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荣誉:2018年被农民日报社、全国畜牧总站、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评为2018全国美丽猪场;2018年被泰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2018年被泰州市人民政府评为泰州市标准创新奖;2018年被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评为江苏省无公害种植示范基地;2018年被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评为生态循环农业综合示范基地;2020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达标养殖场。
养殖场概况·
01
成立于2012年,位于泰兴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是集生猪养殖、果树种植、特禽养殖、光伏、沼气发电、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循环型农业企业,也是现阶段泰州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现代农业企业,注册商标“金洋宇”、“苏翠梨”。公司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持续提升,胡春华副总理、韩长赋部长、江苏省省长吴政隆、江苏省省委、省政府主管负责人,地方各级领导以及省外400多批次各界人士到公司观摩指导。
企业鸟瞰图
02
公司累计投资4.6亿元,
占地面积6920余亩(其中,农业生产设施用地面积800亩,建设用地120亩,流转土地6000亩)。现已建成标准化生猪养殖产区两个,共138幢猪舍,饲料加工间2幢,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设计存栏能繁母猪5000头,年上市无公害商品猪10万头以上;林间散养5万羽北京油鸡,年上市优质鸡蛋600万枚以上;1350亩优质梨园、桃园;500亩苗木基地、5000亩良种稻麦;年产5万吨的有机肥厂。
03
公司建有1200立方的集粪池;
4000立方的厌氧发酵罐;76000立方的厌氧发酵池;5000立方的沼液储存池;1千平方的沼渣干化场;同时建有1兆瓦的沼气发电系统;10兆瓦的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1200万度左右;250户供气管道系统;12公里沼液输送管道系统及沼液浓缩处理系统等。
04
公司践行资源循环利用的高效环保养殖模式。
通过对畜禽粪便的沼气发酵,突出源头减量、无害处理、资源利用三个重点环节,将发酵产物沼渣、畜禽干粪、秸秆、蔬菜尾菜及中药渣生产有机肥;沼液进入氧化塘后,经过水处理系统生物降解后,20%直接用于果园、蔬菜和农田的施肥灌溉,10%的沼液浓缩,根据作物需肥特性沼液营养液肥,70%的沼液深度处理后回收利用和灌溉;沼气用于发电,年发电量可达560万度,除自用外,余量上网。这种“猪-沼-果蔬粮”循环高效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被农民日报专题报道,并称之为“洋宇模式”。
05
公司秉承科学养殖理念。
近年来,公司建立科技与生产良性互动、产学研紧密衔接的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运行机制,构建成果对接、转化推广的快捷通道。公司的每一个项目和产品,都有一个专家团队作为支撑,并且实现了科技项目共建,科技成果共享。公司以人才发展为根本,以农牧结合、林牧结合、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目的,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健康发展。
减抗目标实现状况·
减抗前,每生产1t畜产品(毛重)所消耗的抗菌药折合原料药量为125.37g,减抗后单位畜产品抗菌药消耗下降至102.09g。
减抗前后对比,兽用抗菌药使用总量下降了35.48%。
主要经营和具体做法·
一
提高思想认识和组织协调
公司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在实施减抗之初,成立了兽医技术工作小组,以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常剑鑫为组长,以国家职业兽医师张琳等3人为组成人员。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为原则,公司制定了三年减抗计划和兽用抗菌药物使用减量化技术方案,明确了各区域技术员的职责。在兽医工作小组的带领下,开展诊疗工作,保障猪群健康。
