还是要看农产品的品质。为此,在的销售市场中,应当积极引导农户转变经营观念、革新种植技术,培育更多优质农产品,努力在扩大销路与提升品质之间形成。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追根溯源 硝烟四起 互利共赢 B. 归根结底 优胜劣汰 良性循环 C. 说千道万 品质为王 动态平衡 D. 千头万绪 不进则退 https://www.gwyzk.com/shiti/35052.html
5.偏远山区农产品的销路问题我说“三农”农民的儿子:每年都有报道偏远山区农产品丰收了,然而由于没有好的销路和合适的价格最后烂到田间地头。我建议精准扶贫工作把这个问题切实解决好,把此项工作落实好,就是扶贫的一大功劳。国家大平台调控信息和物流是可以实现的。建议各个地区和省份在扶贫工作上互相加强沟通联系,国家层面统一建立一个大的数据库,各省市自治https://www.gov.cn/hudong/2017-12/28/content_5251059.htm
6.多方助力拓销路,全力以赴保民生——兰州安宁区破解农产品滞销难题7月份正值蔬菜水果成熟期和销售旺季,但受本轮疫情影响,兰州市安宁区忠和镇高原夏菜、旱砂西瓜等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受阻,收购车进不了村、农产品销不出去,果蔬积压滞销成了农民的心头病。忠和镇党委、政府坚持“一手抓抗疫、一手保民生、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在紧抓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拓宽销路,破解农民生计困境。 https://www.ceweekly.cn/2022/0725/391270.shtml
7.农产品滞销解决方案怎么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MAIGOO知识摘要:辛辛苦苦耕耘劳作,想要农产品有个好销路,但总有不少农产品面临滞销的问题。农产品滞销不仅让农民内心感到焦灼,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市场销售和管理带来压力。那么,怎么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下面,就来看看农产品滞销解决方案有哪些。 农产品滞销解决方案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5065.html
8.农产品不断货!各地提升产销衔接销路防止出现“卖难”和脱销断档各地提升产销衔接销路 防止出现“卖难”和脱销断档 在即将到来的蔬菜供应淡季,城市“菜篮子”将面临南菜北运损耗较大、雨雪冰冻极端天气易发等问题,容易出现蔬菜价格异常波动。各地在扩大秋冬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同时,提升农产品产销衔接效率,引导市场供需平衡。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hbq0fID9s4uno1U6bhZf201113
9.人居环境整治整改报告范文引进X家内地实力强劲特色企业,惠诚药业、阿尔泰康达清晨药业、三九药业、内蒙古启源药业等企业,培育壮大荣成哈克药业,盘活存量资产,引进新机制,以“企业+合作社+农户”或者“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惠诚药业等中草药初加工企业的需求,形成中草药种植订单,解决全县药农产品销路问题,推进我县中草药产业https://www.gwyoo.com/haowen/134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