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文科技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二、语体值的对比分析
如表1-1所示,在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被动语态的语体值(3.5640)大于英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被动语态的语体值(2.8306),对这两组语体值进行平均数差异性t检验,结果如表1-2所示样本的方差齐(P=.250>α:0.05),两组英文摘要中被动语态语体值有显著性差异(P=0.020
如表2-1所示,在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名物化的语体值(1.4506)小于英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名物化的语体值(2.5576),对这两组语体值进行平均数差异性t检验,结果如表2-2所示样本的方差齐(P=.075>α:0.05),两组英文摘要中被动语态语体值有显著性差异(P=.000
如表3-1所示,在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非谓语动词的语体值(1.7720)小于英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非谓语动词的语体值(4.0784),对这两组语体值进行平均数差异性t检验,结果如表3-2所示样本的方差不齐(P=.009
三、讨论
表3显示了两组刊物的非谓语动词的语体值存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差别,英文刊物中更频繁地使用非谓语动词结构而中文刊物则很少用这种结构。在中文期刊摘要中出现的非谓语动词结构通常是些约定俗成的表达,如:basedon,accordingto,comparedwith等,较少使用分词作定语特别是分词作状语。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汉语不是一种屈折语,形态特别是动词的形态稳定自足,无限定性和非限定性之分,往往使用连动和兼动式,不恪守动词形式的各种规范,如时态、语态、数等。由于母语负迁移的作用,中国人对英文句法的掌握往往遵从单句-复句-非谓语的发展路径,并且在复句这一层次就停滞不前出现化石化现象。
四、结语
由于科技语域的名物化、分词化与关系过程化的特点突出,科技语体的句法特点是名词词组庞大、复杂,但句子结构简单。本文通过分析两组摘要中被动态、名物化以及非谓语动词的语体值,证明了中文科技刊物和英文科技刊物在这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为了和国际主流期刊接轨,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应注意在句法方面提升语体的正式性、正丰满性。
参考文献:
[1].沈育英:《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及写作》,《中国科技翻译》,2001.2。
[2].方红:《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5.3。
[3].赵有斌:《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中国科技翻译》,2001.1。
1.引言
较之其他翻译文本,科技文本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译文要求兼顾精准性和规范性,这就对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情况中,作为中西方科技活动交流的主要媒介,科技论文由于其较强的专业性,使得英译工作发展缓慢,无论是科技工作者还是专业翻译者,都很难保证译文质量,致使科技文英译水平良莠不齐,这与中国的科技迅猛发展之势形成落差,提高中文科技文献英译水平是适应中国科技“走出去”形势的当务之急。
具体而言,科技文英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英译工作多着眼于单句词语、语句或语段层面上的翻译,如何将科技文英译兼顾句法(包括语句内部的词汇和语法)和篇章层面应作为研究重点。文本类型理论及翻译目的论为探索科技文英译技巧和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撑。
2.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德国学派整合了费米尔的目的论、赖斯的功能翻译批评理论、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及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
其中,目的论现已成为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该理论将翻译阐述为承载着本身的目的,并通过冲破文化障碍促进文化间交流的行为。选择翻译方法或策略的标准在于翻译本身的预期目标。目的论是建立在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基础上的[1]。
赖斯将语言学的文本功能理论迁移到翻译行为的研究中,提出了功能翻译批评理论。该理论建立在布勒的语言功能三分法基础上,将文本分为信息型、表情型、感染型和视听媒体型四种类型[2]。
翻译行为理论是目的论的深化与发展。从翻译过程出发,曼塔利将翻译阐释为一种“跨文化合作”的行为,认为其是有自身目的并注重结果的活动,翻译过程则是文化转化关联的交流过程;从翻译参与者行为及作用角度出发,曼塔利认为翻译并不是单纯的文字本身的翻译,而是通过翻译打破语言障碍,从而促进文化的交流[3]。
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是对功能翻译批评理论的补充,不仅强调翻译本身的功能,还重视翻译对原著及读者的忠诚。在此,“功能”指译文可以在目标语国家的文化体系中起到学术交流作用;“忠诚”指翻译既要忠实原著又要兼顾读者的语言习惯。这一理论给出了翻译过程中经常碰到的一些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如哪些语句属于可以保留,而哪些属于必须保留并进行相应的改写。
综上,功能翻译理论内部主流理论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系统解决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3.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科技文的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的某些特征能够迎合科技文在句法翻译(包括词汇&语法)和整体篇章翻译方面的特点。
3.1词汇翻译
3.1.1动词名词化
与汉语动词使用的灵活性不同,英语中动词的形态改变有严格限制,动词名词化的方式在不影响原文意义的同时,有利于句子结构的精简。在忠实性原则指导下,科技文英译倾向使用名词化动词,以顺应目标语的表达习惯与文本特点。举例如下:
原文:……打造医疗旅游资源的品牌价值,开拓医疗旅游市场的规模,提升医疗旅游服务与产品的质量……
译文:…thebuildingofbrandvalueofmedicaltourismresources,theexpansionofmedicaltourismmarket,theimprovementofthequalityofmedicaltourismservicesandproducts…(动词的处理在此加粗标注)
分析:原文中使用了多个并列动词,使得句子更加简短有力。翻译时应将这些动词名词化(“打造”翻译为“thebuildingof”;“开拓”翻译为“theexpansionof”等),以保证句子结构与层次的清晰性,更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3.1.2渲染词的省译
原文:……对我国医疗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特征、类型等更加深入地讨论……有利于医疗旅游资源的合理使用,大力提高我国医疗旅游资源的市场竞争力,有针对性地创新更多的医疗旅游产品……
译文:…thediscussionofthespatial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andtypeofmedicaltourismresources,andtheexplorationofChina’suniquemedicalresourcesarefavorabletotheuseofmedicaltourismresources,theimprovementofmarketcompetitivenessofChina’smedicaltourismresources,thecreationofmoremedicaltourismproducts…(省译部分加粗标注)
分析:原文中使用了很多渲染词,例如“更加”、“深入地”、“合理”、“大力”、“有针对性地”等,都采取了省译策略,使译文更加简洁易懂。
