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形无神采,没有注意笔画之间的关系;
3、结构的松紧总是控制不好,整体看起来完全不统一;
4、字内留的空白太多,哪儿该粗哪儿该细,完全不知道
今天我们以《千字文》为范本,通过单字示范,来具体讲讲书法的结构里面的“张”和“弛”
我们从松紧、黑白两个方面来分析结构的张弛
一、松紧判断结字方式,分为宽结和紧结
1、宽结的字内松外紧,给人以舒朗感
以《大字阴符经》的“定”为例。
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定”字里面的空讲相对宽松,圆圈标注的地方可以看大笔画之间的间距很大,这样给人的感觉是舒朗的,而外边缘却有所收,这就是宽结,有一种内松外紧的状态
2、紧结是字内紧外松,给人以茂密感
以《欧阳询》中的“几”为例
可以看到中间加圆圈的部分,笔画很紧凑,呈聚拢状态,相反,往外边缘舒展的笔画,却放的很开,这就是所谓的内紧外松,给人一种茂密的感觉。
二、从黑白视角看张弛
1、从黑的角度看
黑是指实际存在的笔画。通过笔画排布方式的远近来体现,以赵孟頫的“兴”为例。
上部分的笔画排布紧密,笔画有向中间压缩聚拢之势,而下部分笔画排布相对远一些,呈散开之势。很清晰的看到字里面的张与弛。
2、从白的角度看
白是指笔画之间的空白,以颜真卿的“劳”为例
上部两个“火”的笔画间的空白间隙小一些,显得密集。而下半部分“力”打的很开,形成上密下疏的状态。
简单了解的楷书结构的张弛之后,我们再从智永的《真书千字文》里例字看张弛。(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到是:《千字文》字的整体主要以紧结为主,写的时候不宜放的过开)
主要通过《千字文》中字的收放的关系了解结构的张弛
收是指笔画堆叠收束的地方,精神凝结;放是指笔画伸展舒张的地方,神采外耀。两者是并存,并不是独立而存在的。
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字视频来直观了解一下
衡
尽
那么《千字文》中是如何表现收放关系的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建立中宫意识
建立中宫,就是需要我们把字画成一个九宫格。
中间各自所处的位置就是我们所谓的“中宫”,这位位置一般是收的位置,除中宫以外,四周的笔画都是放的状态,里面收,外面放。
2、图块意识
以《千字文》中的“集”为例字
在“集”字中,下半部分(红色框部分)横向舒展的很开,给人一种横向放开,竖向压缩的感觉。
再看一下上下的竖框,显然是一个纵向放,横向收的样子。
这样的观察方式,便于我们直观的看字的造型方式以及笔画的收放关系。
我们看一下视频具体感受一下。
以上就是我们的全部内容,也是我们老师平时上课的教学方式。希望大家喜欢。