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政策陆续出台,农用场景应用先行!
1)低空经济概念:今年3月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文,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产业为核心的综合经济业态,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3)产业链:产业链条长、辐射广,下游融合多种应用产业,目前开放空域区域与农林牧渔行业非常契合,“低空+农业”有望成为前卫应用场景。
二、“低空+农业”空间广阔,多元场景持续扩容!
三、低空业务协同赋能,哪些农业公司有望受益?
风险提示:低空经济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农资产品销售季节性和地域引致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测算主观性风险。
01
核心政策陆续出台,农用场景应用先行!
1.1低空经济概念:核心政策出台,2024年有望成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
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文,低空经济发展正式拉开序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低空经济产业”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升至战略发展高度。3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方案提出:到2027年,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在多领域实现商业应用;到2030年,保障满足工农作业需求的低空生产作业网络安全高效运行,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民众生产生活各领域,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1.2低空经济政策梳理:产业支持政策频出,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1.3低空经济产业链:产业链条长、辐射广,下游融合多种应用产业
低空产业链满足多种应用场景需求,目前农用场景应用先行!目前已经进行商业化探索的应用领域有物流、农业、旅游等。此外,潜在低空飞行场景众多,具体可以分为生产作业类、公共服务类、航空消费类这三类进行细化产业门类和服务链条的拓展。目前开放空域区域与农林牧渔行业非常契合,“低空+农业”有望成为前卫应用场景。
02
“低空+农业”空间广阔,多元场景持续扩容!
2.1低空、农业如何融合、优势何在?
03
低空业务协同赋能,哪些农业公司有望受益?
农药制剂带动公司营收持续增长。2017年后,受益于农药行业复苏,且公司完成对部分经销商并表,农药制剂业务的显著提升带动公司营收自16年后大幅增加。21年种植板块开始逐步贡献业绩,公司营收从16年的19.63亿元增至23年的41.20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1.2%。目前农药制剂、植物营养、种植构成公司主要板块,23年农药制剂产业营收占比约61%、植物营养产业占比约18%、种植产业占比约15%。
低空农业布局:参股公司聚焦飞防服务及药剂销售,首创“四位一体”飞防服务模式
公司经营业绩稳健增长,产品结构调整促盈利能力提升。近年公司业绩稳步增长,营业收入从19年的43.42亿元增长至23年的104.60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4.6%;归母净利润从19年的1.19亿元增长至23年的2.25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3%。公司积极调整化工产品结构,并积极开拓新产品;强化大单品销售策略,销售额达到千万级的产品数量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同时,公司加强重点客户、重点地区以及核心品种的销售,23年销售毛利率达7.38%,较去年同期提升0.82pct。
低空农业布局:“自产+合作”模式,打造“地空兼备”的植保产品与服务体系
国内磷复肥龙头,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明显。公司复合肥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第一、磷酸一铵产销量连续多年全国前三。截至2023年已形成年产各类高浓度磷复肥约990万吨、磷石膏综合处理量600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持续加强公司产业链一体化建设,巩固产业链一体化的竞争优势,在2016年以来行业调整期的整合中逆势而上,实现复合肥销量连续稳定增长:由2015年的260.67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400.83万吨,推动公司营业收入总体保持增长。其中新型肥料销量由2016年的33.56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112.26万吨,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83%。随着新型肥销售占比持续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改善。
生产基地全国布局,助力公司规模持续壮大。截至2023年年末公司已完成11大生产基地建设,在湖北荆门、湖北宜昌、湖北钟祥和四川雷波建立大型磷酸一铵生产基地,拥有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100万吨/年的磷石膏提纯量产装置,地理位置毗邻长江,产品销售范围覆盖的十多个省市和地区,可以有效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加快供货反应速度。此外,公司在山东菏泽、河北徐水、广西宾阳、江西九江、吉林扶余、新疆昌吉、甘肃金昌亦有大型生产基地。