3.1.3术语的处理
原文:该文主要运用了定性的研究方法,包含网络分析法、实地调研法、SWOT分析法等。
译文:Qualitativeresearchmethodisthemainmethodofthispaper,includingnetworkanalysismethod,fieldresearchmethodandSWOT(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analysismethod.
分析:对于专业人士而言,原文中的SWOT分析法不难理解,但是考虑到非专业读者的阅读体验,因此在括号中将各字母的含义表示出来。
3.2语法翻译与篇章翻译
原文:……制订合理的医疗旅游方案,深入挖掘我国医疗旅游的独特优势,并进行医疗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
译文:…areasonablemedicaltourismschemeisdeveloped,theuniqueadvantagesofmedicaltourismareexploited,andmedicaltourismproductisdesignedandcreated.
分析:由于原文较长,而且结构相对复杂,因此在翻译时首先进行了断句。在翻译后半部分时,将汉语中的主动语态转换成被动语态,将汉语主动语态“制订”翻译成英语被动语态的“isdeveloped”,将汉语主动语态的“挖掘”翻译成英语被动语态的“areexploited”,将汉语主动语态的“设计与创新”翻译成英语被动语态的“isdesignedandcreated”。这种不具备感彩的翻译方式,不但能够客观地将原文的语态特点表示出来,还能够让科技文的信息功能更加明显。
4.结语
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翻译不仅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变,更是一种具备较强目的性的交际行为。在翻译过程中,应当使用合理的处理策略,将译文的信息功能充分体现出来,实现交际目标。科技文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以内容表达为目标的信息文本,为了将科技文的功能体现出来,需要运用交际翻译的合理处理策略,在保持原文信息不变的前提下,按照实际语体的习惯与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转换与删减,从而使得科技文翻译质量更高。
2.不拘泥于课本,开展开放式教学
我班的学生中有养鱼专业户的子女,有菜农的子女,也有养鸡、养兔专业户的女子……这些学生都有着较城市学生甚至比教师丰富得多的直接生产、生活经验,我把他们看作“小老师”,与他们共同学习,共同探讨。例如:在讲到“淡水养鱼”一节时,我就请养鱼专业户的孩子走到讲台上,我坐到他们的位置上和其他同学一起悉听学生讲解有关淡水养鱼的知识,如淡水鱼的种类、混合放养的优点、如何喂养等,他讲得头头是道,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学生还从家里带来了鲢鱼、鲫鱼、鲤鱼等淡水鱼苗,指导大家如何辩认。最后,我加以简单地概括小结。这种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更能把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
3.利用自然优势,实现学以致用
4.国情教育与课外科技活动有机结合
二、分析并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
三、组建强大的师资力量,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虽然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组织作用还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为此,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名出色的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一)要拥有紧跟时代的教学理念
要真正改善信息技术教学滞后性的现象,信息技术教师就必须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发挥好自己对学生的主导作用,从而让信息技术课堂真正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样便会给学生更加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和运用中适应技术的更新和变化,同时教师要有目的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自主性研究和创新,有勇气面对比较复杂的任务和问题,能够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二)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首先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各个领域知识都要有所了解和掌握,拥有十分广阔的知识面。同时教师也要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对于各种信息技术产物都能够在自己的努力下运用自如。这样才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选择更加适宜的教学模式,使我们的教学课堂不断得到优化。
(三)较高的信息素养也是信息教师不可或缺的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必须拥有超强筛选信息、搜集信息、鉴别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课堂中利用这些信息能力传递相应的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一个优质的课堂的前提应该是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将学习和教学的理论知识转换成课堂上的教学目标、难重点、教学流程、教学评价和反思等环节的具体计划上,进而创设出有效、高质的课堂。那么,一门学科的知识更应该有一个完善的课程教学设计思路。课程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是教学过程得以有序进行的保证,它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为目的,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为宗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可见,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环节很重要的一环,教学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而学科课程设计是否合理也直接决定着学生们的接受程度,因此,一定要注重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
(二)课程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
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第一,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三维教学目标位基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细致认真的观察学生情况,从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课程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对待。比如,同样学习双十二事件,初中和高中的侧重点就应该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统筹规划,从实处着笔。
第三,要仔细深入的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重要知识体系,如在实际课堂上可以根据需要收集整合文字、图片等教学资源,通过教材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充分为实际教学服务。
第四,要让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有可操作性,要结合目前的教师课堂教学现状,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他们的优势,处理好课程内容,才能够及时弥补课程教学设计上的不足,进而形成独特的教学设计思路。
