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新组建的农业农村部正式挂牌。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亲自为农业农村部揭牌!今年3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网站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更新后的“部领导”栏目中,韩长赋任部长、党组书记。
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农业部的职责,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农业投资项目、财政部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土资源部的农田整治项目、水利部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农业农村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整合管理提高“三农”建设效率
根据改革方案,将原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的农业投资项目管理职责都整合并入农业农村部。分析认为,扩大了职权的农业农村部比原农业部的管理效率更高,改变了“九龙治水”局面。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表示,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农业部职能范围很窄,新组建的农业农村部职能有所扩大。组建农业农村部,统筹了农业农村工作,也使农业产业链管理更加统一。
经过此次调整,农业财政和农村用地的管理效率将得到提升。首先,提高农业资金使用效率。据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统计,中国涉及三农资金支出的副部级以上单位超过20个,但属于原农业部管理的资金体量却偏少,这与协调农村经济宏观管理的农业部定位很不般配,设立农业农村部有利于将多个涉农资金的部门职能统筹起来,充分利用“三农”资金。
此外,专家指出,新组建的农业农村部可以根据生产要求进行土地整治规划和农村建设用地规划,不再“受制于”国土资源部,实现对土地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充分利用。
凸显“优先发展”“三农”地位再提升
目前,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的短板。此次组建农业农村部,整合力度之大,显示出高层意欲加快“三农”建设的步伐。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认为,组建农业农村部体现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大方向,农业部变为农业农村部,管理的权限和范围都扩大了,有利于农村综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目前,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综合治理等方面仍有不少欠账。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到2016年末,只有47.7%的农户使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36.2%的农户使用水冲式厕所,还有近40%的村内道路没有路灯。
增加“农村”旨在乡村振兴
农业部变身农业农村部,新增“农村”二字,也体现出中央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考虑,未来在农村建设上要下更大功夫。
国务委员王勇在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时也表示,组建农业农村部是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国英表示,目前农业农村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依托改革,需要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例如,改革土地规划管理制度,明晰土地产权,在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允许土地承包权流转,调动农业投资的积极性。有了农业农村部统筹负责后,这类改革也更容易启动推动。
组建农业农村部是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目的是为了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部要切实担负起统筹研究和组织实施“三农”工作战略、规划和政策的职责,突出加强农村工作的职能和机构,着力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要坚持巩固提升粮食产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确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