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乡村产业发展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乡村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和乡村繁荣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2019年,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22万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1万家,吸纳3000多万人就业。

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建设了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镇(乡)和超1亿元的特色产业村。发掘了一批乡土特色工艺,创响了10万多个“乡字号”“土字号”乡土特色品牌。

乡村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建设了一批休闲旅游精品景点,推介了一批休闲旅游精品线路。2019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

乡村新型服务业加快发展。2019年,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6500亿元,各类涉农电商超过3万家,农村网络销售额1.7万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销售额4000亿元。

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2019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万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542家),农民合作社220万家,家庭农场87万家,带动1.25亿农户进入大市场。

农村创新创业规模扩大。2019年,各类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累计超过850万人,创办农村产业融合项目的占到80%,利用“互联网+”创新创业的超过50%。在乡创业人员超过3100万。

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价值,乡村特色产业拓宽产业门类,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乡村新型服务业丰富业态类型。

近年来,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产业链发展不完全、产业融合不深入、产业发展要素缺活力等问题,亟待加强引导、加快发展。

农业农村部适时发出这一五年规划,旨在引导和加速乡村发展。

注重布局优化,在县域内统筹资源和产业,探索形成县城、中心镇(乡)、中心村层级分工明显的格局。

注重产业融合,发展二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主体融合、业态融合和利益融合。

注重创新驱动,开发新技术,加快工艺改进和设施装备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注重品牌引领,推进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加工产品品牌,创响乡土特色品牌,提升品牌溢价。

一、乡村产业发展的机遇

政策驱动力增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多的资源要素向农村聚集,“新基建”改善农村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加快,乡村产业发展环境优化。

市场驱动力增强。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化特点,休闲观光、健康养生消费渐成趋势,乡村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巨大。

技术驱动力增强。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方兴未艾,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在农业中广泛应用,5G、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与农业交互联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引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二、乡村产业发展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不确定性增大。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冲击,全球供应链调整重构,国际产业分工深度演化,对我国乡村产业链构建带来较大影响。

资源要素瓶颈依然突出。

资金、技术、人才向乡村流动仍有诸多障碍,资金稳定投入机制尚未建立,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尚不完善,社会资本下乡动力不足。

乡村网络、通讯、物流等设施薄弱。

发展方式较为粗放。

创新能力总体不强,外延扩张特征明显。

目前,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为2.3∶1,远低于发达国家3.5∶1的水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67.5%,比发达国家低近18个百分点。产业链条延伸不充分。第一产业向后端延伸不够,第二产业向两端拓展不足,第三产业向高端开发滞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小而散、小而低、小而弱问题突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三、乡村产业发展就要这样做

(1)提升农产品加工业

完善产业结构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优化空间布局“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统筹产地、销区和园区布局,形成生产与加工、产品与市场、企业与农户协调发展的格局。

促进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是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通过加快技术创新,提升装备水平,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

(2)拓展乡村特色产业

构建全产业链拓展二三产业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条,开发特色化、多样化产品,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的附加值,促进农业多环节增效、农民多渠道增收。

推进聚集发展集聚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富有特色、规模适中、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聚区。

培育知名品牌“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要求,以质量信誉为基础,创响一批乡村特色知名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品牌之路。

(3)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

乡村休闲旅游业是农业功能拓展、乡村价值发掘、业态类型创新的新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兼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工农城乡,发展前景广阔。

聚焦重点区域依据自然风貌、人文环境、乡土文化等资源禀赋,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内涵丰富的乡村休闲旅游重点区。比如,城市周边乡村休闲旅游区、自然风景区周边乡村休闲旅游区、民俗民族风情乡村休闲旅游区、传统农区乡村休闲旅游景点。

注重品质提升乡村休闲旅游要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础,古朴村落为形、创新创意为路径、开发特色明显、形式多样的乡村休闲旅游业态。

打造精品工程通过休闲农业重点县、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业园区的建设,打造休闲旅游精品工程。

提升服务水平从服务标准、配套设施,真正让消费者玩的开心、吃得放心、买的舒心。

(4)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

乡村新型服务业是适应当下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应用而生的产业,具有业态类型丰富、经营方式灵活、发展空间广阔等优点。

提升生产性服务业

扩大服务领域。适应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趋势,支持供销、邮政、农民合作社及乡村企业等,开展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以及市场信息、农资供应、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机作业及维修、农产品营销等服务。