二、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研究
(一)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研究现状
(二)中学历史课程设计思路的研究
全国现行的历史教材有很多版本,但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教材,在新课标理念的影响下,进行教材课程设计时都不只是想单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现就中学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做如下分析:
1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目标很明确
课程目标的制定方式可以很多样,但必须有利于目标的实现。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课堂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说明虽然初中和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结构不同,但在课程理念上却是和谐统一的。
2.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内容标准可操作性强
3.中学历史课程设计中划分专题形式
4.中学历史课程设计构建了新的知识体系
5.改进建议
近年来,潍坊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先后在农作物高产高效、设施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研究、开发新技术、新成果300多项。2012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547.7万t,实现“十连增”。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5%以上,重点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种子、苗木等的研发、推广能力大幅提升,2012年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44个,其中蔬菜新品种12个。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成功收购荷兰亚细亚种业集团蔬菜种子研究所,实现了潍坊市蔬菜种业的新突破;肉鸡、肉鸭饲养量全国第一。已初步形成了以蔬菜、畜牧、果品、水产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潍坊在龙头企业建设过程中,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质量监督体系、质量认证体系。“三大体系”的实施,使潍坊市一批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获得了通向市场的身份证和准入证。
1.2农业科技示范带动能力强
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的要求,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特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形成了一批规模化种养基地、企业集群和加工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呈现出投资大、标准高、后劲足的特点。目前,已建设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985处,在建各类现代农业园区269个。这些园区汇集了全国乃至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成果和高科技人才。现已建成全国第一个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全省第一个农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诸城外贸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全省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潍坊华裕实业有限公司,拥有最多的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被国家批准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并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在寿光建立了中国农业种子研究院。2012年,潍坊(寿光)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得省政府正式批复,并入选2012年山东“蓝黄”两区十大新闻,与滨州、东营并称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三朵金花”。各具特色的科技园区,对各类农业先进技术进行了集成、配套、研发和推广,引领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展现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走上了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3农业良种繁育推广水平高
近年来,潍坊市坚持高端、高质、高效和低碳、生态、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种苗工程,农业良种繁育推广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品种区域试验示范网络初步形成,供种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一批花生、芦笋、蔬菜等新品种在国内市场占有份额逐步提高,市农科院培育的芦笋新品种占全国种植面积的40%,花生新品种占全市种植面积的70%以上,品种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目前,全市小麦良种繁育田有5万多亩,玉米1万多亩、花生0.8亩、蔬菜3.5亩。年种子生产数量达到0.6亿kg,种苗10亿株,种子产值16亿元。已有500多种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禽肉、蔬菜出口分别占全国的1/3和1/5。先正达、瑞克斯旺、孟山都、海泽拉等世界知名种子公司纷纷落户潍坊,建立了良种繁育基地。目前,全市种养业良种率达到95%以上,而且90%以上的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80%以上的种苗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1.4农业科技服务范围广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潍坊市总结出了一系列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和运行机制。全市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充分利用专家和资源优势,不断强化公益性职能,拓展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水平,覆盖全市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建成。院企合作、校企合作、科技特派员等一批新型合作模式逐步完善,12316、科技咨询服务热线、远程视频网络系统等一批快捷高效的信息通道建立,公益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顺势而生,仅2012年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326家;新增联合社26家,总量达87家;31个村成功注册登记为社区经济专业合作社;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50家,总量达119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规模和发展水平在全省领先,注册资金占到全省的1/3以上。先后聘请上百名院士、教授级人才作为政府科技顾问,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近百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达成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