二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公司制定了人员管理制度、饲养员管理制度、车辆物料出入制度、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环境卫生防疫消毒制度及操作规程、兽药库存管理制度、兽医诊断用药制度、生产记录制度、引种及检疫申报制度、猪群免疫及免疫计划落实制度、饲料车间原料采购及生产制度、诊疗制度、病死动物解剖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养殖档案管理制度、免疫档案管理制度等覆盖全生产流程的制度体系,为公司高效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在现有猪场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增加了兽药供应商评估制度,选好兽药供应商,理顺供应渠道,筛选兽药品种,杜绝三无产品和违禁药物进入猪场。
二是科学制定饲料配方
饲料原料、添加剂、产品等的采购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前提下,严把质量关,从源头控制饲料品质。饲料贮存过程中的防潮防霉,公司采取了以下方法:
首先,场区内建有2000平方左右的饲料加工及储存车间,南北通透,通风好,平日饲料放在通风口处。在雨水充足的夏季,玉米、豆粕直接放入封闭储存仓,可有效的防止饲料发霉变潮。
其次,所有饲料进入饲料储存车间后,均放置在托盘上,距离地面15厘米高,起到通风防霉的作用。
最后,缩短采购周期。根据生产需求,一般情况每10天左右购进一次,以确保饲料新鲜。加工饲料每日按量生产,所有加工饲料存放不超过2天。根据猪群的不同生产阶段,饲喂不同的饲料,以保证饲料营养能够满足猪群生长阶段的需要,做到营养均衡,保障猪只健康。
三是“全进全出”管理
按照猪群生长阶段分区域全进全出,科学安排空舍期,彻底消毒后方可重复使用,减少疾病在场内循环传播。
三
强化生物安全管理
一是实施严格的隔离、封闭管理
实行绝对的封闭管理,无关人员不得进场,生产区人员不得随意出场。凡入场的人员,无论是进入生活区还是生产区,一律从指定通道严格消毒后才能进入。非生产区人员一律禁止入内,进入生产区人员需隔离、消毒、观察48小时后方可进入。进出人员的工作衣必须当日清洗消毒。场内兽医技术人员不准对外从事诊疗活动,配种人员不准对外开展配种工作。
二是消毒灭源常态化
在生产区内,入场门口等主干道建立消毒池、消毒通道,配置有效消毒液并保持有效工作浓度。场区周边环境、场区道路、猪舍内每天消毒一次,定期更换消毒药,以免产生耐药性。所有车辆不得入内,对于售猪车,按照洗消流程进行清洗、消毒合格后方可进入。饲养员每天负责清扫畜舍,清除排泄物。料槽等物品保持清洁,做到勤洗、勤换、勤消毒。每批猪只转出后,彻底打扫空舍顶棚、墙壁、地面,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进行喷雾消毒。
三是确保环境卫生
保持猪舍内环境整洁。注意防鼠防鸟。聘请专业灭鼠公司人员场外指导灭鼠。公司与武汉优沃丰专业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签订灭鼠协议,每年2次科学灭鼠。饲料车间的大门平时半开,人员离开时及时关闭,能有效地阻止鸟类进入。注意猪舍内防蚊防蝇,猪舍内放置防蝇、防蚊设备。饲料中添加10%环丙氨嗪预混剂来防蝇。
四是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制定无害化处理制度,对所有的病死猪进行深埋、化制、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当养殖场的猪只发生疫病死亡时,公司坚持“四不一处理”原则,即“不宰杀、不贩卖、不乱弃、不食用,并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过程必须在驻场兽医和场区负责人的监督下进行,并认真做好记录,死亡现场、无害化处理现场拍照留存。
四
合理规范使用兽药
五
择抗菌药替代品投入试用
首先是“从肠计议”选择保护胃肠道和促进消化吸收的产品,如本公司使用的生物发酵饲料(酵美康)。本公司在所有猪群均添加,保育40天开始添加50kg/t,80天育肥猪添加100kg/t;160天育肥猪后50kg/t,母猪、公猪添加50kg/t。小猪使用发酵饲料后,腹泻发生率下降了10%左右,母猪腹胀的情况有明显改善。
其次是提高免疫力方面,选用黄芪多糖、参芪粉、板青颗粒等中草药制剂。免疫前后添加黄芪多糖增强免疫效果,减少应激。如母猪打疫苗前2天,饲料添加200g/t黄芪多糖粉,连用5天,能减少母猪免疫应激。母猪断奶前一周至断奶后一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粉200g/t,连用14天,能帮助断奶母猪平稳的度过断奶期。
最后是抗菌方面。母猪产后消炎选用鱼腥草,日常用柴胡注射液退烧等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