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自然资源?存在于、对人类的物质与能量。(同时具备两个属性:①存在于自然界中②对人类有利用价值)
2.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将自然资源分为哪两类?
资源(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和资源(如矿产资源)。
3.对自然资源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对可再生资源,应有、有地加以开发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尽可能利用,注意,避免和。
4.我国自然资源有什么特征?总量,人均。
5.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北方多、、;南方多。
6.中学生的哪些行为可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分类回收,使用一次性消费品,用或用贺卡等。
7.什么是新能源?在基础上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如能、能、能、海洋能、核能等。
第二节土地资源
1.土地方面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2.土地资源有哪些利用类型?地、地、地。
3.利用类型中哪种所占比例最大?地。
4.土地资源有什么优势?总量,类型。
5.土地资源有什么不足?
人均量。草地面积,所占比重。耕地、林地所占比重,难利用土地比重较。
6.耕地主要分布在哪里?的、及低缓地区(北方以为主,南方以为主)。;
7.林地主要分布在哪里?、的边远山区及山地。
8.草地主要分布在哪里?部、部内陆地区。
9.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哪里新疆、内蒙古的、青藏高原上的等。
(1)①②③④
(2)说出土地利用类型:
大兴安岭()、长白山()、横断山()、天山()、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部()
11.土地资源质量的不同区域有哪些差异?
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大:①北方地水,
以为主。②南方水地,以为主。③西北内陆光照,水源,以和为主。④青藏高原光照,热量,土地生产力较。
12.耕地、草地、林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乱占,滥伐,过度。
13.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什么?十分、合理土地和切实耕地。
14.为什么要在我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西部地区降水,气候,多数地方适合发展畜牧业,。退耕还林、还草可化。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1.什么是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与能量。(同时具备两个属性:①存在于自然界中②对人类有利用价值)
可再生资源(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
3.对自然资源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对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4.我国自然资源有什么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北方多煤、铁、石油;南方多有色金属。
6.中学生的哪些行为可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不用或少用贺卡等。
7.什么是新能源?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能等。
1.土地方面的基本国情是什么?“人多地少”
2.土地资源有哪些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3.利用类型中哪种所占比例最大?草地。
4.土地资源有什么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人均量少。草地面积广,所占比重大。耕地、林地所占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较大。
6.耕地主要分布在哪里?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及低缓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7.林地主要分布在哪里?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及东南山地;
8.草地主要分布在哪里?北部、西部内陆地区。
9.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哪里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
(1)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
大兴安岭(林地)、长白山(林地)、横断山(林地)、天山(草地)、青藏高原(草地)、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地)
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大:①北方地多水少,
以旱地为主。②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为主。③西北内陆光照充足,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④青藏高原光照充足,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
乱占耕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
13.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什么?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14.为什么要在我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西部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多数地方适合发展畜牧业,。退耕还林、还草可防止土地荒漠化。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3.读图,水资源地带:
A.带B.带C.带D.带E.带
4.为什么华北地区缺水严重?
(1)降水。(2)耕地,农业用水量。(3)人口
,经济,工业用水、生活用水量。(4)
5.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办法是什么?。
6.南水北调有什么意义?
缓解地区、地区的缺水状况。
7.评述南水北调三条线路。
(1)东线(已通水):
引水点:江苏江都。
输水线路:运河。
到达地点:和
。③黄河以北可以。
缺点:①流经地区人口,工农业生产密度,水质;②黄河以南地势南北,需要。
(2)中线(已通水):
引水点:长江支流汉江上的水库。
输水线路:新开挖的。
到达地点:。
优点:①水质。②北上。缺点:开挖新的河道,占用。
(3)西线:把长江游的水引入黄河,补充地区的水资源。
优点:。缺点:
8.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是什么?。
9.水资源缺乏可能会导致怎样的严重问题请从下列三个方面举例说明。
(1)经济发展:农作物缺水会减少,工厂缺水会导致。
(2)社会生活:会导致居民饮用水,影响正常生活,造成社会。
(3)生态环境:西北地区缺水容易产生土地化、草场、生物多样性。
10.举例说明农业生产中应如何节约用水?