2潍坊市农业科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仍然不足
2.2生产环境改良难度较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与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无污染、安全、营养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但由于近年来工业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超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的现象严重,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营养失调,硝酸盐积累及农药和重金属污染,农业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了潍坊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2.3农业科技人才分布结构不够合理
虽然潍坊市农业科技人员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农业科技力量配置不够合理,科技人员相对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企业科技力量相对薄弱;种养业科技人员相对集中,有机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等领域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研究力量相对集中,技术推广应用力量相对分散薄弱。
2.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有待提升
农业科技推广在农村的最直接表现是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随着优良品种的不断出现,潍坊市优良品种推广速度明显滞后,不能适应广大农民和市场需求,一些农业科技项目通过有关科技主管部门的验收后,没有后续资金的支持,造成很多项目成果的浪费。“产、学、研、用”的联系不紧密,导致新品种、新技术等不能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使得科学技术研究和生产实际应用还存在脱节现象。
3科技支撑农业发展的目标及建议
3.1强化政策资金支持力度
3.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3.3突出抓好种业科技创新
增加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投入,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鉴定,创新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创制改良育种材料,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以寿光蔬菜、昌乐西瓜、安丘姜蒜、青州花卉、昌邑苗木、临朐果品等一批品牌产业为依托,完善种质资源库,加强品种收集及创新力度,推动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夯实潍坊市农业种业发展的基础,提供符合市场需要且丰富多样的良种。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优化调整种子企业布局,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育种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共享。鼓励种子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加大种子储备财政补助力度。完善品种审定、保护、退出制度,强化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套牌侵权、抢购套购等违法行为。
3.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围绕质量安全领域的难点问题,加强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与监控技术研发,加强粮、油、肉、奶、蛋、蔬菜、果品、水产品等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加工领域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完善农产品及食品化学农药污染物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动物性食品残留检测技术、动物饲料有毒物质快速检测技术,同时建立农产品信息可追溯技术,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将产地环境监控、农产品质量监测、投入物安全使用等技术进行配套集成,建立从“源头到餐桌”的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提高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当前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不足,效率偏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语文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课堂教学也在变革,但无论教学内容怎样变化,教学思路怎样更新,教学方式怎样改进,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如何提高课堂问题的有效性以及对问题设计思路进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语文课堂中的有效问题
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状态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情景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并且提出的问题能使学生踊跃地参与进来,启发学生思考,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有效的教学状态。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当结合学科的实际特点。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组织课堂提问,让语文课堂真正变得有效。
二、设计有效提问的思路
1.问题要具有兴趣性
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有效途径,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但并不是每篇课文都能使学生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寻找教材中的教学突破点,在语文课中拟定情景,来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可以从文中的人或事物入手,让学生进行联想和创造,这既能使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又能够拓宽教学内容。
2.问题的设计应该具有价值
(1)问题应新颖。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能帮助学生增强思维能力并培养注意力。语文的课堂问题需要创新,以此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求知欲。例如,在讲授《孤独之旅》一课时,设计这样的问题给学生:“假如你是主人公杜小康,在这样的暴风雨的洗礼面前,你会如何做呢?”此类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从而加强对课文的把握。
(2)问题应有效。语文课堂的问题一定要符合学生实际,确保所提问题能使学生得到启发,从中获益。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连贯和严谨性,保证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只有有效的课堂问题,才能保证教学获得最大收益。