3.4苏垦农发:稻麦种植区域龙头,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市场”全产业链布局
依托优质耕地资源,打造全产业链一体化协同发展经营模式。2011年公司与农垦集团签订《土地承包协议》,每年向农垦集团缴付土地承包费即可自主种植经营约95.72万亩(2023年秋播)优质生产基地。同时,随着国家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的逐步落实,截至2023年秋播,土地流转(含土地托管与合作种植)面积约33.78万亩。凭借优质耕地资源,公司实现“土地规模连片、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齐全、标准化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四大优势,并通过下属龙头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经营,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市场”的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四大业务协同赋能,助力业绩稳步增长。公司以自营种植需求为支撑,从事稻麦等作物原粮的种植,经营土地面积稳步增长,产出的农产品部分直接以原粮的形式销售,部分则进一步加工成种子、大米、麦芽等进行销售,因此成立多家子公司进军种子和加工业务(大米/食用植物油/麦芽加工),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与全覆盖。此外,还成立苏垦农服进行对内保障供应和对外社会化服务,逐渐辐射自营基地周边区县的规模化种植户,开展涵盖“农资供应、农技咨询与培训、协调金融支持”的全农服务业务,协同助力业绩增长。
低空农业布局:规模化应用无人机低空飞防及精量施肥,全面提升作业效率
规模化应用无人机低空飞防及精量施肥,新质生产力助力综合防治提质增效。多家种植分公司全面推进水稻、小麦等作物全程无人机植保施肥作业。以苏垦农发黄海分公司为例,其无人机保有量百余台,基本实现每个大队1台,作业效率大水量植保作业可达75-100亩/小时,大肥量抛肥可达30-50亩/小时,全面提升了作业效率,较大程度降低人工成本,有效实现“双减增效”。2022年全年公司本部纯氮用量同比下降5.52%,岗埠分公司水稻纯氮用量同比下降超15%,实现减肥降本增效。
携手大疆、极飞等头部品牌,推进智慧农业平台化建设,助力智慧农业高效发展。2019年公司与大疆农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无人机植保应用合作基础上,借助大疆农业无人机技术、智慧农业产品研发、服务及大数据等领域的优势,进一步在推广、服务延伸、应用层技术开发、平台化建设、人才培养等层面开展深度合作,推进智慧农业平台化建设,助力智慧农业高效发展,实现创新共赢。2020年苏垦农发临海公司与极飞科技签署战略协议,共同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区”基地,并于2021年启动智慧农场暨极飞P80农业无人机等产品的交付仪式,旨在合力实现农机作业监管及科学管理农田,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发展。
04
投资建议
重点推荐:
①【中农立华】:农药流通及植保服务龙头,双主业协同有效形成闭环,产品结构调整促盈利能力提升。在农业低空方面,采用“自产+合作”模式双管齐下,除自产植保无人机外,还以“租赁+服务”模式形成“地空兼备”的全面植保产品体系。
②【新洋丰】:国内磷复肥龙头,生产基地布局全国,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明显。在农业低空方面,成立农业服务子公司,积极推进传统农资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为农户提供精准智能化施肥及助力智慧农业落地。
③【诺普信】:农药制剂及农业服务龙头地位稳固,现代特色生鲜消费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在农业低空方面,参股公司雨燕智能多年深耕植保飞防领域,首创“四位一体”(无人机+专业助剂/药剂+植保方案+作业方案)标准服务模式防治效果显著、竞争优势明显。
④【苏垦农发】:稻麦种植区域龙头壁垒显著,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市场”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后续粮价或回暖有望助力业绩恢复增长。在农业低空方面,多家分公司规模化应用无人机低空飞防及精量施肥,全面提升自身作业效率,公司层面实现减氮5%以上,减肥降本成效明显。
05
风险提示
1、低空经济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产业政策对低空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政策进展及力度影响下游应用场景的容量和增速。
2、农资产品销售季节性和地域引致的风险:我国幅员辽阔,受天气和地理因素影响,农药销售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较为明显。
3、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处于转型阶段,市场供需主体均呈现多元化的状态,市场需求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市场中存在不少资金实力雄厚和资源广泛的农资流通/植保业务企业,参与者或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4、测算主观性风险:本文涉及低空经济发展趋势、市场分类等具有一定主观性,仅供参考。
证券研究报告
《农林牧渔:低空经济加速起飞,哪些农业公司有望受益?》
2024年5月6日
报告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