(1)推广、技术。(2)种植、的作物。
11.举例说明城市管理中怎样节约用水?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浇灌、冲洗、浇洒等。
12.举例说明工业生产中应如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1)工业用水、使用。(2)生产耗水。
13.举例说明家庭中应如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1)一水用。(2)使用器具。
A.缺水带B.少水带C.平水带D.多水带E.丰水带
(1)降水少。(2)耕地多,农业用水量大。(3)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工业用水、生活用水量大。(4)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5.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办法是什么?跨流域调水。
缓解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的缺水状况。
引水点:江苏扬州江都。
输水线路:京杭运河。
到达地点:山东和天津
缺点:①长江下游有水污染,水质稍差;
②黄河以南地势南低北高,需要提水。
引水点: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
输水线路:新开挖的河道。
到达地点:北京。
优点:①水质好。②自流北上。缺点:开挖新的河道,占用大量农田。
(3)西线: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优点:水质好。缺点:地形复杂,气候高寒缺氧,施工难度大。
8.缓解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是什么?兴建水库。
(1)经济发展:农作物缺水会减少产量,工厂缺水会导致停产。
(2)社会生活:会导致居民饮用水紧张,影响正常生活,造成社会不稳定。
(3)生态环境:西北地区缺水容易产生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1)推广喷灌、滴灌技术。(2)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
11.举例说明城市管理中怎样节约用水?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浇灌绿地、冲洗厕所、浇洒道路等。
(1)工业用水重复、循环使用。(2)降低生产耗水。
13.举例说明家庭中应如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1)一水多用。(2)使用节水器具。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1.海洋资源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1)跨越带、带和带;(2)沿海大陆架;(3)海水温度;适宜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2.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
、、、(墨鱼)。
3.四大渔场是哪些?
渔场、渔场(全国最渔场)、渔场、渔场。
4.海水养殖的海产品主要有哪些?
5.近海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什么?
、。
6.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矿产有哪些?
、、等。
7.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资源主要方式是什么?
从海水中提取、、、等化学元素。
8.著名的盐场有哪些?
盐场(全国最的盐场)、盐场、盐场、盐场。
9.读图,(1)渔场:
A.渔场B.渔场C.渔场D.渔场
(2)盐场:E.盐场F.盐场G.盐场H.盐场
10.海洋资源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资源、资源、资源。
11.形成盐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地处我国方,雨季。尤其在季节,降水稀少,晴天多,气温较高,蒸发,适合晒盐。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纬度较,气温,且位于暖湿气流坡或海湾,降水,晴天多,有利于水分。。
12.盐场的南北方数量有什么不同?
北方盐场,南方盐场。
13.为什么海盐生产的旺季多集中在春秋季节?
春秋季节我国降水,蒸发,并且春秋季,可以加速,利于海盐晒制。
14.近海石油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注意防止,避免造成海洋污染。(2)注意保护
环境,减少对资源的影响。(3)注意防范、潮等海洋灾害,减少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15.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上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频繁、加剧、枯竭等。
16.严重的海洋污染有哪些?
污染、。
17.赤潮有什么危害?
鱼类与其它海洋生物因缺氧而,并释放出气体和,严重污染海洋环境。
(1)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2)沿海大陆架宽而广;(3)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墨鱼)。
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全国最大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
石油、天然气。
锆石、钛铁矿、石英砂等。
从海水中提取海盐、镁、溴、碘等化学元素。
长芦盐场(全国最大的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
A.黄渤海渔场B.舟山渔场C.南海沿岸渔场D.北部湾渔场
(2)盐场:E.长芦盐场F.淮北盐场G.布袋盐场H.莺歌海盐场
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
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地处我国北方,雨季短。尤其在春末夏初季节,降水稀少,晴天多,气温较高,蒸发旺盛,适合晒盐。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纬度较低,气温高,且位于暖湿气流背风坡或背风海湾,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水分蒸发。
北方盐场多,南方盐场少。
春秋季节我国降水少,蒸发旺盛,并且春秋季多风,可以加速蒸发,利于海盐晒制。
(1)注意防止石油泄漏,避免造成海洋污染。(2)注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减少对渔业资源的影响。(3)注意防范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减少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枯竭等。
石油污染、赤潮。
鱼类与其它海洋生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并释放出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