(3)问题应适度。我们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提出的问题应深浅得当、难度适中。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状况来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确保每位学生都可以得到锻炼,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各得其所,如此,才能提高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在实际上提高语文课堂的效果。
综上所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不但能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同时,可能发展语言技能并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学生只有在有交际内容以及交流能力的前提下,才能在课堂上真正一起互动。因此,教师唯有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提问设计以及改善课堂评价,才能真正优化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
[1]庄宽.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对策研究:新课程视野下的中学口语交际教学反思之二[J].现代语文,2009(09).
提问是中职语文教学的常见教学方法,也是课堂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提问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控制好教学进度、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问效果的高低与直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成败存在密切的联系。中职生的语文基础一般比较差,对语文知识学习存在厌烦心理,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提问,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笔者近年来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这项课题中进行了深入研究,颇有体会,认为教师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适当掌握提问的技巧。
一、紧扣教学目标,巧妙发问
课堂提问不能脱离了教学目标,应该紧扣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点及难点。要做好提问工作,教师应该先做好备课工作。备课时一定要精心设计,什么地方该提问应该心中有数,切忌课堂提问太随意。比如,在讲解《药》这篇课文时,笔者就针对教学目标设计了下面这样一个问题:“人血馒头可以当药吗?哪些人相信它可以当药,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一抛出,很快就吸引了学生,将学生的注意力给予迅速集中起来了,进而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经学生认真思考,学生得出了问题的准确答案:老栓夫妇、康大叔、花白胡子等人相信人血馒头可以当药。随后,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为何出现这种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如此一来,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就更全面、更深刻,学生也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等学习能力。
二、讲究问题的趣味性,巧设问题
兴趣可以说是学生学生的主要动力,也是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的主要动力。只有增强提问的趣味性,才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如何才能让问题更具有趣味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语文教师阐述问题必须用语规范,问题难度与适度必须适中,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第二,设计问题则应该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学习逻辑,应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设计,引导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中来。一般来说,简单的问题可针对差生进行提问,较难的问题可以针对优秀的学生进行提问,中等难度的题目可以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进行提问。比如,在传授《胡同文化》这篇课文时时,笔者就首先开办了一个学生喜欢的讲座,让他们了解胡同建筑―――四合院的特点,并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当地建筑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体会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这样学生不但习得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还享受了语文带来的快乐。
三、运用发散思维,启发诱导
可以采用启发性提问,这种提问属于启发式教学之灵魂。通过启发性提问,可以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而发散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深入研究问题,启发学生获得比较多的方案或者结论。在语文学习中,如果平时对学生注重发散思维的锻炼与培养,则可以让问题较快地迎刃而解。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就尝试应用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答。比如,笔者在教《天净沙秋思》时,要求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像,并画一幅能够表达诗意的图画。而学生在作画时就如何表达“小桥流水人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应在房子前画一座桥,再画一条小溪绕屋而过,有的学生认为不应绕屋而过……这样,学生的想像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诗的寓意。
四、结合板书进行提问
五、重视总结,综合评价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上,一旦提问结束,则教师应该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进行总结,在总结中指出学生回答问题的优点,也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笔者就非常重视总结这个环节,提问结束就给予学生评价,主要是从从“掌握知识的广度、理解知识的深度、知识的巩固程度、错误的数量与性质、口头表达能力,是否有创见性”等方面给予综合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千万不要草率地行事,也不要用“对”或“错”进行应付,不能采用放纵的态度进行总结与评价,否则会挫伤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失去回答课堂提问的热情。
六、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有许多教师还是在照本宣科,没有科学掌握提问的思路与提问的方法,所提出的问题缺乏新意,没有紧扣教学大纲,这样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进行提问,而是应该掌握一定的提问艺术,灵活巧妙地进行提问。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科学地提出问题并正确引导学生作答。相信教师只要平时注意积累课堂提问的技巧,则肯定可以做到巧妙提问,发挥出课堂提问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问题讨论,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语文知识。
[1]窦冰,苏政波.对中职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提问技巧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24).