提高服务水平。引导各类服务主体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城镇设立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推广农超、农社(区)、农企等产销对接模式。鼓励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开展托管服务、专项服务、连锁服务、个性化服务等综合配套服务。

拓展生活性服务业

丰富服务内容。改造提升餐饮住宿、商超零售、美容美发、洗浴、照相、电器维修、再生资源回收等乡村生活服务业,积极发展养老护幼、卫生保洁、文化演出、体育健身、法律咨询、信息中介、典礼司仪等乡村服务业。

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发展订制服务、体验服务、智慧服务、共享服务、绿色服务等新形态,探索“线上交易+线下服务”的新模式。鼓励各类服务主体建设运营覆盖娱乐、健康、教育、家政、体育等领域的在线服务平台,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为乡村居民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主体。引导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电子商务主体到乡村布局,构建农村购物网络平台。依托农家店、农村综合服务社、村邮站、快递网点、农产品购销代办站等发展农村电商末端网点。

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加快互联网技术应用与推广。在促进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下乡的同时,拓展农产品、特色食品、民俗制品等产品的进城空间。

改善农村电子商务环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完善乡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5)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的交叉重组,引领农业和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农业产业化升级版

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队伍,打造知名企业品牌,提升龙头企业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带动能力、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权责明确、治理结构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的产业发展有机体。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培育多元融合主体,发展县域范围内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融合模式,促进资源共享、链条共建、品牌共创,形成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科研助力和金融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以功能拓展带动业态融合,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创意农业、功能农业等。

建立健全融合机制。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多种类型的合作方式,促进利益融合。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

(6)推进农村创新创业

培育创业主体培育返乡、入乡和在乡创业主体,到2025年,培育100万名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带动1500万返乡人员创业。

搭建创业平台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要求,建设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

强化创业指导建设农村创业导师队伍。到2025年,培育10万名农村创新创业导师,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健全指导服务机制。建立指导服务平台,依托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实训基地和网络平台等,通过集中授课、案例教学、现场指导等方式,创立“平台+导师+学员”服务模式。

优化创业环境强化创业服务和创业培训,建立“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模式,推行“创业+技能”、“创业+产业”的培训模式,为创业提供优良生长环境。

