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要求我们积极探索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因为我们是高峰论坛研讨,下面我谈几点感受和不成熟的看法。
一、怎么认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件事?
第二次浪潮,就是农村改革开放以后的政策放宽、体制变革、搞承包制,形成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但也出现了在实践中只强调“分”的方面、弱化了集体“统”的功能的问题。所以,我们很多同志感觉现在农村就是家庭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了,这个是现实。但是中央正式文件的提法,包括《宪法》的规定,仍然是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集体经济的一种经营方式或经营体制的变革,所以我们要有这样一个底线。改革40年来,到底是坚持集体经济的土地承包制,还是彻底私有化的分田单干?实际上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一个基本的分界线。我们站在党的立场上,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应该肯定的是我们实行的是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宪法》的精神、中央的精神,不能在这个底线上再后退,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则问题,也是我们《宪法》精神所规定的。在这个意义上,我说这40年的农村改革,经济上确实取得了很大成就,是农村现代化转型的第二次浪潮。
二、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这里紧接着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个具体做法要达到什么目标呢?就是重建农村集体经济。如果再展开说一点,它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重建农村集体经济,重建它的组织,重建它的体制,完善它的经营方式。
我们必须思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在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历史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应该怎么重建?它的组织形态是什么样?它的经营体制,它的经营方式,它的配套体系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哲学上讲“否定之否定”,绝不是对以前历史某个阶段的重复,既不是对合作化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对人民公社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对家庭承包双层经营体制的简单延续,而是从理论和实践上打通新中国的70年,在总结不同阶段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综合,新的农村集体经济形态。
三、从两个方面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在构建新体制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从两个方面研究如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四、要研究两种不同的双层经营
我跟山东省委党校的戚桂峰教授也交谈过这个问题。我们改革这40年来形成了以家庭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个双层经营体制本来应该具有统的功能的,是统分结合的,但集体经济“统”的功能被弱化了。这个“统”的功能被弱化,是我们很多政策和法律上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把我们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应该“统”的功能给剥夺了。这一点在改革的政策指导上应该反思。为什么大家觉得现在的家庭分散经营很难再持续下去呢?因为它没有真正按照党中央的精神,保障集体和农户双层都发挥作用,“统”和“分”都发挥作用。现在有很多具体政策是很不正常的,本来应该是加强村集体“统”的功能的时候,但有很多政策条款限制你,逼得你只能走土地自由流转的路子,甚至连重新组织起来的启动资金都要靠党员干部用个人名义取得贷款才行。明明是重建村级集体经济,反倒只能以办专业合作社的办法来推动,这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我们现在重建新的集体经济组织,要注意完善一种新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个双层经营用一句话概括,叫做集体经营资产、公司经营企业。集体经济组织是集体土地和其他集体资产的经营者,而在集体所办的公司层面则是经营各类企业。企业经营包括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等。不说远的,还举朱旺村的例子。它那个村集体经营的是资产,是土地资产、码头海洋资产、货币资产等等,但一般不会直接经营企业了,而是对企业采取全资委托经营、控股经营、参股经营等不同形式,集体和企业之间可以是承包,可以是租赁,也可以是集体全资委托派人直接经营。各地重建集体经济组织以后,都要研究资本经营。我的土地怎么经营,资源怎么开发,企业怎么升级,资金向什么方向投等等。至于说这个果园,那个葡萄园,那个加工企业,那个专业合作社等等,都属于企业层面的经营。所以,将来集体经济新的体制成熟以后,一定是形成新的双层经营。这种新的双层经营不是家庭均田分地的双层经营,而是集体经营资产,公司经营企业的双层或多层经营的体制。
五、要注意研究农村社会结构的变革
六、要研究产业升级的结构和布局
烟台地区的主导产业很明显,不管是苹果还是葡萄,区域性的主导产业特色非常鲜明。下一步要解决的,就是使这个产业进一步升级,有的需要更新换代,有的需要延伸产业链条。这个正在做,做得很好。我只想提示一点,就是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产业体系在村级合作社、乡镇联社甚至到市县这些不同层面的布局是不同的,差异很大的。换句话说,一般的生产环节适宜在村级社,而供应和加工、销售等环节适宜在乡镇层面的联社。现在这里还有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是跨乡镇的。将来的发展除了集体经济办的合作社以外,还要发展很多大型的公司型企业。所以,在产业链条的空间布局上,在不同产业的多样化上,并不是在村级这个层面的项目越多越好,而是要考虑到合理的层级分布和乡镇以上的相对集中布局。比如,乡镇层面可以考虑产业及品种的多样化,增强抗风险能力。而村级就不易太多样化,而是应该相对专业化。哪些适合在村社搞,哪些适合在联社搞,哪个适合在乡镇搞,这些都要在实际中探索。
七、需要哪些配套服务体系
一是领导团队,或引领团队。这就相当于各级组织部抓地方党委书记一把手,一直抓到村支部书记,这都属于领导团队的推动。
三是非政府的社团组织。这个也要看发展的实际需要。这里包括各种产业协会性质的,学术学会研究性质的,甚至带有供销合作功能和合作金融功能服务型企业组织等等,都属于非政府社团组织,因为他们没有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但是他们从很多不同层面提供了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的功能。比说金融服务、供销服务、产业政策指导服务,经济技术信息、新经验的推广等等,都可以通过非政府的社团组织来实施,基层社和联社成为它的会员,是他们的服务对象。个体和私营企业家有个工商联,为什么我们农村集体经济不可以有自己的联合组织,即为我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的联合会呢?我们农村完全指望商业银行是不现实的,只能发展自己的合作金融,没有这个东西,没有人输血。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发展中必然要遇到的问题。所以,除了领导团队,行政管理职能团队,还要有非政府组织团队。
七、提一点希望
(作者系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城郊所所长】
「支持红色网站!」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