[2]张彩霞.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5(6).
F034ACTABIOCHIMICAETBIOPHYSICASINICA
C096ACTAMATHEMATICASCIENTIA
B030ACTAMATHEMATICASINICAENGLISHSERIES
I051ACTAMATHEMATICAEAPPLICATAESINICA
C105ACTAMECHANICASINICA
M100ACTAMETALLURGICASINICA
G001ACTAPHARMACOLOGICASINICA
I062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
I282ASIANJOURNALOFANDROLOGY
I072CELLRESEARCH
I139CHEMICALRESEARCHINCHINESEUNIVERSITIES
I710CHINACOMMUNICATIONS
E158CHINAOCEANENGINEERING
B023CHINESEANNALSOFMATHEMATICSSERIESB
D031CHINESECHEMICALLETTERS
*I154CHINESEGEOGRAPHICALSCIENCE
I207CHINESEHERBALMEDICINES
I122CHINESEJOURNALOFAERONAUTICS
G011CHINESEJOURNALOFCANCER
I037CHINESEJOURNALOFCANCERRESEARCH
T100CHINESEJOURNALOFCHEMICALENGINEERING
C070CHINESEJOURNALOFCHEMICALPHYSICS
E012CHINESEJOURNALOFOCEANOLOGYANDLIMNOLOGY
D017CHINESEJOURNALOFPOLYMERSCIENCE
I200CHINESEJOURNALOFTRAUMATOLOGY
I201CHINESEMEDICALJOURNAL
G126CHINESEMEDICALSCIENCESJOURNAL
I071CHINESEOPTICSLETTERS
C106CHINESEPHYSICSB
C058CHINESEPHYSICSC
C059CHINESEPHYSICSLETTERS
B022CHINESEQUARTERLYJOURNALOFMATHEMATICS
B010COMMUNICATIONSINMATHEMATICALRESEARCH
C095COMMUNICATIONSINTHEORETICALPHYSICS
E626CT理论与应用研究
F017CURRENTZOOLOGY
F005ENTOMOTAXONOMIA
I012INSECTSCIENCE
N764JOURNALOFBIONICENGINEERING
I227JOURNALOFCHINESEPHARMACEUTICALSCIENCES
I168JOURNALOFCOALSCIENCE&ENGINEERINGCHINA
S051JOURNALOFCOMPUTERSCIENCEANDTECHNOLOGY
I126JOURNALOFELECTRONICS
I105JOURNALOFENERGYCHEMISTRY
Z027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
I018JOURNALOFFORESTRYRESEARCH
F013JOURNALOFGENETICSANDGENOMICS
I063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W015JOURNALOFHYDRODYNAMICSSERIESB
G442JOURNALOFINTEGRATIVEMEDICINE
F029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I142JOURNALOFIRONANDSTEELRESEARCH,INTERNATIONAL
I229JOURNALOFMARINESCIENCEANDAPPLICATION
M015JOURNALOFMATERIALSSCIENCE&TECHNOLOGY
B005JOURNALOFMATHEMATICALRESEARCHWITHAPPLICATIONS
F021JOURNALOFMOLECULARCELLBIOLOGY
I120JOURNALOFOCEANUNIVERSITYOFCHINA
M035JOURNALOFRAREEARTHS
R062JOURNALOFSEMICONDUCTORS
I090JOURNALOF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MATERIALSSCIENCE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