培育乡村企业家队伍乡村企业家是乡村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到2025年,建造一支懂经营、善管理,具有战略眼光和开拓精神的乡村企业家队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新形势下,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任务,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可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方面,要担负起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的重任,另一方面,还要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在此背景下,德行干部培训中心特开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专题培训班,邀请到江浙沪等地知名教授、专家、学者授课,课程设置以实践、需求、问题为导向,精心准备、周密组织,旨在通过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及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身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做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开拓者和引领者,坚决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THE END
1.中国农资在线重塑农资行业数字化未来之路数控铣床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农资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农资在线作为农资行业的数字化平台,将继续发挥其在信息、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农资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中国农资在线将进一步拓展其功能和服务,完善平台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平台将加强与政府、企业、农户等各方的合作,共同推动农资行业的健康https://www.tzbxjc.com/post/41.html
2.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史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史 早期人类社会的食物获取方式 在距今大约2万年前,人类从狩猎采集逐渐转向了农耕生活。这种转变被认为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时期的人类开始学习种植植物和饲养动物,这些活动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还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结构的变化。https://www.gntpr.com/ke-pu-wen-zhang/26680.html
3.提升农业含绿量增加发展含金量——农用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7年来源专题:耕地与绿色发展编译者: 张毅发布时间:2024-12-03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5022万吨,比2012年下降14.0%,科学施肥用药水平不断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8.3%,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格局加快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为主的多元利用方式提质增效;农膜处置率稳定在80%https://www.las.ac.cn/front/product/detail?id=0c4080255dcddb590db353fd9f6e725d
4.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读书学史主题活动为进一步打造党员身边的新型教育空间,推动党员干部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新风尚,2024年6月13日,北海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种子站、市农渔经营管理指导站、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联,农资联播网-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http://nzlb.org.cn/index.php?c=show&id=165380
5.曲沃县史村供销合作社南常农资二部企业发展简介:曲沃县史村供销合作社南常农资二部成立于2017-08-14,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负责人为张文生,目前处于存续(在营、开业、在册)状态,以从事批发和零售业为主。通过企查查大数据分析,曲沃县史村供销合作社南常农资二部共行政许可1个。 2020-09-11 经营范围变更:从“经销:农业生产资料、不再分装的包装种籽、针纺https://www.qichacha.com/creport_03391ad8cd7adc06d7b23d26d02a958a
6.史上最全:2016年国家农业政策大全!仅发一次,赶紧收藏!18.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支持政策 粮棉油主产区140个大县建立新品种展示示范点,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和技术培训,为农民选择优良品种、选用先进栽培技术提供指导和服务。 19.追溯体系建设政策 可追溯体系运行所需的装备条件,强化基层信息采集、监督抽查、检验检测、执法监管、宣传培训等能力建设。 https://www.douban.com/note/541638664/
7.杀菌剂发展史简述杀菌剂发展史简述对杀菌剂专利,新技术,行业资讯,新产品,报道和行业分析,国际新技术资料网_恒志信网http://www.hengzhixin.cn/details?article_id=2194
8.发展家庭农场的建议11篇(全文)[1]肖卫东, 杜志雄.家庭农场发展的荷兰样本:经营特征与政策实践[J].中国农村经济, 2015.2. [2]史晓英.中非发展农产品贸易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 2014.7. [3]杨江, 万科, 黄建新.中国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问题研究[J].企业经济, 2014.12.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suv4qvxq.html
9.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聘考试行情行史:银行发展史【导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聘考试行情行史:银行发展史。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备考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1919年,中国邮政储蓄的前身邮政储金局成立,开办邮政储金业务。 1930年,邮政储金汇业总局成立。邮政储金业务开办肇始,提出“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争大利, 但求稳妥”的经营方针,一https://www.jinbiaochi.com/yhgq/news_595617.html
10.一文读懂京东商城发展史一文读懂京东商城发展史 一、京东商城介绍 (一)京东商城简介 京东商城是中国B2C市场最大的3C网购专业平台,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最受消费者欢迎和最具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网站之一。京东商城以50.1%的市场占有率在中国自主经营式B2C网站中排名第一。目前京东商城已经建立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华中、东北六大物流中心,同时https://blog.csdn.net/kymdidicom/article/details/110508903
11.江西农业概况(精选6篇)从源头抓起,积极开展农资市场打假、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等专项行动,在重要农时季节、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重点查处假农资、假兽药和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净化农资市场。加强10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抽查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品种。逐步建立农产品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51jobt3.html
12.农业发展书写辉煌历史乡村振兴擘画宏伟蓝图70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1318万吨提高到2018年的65789万吨,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农业的天然性决定了其弱势产业的位置,因此70年的农业发展史也是财政不断探索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的发展史。改革开放前,农产品主要实行政府定价、统购统销政策,农业剩余通过工农产品http://www.mof.gov.cn/zhuantihuigu/70znzt/ggcz/201910/t20191012_3400893.htm
13.草稿研报:积极布局互联网+农资,构建大三农互联网生态圈一公司深圳农金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农金圈)系国内农资龙头上市公司诺普信牵头设立的高新科技创新型企业,2015年1月15日于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注册设立,注册资金5000万元。公司致力于农业普惠金融,助力国家三农的发展。 农发贷(nongfadai.com)是农金圈旗下专注于农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农发贷通过互联网解决方案,连接社会https://xueqiu.com/6509727695/63138330
14.农资新论农业历史发展看待现代农业高科技(下)我们可以不懂这些高科技,但我们一定要懂得这些高科技有什么用,该怎么用,如何用得好!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农资新论”。 往期内容: 农业历史发展看待现代农业高科技(上) 农资渠道百万夫妻店即将消亡 别被厂家忽悠,你该正确认识这几种肥料! 农资行业的底层结构https://www.360doc.cn/article/77611_912892749.html
15.广西壮族自治区百家姓排名(完整版)此外,在海外诸国,尤其是东南亚地区,韦姓人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 在历史长河中,韦姓家族历经沧桑变迁,但始终坚守着家族传统与文化。他们凭借着智慧与勇气,在各个时代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韦姓人口的迁徙与传播历史,不仅是一部家族发展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缩影。https://www.meipian.cn/52z54wg7
16.改革开放发展史.ppt改革开放经济政治的发展史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十大成就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1220/74928399.shtm
17.从城乡分离到城乡融合:历史变迁视角下的城乡发展道路农村发展动力不足表现为:许多农村空心化和老龄化现象严重, 乡村逐渐缺少人气和财气。农民收入不高且增收不稳定, 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务农和务工。农资价格上涨使农业时常增产不增收, 农民工进城务工普遍不稳定、工资低、缺保障。 (二) 理论依据 城乡融合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 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城乡关系http://www.reportway.org/article/22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