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农兴农担当为农

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需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经国务院批准,2016年由中央财政出资建立了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及33家省级农担公司在内的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以下简称全国农担体系)。成立四年来,在财政部的正确领导和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的悉心指导下,全国农担体系始终牢记履

行政策性担保职能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发扬“两脚泥、晒黑脸、睡地板”的精神,专注政策定位,积极创新财政与金融协同支农机制,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书写农民群众“满意卷”

农担“姓农”,作为行业内唯一专注农业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四年来,全面打造了上下联动、紧密可控、运行高效的“国家-省-市(县)”三级服务体系。在国家层面,成立了国家农担公司,落实国家农业支持政策,为省级农担公司提供再担保服务、业务指导和规范指引;在省级层面,成立了33家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直接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担保服务。农担业务迅速向基层下沉,设立了533家市县级自有分支机构,合作设立业务网点715家,对全国主要农业县的业务覆盖率达到92%以上,成为影响农村金融供给格局的重要新生力量。

农担“兴农”,全国农担体系为农民增信、为银行分险,一大批原来因为缺乏抵质押物难以获得贷款支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次获得了银行信贷支持,部分地区首贷业务占比超过50%;能够获得银行贷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实现了贷款额度的提升、利率的降低、期限的延长,农担项目户均规模33.3万元,10万元~300万元之间的政策性业务规模占比达88.7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党中央、国务院支农惠农政策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交出脱贫攻坚“农担卷”

贫困地区要“拔穷根”“换穷业”,必须“输血”与“造血”并行,通过产业扶贫,加大脱贫攻坚支持力度。全国农担体系围绕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引流金融资源投入脱贫攻坚,探索出通过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工具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发展的内生型“产业扶贫”模式。

积极推进银担合作,引入金融活水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国家农担公司与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17家全国性银行总行开展“总对总”战略合作,“总对总”合作银行年度新增担保项目金额占全体系新增担保额的一半以上,各省级农担公司共与800余家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授信总额超过8000亿元,较好地解决了“钱从哪来”的问题。

大力争取政府支持,集聚多方力量助力产业扶贫。各省财政部门将农业信贷担保作为政府推动产业扶贫和金融扶贫的重要载体,与扶贫开发、产业振兴等政策统筹实施,相继出台担保费补助、以奖代补等一系列财政支持政策。28个省级农担公司与975个市、县(区)级地方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农担业务对国家级、省级贫困县的覆盖率达到了88%以上,全体系累计担保金额超过1亿元的县有558个,其中累计担保金额超过3亿元的县有138个。

坚持“输血”“造血”并行,扩大减贫致富效能。作为财政部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农担体系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扎根贫困地区创业,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业。据统计,各省级农担公司在771个国家级、省级贫困县,累计支持了26万个农业项目,撬动银行资金632亿元,支持贫困县农业产业发展,发展壮大了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增强了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为财政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书写了合格的“农担答卷”。

做好疫情防控“加试题”

新冠肺炎疫情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带来了新的挑战,全国农担体系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做好担保服务,确保对“三农”支持“不停摆”。国家农担公司充分发挥体系“龙头”作用,积极落实再担保优惠政策,减半收取省级农担公司再担保费,指导各省级农担公司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担保业务,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减费让利。各省级农担公司应急开辟了线上业务办理渠道,推出提高担保额度、开发专项产品、降低担保费率等一系列“硬核”举措,全力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危纾困。2020年一季度,新增担保项目8.9万个,新增担保金额337.2亿元,是上年同期的1.6倍,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强有力的政策性担保作用。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起航。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五年对全国农担工作作出部署,为农担体系明方向、定思路、鼓干劲。2020年4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国农业信贷担保工作的通知》,共同推出了农业信贷担保业务的“增强版”,全国农担体系将以此为契机,在财政部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更多“农担智慧”和“农担力量”。

