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部包括***笔是各种曲折笔画,而且本身不是部首的独体字。
部首乛
部外4
总笔画5
民mín
〈名〉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
民的部首是横钩
乛
拼音mín
1、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
2、指人或人群:居民。
3、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
4、某族的人:汉民。
5、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
6、非军事的:民品。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1、居民[jūmín]
固定住在某一地方的人。
2、民乐[mínyuè]
民间器乐。
3、人民[rénmín]
百姓;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4、农民[nóngmín]
在农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5、民族[mínzú]
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类共同体。如狩猎民族、游牧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等。
民的部首是:乛
1、弃民[qìmín]
抛弃民众。
2、常民[chángmín]
普通百姓。
3、恒民[héngmín]
常人,一般的人。
4、拳民[quánmín]
指义和团。
5、异民[yìmín]
不来归顺的百姓。
民是单一结构。
一、民的部首:氏
二、释义:
1、某族的人:汉~。回~。
2、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
3、非军事的:~品。~航。
4、同“苠”。
三、拼音:mín
四、笔画:横折、横、竖提、横、斜钩
扩展资料:
1、市民
[shìmín]
城市居民。
2、贫民
[pínmín]
指工人农民外,没有固定的职业,依靠自己劳动或依靠很少生产资料自己经营为生而生活贫苦的人。
3、饥民
[jīmín]
因饥荒挨饿的人:赈济~。
4、移民
[yímín]
居民由一地或一国迁移到另一地或另一国落户:~海外。~政策。
民部首:乛部外,是独立结构。
总笔画:5
笔顺编号:51515
基本解释:
1、人民:国计民生;为民除害
2、某一类人:汉民;农民;居民;股民
3、民间的:民歌;民俗
4、非军人,非军事的:民航;民用产品
5、姓
扩展资料
1、民乐:[mínyuè]
民间器乐:民乐队,民乐合奏。
2、居民:[jūmín]
固定住在某一地方的人:街道居民,城镇居民。
3、人民:[rénmín]
百姓;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群众,造福人民,为人民服务。
4、贫民:[pínmín]
民的部首是横折,OK了
“民”字的部首:乛。
民基本含义:
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
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
3.民间的:民歌。民谣。
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
5.姓。
民的组词示例如下:
1、民船[mínchuán]
载客和运货的船;民用船只。
2、全民[quánmín]
一个***内的全体人民:全民公决。全民动员。
3、民营[mínyíng]
属性词。人民群众投资经营的;私人经营的:民营企业。
4、民间[mínjiān]
人民中间:民间文学。民间音乐。这个故事多少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
5、民负[mínfù]
人民的负担:减轻民负。
部首:止
详细释义
[zhèng]
1.不偏斜,与“歪”相对:~午。~中(zhōng)。~襟危坐。
2.合于法则的:~当(dāng)。~派。~楷。~规。~大光明。~言厉色。拨乱反~。
3.合于道理的:~道。~确。~义。~气。
4.恰好:~好。~中(zhōng)下怀。
5.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在开会。
6.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面。~本。
7.纯,不杂:~色。~宗。~统。纯~。
8.改去偏差或错误:~骨。~误。~音。~本清源。
9.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方形。
10.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电。
11.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数(shù)。
12.姓。
民部首:
民_百度汉语
[拼音][mín]
[释义]1.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2.指人或人群。3.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4.某族的人。5.从事不同职业的人。6.非军事的。7.同“苠”。
民
部首笔画
部首:氏部外笔画:1总笔画:5
拼音
mín
笔画5
五行水
繁体民
五笔NAV
生词本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1.人民:国泰~安。为~除害。
2.指某种人:藏~。回~。农~。渔~。牧~。居~。侨~。
3.民间的:~歌。~谣。
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航。~用。
居民
[jūmín]
固定住在某一地方的人:街道~。城镇~。
民乐
[mínyuè]
民间器乐:~队。~合奏。
人民
[rénmín]
百姓;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群众。造福~。为~服务。
农民
[nóngmín]
民族
[mínzú]
1.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类共同体。如狩猎民族、游牧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等。
市民
1.城市居民。
贫民
饥民
移民
1.居民由一地或一国迁移到另一地或另一国落户:~海外。~政策。
民谚
[mínyàn]
民间谚语,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民主
[mínzhǔ]
1.指人民发表意见、参与***政治生活和***管理的权利。
民间
[mínjiān]
1.人民中间:~文学。~音乐。这个故事多少年来一直在~流传。
民俗
[mínsú]
民间的风俗习惯:考察~。
民生
[mínshēng]
人民的生计:国计~。~凋敝。
全民
[quánmín]
一个***内的全体人民:~公决。~动员。
民国
[mínguó]
中华民国的简称。
民谣
[mínyáo]
民间歌谣,多指与时事政治有关的。
游民
[yóumín]
没有正当职业的人:无业~。
村民
[cūnmín]
乡村居民:~大会。
民法
[mínfǎ]
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如债权、继承权等)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如劳动、婚姻、家庭等)的各种法律。
4.姓。
民间歌谣。
黎民
[límín]
古代泛指民众。
庶民
[shùmín]
百姓。
人民的生计:~凋敝。
[民]部首“乛”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5画。单一结构。
民字在《现代字典》归为“乛”部,在《康熙字典》里归为“氏”部。
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凡民之属皆从民。弥邻切。——《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