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农村电商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覃塘区作为农业大区,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农村电商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瓶颈问题。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产品产业链条短,深加工环节不足
覃塘区农产品资源丰富,但产业链条较短,缺乏深加工环节。这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低,难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多样化产品的需求。据统计,覃塘区农产品中,初级加工产品占比高达70%,而深加工产品仅占30%。以莲藕为例,虽然覃塘区莲藕种植面积广,但大部分莲藕仍以鲜销为主,缺乏深加工产品,如藕粉、荷叶茶等,导致莲藕附加值较低。如贵港市源忆莲食品有限公司虽然依托当地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发展富硒生态莲藕产业,并配套建设加工厂,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但其规模相对较小,未能形成大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条。
(二)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制约电商发展
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物流体系。然而,覃塘区在冷库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滞后。根据调研数据,覃塘区冷库容量仅为5000吨,而农产品年产量高达20万吨,冷库容量严重不足。同时,冷链运输车辆数量也有限,难以满足农产品长途运输的需求。这导致农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易受损,品质下降,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樟木、大岭等乡镇的生鲜农产品,在物流配送方面存在很大的困境。由于缺乏冷库和冷链运输车辆,一般是从其他地方调配冷链物流车,物流成本明显增加,导致农产品电商销售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力下降。
(三)电商企业与人才匮乏
电商企业和人才的缺乏是制约覃塘区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覃塘区电商企业数量有限,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据统计,覃塘区电商企业仅有百桂堂1家,且该企业电商运营团队常驻南宁市。同时,缺乏专业的电商人才,导致电商运营、营销、客户服务等方面存在短板。
二、对策建议
(一)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政府应加大对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发展深加工产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二)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冷库冷链体系
政府应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冷库冷链等物流体系的建设。通过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冷库和冷链物流中心,提高农产品的储存和运输能力。同时,加强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推动物流体系的智能化、信息化升级。此外,还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三)培育电商企业和人才,提升电商运营能力
政府应加大对电商企业和人才的培育力度。通过举办电商培训班、引进电商人才等方式,提高本地电商企业和人才的运营水平。同时,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电商技术和理念。此外,还可以建立电商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场地、资金、技术等全方位的支持,推动电商产业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