THE END
1.农,农字,农字拼音,农字部首,农字笔画,农字含义,农字解释,农字典故查询的字:农 农 音节:nong注音: 部首:冖部首笔画:2 部外笔画:4总笔画:6 笔顺:453534 浏览:6314 nóng ①<名>耕种。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 《寡人之于国也》:“不违~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名>耕种的人,即农民。 《论语·子路》:“吾不如老~。” http://www.98655.com/show.asp?q=%E5%86%9C
2.客家人的姓氏谱系探究揭秘传统与多样性客家人分布广泛,他们的姓氏也随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色。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客家人的姓氏,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客家人姓氏的来源 在古代,中国社会分为八大家族,即李、赵、王、陈、杨、高、梁和张,这些大姓往往被视为高贵的地位象征。在客家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ity,使得这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习俗,其中https://www.ybzhmjhyh.cn/shao-shu-min-zu-xi-su/313332.html
3.你从哪里来?华夏姓氏溯源(九十)之习宦鱼慎庾源姓氏:妫姓分支源流:官名宦人、宦者令郡望举例:东阳郡 中山郡堂号举例:东阳堂 中山堂 忠武堂楹联举例:名成永乐;望重江阴中国人口 排名:第447四百四十八姓氏:鱼得姓始祖:子鱼血缘世系:宋桓公得姓方式:人名为氏简释:公子眱,字子鱼,宋桓公庶长子起源姓氏:子姓分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1129/00/84027967_1140682479.shtml
4.农大自考论文范文6篇(全文)(五)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政策?农村因为贫穷,从小的教育理念比较薄弱,基础知识就落人一截,也有很多人因为家里条件不允许,而辍学务农。农村主要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主,收入也是靠价格低廉的农产品,基本上没有工业,轻工业,重工业,所以收入很https://www.99xueshu.com/w/fileodgglh2d.html
5.乐陵齐河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承担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任务的县(市、区),要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切实落实产业园姓农、务农、为农、兴农的建设宗旨,以推动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为核心要务,聚焦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促进生产要素集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强创业创新孵化、提升https://m.dezhoudaily.com/dzyw/p/1468673.html
6.中,坚持"姓农,务农,为农,兴农"的宗旨,集中资源要素,集聚发展动能#安徽日报#【望江 发展现代农业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近年来,安庆市望江县紧跟中央农业强国战略部署,在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坚持“姓农、务农、为农、兴农”的宗旨,集中资源要素,集聚发展动能,集合产业优势,有序推进各项建设任务和项目落地落实,现已初步形成“一核、一镇、两园、三基地”的产业布局,为https://weibo.com/5184904966/P2qoB9DZu
7.农业农村部:将农业服务贸易的增值更多让利于小农—新京报他还建议,优化发展格局,共享农业服务贸易红利。带动更多国家和地区融入全球农业服务贸易发展,促进扩大多主体供给,逐步缩小南北鸿沟。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将农业服务贸易的增值更多让利于小农,真正使农业服务贸易姓农、为农、爱农、兴农。 马有祥谈到,搭建交流平台,加强农业服务贸易合作,各国应加强农业服务领域交流,分享实践经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66210534514044.html
8.农兴辰名字打分农兴辰姓名免费测试生辰八字五格分析名字农兴辰(nóng xīng chén) 偏男性 同名同姓几率极小,名字印象:永恒 旺盛 建树,名字寓意:兴:(xīng)指兴起、建立、发动、旺盛、兴旺,取名寓意兴旺发达。(xìng)指高兴、兴致。 辰:(chén)地支的第五位,属龙。指辰时、辰光、星辰,又指地支的第五位。取名寓意资质非https://m.mzi8.com/ceshi/xm_%E5%86%9C%E5%85%B4%E8%BE%B0.html
9.改革中发展传承中创新湖南供销擦亮为农服务金字招牌改革中发展,传承中创新。6月24日召开的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第四次代表大会提出,全省供销合作社要牢记“姓农、为农、务农”宗旨,擦亮为农服务金字招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三高四新”战略贡献力量。 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刘湘凌在工作报告中提出,到2025年,全省供销系统土地全托管面积达到945万亩以上,为https://m.hnmsw.com/show_articlemobile.php?articleID=157443
10.兴农中学怎么样好不好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很多家长和同学都有一个疑问,这所学校好不好,怎么样,其实选择学校可以多方面了解后决定,小编整理了兴农中学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兴农中学历史沿革 兴农中学创办于1993年8月,取名兴农中学,意为兴旺发达农村教育事业。前身是“贵阳市白云区艳山红乡私立兴农职业学校”,当时仅有36名(后增至44http://taiyangchengbaijialeyulecheng.danzhao1.cn/show-c74dnmnjg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