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补贴是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优化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释放了强农惠农富农信号,对于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意义重大。
进入新时代,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农业补贴作出了明确部署,用于农业补贴的总资金规模逐年稳步提升,农业补贴政策改革的步伐不断深化。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不断强化农业补贴政策,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办法,加快让农业获得合理利润、让主产区财力逐步达到全国或全省平均水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2016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目前,我国形成了以粮食支持政策为重点,覆盖比较全面、措施比较丰富、保障比较有力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起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农业补贴政策体系。
坚持目标导向,提高农业补贴的精准性。农业补贴政策应坚持以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绿色发展为主要目标。聚焦这一政策目标,在普惠性政策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群体、重点项目、重点领域,不断加大针对性支持,提高农业补贴的指向性、精准性、实效性。同时,也应精准识别种粮农民,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
创新补贴方式,增强农业补贴政策效能。继续发挥好农业补贴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因地制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财政贴息、担保补助、设立基金等方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有利于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提高补贴政策效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